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跟刘勰先生合个影(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跟刘勰先生合个影(散文)


作者:鲁芒 进士,10218.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3发表时间:2021-10-26 09:23:33

【菊韵】跟刘勰先生合个影(散文) 还在上初中的时候,一次,我到语文老师家去,看到他书架上摆着好多我不熟悉的书,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文心雕龙》等古典作品;也有外国的,像《战争与和平》《复活》《猎人笔记》等。那时候,不满十八岁的我,知识面狭窄,自然不了解这些书写了些什么。但很奇怪,我对于《文心雕龙》这本书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概是因为它装帧典雅,名字也容易刺激起人的好奇心。我翻了翻,只觉得文字很美,但是意思一点也不懂。但就是打那时候起,我产生了一个想法:一定要买一本《文心雕龙》来学习,其实也就是看中了那本书的文采,而喜欢有文采的文章,恰恰是青少年的特点。但那时候这样的书是很少的,书店里买不到;就是能买到,我的经济情况也不允许——连上学买本子的钱都没有,哪有钱买这样的课外书呢?购买《文心雕龙》,似乎只是我的一个梦。
   带着这个梦进入高中时代。高一的一个暑假里,我在邻居家的闲宅子里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我讹着父亲要了几块钱,买了两本《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这书其实是古代文学精华选编,从先秦到近代,选的都是好诗好文。在这里,我发现了从《文心雕龙》里选出的几篇文章,其中有《原道》《神思》《情彩》等(时间久了,记不很清楚了)。
   刘勰的文章,看起来文采昳丽,但因用的是骈文,理论也很深奥,读起来感觉着实有点艰涩,按照我当时的水平,很难读懂。加之我当时主要在背唐诗宋词和学习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对难懂的《文心雕龙》里的文章也就暂时放下了,心想以后待知识增长了,理解能力提高了再读吧。但现在想来那也是为自己的偷懒找借口。但也有收获:我总算接触过《文心雕龙》了,而且也背过了一些片段,一些句子,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寂然凝重,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后来我理解刘勰的意思是:强调“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文章构思的规律;作文要尚实而反对浮华。但当时的理解毕竟还是肤浅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习《文学批评史》,接触过钟嵘的《诗品》、陆机的《文赋》,当然也接触过《文心雕龙》,但那时为了应付考试,表面上了解的东西不少,实际上没有一本书是认真读过的,对刘勰的生平和他的文章内容只是知其大要而已。
   九十年代,我怀着对这位南朝齐梁时代的文学批评大家的崇敬心情,两度来到他的故居——莒县。我们特地到了刘勰出家隐居的浮来山定林寺,但在那里,我也只是见到了刘勰编辑修订的经文,有几本《文心雕龙》也是当代的印刷品。对此我感到很不满足,总觉得想看到的没看到。无奈我们只好在定林寺前面的文心亭下留影而去。
   退休之后,有时间广泛地涉猎文学书籍和文学批评类作品。然而我学习的最佳时光都耽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了,虽然也曾经读过一些马列经典著作,但在文学知识方面却严重不足。我也时常念叨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和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豪言壮语,想补一补自己的不足,但毕竟记忆力和精力都差劲了。
   关于《文心雕龙》,前几年在大学教英语的女儿要把她翻译成英语,但苦于其古文底子不足,没能动笔,因为这样的翻译,必须先将原文翻译成白话,才能根据白话再翻译成英语;要我翻译,我也感到困难。这样,翻译成英语的事也就放下了。不知她现在是否还有此想法,或许已经有人翻译成英语了自己不愿意再步人家后尘,或许是知难而退而销声匿迹了。咳,我们空然跟刘勰同姓,却没有刘勰的意志!
   我一直感觉对刘勰这位我所崇拜的文学批评家欠了点什么,一直想找机会弥补。近日与几位朋友驱车来到莒县刘勰纪念馆,比较详细地了解了刘勰的生平和著述。原来刘勰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他很早就成了孤儿,因为家里太穷而没有娶妻结婚,但他发愤图强,笃志好学。他和沙门的僧人住在一起,学习儒家和佛家理论。他创作的《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这部书得到梁朝宰相沈约的称赞,因此刘勰被提拔做了官。他作风正派,为官清廉。昭明太子萧统去世,他内心伤悲,于是,归隐老家定林寺,并圆寂于此。
   我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大都命运坎坷,屈原、杜甫、李白、苏东坡、李清照,鲁迅,莫不如此;外国作家,狄更斯、雨果、杰克.伦敦、海明威,也颇多苦难。也许就是苦难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在文学或文学理论方面有所造诣,成为名家。因此我一直带着同情和崇拜的心理来阅读他们的著作,那些作品也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对刘勰,当然也是如此,他在我脑中的印象是始终不曾抹掉的。
   在刘勰纪念馆,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刘勰的雕像。一位坐姿端庄、表情凝重的老人,他深沉的目光透着聪慧,他似乎看透了人生的真谛,看透了尘世的真面,参透了宇宙的奥秘。
   感谢雕塑家,他们塑出了刘勰的神韵。
   伫立在这尊雕像前,我想了很多。尤其联想到当今一些徒有虚名的“作家”“学者”,他们不过是打着搞文学的旗号争名夺利而已。为了名利,可以反人伦的大写而特写“性”;为了名利,他们可以毫无道德底线地抹黑伟人,抹黑民族英雄;为了名利,他们可以丧失人格,迎合外国敌对势力而编造故事。刘勰不过是区区一僧人,在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爱戴和纪念,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这是与他纯正的人品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分不开的。可是那些私心极重的“作家”、“学者”们,他们活着就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否定,那么在他们死后,谁还能记起他们的名字!如果还有人记得,他们也只能以反面形象出现。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信夫!
   我恭谨地站在刘勰先生的身边,让摄影师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照。我愧疚的心似乎暂时轻松了点。在我生命的夕阳时光里,我将仔细研读《文心雕龙》这部文学理论巨著,并用之于创作和文学批评实践。
   2021.10.25

共 237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刘勰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 ,创作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最早的最富有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文心雕龙》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文心雕龙》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外之重旨"等说法,对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作了更为具体的说明。刘勰还提出,诗文的内容不是一般经典的道与理,而是和理、志、气相联系的"情",其形式不是一般的言,而是和"象"与"文"相结合的有"采"之言。两者的关系是:"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它们相辅相成,形成质文统一的完美的艺术。他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与物、象、言相结合,始终在感性形象中运动,并伴随着主体情感的体验和自由抒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语言文学既要再现着客体的物貌,又抒发着主体的情与理、志与气。所以,刘勰侧重从"体性"来划分文学的风格,即所谓"才情异区,文体繁说"。儒家中庸原则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基调。刘勰提出的主要的美学范畴都是成对的,矛盾的双方虽有一方为主导,但他强调两面,而不偏执一端。文中提出"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在对道与文、情与采、真与奇、华与实、情与志、风与骨、隐与秀的论述中,无不遵守这一准则,体现了把各种艺术因素和谐统一起来的古典美学理想。刘勰对文学的形式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从语言文学的角度总结了平衡、对称、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规律。《文心雕龙》进一步发展了荀子、特别是扬雄以来的"原道""宗经""徵圣"的观点,并且将它贯穿到《文心雕龙》一书的一切重要方面,成为他立论的根本依据。鲁老先生的散文情真意切,详细记载了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到语文老师家去看到《文心雕龙》时的喜爱感觉,看中了那本书的文采,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定要买一本《文心雕龙》来学习。高中时代读《中华活页文选》合订本里的《文心雕龙》选出的几篇文章。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而且也背熟了《文心雕龙》的许多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寂然凝重,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片段, 懂得作文要“强调“情”个文章构思的规律;懂得作文要尚实而反对浮华。对后来自己的写作起到极好的引路作用。从九十年代,鲁老先生怀着对这位南朝齐梁时代的文学批评大家的崇敬心情,两度来到他的故居——莒县。特地到了刘勰出家隐居的浮来山定林寺,真诚地见到了刘勰编辑修订的经文和《文心雕龙》印刷品。还在定林寺前面的文心亭下留影。退休之后鲁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广泛地涉猎文学书籍和文学批评类作品。再读《文心雕龙》可见心诚,倘若古代的刘勰先生见到有本家人这样的知音,一定或含笑九天,倍感欣慰!鲁老先生不惜高龄奔波,再次来到刘勰纪念馆,拜见刘勰的雕像。与这位目光透着聪慧,表情凝重的老人合影。爱之深,情之切,实在很是感人。鲁老先生还在刘勰雕像前想了很多,严正地评击当代那些虚假的“作家”“学者”, 打着搞文学的旗号争名夺利。这些“作家” 为了名利,他们可以毫无道德底线地抹黑伟人,抹黑民族英雄;这些作家为了虚名暴利,反人伦的大写而特写“性”;好像写诗写文不来点虚伪的“爱爱爱”那就什么都没了,刘勰有灵,当要愤怒谴责这些腐烂的“作家”“诗人”。刘老先生最后写道:“我恭谨地站在刘勰先生的身边,让摄影师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照。”感到幸福。我想在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刘勰老人仍然受到人们的爱戴和纪念,他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刘勰先生万古长存!仔细研读《文心雕龙》并用之于创作和文学批评实践当是今天真正作家们的使命!真情妙文,鼎力推荐。【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0-26 09:24:20
  刘老先生最后写道:“我恭谨地站在刘勰先生的身边,让摄影师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照。”感到幸福。我想在一千七百年后的今天,刘勰老人仍然受到人们的爱戴和纪念,他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刘勰先生万古长存!仔细研读《文心雕龙》并用之于创作和文学批评实践当是今天真正作家们的使命!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鲁芒        2021-10-26 09:30:31
  谢黄老编辑本文。长期不写文,思维迟钝,勉强凑一篇。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3 楼        文友:岭后人        2021-10-26 12:30:02
  一部书,一生的情结。是书吸引着作者想去融通它。当再次触摸它的时候,作者的情思已经升华了。
4 楼        文友:岭后人        2021-10-26 12:39:48
  黄老先生的评论卓见功底,对于学习研究《文心雕龙》直接推开了一扇窗。令人钦佩。
5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26 17:45:17
  鲁老散文情透纸背;黄老编按锦上添花。学习致敬二位贤达!
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10-28 21:43:02
  没看过《文心雕龙》,估计我也看不懂。读老师的文章,涨知识了!祝福老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