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神舟】惜纸如宝(散文)

精品 【神舟】惜纸如宝(散文)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223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1发表时间:2021-11-01 14:10:45
摘要:偶尔看到纸烟盒,如获至宝,赶快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拆开,尽量不要破坏纸烟盒的完整;接着将上面的皱褶捋平,然后把它先夹在以前的书本里。等到有十多张烟盒包装纸时,就把它们全部拿出来,自己找针线把一头订起来,就成为一个简易的“本子”。

【神舟】惜纸如宝(散文) 生活中,纸张是平常东西,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使用。可是对于我来说,购买、使用纸张时,却像对待宝贝一样,格外珍惜,一点点都不能浪费。也许这是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留在我身上最明显的印记。
   小时候,也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我生活在农村,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农耕时代。那个年代,纸张是稀缺品,人们轻易也不买。村子里供销社卖的一张又薄又脆的白纸,只要三分钱,可以用来糊窗户。窗户纸一般情况要使用一年,到了过年时候,才舍得撕掉那一年来经过风吹日晒又脆又黄的旧窗户纸,换上一张新的。这种白纸也可以根据需要裁成小片纸张,当作草稿纸。由于纸张太薄太脆,用钢笔写字时很容易划破,也容易洇透,实在不好用。买一个薄薄的32开的作业本,要八分钱,一个学期大概用两三本——语文数学各一两本。供销社卖的纸张还有一种高级一点的,叫做道林纸,一大张大概是八分钱,比普通的白纸厚实多了,也白了许多。只是很少人购买,是那个年代高端白纸。记忆中,我家从来没有买过道林纸,只是在别人家曾经见过。其实,这种纸张的质量如果和现在的电脑打印纸张相比,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家里常用的纸张,还有鞋样子。那是用废旧报纸或者废书纸张拼凑粘贴在一起剪成的,大多数已经发黄变脆,即便是这样,那些鞋样子还在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除非烂掉,再也拿不起来才扔掉。还有一种装水泥的牛皮纸,那是有很多用途的:完整一点的,用来当作雨披;小块一点的,用来包裹东西或者包书皮用。包裹东西或者包书皮,是可以反复使用,一直用到破烂不堪,还要用它来打草稿,演算习题,甚至还要当作手纸。给书本包上书皮,这个习惯我一直保留了许多年。至于买东西,偶尔也有包装纸,是那种又薄又绉的麻纸,如买糕点、糖果等,可是那时我家一年到头都买不了一两次这种奢侈品,况且麻纸包裹过东西以后大多破了,或者有油渍,也没有办法重复使用。
   那个年代,无论是下地干活,还是出门玩耍,只要看到一片纸,那怕只有巴掌大的一片纸,都像发现宝贝似的捡起来。可是,在那个年代,纸片也是特别稀缺的一种东西,要想捡到一片纸,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平日里能看到的纸片,大概只有香烟盒子了。记忆中,我曾经有过几个特殊的本子,就是用香烟盒子的包装纸装订而成的。那时农村人抽的纸烟,有九分钱一盒的羊群烟,还有两毛钱一盒(也许是一毛九)的大雁塔。羊群烟的包装纸图案是绿色的草地,上面有几只白色的绵羊;大雁塔烟盒的图案是红色底子,上面有大雁塔的图案。烟盒的包装纸比商店买的道林纸、作业本的质量都要好,用钢笔在上面写字不会洇湿,用来写字倒是再好不过了。偶尔看到纸烟盒,如获至宝,赶快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拆开,尽量不要破坏纸烟盒的完整;接着将上面的皱褶捋平,然后把它先夹在以前的书本里。等到有十多张烟盒包装纸时,就把它们全部拿出来,自己找针线把一头订起来,就成为一个简易的“本子”。不过这样的本子不能当作正式的作业本,只能是自己做练习,打草稿。为了节约,先用铅笔在上面写第一遍,再用钢笔在上面再写第二遍,即使在色彩图案的一面,也要写的密密麻麻……
   然而,纸烟盒太难捡到了,因为那时农村多数人抽烟是舍不得花钱买纸烟。他们通常抽旱烟、水烟,甚至有人没钱又想抽烟,就找一种干枯的草卷起来当作烟来抽……
   上了初中,课程多了,所需要的本子就多了一些。那时已经分田到户,家里粮食不缺了,可是依然缺钱,买个本子或者纸张照样不易,何况上学的事情父亲本来就有点不同意——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一学期11块钱的学费。我整天都为纸张、作业本而发愁。幸运的是,在我上初二时,二姐背回来一布袋子病历本。当我看到那些病历本时,真是开心极了,真像中了大奖一样开心不已!
   后来听母亲说,二姐在乡镇医院实习,看见医院要烧掉过期的——超过十年以上——病历本,二姐就央求人家,拿一些回来给我们做练习本。也许烧的人也觉得烧掉可惜,就让二姐拿了一些,而且悄悄地对二姐说,拿回去悄悄用,不要告诉别人。
   这些病历本,我一直用来打草稿,用了大概有五六年。每次使用的时候,总是好奇地看一下医生开的处方。其中开处方数量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安雅梅医生。她是我们那个乡镇最有名的儿科医生。安医生医术高明,待人和气,大家都亲热地叫她安大夫。安大夫写的字娟秀圆润,一丝不苟,不像许多医生开处方写的字龙飞凤舞,如同天书,这大概和她平和近人的个性有关。处方纸已经有点发黄,但是依然柔韧结实,比平时用的课本、作业本纸张的质地都要好许多。打草稿的时候,不仅是背面,就是正面的空白之处,我都要写的满,丝毫不能浪费。
   高中阶段,作业本的情形比以前好多了。
   上高中时,从家到学校有十五里路,有时父亲看我背着馒头走路上学太辛苦,就给两毛钱让我坐班车。可是,当那两毛钱拿到自己手里,我就舍不得坐班车了,除非是开学和期末要拿被子、褥子、枕头还有厚草垫子时,才肯坐班车,其实主要是东西太多,需要放在班车顶上的货架子上托运东西。平时依然是走路去学校,当然去的时候还得背一周吃的馒头和红薯。节省下来的钱,则用来买作业本、笔、墨水等学习用品。记得高中第一学期,我一次就买了五个大一点的笔记本,那时真是觉得自己发财了,很是富有。买回来后,还特意在笔记本的封面上专门写了一两句有关学习的名人名言,以此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此外,我上高中时三姐已经上大学了。当初三姐考上大学时,生产队、大队以及亲朋好友都是欢天喜地,临去学校的时候,大家送来了一些礼物。那一年,我们家收到了十多本软皮塑料笔记本,扉页上写的都是祝福、鼓励和希望的话语,还有赠送者的姓名与日期。这些笔记本,三姐上学时只拿了两三本,而剩下的我都可以使用。当然,是用来做课堂笔记、摘抄本。在当时这种本子当然是很高级的,用的时候特别认真仔细,也非常开心。另外,三姐上大学时有助学金发的。每当放假回家时,三姐总要用自己的助学金给家里买一些东西:糖果、点心、瓜子等,当然还有几个漂亮的作业本、信纸等。这些作业本当然都归我了。作业本的情况好了一些,练习本还是到处找各种可以重复利用的纸张。如课堂笔记,还是舍不得用新的本子,如果有旧的纸张,或者背面还没有写过的纸张,都是可以用的。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上肖海生老师的英语课,要拿出本子做笔记,可是我的英语课堂笔记是以前姐姐用过的老师发的旧资料,我把这些资料翻过来,重新装订而成的。课堂笔记是写在资料纸的背面。由于印资料的纸张特别薄,油墨印刷后资料洇的很严重,那样的质量差课堂笔记本,我实在不想给老师看到。而那时,我又偏偏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上英语课了,老师却没有看到我拿出笔记本,而我却想等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再拿笔记本出来。就这样,肖老师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五六秒,我就一直低头假装找笔记本,直到老师很不满地转过身写黑板时,我才快速地拿出本子,低头抄写笔记……
   大学四年,由于是学中文,用作业本的数量不是很多,主要是上课写课堂笔记等,只有少数老师平时要求交作业本,多数老师老师让上交一篇文章,作业一般就写在几页信纸上。
   工作了,备课本信纸等办公用品都是学校统一发放,万一不够也可以随时领取。即便如此,我也从来不愿意浪费纸张。但是现在,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我发现纸张浪费非常严重:开学时有些学生的作业本买上一沓,一个本子还没有写几页,过两天就丢掉了,重新换一本;各种复习资料,堆积满箱。到了周末期末,就是学生大量丢弃资料纸张的时候,清洁工用大袋子一袋一袋地装,收废品的人一车一车地运走。去年,学校给每位学生发了一盒笔记本,有些学生的笔记本连盒子都没有拆封,过几天就直接丢到垃圾桶里。看着如此浪费纸张,如此浪费社会资源,我真是无比痛心!难道我们现在可以这样浪费吗?难道珍惜买回来的东西就过时了吗?高三毕业时,有些学校的学生站在楼道上,集体撕书、撕本子,整个教学楼的试卷、书本、笔记本等,犹如雪花般的飞舞而下,而这又是多大的浪费啊!
   现在的孩子,不用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为了找一片纸写字而发愁,但是也不要像这样铺张浪费吧!无论别人如何使用纸张、浪费纸张,而我在使用纸张时,依然是舍不得浪费,依然是惜纸如宝!
  
   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星期四
  

共 33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回忆学生时期是六七十年代,正是国家困难时期,纸张奇缺,因此养成习惯:惜纸如金。文章字里行间表达着在那个年代生活的艰难和读书学习的不易,纸张缺少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作者爱学习,因而,就要收集纸张,珍惜它们,朴素的语言里表达出自己的真挚感情,不用夸张,不用修辞,直白地叙述就完全达到了表达的效果。随同作者回到那个艰难的岁月中,也明白了作者生活富裕起来了,依然不舍得浪费这种深入骨髓的感情源头。被作者平实朴素的语言打动,感怀生活的不易和现如今浪费成风的恶习,体悟到了作品中的鲜明观点。好文推荐,感谢作者赐稿神舟。问好作者!【神舟编辑:美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0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尖        2021-11-01 15:45:07
  同淑君老师的散文朴实,充满烟火味,像是一块经历风雨的海绵,一挤都是生活的原汁原味!写了不同时期的“纸 ”,道出了生活的轨迹和学习的不易!散文亲切,层次分明,叙述娴熟!石尖问候同淑君老师!祝您创作愉快!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回复1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2 09:10:44
  非常感谢文友石尖!“像是一块经历风雨的海绵,一挤都是生活的原汁原味!”石尖不愧是写作高手,一个“挤”字,让我的文章有了一点内涵,比喻贴切生动,点评精彩。谢谢文友石尖的关注与鼓励!同时也向高手学习!
2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1-11-01 16:57:46
  文章描写细腻,语言流畅,向同淑君同淑君老师学习了。感谢同淑君同淑君老师投稿支持神舟!期待老师笔耕不辍多创佳作继续投稿支持神舟社团!问候老师!遥祝秋安!
峥嵘岁月
回复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2 09:12:03
  非常感谢文友峥嵘岁月一如既往的关注与鼓励!问好秋安,笔健文丰!
3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2 09:06:42
  非常感谢编辑的精彩按评!问好敬茶!是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养成的习惯、独特的生活经历,依然是难以改变,其实也无需改变。社会无论如何发展,节俭总是不会过时的。
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2 09:14:39
  同学田小勇:一代人的经历和思想,@萱草(同淑君)? 似乎也是我想说的
5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2 09:15:48
  大学辅导员任应坤老师留言:我认真品读了你的新作,感觉非常亲切非常熟悉,原因是所述之事曾切切实实发生在我的身上。到现在,我尽量努力不浪费一片纸,但客观环境迫使自己做不到,实在心疼得厉害。主题鲜明,文风朴实,感情真挚,行文细腻,实为上乘之作,满满的正能量,给个大大的赞!只是感觉你退休得有点早,不能在三尺讲台上奉献,没有了树人育才的平台,可惜的了得。
6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2 09:17:25
  同学党少侠留言:伙计,文章写的真好!文如其人,外表朴实,内在高雅!我一连看了好几遍,真实接地气!让我细细回忆了咱们那个时代,真是宝贵的时光!
   @同淑君?小处着笔,大处落墨,佳作!
7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2 09:18:18
  大学同学马祺留言:@同淑君?祝福你,一代人的代言者、传记者!
   在这个物欲充斥、心浮躁动的世代,让我们一次次从你字里行间淡淡的品味了平凡人生的真挚、朴华、善美!
8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2 09:19:29
  大学舍友胡捧会留言:@同淑君?同樣的生活經歷,你咋就記得那麽清清楚楚呢好好寫吧,到時我們一起坐在搖椅上再細細回味吧!
9 楼        文友:孙巨才        2021-11-03 22:36:23
  惜纸如宝,美德流传。农家孩子,普遍习惯。不忘苦难,心有同感。拜读学习,热烈点赞!
回复9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4 10:06:14
  非常感谢孙老师有点评与鼓励!问好孙老师,生活开心快乐!
10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1-11-04 10:09:25
  今天早上,发现这篇文章被评为精品,非常开心!社会发展的太快,现在的孩子,可能体会不到我们小时候那种物资匮乏时代的生活状态,但是确实是这种情形。我只希望记录自己的生活,时时让自己感到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生活的美好。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