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谋定而动 一战成功(赏析)

精品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谋定而动 一战成功(赏析) ——读《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有感


作者:黄金山 进士,7517.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67发表时间:2021-10-20 11:57:33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谋定而动 一战成功(赏析)
   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冬。当时曹操消灭了袁术、袁绍、吕布、张绣的军事势力,基本平定了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挟持汉献帝到许昌,自己做了丞相。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地位,企图一举统一中国,便趁势挥师南下,制定出先占领荆州,再灭掉东吴,西进益州的战略计划。208年九月,曹操亲自带领八十三万人马,来到新野,刘表新亡,他的次子刘琮不战而降。曹军长驱直下,在当阳长坂坡大败刘备,乘胜追击,进兵江陵。刘备带着残部仓皇逃命。曹军弹指之间,便可夺取荆州后就顺江而下,席卷东吴。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一场“以少击众,以少胜多,以劣势对优势”的大战,要取得胜利并非易事,而要精心的谋略策划。赤壁之战的胜利,成功就全在一个“谋划”上。“谋定”而动,一战成功。这就是赤壁之战给后人留下的极其宝贵战争秘诀。下面我们来看看孙刘联军是如何有步骤地谋划这场战争的。
  
   一、面对危局,主动联合。
   当时东吴孙权凭借“已历三世”的稳固基业和“国险民富”的实力,也是有力量夺取荆州可以与曹操抗衡的。所以刘表一死,孙权就马上排鲁肃以吊丧的名义去探听虚实,并说服刘备“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这个方针是可行的。但是由于曹操进军很快,鲁肃还没有到荆州,曹操就已经开始进军荆州了,这就打乱了东吴的战略部署。面临曹操重兵压境的严重形势,鲁肃不得不昼夜兼程,在长坂坡追上刘备,“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劝刘备主动与孙权结盟,共同抵抗曹操。这时刘备恰如惊弓之鸟,茫然无归。对鲁肃的建议自然高兴赞成,一个“共同抗曹”的政治纽带战略联盟就这样把孙权刘备联合起来,捆成一块了。当然在这个联合的谈判中也是用了“谋略” 的,不然也不会造成紧密的结盟。司马光在文中写道“曹操顺江而下”,目标就是“直至东吴”,东吴不得不抵抗;而刘备“事急矣”处境艰难,不扥不抓住东吴这棵救命的大树,依据情势,达成联合的基础。二是诸葛亮在劝说孙权的那些巧妙地分析和言辞,诸葛亮指出曹操是“威震天下”。刘备是“无用武之地”,东吴是要“量力而处之”,巧妙地把刘备孙权摆在同等的地位,又含有刘备对东吴的仰仗和信赖。孙权听起来心里舒服。诸葛亮又提出孙刘与曹“共争天下”的方针,使孙权认定可以行得通。接着诸葛亮又用“与之绝”还是“北面而是之”,并用“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的严重后果告示孙权,逼迫孙权要马上拿定主意,做出抉择。用刘豫州“安能复为之下”的英雄气概来激励孙权下定抗曹的决心。孙权在诸葛亮带着有“求助”有“解惑”有“激将”的言辞中,终于表示不愿“受制于人”。但是孙权并非无能之人,马上又提出“刘豫州新败,安能抗此难乎”的疑问。诸葛亮又针对提问做了双方力量的对比分析,指出曹军的弱点,得出只要双方合力,一定能“破曹军必矣!”一个“必”字,预示了光明的抗曹前景,孙权“大悦”、 坚定了抗曹的意志。孙刘联合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起来。赤壁之战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拉开帷幕。
  
   二、面对强敌,确立方针
   曹操已经迫不及待,向孙权下来战书。战书很强硬。“奉辞伐罪”借皇帝压人;“刘琮束手”,借样板逼人;“治军八十万”是虚张声势骗人;“会猎于吴”,是用战争吓人。在这战书前面,东吴的文官以张昭为首被吓坏,“莫不响震失色”,主张“迎之”曹操,其实就是投降,活现这帮“老臣”的丑态。“独”有鲁肃不言语,孙权在这“诸人持议”,投降派占上风,又不敢训斥老臣,感到“甚失孤望”,“起更衣”一句,表示心情复杂。好在鲁肃见机行事,利用“更衣”的时机,“追”上孙权,诉说厉害,力排众议,倾诉对孙权的关心,表现出对投降派的鄙视。孙权得到鲁肃的鼓励,得以安慰,发出“今卿郭开大计,正与孤同”,再次坚定抗曹决心。
   鲁肃心里明白,光有决心是不行的,必须确定抗曹的具体方针,定下最后决策,要有人指挥作战,有人冲锋陷阵,此人独有周瑜可当,于是鲁肃劝孙权马上“召瑜还”。周瑜回来,见到孙权也是力主抗战,必须打败曹操,“当为汉家除残去秽。”周瑜一个“当”字表明抗击曹操是理所当然,责无旁贷,也批驳了投降派的那些论调。接着周瑜分析了战胜曹操的有利条件,指出孙权有“神武之才,兼仗有父兄基业,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英雄乐业”。而曹操则有“北方未平”“舍鞍马。仗舟楫”“马无稿草”“水土不服”“不会水战”等诸多不利因素。周瑜还发出“保为将军破之”的铿锵誓言,至此孙权完全消除顾虑,精神大振,勇气大增,表现出“孤与老贼势不两立”的坚定决心。
   抗曹方针决定好后,周瑜连夜与孙权进行周密部署。周瑜先从兵力的数量上看,曹军实际只有二十余万人,八十万数字是虚夸的;从质量上看,曹军是“疲惫之卒和狐疑之众”,不“足畏”,这个正确的分析为孙权派兵提供了依据,也进一步增强了必胜信心。也清除了投降派的论调。于是孙权“拔刀”砍下桌案的举动,坚定果断地抵抗曹操,再无“叹息”之声了。
  
   三、 运用战术,突出特色
   “进,与曹遇于赤壁。”过渡段,表明地点是赤壁。一个“进”,暗示行军速度快,所向披靡,锐不可当,突出孙刘联军的气势强大,一个“遇”字,则把战争的进程又联合、策、推进到实质阶段了,双方就要在赤壁一决雌雄。这里,司马光又放三个阶段进行了记叙:(一)战略相持。曹军与孙刘联军南北相持,曹军二十余万人,孙刘联军五万人,曹军要多数倍。可是“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加上曹军又发生瘟疫,这下双方力量就开始转化,本来是想“围猎”一般轻易取胜的曹操,变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这对于孙刘却是一个不小的胜利,印证了诸葛亮,鲁肃,周瑜分析得正确,也显示出谋划决策的正确。(二)战略反攻。突出“火烧”的绝大特色。是孙刘联军战略反攻获胜的一个重大措施。“火烧”为何成功?从战术上说有三点,一是发现并抓住了曹军的薄弱环节——就是刘备方面的“方联船舰”,看似有力,其实行动极不灵活;二是曹操发生了判断过失,造成重大失误。黄盖诈降,曹操信以为真,不及提防,给周瑜指挥的孙刘联军有了进攻机会。三是利用好了反攻的时机。“时东南风急”,有利于火攻,风助火威。火借风势。黄盖那些艨艟斗舰“同时发火”,斗舰行动迅速威猛,一时间“烟炎张天”,曹军落水淹死多多。周瑜又大军掩杀“擂鼓大进”,曹操不可抵挡,从华容道上步行败走,遭遇刘备陆军拦截,在泥泞道上死伤不少“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曹操大军狼狈退回,与下战书的盛气凌人形成绝妙的比较。“骄兵必败”也是曹操在赤壁留下的深刻教训。赤壁大战造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赤壁之战就其性质来说,只不过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地主武装集团之间的,为争夺政权展开的一场兼并战争,对人民也没有多的好处,只能是作为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为部队作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曹操在战前打着“奉辞伐罪”,政治经济都有力量,兵多将广,优势主动,孙刘联军虽然人少力薄,但是由于正确分析了敌情,进行了谋划,周密部署,采取“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防御原则,在战略反攻中又发挥出特色的战术“火攻”,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战争指挥战争中值得注意的。
   司马光这篇《赤壁之战》在写法上的特色是叙述有条理,把复杂的事写得分明,主要通过对话表现人物。全文详略得当,详写战前孙、刘方面的决策过程;对交战的实况写得较少。这就突出了战前的谋略战略决策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是以历史上的兴衰来提醒最高统治者皇帝们学习的。帝王们主要学习的是分析,谋划,而不是具体打仗,因此不需要《三国演义》那样的战斗场面描写。

共 30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篇“读名著·传经典”的文章写得很渗透有分量,只有对原著读得深,才能写得精,写到点子上。文章选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关“赤壁之战”一节。紧扣原著又结合个人的读书感悟写出来,深刻地分析了当时曹操、刘备、孙权三方的实际情况,再现了赤壁之战取得胜利的根源,就是孙刘面对危局,双方从各自的利害关系出发,主动联合;二是克服消极的投降主义思想,起用有才华的将帅,进行精准的谋划,确立出正确的战斗方针;三是抓住时机运用独特的火攻战术举行大反攻,因此作者得出“谋定而动,一战成功!”指出弱者要战胜强者,不要惊慌,要精心的分析谋划,定出解决的方针办法,然后抓住战机用有效的战术进行反攻。这些对于后来的作战都是很好的经验。面对危局,主动联合。面对强敌,确立方针。运用战术,突出特色是以弱胜强的关键。文章还多资治通鉴的写法等做了简明的评说,很是有利于指导我们学习名著。鼎力推荐!【编辑:叶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02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0-20 11:58:27
  作者得出“谋定而动,一战成功!”指出弱者要战胜强者,不要惊慌,要精心的分析谋划,定出解决的方针办法,然后抓住战机用有效的战术进行反攻。这些对于后来的作战都是很好的经验。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20 18:57:47
  黄老先生博览群书,读得深、解得妙,实在令人佩服。
回复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0-22 09:30:04
  谢谢先生一路鼓励!学习中,写一点感想 。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10-22 21:40:00
  学习学习,老师的赏析感悟又深又奇,高手作家!受益匪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