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橘子红了(散文)

精品 【流年】橘子红了(散文)


作者:卧槽马 布衣,490.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76发表时间:2021-11-02 15:09:35

89岁的二哥杨章富去世了,人到情到,于是回了趟老家。县城到老家,45公里,一小时车程。可是,整整一年,我也才到过三次老家。
   2009年,相继把父母接出农村,老屋就闲置下来。没了炊烟袅袅、人员来往、畜禽出没的烟火气,老房子迅速垮篱烂壁。“你们的房子还是拆了好,万一有人路过时垮塌,砸着人还得赔偿,划不着。”组长几次三番好意提醒,父亲终于下定了决心,“拆吧拆吧,就算卖,那点钱在城里还买不到一个厕所。”我们忍痛割爱,把父母节衣缩食、辛苦经营的老屋夷为平地。
   曾经带给我多少欢乐和谐的老屋啊。
   奶奶端着针线簸箩给我缝补刺巴划破的衣裳,爸爸靠在床上,凑近煤油灯读书看报,母亲农活累了,躺在板凳上小憩——牵懒板凳,姐姐伏在堂哥背上,跨过堂屋门,哭哭啼啼出嫁,哥哥结婚时,提起毛笔,在简陋的婚房墙壁上题写“燕子飞来筑巢时”……还有,那头因为哥哥读师范而卖掉的老牛,每次回家都主动迎我的狗儿“来宝”,蜷在灶台“猫儿洞”里酣睡的猫咪……还有,屋背后堰沟坎子上的毛桃树,后阳沟的甜竹笋,围着房子四周墨绿而茂盛的柑橘树……
   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老屋原址杂草丛生,断壁残垣,以前露头就扯的臭牡丹、鸡屎藤、接骨丹密密匝匝地生长着,显示出一派劣币驱逐良币的嚣张。在这令人心疼的荒凉中,我惊喜地发现一抹红色。那是生长在场坝边上的一株柑橘树,也是我家原来众多柑橘树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它老态龙钟,旁逸斜出,枝蔓杂乱无章,然而,它周身挂满了果实。冬已隆,北风紧,树巅上那个最大的柑橘打了一个寒颤,周身皱起了鸡皮疙瘩。这个时节,若是小时候,这株道旁的柑橘,早被顺手牵羊,一个不剩了。看着这满树的柑橘,我的思绪啊,被牵回到那个柑橘兴盛的年代。
   “外婆40个,二舅30个,四舅30个,五舅40个,六舅40个,幺舅40个。”柑橘成熟的农历十月小阳春,母亲都要到后家走人户。家园所出,拿得出手的就是人无我有的柑橘。这些精挑细选的果实,经过石板路、血厂坡、倒冲槽、土地坳、四合头,跋涉几十里山路,送到亲人们手里,也算是礼轻情意重了。外婆毕恭毕敬地把最大的柑橘作为供果敬献给她终生信仰的神佛。二舅一边吃,一边给我们讲解柑橘的文化史。“柑橘历史悠久,有很多文学作品记述过它,比如宋玉的《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刘伯温的《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冰心的《小桔灯》……”二舅剥着皮,吃着橘,努着嘴,“柑橘对水分、气温、日照、土壤的要求很高,古话就说嘛,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老家的柑橘,叫做红泡柑,是一种灌木作物,树形不高不矮,周身长满椭圆形的叶片,春上开花,入夏结果,初冬成熟,我们称为柑子。红泡柑果实呈圆形,成熟时鲜红,剥开之后,一瓣一瓣挨挨挤挤,是制作橘红的必需品。果实甜中微酸,解渴、开胃,如果吃多了,也会上火。它的皮可入药,叫做陈皮。
   老家种橘的历史,起于祖,兴于父。祖父是个木材商人,经常出入宜宾泸州昭通等地,上世纪初,在老家人看来,是个走南闯北了不得的人物。某一年,他在南溪吃到红泡柑,惊为仙果,屡吃不厌。于是缘木求鱼,死缠烂打,高价购买了一批橘苗,精心种植于房前屋后的园地里。1946年,祖父病逝。1950年,老家解放,因为成份,家里的金银、房子、粮食、布匹统统没收,但园地得以幸存,园地里的柑橘树也还是我们家所有。
   1981年,土地包产到户后,乡亲们逐步吃饱了肚皮,对于食物多样性的追求得到提高,于是,纷纷到我家讨要树苗。爱好学习的父亲从书本上学会了嫁接技术,老家的红泡柑种植普及了起来。鼎盛时期,我家共有100余株橘树,每到成熟期,那是千果万果压枝低呀,总产量有好几千斤。
   在普遍贫穷的少年时代,柑橘是我最常见的水果。七八月间,柑子刚起酱色,我就迫不及待地上树采摘。每天上学,我的书包里都鼓鼓囊囊地塞着十来个,我会根据同学们和我的亲疏远近,或多或少地分而食之。我是个没有经营头脑的人,生平最得意的一次生意,还是在小学时代,我用一个柑橘换了马义文五颗核桃,浦二哥直夸我这笔买卖做得值。或许,就是那一次生意用光了我一生的智慧,几十年了,我只会花钱,不会挣钱,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常常因囊中羞涩而苦恼。
   柑橘成熟的季节,尤其是树顶上最大最红的头泡柑,常常吸引着那些调皮孩子的眼光。他们会提前踩点,要避开几棵柑子刺,踩几股枝桠,才能安全地摘到那个心仪的柑子。父亲恨透了那种背地里摘柑子的行为,常常狠狠地说:“让我逮到了,脚杆给他打断!”母亲立即反驳:“哼,说那小家子话。吃的东西,他吃我吃都是吃,一下喉咙三寸屎,人家娃娃都是甘贵货,伤了怕得了。”因了父亲的戒心,调皮蛋们的非法采摘行为总有不能得逞的时候。他们就把羡慕嫉妒恨的情绪报复于我。那时,我的一个远房表妹和我家比邻而居,她母亲和哥哥都是智障,家庭非常贫困,却从没背地里摘过我家柑橘。为了气气那些暗偷明要的家伙,我就把树梢上最大最红的头泡柑摘给她。于是,小对头们众口一词,说小表妹是我老婆,说我摘红泡柑讨她欢喜呢,而一些刻薄的大人们也信口雌黄,说那最大的柑橘是吃不得的,是禁果,而我和小表妹居然吃了。
   几千斤柑子,再怎么吃也是吃不完的。老家的柑子发展起来后,还是有一定的规模。农历十月底,就有商贩前来收购,尽管价格只有两三角,总算可以卖个三两百块钱,能够补贴家庭的柴米油盐。而那种最大最红的头泡柑,一般是不会卖的。我们从山上割来巴茅草,薄薄地铺在竹子面的楼板上,把柑子整齐均匀地放上去,两三个月都不会腐烂。春节里,有客人来,母亲就会拿着升子,从楼上捡下来,和糖食果品一起,供客人享用。
   沙坝子的红泡柑逐渐有了名气,家里有没有柑子也成为找对象的一个必要条件。我端阳哥兄弟姊妹多,家里条件不好,找对象一直东不成西不就。1986年,父亲给外婆送柑子的途中,在土地坳休息,偶遇我母亲同宗的妹妹,我们叫二姨。一看见那鲜红的柑子,二姨口水都流出来了,她大快朵颐地连吃了三个,父亲就打起了她的主意。“二姨,你既然喜欢吃柑子,我给你做个媒嘛,那家人柑子多得很。”二姨立即兴奋起来,“真的吗?那就太好了。”“好是好呢,就是对方是我侄儿,你要矮一辈。”父亲担心地说。“不关事,不关事,新时代了,不讲那么多,我们各喊各,三叔。”二姨爽朗地笑起来,端阳哥婚姻的老大难竟因为几个柑子,三言两语得到解决,后来二姨变成了嫂子,一家门上几门亲,为了理清关系,我给她一个特殊的称呼——二姨嫂。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向往,远远不是几个红泡柑所能满足的了。二姨嫂在生下两儿一女之后,还是远走他乡。端阳哥守着一坡茂盛的柑橘林,望眼欲穿地盼着妻子回家吃最大最甜的头泡柑。
   曾经是众人追捧一果难求的红泡柑,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让我唏嘘。遭遇红泡柑境遇的,在农村,远不止于此。

共 27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泡柑是椭圆形的,鲜红,树叶也是椭圆形的,春天开花,夏天结果,初冬成熟。红泡柑甜中微酸,解渴、开胃,皮还可入药。红泡柑是外来物,是当年爷爷从南溪买的树苗栽种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年成熟的红泡柑,成了稀罕物,是四乡邻里的一果难求。父母把红泡柑,送给亲戚朋友,留下最大最好的到了春节待客。后来,不少乡亲也因种红泡柑致富,还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不断提高,红泡柑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味蕾,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像红泡柑这样遭遇的,在农村还有许多。文章厚重,借红泡柑的遭遇,抒发了情感,提出了目前农村所存在的问题,引人深思。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03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1-11-02 15:10:38
  一篇让人深思的文章,感谢作者分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1-04 22:42:3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11-09 14:55:16
  作者从自家栽种橘子的历史,讲到我国栽培橘子的历史,揭示了盛极而衰,风水轮流转的道理。老家种橘的历史起于祖,而兴于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橘子对作者家庭的贡献不可谓不大。正因为此,作者对老家的橘树充满深情。但其实那棵倔强的橘树只是一个话头,通过它表达作者对故土的眷恋。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