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东山篷上杜鹃红(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东山篷上杜鹃红(散文)


作者:鸿雁南飞 秀才,116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3发表时间:2021-10-23 00:14:11

【东篱】东山篷上杜鹃红(散文)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日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这是《诗经·东山》吟咏从征往返的一段诗词,读来荡气回肠。渴望过上和平的日子,从那时开始,就成了那些出征人的期盼。中华民族,罹患灾难,战火自古燃烧到上个世纪中叶,征夫的哀叹从未停息。我听老人说,我的老家的东山篷上就有石刻着诗经的句子,自从红军在这里坚持斗争,这段哀叹的声音从此停歇了,满山的红杜鹃,成了东山篷的主旋律。
  
   一
   东山篷,杞梓坑房后一片山,山脉如九曲回肠绵延着,把村庄环绕其中。遥望群山犹如飞龙徘徊,千百万年来,与东风凹一脉相承,竦源河洪流日积月累,鬼斧神工,在盘龙珠凿出渠口,淌成河流,沿着河流蜿蜒曲折,如裙幅,似怀抱。这儿,鱼游清浅,水流潺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连绵的景色,美不胜收。竹园、木坑、村庄就掩映在山脚下绿树丛荫中,山穷水尽处,桃源藏其间。眼前的东山篷,岭上开遍了映山红,漫山红艳艳,如血如泼,真是色彩大观啊。伫立水边,光阴仿如静滞,流年时光定格在七十三年前的红色岁月里。
   似乎,诗经时代的粗线条记忆都显得太苍白,真正令人荡气回肠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
   一九四八年,国共双方激战正酣,敌后武装斗争亦如火如荼。歙县东乡活动着一支敌后武工游击队,队长石冲海,祖籍绩溪大谷人,率二十余人,驻扎木坑村,这是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革命队伍,来到村庄,除了完成战斗任务,他们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建立鱼水之情,帮老乡们劈柴担水,清理屋沟,开荒种地,事无巨细,深得民心。正如歌词里写的那样,“一盼里个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包谷棒棒咱穷人掰”。
   从那时,这里就是红色的天下,或许因为杜鹃遍野,或许因为觉悟,我相信这里的杜鹃有着让我们解读不尽的理由。我的爷爷说,那些红杜鹃,是烈士的血染而成,这不是他从书本上学来的比喻,而是有着传奇的故事做解释的。而且杜鹃越红,代表着战事越惨烈。
   而同期驻扎溪头上庄片的国民党军队,由余德修为团长的皖南第四保安团,这余团长心狠手辣,诡计多端,无恶不作。在绩溪上庄、桃岭均建有碉堡,桃岭的碉堡驻扎一个连的兵力,来对付共产党。修碉堡需要钱,横征暴敛,乡绅不情愿接受盘剥,就直接抓人,他们派兵到竦坑把为富一方的乡绅禄深抓至大谷运,严刑拷打,然后逼他为修建桃岭雕堡捐钱,方获自由。那时的杜鹃,不是人们欣赏的美景,而成了一种惧怕。
   这与奔放的杜鹃红多么不相称啊,红色是血迹,也是光明,总是会血债血偿,总是会拨云见日。
   而共产党的新四军,人称铁军,总部就驻扎歙县岩寺镇上,有着钢铁般纪律,钢铁般地意志,在敌后抗日事迹被广为传诵深得民心。有一天深夜,风高月黑,新四军执行战斗任务途中,展转来到杞梓坑,由根灶父亲领着,来我们家要求借宿,由于人太多,没有多余的床铺,新四军则在我们家客厅席地而眠。书本上那些当年人民解放军进住上海时,露宿街头的场景,故事真实的发生在我们家,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感天动地,以至经过了七十余年,父亲犹记得这些感人的细节。老百姓也从这些点滴中,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民军队,战士们抛家舍业,一腔热血洒疆场。危难之际,却心系黎民苍生,不忍扰民,这是最好的例证。父亲那时仅五六岁,却镌刻了那烽火岁月里的光辉记忆。他犹记得,爷爷拿出家里仅有的玉米粉,给他们煮了玉米糊,让他们填饱肚皮。新四军的队长,腰间别着一把手枪,系上红绸,腿上绑带,脚穿草鞋,目光如炬,威武神勇的形象,一直都在爷爷的记忆之中。这位新四军的队长,想把随身带的米送给爷爷当作饭钱。新四军就是这样,心系黎民,自我牺牲,他们的事迹,无处不感动着人们,爷爷含着泪花,还是把那些救命的米还给他们。
   这是多么鲜艳的红色记忆啊,杜鹃再红,也没有这段历史的颜色艳美。我常常想,就像那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她长在贫瘠的土地上,不择养料,不争日光,与当年的子弟兵何其相似!
  
   二
   新四军装备落后,面对强大的敌人只能进行游击战,他们筹划攻打上庄雕堡,苦于没有重型武器装备。禄深曾几次出资由新四军攻打上庄雕堡,只因敌军兵力强大,武器装备先进,而未取得成功。武工队所驻扎在山脚下的木坑,是极其隐蔽的山村,敌人一直都觉如芒在背,如刺在喉,不除不快。他们启用绩溪当地人作为探子,化装成担货郎,挑着针头线脑,走村串户,进行秘密侦察,武工队在这活动人数、装备、兵力布署悉数被敌人掌握。武工队选址的村庄,村前是河,背靠大山,村头村尾制高点全都布了哨位,木坑桥山脊上,哨兵守护着村庄驻军。
   一九四八年,五月,皖南正是采茶季节,山民们都早早上了山,高山上的杜鹃正红,青山呈黛,碧峰染翠,一切那么静逸和宁静。十日清晨,山谷空幽,草木酣睡,林鸟未惊,万籁俱寂,一切都那么美好。然而一场血浴蓄谋已久围剿已悄然逼近。国民党保四团反动派集结了数倍兵力,乘着夜色,里外两路包抄,战斗在无任何的征兆情况下打响了。他们一路由凤凰坑上行,另一路由竦坑下行,一瞬间形成夹击合围之势,狙击手的枪声中,哨岗倒下了。村庄内武工队员亳不防备,敌人数倍兵力,且装备优良,战场态势异常惨烈,许多同志壮烈牺牲。村庄炮火震天,枪弹如雨。武工队迅速组织部队向东山篷山突围,敌军围追堵截,向东山篷蜂涌而去,很多战士倒在岭上。有的老乡正好上山釆茶,不顾个人安危,把身上衣服,茶篓给战士,让他们化装成采茶的农民,才有幸逃脱。而大部分红军战士,则倒在了东山篷的山脊上,鲜血染红了大山。
   杜鹃红,因为她与山坡的泥土一样,就像军民之间的关系。红色的泥土,孕育着杜鹃的颜色,这片赤土,燃烧着革命的火焰,包裹住了革命的种子,于是,这里就成为了摇篮,成为了我们永远的纪念。
  
   三
   无数次听年迈的父亲、还有年过八旬的叔叔流着泪讲述七十多年前的那场战斗,皆因极其琐碎,又无资料可鉴,未形成文字。近些年来,随着村庄故乡人陆续离去,那些当年的故事早已烟氲在历史的尘烟之中了,深感责任重大,留些文字铭记历史。而我每年春天返乡,爬山东山篷,松涛阵阵,苍苍茫茫,晨烟滚滚,远处漫山杜鹃,低矮延展,拥簇而开,万籁俱寂,总能听到山河呜咽,草木含悲。当一缕晨光洒向这儿,冲破云雾,斑驳散向杜鹃花,格外红艳,如同啼血。而花朵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发出耀眼的光芒。那是英雄的血染了大山,没有墓碑志,他们化作了这青松,英雄无名,融成了杜鹃花。
   东山篷当年的英烈们,当年风华正茂、胸怀激烈,投身革命,他们的英魂,永远躺在那儿了。东山篷,见证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无论敌人如何凶残,也不能动摇他们必胜的信心;无论他们多么弱小,星星之火总会燎原,发展壮大,因为无论什么力量,也无法割断他们与人民血肉之情;无论他们作出多大的牺牲,人民的军队是杀不尽、赶不绝、斗不垮的。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因素是人,而他们所代表的正是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
   我站在东山篷那岭上,岭上开遍了映山红,一条大河沿盘龙珠百折千回的缠绕,久久不肯远去,远处东风凹矗立在那山峰如黛、巍峨肃静,一切都那么沉寂,似在为英雄默哀。英雄无名,杜鹃、青松铭记,没有墓志,青山为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每次我来到这儿,心潮澎湃,脑海总是回荡着苏联作家西蒙诺夫那些等待英雄回家的诗: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些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等待着的慈母和儿子,等待着的妻儿和乡亲,等待着的祖国和人民。英雄不死,青山永在,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杜鹃红,红彤彤,红艳艳,这样的色彩,不是涂抹在东山篷上,而是染在大地的深处,骨子里流淌着红色的血液。
   清明节是怀念的日子,在这里,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家家户户都折一枝杜鹃,挂在门上,代表着此时思念着牺牲的烈士,尽管春季的杜鹃只是鼓起了花苞,但仿佛已经看到了红彤彤的一片。东山篷啊,载着英雄的史诗,染着杜鹃的红。
  
  

共 33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花儿红艳,河水清澈,青山耸立,万木萧森,这是在为那支不屈不挠的铁军致敬。距今已经七十多年的那场战斗,依旧在人们的心中铭刻着,东山蓬上开满了杜鹃花,殷红如血,更显英烈的气血长虹。竦源河水悠悠,却流不尽壮士的英魂雄姿。青山有幸埋忠骨,他们一直都与这片土地常相厮守。可恶的国民党反动派,假抗日,真反共,他们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的流血事件,把原本好好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破坏的不成样子。那场著名的事变,江南的新四军几乎损失殆尽。共产党人是杀不绝,打不垮的,他们如同那山间的树木,葳蕤永青,像那涛涛不尽的河水,永不停歇。鸿雁老师的文,记录了一支新四军的队伍,苦战的历程,内容详实,文字亲切,读来让人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英烈们用鲜血换来的,真的要倍加珍惜。鸿雁老师所做的事情,是对过去的历史一个尊重和传承。历史是要有人去回顾,去整理,这是对先烈的莫大敬重。这些事情会因为时间的久远,而被淡忘,老师此举,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我相信英烈的在天之灵,也会感激老师的此举。忠实于历史,就是忠实于现在,向老师致敬!感谢赐稿东篱,期待精彩不断!【东篱编辑:孤独小男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10-23 00:23:47
  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需要多方面的重视,只是去说,而不是努力去做,这些事情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慢慢地消失。鸿雁老师所做的一切,令人赞赏。一篇红色文化的记录,凝聚在万般心血,他的所作所为,让人敬佩!
回复1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0-23 08:50:27
  孤独老师精心编按,精致雅评,深夜推文,让我深受感动,向老师致敬!老师编按写得精彩给力,让文蓬毕生辉,读着胸怀激烈,心潮澎湃。老师近日在写宏篇巨著。还挤时间为东篱艰辛付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问候老师秋琪!
2 楼        文友:岚亮        2021-10-23 04:39:56
  东山篷,山峰巍峨,火红的杜鹃开不败;水流潺潺,英雄的故事传千古。这是一篇缅怀新四军、武工队的红色文字,写得好,正能量满满的,为你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0-23 08:58:17
  读罢亮哥《这儿黎明静悄悄》,深感文者责任重大,那些荡气回肠的红色记忆,需要一代代人永远铭记。没有亮哥的神笔,更无亮哥的文字神韵,但英烈是同样豪气冲天,让大地染红了岁月。人民永远缅怀他们!问候老师!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10-23 07:06:23
  东山篷,一段红彤彤的记忆,故事令人荡气回肠,文章充满了悲壮的色彩。杜鹃红色,永远是鲜艳的,就像革命的颜色,始终是我们最爱的色彩。鸿雁老师的文章,很厚重,故事感人,写出了民族精神的颜色。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0-23 09:04:17
  怀才老师总是有点石成玉的神奇魔力,拙文经老师一润,顿时鲜活了。如同那一缕阳光,洒在杜鹃花上,光芒四射!向老师致敬!老师在,东篱人的脊粱就在。再次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辛苦了,问候秋安!
4 楼        文友:白玄        2021-10-23 07:42:13
  东山篷上的杜鹃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有烈士的鲜血浇灌的,有当地老百姓的汗水和眼泪滋润的。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恶势力拼搏到底,坚信共产主义必胜!战斗场面惨烈,英烈英魂永在!怀念英烈,传承精神,让江山代代红艳!首尾运用诗歌,增强韵律,荡气回肠。问候作者,拜读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0-23 09:10:50
  感谢白玄老师的到访和雅评,您的鼓励是对我莫大的鼓舞。故事不因没有文字铭记而淡忘,不因没有墓碑而青山失色;不因英雄不曾留名而忘记。杜鹃啼血,英烈永存,东山篷上永远闪耀着中华儿女为了人民事业献身的光芒。问候老师秋安!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0-23 09:51:42
  杜鹃花,我很熟悉,我以为此花专属井冈山,没想到安徽歙县也有,花之灿烂与英雄的革命故事一点儿也亚于井冈山。好文,令人读罢为之动容。点赞!遥握问好,谨祝写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5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0-23 11:53:18
  感谢湘莉老师百忙之中赐墨留香,您的鼓励是我不断创作的最大鼓舞,东山篷上杜鹃花与江西井岗山一样,红艳艳的花朵是共和国血染的色彩。记得梦晚舟回国感言:感谢亲爱的祖国,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东山篷那一抹绚丽的红色。一样激励我们前行的路。
6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0-23 10:20:01
  东山篷的杜鹃花,红艳如血,那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向这些不朽的英魂致敬!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这些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需要好好珍惜。这段红色的历史,后人将永远铭记!鸿雁老师这篇文章写的太精彩了!深度好文,大赞!问好老师,遥祝秋琪!
回复6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0-23 12:42:29
  感谢如菊老师百忙之中不忘对文以鼓励,很早就想把这些故多事写成文字,只因老人叙述断断续续,反复考证。比较完整再现七十几年前的历史。文者的使命,当是让这片土地不留遗憾,只是笔力所限,不能把当年铁军的一腔热血写好,但杜鹃啼血的漫山红,已让我似乎读懂了,那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写完此文,我想英雄们回家了!问候老师异国他乡,思念的深秋,故乡在盼,游子速归!!
7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10-23 10:41:15
  喜欢杜鹃花的质朴和顽强的生命力。东山篷上的杜鹃花最艳最美,它们见证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文章有激情有力量,读来振奋人心。赞文笔。问候鸿雁老师秋祺!
回复7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0-23 12:47:16
  感谢明月老师驻足赐墨留香,老师的文在东篱满堂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师的乡愁别有风味,韵叶十足。读了让人更加怀念那些沉淀了岁月的乡愁!问候老师秋安!
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1-10-23 11:37:24
  杜鹃花开,漫山殷红,那是英雄的血泪凝成,那是战士的魂魄鲜活!鸿雁老师写此文十分用心,也无比深情,把对东山篷烈士的不舍、惋惜、缅怀、爱戴之意表达得酣畅淋漓,令人动容!可恶、残酷的国民党反动派,对新四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火力攻击,当时敌强我弱,但军民鱼水情深,老百姓无限拥戴人民军队,给新四军全力的帮助,新四军也视百姓为亲人。那个早晨静悄悄,敌人蓄谋已久的一场偷袭,让战斗无比惨烈,新四军那支年轻的队伍中,那么多风华正茂的战士倒在了血泊中,鲜血染红了大山,浸透了大地,英魂不灭,浩气长存。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英雄所为气壮山河!好文,点赞才情,问候鸿雁老师深秋大吉,创作愉快!
回复8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0-23 12:53:02
  罗老师在东篱所有点评,都值得用心去努一人捧读。字字珠肌,读了胸怀激烈,一股暖流在心间。是我心中的女神,十分感谢长期以来的鼓励,成长的点滴,是东篱人阳光的明媚,雨露的滋润。向老师致敬!问候秋祺!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