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桥魂(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桥魂(小说)


作者:木春 秀才,202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57发表时间:2021-10-11 14:44:42
摘要:一座桥,连着过去和未来,连着历史和现在,连着人心和良知,更连着李家几代人。木桥,石桥,铁桥,架在了泥人村,架在了村民的心坎上,更架在了国人奔复兴的大道上。

【看点】桥魂(小说)
   1900年深秋,傍晚,河岸边。
   夕阳戚戚,寒风嗖嗖,蒿草荡荡,水流潺潺。
   一位老者,弓背上驮着一条灰白且细长的辫子,臂弯里勾着一只盛满火纸的竹篮,抖着颤巍巍的碎步,踟蹰向前。
   一个六七岁的男童跟在老者身后,东奔西跑,捉土狗,逮蚂蚱,抓蛐蛐……颈后的那条短辫随着他小脑袋的左顾右盼,不停地摇来荡去。
   这一老一少来到岸基下那一溜土堆旁,驻足。土堆都光秃秃的,连生命力极强的茅草都不生,只留下被河水冲刷后的道道沟痕,矬得像一坨坨牛粪。
   老者放下竹篮,挺了挺弓驼的腰,眨巴眨巴那双浑浊的眼睛,然后蹲下身子,在土堆旁燃起纸钱。男童跳来蹦去,用荻梗忙不迭地挑动着恹恹欲熄的纸钱,还不时地跪在地上,眯起眼睛、鼓起腮帮子向熄灭处猛吹。火焰慢慢大起来,淡然的红光忽闪着,映在这老者干瘪的面庞上,也映在这男童黑瘦的脸颊上,泛出无尽的苍凉和凄婉。
   有几片灰烬随风飘起,男童手举荻梗在空中摇曳着,屁颠屁颠去追赶。灰烬在空中盘旋着,荡漾着,上升着,向远处遁去,最后晃晃悠悠坠入河心,泯进东逝的水流中。
   男童止步水边,狠狠地摔打着手中的荻梗,溅起串串水花,有几滴落在他稚嫩的眉宇间,映着夕阳,晶莹闪光。
   这土堆是他们的祖坟。富人的祖坟不会埋在这里,因为洪水常来侵袭,致阴间的祖辈不得安宁,定会怨怒后人,这样就起不到活人所期盼的庇荫子嗣的作用了。由此可见这一老一少是穷人,穷得给祖辈的魂灵都找不到安身之所。
   最右边那座坟上的招魂幡还歪斜在沙土里,纸花并没有残尽,被阴郁的野风吹起,发出阵阵沙沙声,如泣如诉。
   “孙子,这是你爹的坟,今后要多给他烧纸钱。”老者抚摸着干枯的幡杆,一字一顿地说。
   “爷爷,俺来一回你讲一回,俺早记在心里啦。俺长大了要打败水魔,把爹救回来。”
   老者听着孙子稚气的回答,愣怔了,他不知道是该阻止孙子打败水魔的念想,还是该鼓励,因为那水魔的力量是上苍给的,宏大无比,不是人类能够战胜的。老者顿了顿,眨眨昏花的眼睛,望望天,又瞅瞅孙子,最后还是点点头,弓背上那条灰白的长辫子也跟着抽了抽。
   “渡河喽,渡河哟。”有人在对岸高喊。
   老者忙扯着孙子往回赶,土坟边火纸的余烟盘桓在这一老一少的身后,依依不舍。
   老者解开小渔船的缆绳,摇起橹,向对岸驶去,小渔船瞬间变成了渡船。孙子在舱里跳来蹦去,逗耍着他逮的蚂蚱、土狗之类。
  
   二
   岸上有个破败不堪的村子,稀稀拉拉的几棵杨柳树上都没有鸟儿栖息,周围的田地十年九淹,满目常年是汪汪的一片浊汤,很少见绿油油的庄稼。村民们好似生活在泥水窝子里,浑身上下总是沾满泥巴,个个像泥人,村子便得名泥人岗。
   岗人呆望着这一汪泥水,没有营生,很多人便去矿上讨活命,可那矿井似吃人的狂魔,好多人有去无回。岗人便吸取教训,不敢去矿上讨活命了——不去矿上,活路在哪呢?守着这条泛滥成灾的小河,都想捞点鱼虾充饥,可河小人多,水来得猛去得也快,不足以养活岗人,在枯水季更是十网打鱼九网空,一网不空杂草充。即便是空网,也要缴捕鱼税,大家当然无钱缴,最后不得不用鱼网充税。这便断了唯一的生路,怎么办?能走能行的都乞讨去了,留下的老弱病残者,为了苟活,老者便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拉着幼童,一步一颤地渡河到南岸去,那里的滩涂地开阔,可以觅些野菜或草根充饥,幸运的话还可以拾到稀罕的鸟蛋或者捉到几只可怜的田鸡。
   摆渡的老者年轻时就被众人推举为村长(泥人岗穷得叮当响,没人愿意当村长,上面派来的村长都过不了仨月就拍屁股走人了)。他感激乡亲们的信任,认定自己该留下来守护岗子,照顾好不能外逃的老弱病残者。他一辈子都不曾出远门,成了岗上唯一一个完全靠捕鱼逮虾、挖野菜、刨草根填充肚皮的人,也是唯一一个风雨无阻地摆了一辈子渡的人,当然还是从来不要渡钱的摆渡人。外村人也来蹭渡,他同样不要钱。人家要给一分半文,他就呵呵一笑说,都是亲邻,你帮我、我帮你,咋能钻钱眼里呢?人家硬给,他总是红着脸,把钱扔得老远。
   渐渐地,泥人岗的这条小渔船便成了公渡船,大家叫它泥人舟,渡口称为泥人渡,小河更名泥人河,老者被尊泥人翁。
   有童谣唱到:泥人岗旁泥人河,泥人河边泥人渡,泥人渡漂泥人舟,泥人舟中泥人翁,泥人翁摇泥人舟,泥人舟渡众泥人……
   过渡者给泥人翁唯一的回报就是鞠躬。泥人翁总是笑着颔首还礼。
   偶有过往的小客商求渡,他也笑呵呵地渡人家,从不言钱。不过,人家过意不去,总要丢下几文钱跑开。他不得不收下,便攒着,到年终请木匠修泥人舟时充工钱,断不敢乱花一文。所以孙子从没吃过爷爷买的糖葫芦、米花糕之类的馋嘴玩意儿。孙子经常追着小货郎的担子跑,哈喇子流得老长老长,爷爷只当没看见。
   本来呢,翁爷把摆渡的担子传给了儿子,不曾想儿子救人时被洪水卷走了,至今未见尸骨。这条河在枯水期水流潺潺,波澜不惊,文静得像个淑女,可一到暴雨来临,瞬间翻脸,波涛汹涌,似怪兽般横冲直撞,不时发生溺亡事件。
   没了儿子,古稀之年的翁爷咬着牙,继续摇那把他摇了几十年的橹。
   抓着光滑的橹把,翁爷干涩的眼窝里总会渗出浊泪。说来凄惨,翁爷的爹也是为救落水的村民溺亡的,同样尸骨未存。当年他就像自己的孙子这般大,但对爹的壮举铭刻在心。他知道爹是这泥人河上最有名的弄水高手,一辈子救过很多人,人称浪里白条,可爹那么好的水性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唉,水魔是不可战胜的。他长大后变卖了家里的所有,又东挪西借一些钱,造出这条小渡船,人称泥人舟。那以后,泥人岗旁便有了泥人渡,泥人渡上便漂起了泥人舟,泥人舟中便稳坐一个泥人翁,泥人翁奋力摇着泥人舟,载着要过泥人河的泥人们,把他们送过去再接回来,一年又一年,风雨无阻……
   翁爷远望缓缓东逝的秋水,近看跳来蹦去的孙子,脸上掠过一丝微笑,抓橹的手紧握橹把,爆出道道青筋,橹片在澄澈的河水中搅出一个个劲道的漩涡,顺流飘逝。
   过年时,外出乞讨者会陆续回家,与一年都未谋面的家人团聚。他们中的多数人能带回些干粮,为靠吃糠咽菜维系着生命的家人补补身体。他们也会拿出一点点干粮慰劳泥人翁,是几片薯条,是一把小米,是几个窝头,是半块烙饼……人家扔到翁爷家里,回头就跑。翁爷推让不掉,只得接受。
   年关年关,过年就是过关,年关一到,官家、土匪、豪强、兵痞等都不请自来,搜刮一遍又一遍,他们恨不得把岗上的土狂掘三尺尽带走。
   除夕晚上,翁爷走东家窜西家,把那些慰劳他的干粮一粒不剩地分给没能带回干粮的乡亲——在这个本该欢聚的夜晚,他们真的揭不开锅,正在冰冷的炉灶旁啜泣。翁爷的到来,让他们擦干了泪水,脸上浮起了短暂的笑容。
   让全岗人的烟囱在除夕夜都能升起炊烟,是翁爷最大的祈盼,也是他年年努力去做的大事,虽很艰难,但从来不会怠慢。
   东方泛了白,翁爷才步履蹒跚地回家,倒头睡一个大年初一。
  
   三
   十年后。
   翁爷病逝了,也埋在那一溜土坟旁。
   翁爷快咽气的时候,竟忽地坐起来,直愣愣地瞪着孙子,攒足气力道:小舟子,你摆渡吧。唉,有座桥该多好啊!
   看着小舟子点点头,翁爷倏地倒下,断了气。
   河上自古至今没桥,翁爷是在做梦。
   小舟子便不吭不响地摇起橹,在河上风雨无阻地穿梭。
   他不再蓄辫子,已是民国了。
   又十年,他有了儿子。他本名李舟,给儿子起名李桥。
   李桥自蹒跚学步始,李舟就带着他学摸鱼、凫水、摇橹,学挖野菜、抠河蚌、逮鱼虾,学捉地鸡、捕麻雀、掏鸟蛋……学习在这贫瘠的河沟里求生的各式各样的土本领。当然,李舟没有忘记让儿子去读书。李舟摆渡时听过往的客商说,民国就是公民的国,民要当家做主人啦。他便天天寻思,掌管这个国的公民不识字咋行呢?他绝不能让儿子还是睁眼瞎,他要让儿子做个有文化的公民,好好建设这个民国!
   可是,李舟很快就迷惘了,泥人岗的公民依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依然成群结队地外出讨饭,这岗这水,这兵这匪,这土豪这劣绅,依然没有改变——民国咋还不是民的国呢?民咋还遭那么多罪呢?泥人岗的人咋还是泥人呢?泥人渡上咋还需要这小得可怜的泥人舟呢?
   李舟白天守着渡口,或逮鱼,或摆渡,如陀螺般旋个不停。晚上,他虽疲惫不堪,可脑子还在琢磨,国既是民的国,那民就该给国做点事,不过自己是木鱼脑袋,大事做不了,那就该在泥人岗这巴掌大的地方做点小事。干啥小事呢?自己断不了兵荒,绝不了匪乱,铲不了土豪,除不了劣绅,可自己能改变泥人渡呀!
   每到晚上,李舟摆渡归来,不再闷坐于茅屋前唉声叹气,而是匆忙啃两个窝窝头,就划船到很远的荒山野岭上砍山木。
   岗人不解,妻子怨怒,可他日复一日地干。
   有一天,有几根木桩嵌在河里。
   渐渐地,有几十、几百根木桩嵌在河里。
   接着,木桩上铺就木板。
   哦,一座桥的雏形呈现了,虽然简陋得有些幼稚,可大家都看得明白——它是一座桥。
   岗人大悟,欢呼雀跃。
   此时,正值壮年的李舟已经弓腰驼背,满脸的褶子纵横如沟壑。
   木桥挺在河上,抗住一次次汹涌的波涛。
   李舟依然披星戴月去伐木,岗人又不解。
   一年后,李舟开始加固摇摇欲倒的木桥。
   岗上那些老弱病残者个个默然颔首。
   逢年过节,李舟去土坟边祭拜,总会挺一挺弓腰,向翁爷告慰:爷,俺为泥人岗建了桥!
   在翁爷的祭日,李舟总扛着那只橹,在桥上一边来回走,一边絮叨:爷,你看看俺建的桥,中意不?
   又几年,根基已经腐朽的桥,在气势汹汹的洪水面前,没来得及吱呀一声就随波逐流了,桥上的一对祖孙被卷走,瞬间消失在汹涌的波涛中。
   李舟没来得及甩掉衣服,就跳入河中,扒开朽木,奋力寻觅……
   李舟再也没有回来。
   他遗在岸边的一双破鞋被葬在那一溜土坟旁,像他爹一样,像他爷爷的爹一样,留下的都是无尸坟。泥人岗上的老弱病残者都聚齐了,给他立块木碑——用的料子正是那木桥残留的一根最大的基桩。那对得救的祖孙抱着木碑,泣不成声。
   李舟曾对念书的儿子叹息,木桥易朽,唉,要是有座石桥该多好啊!
   李舟哪会知道,要是真有座石桥,打进来的日本鬼子早把它炸飞了。这不,河上仅余几根孤零零的木桩,被鬼子的飞机发现后,还下了几回铁蛋蛋呢。
   不过,李桥记住了爹的话,每次去土坟边祭拜的时候都不忘带一截木桥的残片,久而久之,便在爹的坟前集成了一座像模像样的桥模。
  
   四
   解放后,李桥被选为村长。他听领导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了。可他半信半疑——民国时也说民是国的主人啊,可那只是一句糊弄人的谎言!
   低矮的河堤在政府的帮助下筑高了,田地被淹没的次数越来越少,多数人有了些许口粮,青黄不接时政府还救济,再也不要拉棍子外出乞讨了,再也无兵匪之乱、土豪之欺、劣绅之辱了。
   李桥终于相信自己翻身做主人了,相信国真的是民的国了。
   不过,粮食依然不足,半饥饿的村民还得去南岸的滩涂地上觅食。
   那条老朽的泥人舟在李桥的驱使下继续奋不顾身地忙碌着。李桥一面摇着吱呀作响的橹,一面紧锁眉头,咋能让父老乡亲过河既方便又安全呢?
   思索了好多天,终于有一天,他嚯地一拍大腿,狠狠地咬咬牙,带领全村的青壮年到深山里采石头去了。靠肩扛棍撬,苦干三年,硬生生翻山越岭把几千吨石头拖到泥人岗。为此他受过三次伤,手骨、脚骨、腿骨都折过,不过,他依然没停止过上山,一拐一瘸的他与山里的石头杠上了劲。
   李桥每次回来,老婆都说他疯了,拽着他不让出门。可他摸摸她的头,亲亲她的脸之后,又无可奈何地说,俺这个村长窝在家里是孬种,是熊包,是混蛋!俺要趁年轻,给俺这个泥人村做点事啊!俺要让泥人村变个模样!俺要让这十里八村的乡亲知晓俺泥人村的人不是泥人!老婆,你就给俺这个机会吧!俺求求你了。
   老婆望着一拐一瘸的男人一步步走远,倚在门框上,掩面,泣不成声。可他头也不回地一直往前走。
   泥人渡上筑起一座石桥——名叫永固桥。南来北往的人不分白天黑夜、阴晴圆缺,都能安然过河了,再也不要担心泥人舟上那惊心动魄的颠簸了,再也不要担忧木桥在脚下发出的吱呀怪响了。
   李桥去给爹上坟,每次都不忘带一块筑石桥时遗的下脚料,磊在爹的坟旁,久而久之,便筑起一座石质桥模,比先前爹所筑的木质桥模宏伟多了。
   那条老态龙钟的泥人舟没用了,可岗人舍不得丢弃,每年都捐钱修葺,并把它锚在石桥边,像石桥的守护人。
   李桥没事就站在桥边,看着流水在桥墩上撞出朵朵欢快的浪花,不禁思绪翻滚,自己虽然不是建筑师,可是自己是村里唯一的识字人,知道古时候有个赵州桥,是李春设计的,自己也姓李——也许就是李春的后代,咋能眼睁睁看着村民因过河没桥而遭罪呢?咋能忘了爹的期盼呢?咋能辱了村长的称号呢?自己虽是草民,可也是国家的主人,更是村民的领头雁,自己要戒骄戒躁,今后要给岗人建更漂亮更牢固的大桥!

共 623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人生在世,都要有一颗渡人之善心,在渡人的同时也在渡己。李氏家人从泥人翁的爷爷开始,就靠着一叶小舟摆渡着过往泥人河的人,也就是从泥人翁的爷爷开始,河滩上葬起了一溜衣冠坟,里面葬着泥人的爷爷、儿子,后来便是泥人翁自己、孙子李舟、李舟的儿子李桥,到李桥的儿子李固时,李固亲手设计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斜拉丝桥。他们是不是像愚公一样,子子孙孙都在摆他人的同时摆渡着自己?一篇很有感染力的小说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1-10-11 14:46:26
  桥魂便是李家子子孙孙的渡人精神,的确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欣赏佳作,问候木春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木春        2021-10-13 10:25:20
  武戈社长好。
   您辛苦了。
   谢谢您对木春的鼓励。
   遥祝安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