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神舟】西湖见证苏轼与朝云的传奇爱情(赏析) ———赏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精品 【读名著·传经典】【神舟】西湖见证苏轼与朝云的传奇爱情(赏析) ———赏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美蓉 秀才,237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27发表时间:2021-10-04 16:45:52
摘要:这首经典名作是苏轼古体诗代表作,作者那日在西湖畅游饮酒徜徉整日,然后构思成诗,写出了这首名诗。原来这首诗作中的典故还有一个传奇故事,便是苏轼与朝云的千古爱情佳话,从诗作中引申出了苏轼对几位妻子用情至深,了解了他的一生。他不但是一位豪放词人也是一位文学达人,同时还是一位对爱情忠贞不谕的千古奇男子,让人在歌咏之余,不免唏嘘赞叹。  

【读名著·传经典】【神舟】西湖见证苏轼与朝云的传奇爱情(赏析) ———赏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神宗在位时期,王安石变法实行新政,使的国政凋弊,百姓受苦,苏轼在朝廷之上直言抨击,效法东汉范滂,陈万言书,警告神宗。与王安石当庭争执,各抒己见。王安石意欲拉拢苏轼成为同党不成,恼羞成怒,奏贬苏轼,苏轼决定奏请外放,神宗准奏,外贬谪为杭州判官。
   熙宁四年(1071),苏轼携带妻子两儿,赴杭州上任,十一月底抵达杭州。他远离朝廷感到一身轻松,择日登临凤凰山上,杭州城尽收眼底,钱塘江,西湖山光湖影历历在目。苏轼忽生似曾相识之感,觉得一切都那么熟悉,仿佛今生又回到梦里故乡。苏轼就这样喜爱上了杭州,恨不得今生今世常驻此处,永不离开,万千愁绪,顿时烟消云散。
   判官的职务就是审理案件,当他把积累多日的陈案全部处理完后,便携朋友到西湖一游。这里的湖光山色,蓝天碧水,迷雾朦胧,深深地吸引着苏轼,使他沉迷其中。他爱山爱水爱自由,在这里身心得到了极大的舒展,思想幽远,心灵空渺,沉浸在风光旖旎的美景中。
   苏轼畅游西湖,从早到晚,一边欣赏碧波浩渺的美景,一边饮酒构思,意寓遥远,神游万仞。于是乎写就了这首传诵一时的佳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晴雨时的不同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诗的后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神来之笔,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后人津津乐道,原来这西施不是远在天边的春秋时的美女,而是眼前比西施还要美丽的朝云姑娘。
   歌伎很小,才十岁出头,虽然着的是淡妆,却花容月貌,不输西施。原来她的父母早逝,不得不卖身为奴,习得歌舞,售艺为生。苏轼身上像被什么刺了一下,又问对方姓甚名谁,小歌伎说姓王,名朝云,苏轼默念朝云二字,心头一阵生痛。
   朝云唱罢一曲,去了后舱,苏轼几个继续喝酒。喝的差不多,一阵微风过去,天空下起雨来,千丝万缕,缠缠绵绵,抬眼四望,远山近峦,云动霞移,若隐若现,别具一番意趣。收眼再瞧西湖,雨织雾笼,若人间仙境。他当即吟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绝句成为了千古传颂的极品,是对西湖最准确的描绘。
   后来苏轼的妻子闰之为朝云赎身,让朝云姑娘跟随他们一起生活,长大做了苏轼的侍妾。朝云,这位陪伴了苏轼半生的女子,她虽然出生低微,但却是一位冰清玉洁的歌伎,天真无邪,心事纯正。就像天女下凡一样,是上天赐予苏轼的终身伴侣。她崇拜苏轼,热爱苏轼,愿意追随一生。而且也深深地懂得苏轼,就像是他的一位知心密友。后来苏轼屡屡被贬,越贬越远,她始终紧随不渝,吃尽了苦头,最后客死海南,无怨无悔。
   苏轼被贬在黄州,山穷水尽,他躺在破椅子上晒肚皮,心中满是感慨。他问家人,你们猜猜我的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妻子说:“一肚子学问。”侍女说:“全是诗词歌赋。”他的儿子说:“满腹经纶。”苏轼都说:“不对。”朝云却说:“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听后哈哈大笑,认为只有朝云是最理解自己的,是自己的红颜知己。苏轼五十多岁以后,朝云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全家人十分高兴,苏轼为儿子起名干儿,并赋诗一首: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的一生,吃尽了苦头,纵有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口无遮拦,讥讽朝政,招致重重打击,一生被聪明所误,终生都在贬谪路上。希望自己的子孙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做一个自在常乐的悠闲农人。苏轼后半生,由于政见不合,遭受革新派无情迫害,贬谪不停,居无定所,越贬越远,从黄州贬到了岭南的惠州,最后又到了海南的儋州。但是苏轼无论走到哪里,也没有消沉,有时几天都没有饭吃,因为贬臣是没有俸禄的,他只能靠自己开荒种地,还有朋友的接济过日,他也坚强地挺过来了。不论多么苦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诗词抒发自己的情思,寄托自己的怀想。美丽的山水奇境,让他能够坦然迎接生活的重击,依然绽放着生命的华彩,也让打击他的那些政敌们,一生愤怒而无能为力。
   苏轼享受着山水友情,沉迷于诗文佛道,几乎把贬地当成世外桃源,大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况味。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便是苏轼,对山水,对朋友,对诗文,对佛道,永远充满好奇心。不行走于山水之际,便游乐于友情之间,不在享受诗文妙趣,便在穷究佛道精髓。
   朝云随苏轼东奔西颠二十多年,始终不离不弃,此次南贬途经江南,苏轼害怕一家子都会横死海南,要她自回杭州,她坚决不肯,非跟随南来吃苦受罪不可。其情之深,其义之重,让苏轼敬爱有加。只是老天不公,朝云所生儿子干儿,竟然夭折海南。就像晋代阿奴早死,没法为母亲络秀养老,然而没关系,还有老夫。若朝云是散花天女,苏轼就是维摩诘。这次远贬海南,有朝云陪伴,夫复何求?东坡千愁万绪,也风一样飘走,不复存在。
   有情人真能相守千年?可世上哪有千年缘分?端午过后不久,炎夏到来,儋州开始流行疟疾,朝云和一名女仆不幸感染,卧病在床。东坡自己守在床前伺候,朝云病情日渐严重。上天不长眼,瘟疫不留情,七月初五,朝云已至弥留之际,她轻轻地合上双眼,走完了她三十二年的短暂人生。
   这曲爱情的绝唱戛然而止。东坡悲痛欲绝,把朝云葬在了丰湖旁边的栖禅寺附近,被他们俩人称作惠州西湖的丰湖,也可算作朝云魂归故乡。朝云死去,数月来东坡依然没法从悲痛里走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作词作诗,以记哀思。
   “今年吁恶岁,僵卧如乱麻。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
   使我如霜月,孤光挂天涯。西湖不欲往,暮树号寒鸦。”
   世间最苦是悲情,失去了朝云,(之前与自己相守多半生的第二任妻子闰之也撒手人寰),东坡守着空空的屋子,凉风拂窗,夜虫唧唧,寂寞犹如沉沉黑纱笼罩心头,只能悲苦自咽,无人可以分担。失去了朝云,苏轼在儋州又艰难生活了五年,哲宗驾崩,徽宗继位,苏轼接到诏令取消了罪臣身份,北返入朝。打点行装,车舟并用一路向北,当走到常州便身染重疴,无法前行,最终客死他乡。
   苏轼一生才学过人,风流倜傥,成为宋代最有分量的男人,吸引了多少双羡慕的目光,上自皇宫后院,下至泥沟百姓。可是苏轼一生,忠于爱情,忠诚妻子,对每一位妻子都用情至深。
   苏轼一生中为他的三位妻子写过许多诗词,寄托他的相携相和之情,相亲相爱之意,还有天地两隔,不能相见之苦。这些传世佳作,寄寓他对妻子的深情厚谊,从中可见苏轼实为重情之人。
   《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苏轼的情诗情赋,还有他们的爱情佳话,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人间爱情的最美见证。
  

共 30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诗文赏析是在读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文章后,设想了作者对古诗的构思以及成诗的经过,对诗文的解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从诗文中引申出了苏轼的爱情观,他与妻子朝云在曲折苦难的人生经历中,有朝云的相遇相伴,谱写出一曲苦难中的爱情绝唱。她是苏轼一生中丰硕创作的见证人和促成者。文章对苏轼的生活进行了深入的研析解读,引用了苏轼许多的诗作,用来说明苏轼的生活经历和爱情传奇。语言流畅自然,文笔清新,娓娓道来,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苏轼,让人耳目一新。感谢作者赐稿神舟,推荐大家共赏!【神舟编辑:天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006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山        2021-10-04 16:49:31
  这篇赏析文语言清新流畅,内涵丰厚,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幸福生活在不断奔跑中获得。
2 楼        文友:美蓉        2021-10-04 16:51:58
  感谢天山老师及时编发小文,谢谢天山老师的支持和鼓励。问候安好,热茶奉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3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1-10-04 21:11:13
  文笔精湛描写细腻,语言流畅的一篇好文佳作,看后让人耳目一新,点赞支持!向美蓉妹妹学习了!感谢美蓉妹妹投稿对神舟社团的大力支持!期待妹妹的精彩文笔再次展现神舟!问候妹妹!遥祝秋安!
峥嵘岁月
4 楼        文友:美蓉        2021-10-05 07:40:19
  感谢岁月大姐的点评留言,谢谢大姐的夸奖和鼓励,祝大姐秋安!热茶奉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5 楼        文友:孙巨才        2021-10-06 21:18:06
  热烈祝贺美蓉老师荣获精品!向美蓉老师学习!
6 楼        文友:即刻游记        2021-10-06 22:33:43
  好细腻的笔调和感情,拜读学习了。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7 楼        文友:石尖        2021-10-07 09:31:00
  美蓉老师应该是熟读苏轼诗词的,写得很好!抓住了主要几点去写,衔接流畅,评析恰当!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8 楼        文友:美蓉        2021-10-07 12:46:36
  感谢孙老师的留言点评,孙老师对我的文章一直关注,倾注了许多的热情和鼓励,问好老师!茶水敬上!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9 楼        文友:美蓉        2021-10-07 12:48:31
  感谢即刻游记老师的留言点评,谢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向老师学习!问好秋安!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10 楼        文友:美蓉        2021-10-07 12:51:07
  谢谢石尖老师的点评留言,每次总是给我恰切的提出改进的方面,谢谢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祝清远安康!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