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猪栏屋(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猪栏屋(散文)


作者:谷雨坡 秀才,135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51发表时间:2021-11-06 00:42:24

【菊韵】猪栏屋(散文) 山脚下的十甲院子,有几十座房子依着六、七阶平缓的坡台而建。坡台有宽有窄,有长有短,有高有低,由几条青石板路连接着。以前这里修的房子都是木房,木房错落有致,青瓦木墙,檐尖高跷,阳光澄和,风物闲美。每一座房子就是一个独立的屋场,屋场大的,房子就修得较齐全,有正屋、横屋、王撩屋,还有乘凉的边脚和宽敞的禾塘。有的大屋场,在房子的旁边或后边建有菜园子。菜园子里不但种蔬菜,还会栽李子树和柿子树等本地果树。房子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有的修得比较简单,有的修得比较齐全,但无论怎么样,村民都会在自家的房子旁边,修一个猪栏屋,用来养猪、养羊和养牛等家畜。
   猪栏屋都是一层,比正屋矮许多,屋顶倾斜度比较大,盖得比较简单。过去用的都是杉木皮,后来经济条件好了,才改用青瓦。猪栏屋有一个矮夹层,是用来堆放干稻草、干薯藤和干柴火。干稻草是用来垫猪栏,保持猪栏里的干燥,利于猪长膘。垫的稻草被猪粪打湿了,就得及时添铺稻草。猪栏里的稻草积到一定的厚度,就要用钉耙从猪栏里弄出来,堆到旁边的空地上发酵,最后变成上等的农家肥——猪粪。猪粪用来种菜,牛粪用来种水稻或油菜。
   猪栏屋与正屋之间,有一个弄子。过去在猪栏弄子的墙上,会写上“姜太公在此”五个大字,保佑猪不会发瘟。在雪峰山下的洗马潭一带,广为流传着一个故事:姜子牙的妻子马氏在他未发达之前,看到他总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不挣钱养家,就经常对姜子牙又打又骂。马氏根本不相信姜子牙能飞黄腾达,不愿意跟他过苦日子,于是逼着姜子牙写休妻书。没想到姜子牙离开马氏之后,就一路步步高升,马氏又跑回来央求复婚。姜子牙只是冷冷地回应道“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马氏羞愤难当,最后悬梁自尽。后来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听见有一女子在哭哭啼啼。原来是马氏的魂魄来哀求给她封一个官。姜子牙看着手中的扫把,于是封马氏为扫把星,又称瘟神。直到现在,这个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后来,洗马潭一带的人们习惯在猪栏弄子的墙面上写“姜太公在此”几个字,主人借助神威避瘟神,祈求猪栏屋兴旺发达。
   那时候,小孩子喜欢在猪栏屋捉迷藏。冬天气候寒冷,躲在其它地方,躲久了会冷。猪栏屋里的稻草堆,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去躲的地方。在猪栏屋躲迷藏,拿几捆稻草往身上一盖,喊一声“藏好了”,游戏便开始了。如果躲的人不动声色,来捉迷藏的人就很难找出来。有的小孩粗心没有盖好稻草,小脚露在外面,来找的人发现后,会把稻草一掀,一边笑,一边大喊“找到了”。这时猪栏里的猪也会“哼哼”“嗯嗯”附和着,像是在分享孩子们捉迷藏的快乐。
   冬天下大雪的时候,尤其是在连续冰雪低温天气,猪栏屋檐上凝结着的冰挂子最好看。一排排,一溜溜,长长的,晶莹剔透,如一把把闪着寒光的利剑。我好奇地伸出舌头舔了舔,一股清寒直抵舌根,舌头立马感觉麻麻木木的,这种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新。看着眼前这一排排一溜溜刀光剑影的冰挂子,我忍不住地踮起脚尖,双手使劲地往上板下冰挂子。我一手拿一根,一边走着,一边舞着,碰到熟人,还会比划着舞上几剑,感受一番古代小剑士的豪气。
   猪栏屋上码放的稻草堆也会引来许多小鸟的光顾,有麻雀、灰雀和一些不知名的小鸟。小鸟选择在猪栏屋修窝过冬,一是猪栏屋低矮避风,堆积的稻草保暖;再就是猪栏屋堆着的稻草里,有些稻穗挂着遗漏的谷子,小鸟可以找到吃的;还有就是主人喂猪食的时候,小鸟可以在一旁抢着吃饱。一群小鸟就这样度过寒冬腊月。
   在猪栏屋,孩子们最容易掏到鸟蛋,有时甚至会掏出一窝刚孵出来的小鸟,浑身红肉肉的,闭着小眼,张着鹅黄小嘴,摇头晃脑,“呀”“呀”细语,好看又好玩。孩子们把掏到的鸟蛋放到火灰堆里煨着吃,美味又解馋。碰到大人们看见会被训斥,有些听话的小孩就会把蛋放回到鸟窝。十甲院子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小孩子掏鸟窝掏多了,长大了手就会发抖,尤其是老了,手会抖得更厉害,无论拿什么东西都会颤颤晃晃,一双手不听使唤。院子里还真有这样的人,熟悉他的人就会调笑他,笑他小时候掏鸟窝掏多了,得罪了小鸟。因此,大人们看见小孩掏鸟窝就会阻止,吓唬他们长大后会有如此这般的报应。到如今我才明白,原来大人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我们自然界的鸟类。生态的多样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意识早已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里。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猪栏屋就是一个家庭的钱袋子。猪出栏了,小孩读书的钱有了,过年穿的新衣裳也有了。一年里多出栏几头猪,修房子,娶媳妇就有了底气。那时候,十甲院子的民风好,人勤劳,大家都是比着谁家喂猪喂得多,谁家宰杀的年猪大。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谁家也不甘心示弱,因此家家户户的猪栏屋都喂满了猪。记得那时候,许多人家宰杀的年猪都是喂了一年以上的,重量都在三百斤左右。喂熟猪草的年猪,肥肉厚,肉粘手,肉质鲜美,一家炒肉四邻香,谁家吃肉了,邻里都会知道,那个肉香啊,至今都难于忘怀。
   每逢母猪产仔的时候,大人就会一直守在猪栏屋,细心照料母猪,及时给母猪接生。遇到棘手的状况,赶忙请院子里有接生经验的邻居过来帮忙。一窝猪仔生下来,就是一个个致富的希望。小猪仔吃过一段时间的母猪奶之后,就会加喂浓稠的白米稀饭,对待母猪和小猪仔主人可谓是尽心尽力,精心喂养。
   现在我们回到十甲院子,看到许多猪栏屋都空了,喂猪的人家是少而又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家里的便是老人和孩子。空着的猪栏屋,让本来就人丁稀少的院子显得更加了无生息,烟火也随之渐渐淡了。山村的老年化、空心化,是当今农村的普遍现象,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担忧并关注。随着院子被列入乡村振兴示范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诗意十甲、烟火十甲的美丽山村会展现在我们面前。猪栏屋上那一缕曾经的烟火,一定会更加旺起来!

共 23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谷雨坡老师的散文《猪栏屋》,那种浓浓的乡土气息立刻扑面而来,小时候的那一幕幕顷刻之间浮现在眼前。猪栏屋,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能把不起眼的猪栏屋写成一篇美文,彰显了老师深厚的文字功底,体现了老师独特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师是一个生活非常精细的人。朴实的语言,方言的巧妙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细品全文,那种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立刻出现在我们面前。细腻的场景描写是本文的又一大特色:捉迷藏的趣事、冰雪天气里尝尝猪栏屋檐上晶莹剔透的冰挂子、在猪栏屋上掏鸟蛋……一个个鲜活的画面,带领着我们再次回味童年,那种难以忘怀的记忆,是那么的亲切如昨!结合现在,展望未来,在文章里寄托了老师那份美好的愿景!一篇美文,读来有趣,鼎力推荐!【编辑:静虚散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1-11-06 00:47:15
  一篇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投稿【菊韵】,祝老师创作愉快,笔健文丰!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1-06 11:19:28
  《猪栏屋》,有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