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135(随笔)
◎《黑水白沙》
虽说黑人不是户口本上的杭州人,倒可以算作故事会中的杭州人,尽管一厢情愿,却也一往情深。喜欢杭州,首先是因为母亲的母亲——她生在温州,长在杭州,和民国的“杭州第一美女”王映霞是女子师范的同学。其次是因为白堤和苏堤——是白居易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是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第三是因为美人之凄美——断桥上的白素贞和小青,孤山下的苏小小和秋瑾,还有葛岭的李慧娘和万松书院的祝英台……黑人游杭州,最喜欢的地方大都在西湖和湖西:从湖滨到南山路,再从苏堤到孤山,再从白堤回到湖滨,其间,可以在闻莺阁品茗聊天,可以划船环绕印月潭,可以参观苏东坡纪念馆,可以到孤山深处拜访林和靖,可以在楼外楼吃西湖醋鱼,可以走进浙江博物馆……这是一小圈,主要是游湖,所谓“西湖游”。还有一条路线是从北山路去玉泉和灵隐,再从龙井去九溪,从六和塔到虎跑,至此有两个地方必须要去,一个是南山公墓,那里长眠着两位亲爱的“外婆”,一个是满觉陇,那里飘落了满地有香气的故事,胡适与曹诚英,郁达夫与王映霞,徐志摩与陆小曼……然后再由杨公堤回到北山路,这是一大圈,主要爬山,所谓“湖西游”。无论西湖游还是湖西游,都应该做一点功课,除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的岳飞,还应当知道“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于谦;除了白堤、苏堤的故事,还应当知道杨公堤和阮公墩的来历;除了拜谒灵隐寺还应当去看看冷泉亭和三生石;除了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还应当上山参观李叔同纪念馆……总之,杭州之美不仅仅是山水之美,还有历史之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哲学之美,英雄之美、爱情之美。为此,黑人常对杭州表哥说,你们真是身在福中福不识,审美疲劳美不知,而我则能给好多杭州人做一个相当称职的导游,也能够给好多朋友提供杭州深度游的建议和指导。起码可以让他们看看我写的《雾西湖》《雨西湖》《雪西湖》《月西湖》《诗西湖》《杭州的山》《满觉陇的雨》《白市长与苏市长》《断桥不断,长桥不长》《悲情杭州》《休闲杭州》……到杭州,最好骑上共享单车,随心所欲,随景而停;最好吃的是杭州的面,片儿川、虾爆鳝、大肉面、三鲜面、素面、葱油拌面……最美是秋天,最绚是傍晚,最舒服的住处是南山路上的国际青年旅舍,最惬意的事情是坐在西湖边的长椅上怡情小酌或者到河坊街的酒楼里开怀畅饮……总而言之,黑人情系杭州,更希望魂归西湖。
◎《黑人白话》
杭州有座飞来峰,据说是从印度飞来的。济公事先知道了灾难,就劝当地的村民赶紧逃离,可是没人信也没人听,都骂他甚至打他。济公没办法,背起一个漂亮媳妇就跑,于是全村的人都追了出来,而后飞来峰便落在这个村子里。对于即将发生的社会性的灾难,也有飞来峰,也有济公,也有麻木不仁的村民,就像俄罗斯影片《危楼愚夫》中的水管工迪马和820条生命,还有女市长与官僚政府。这座大楼马上就要塌了,可是楼里的居民仍在吸毒嫖娼赌博昏睡不醒,楼外的官员考虑得失权衡利弊选择自保,于是只有揭露危楼真相的迪马成了愚夫,成了敌人,他甚至还不如济公,即便背跑人家的媳妇也不会有人往外追——这是一座从里到外都烂掉了的危楼,而内部的溃烂要比外部的动荡更危险,更可怕。当年鲁迅也是济公和迪马般的愚夫和狂人,他在铁房子里的嘶声呐喊几乎没人听甚至有人烦——即便昏睡到死,也比被吵醒了强,于是鲁迅当然成为房客和房主的共同敌人。由此看来,任何一个社会在崩溃之前,都有一个共同的预兆,那就是济公、迪马、鲁迅之类反倒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黑人白话》
苏东坡不愧是欧阳修的得意门生——老师是“一万卷书、一千卷遗闻、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学生是“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相比之下,似乎学生比老师的功利心和世俗意还少还淡,好像对人生及其成败看得更透彻:不过是驹中隙、石中火、梦中身——岁月转瞬即逝,生命短若火星,功名身外之物……争什么抢什么斗什么忙什么啊,还不如月下抚琴饮酒看星云呢。
◎《黑人白话》
苏轼的许多好诗、好词、好文章都是写在倒霉的黄州,这是有道理的——或者叫做愤怒出诗人,或者叫做苦难酿华章。这种醉卧月下、爱水怜花、一觉天明、三春无家的感觉黑人完全能够理解。只是醒来还要回到严酷无情的现实中来。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