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141(随笔)
◎《黑水白沙》
黑人十岁的时候,家里因为有老鼠,便养了一只黑白相间的奶猫叫小花。后来小花夭折,伤痛欲绝的黑人便发誓再也不养猫,只是在心里深深的喜欢这种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喜欢黑猫,喜欢懒猫,喜欢肥猫,喜欢灵猫,喜欢大脸猫,喜欢短耳猫,喜欢不拿耗子的猫,喜欢血统高贵的猫,喜欢干干净净的猫,喜欢黏黏糊糊的猫。当年离开营口时,朋友知道我的喜欢,曾经送给我一本囊括世界名猫的大画册,迄今放在我的书柜里,总也看不够。愿意相信猫有九条命的说法,特别是与它四目相对的时候,似乎在那明亮的猫眼当中能看到自己的前生和或者来世。曾经见过梅子家的老黄猫,也曾写过证券部的加菲猫,还有巍巍和俊俊养过的大脸猫……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不敢养。或是遗传的原因,蝈蝈也特别喜欢猫,去年他过生日时,最好的生日礼物是一只出生不久的英国蓝短,是个男孩,虎头虎脑的煞是可爱,蝈蝈叫它阿灰,我叫他虎崽。与此同时,歌友奉天雀也抱来一个同样品种的小女孩,取名二兰子,这名字好像与主人的初恋情人有关。二兰子与虎崽没见过面,奉天雀有包办婚姻的意思,没想到他带着二兰子去宁波串门一年回来,这边的虎崽已经做了绝育手术,悔的奉天雀只拍大腿。我安慰他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今虎崽已经长成大虫,虎背熊腰,威风凛凛。只是胆子有点小,日前太原南街的煤气大爆炸,震碎了它家玻璃,吓的它窜到大衣柜顶上说什么也不下来。这是比较典型的应激反应,应该请正在考心理咨询师证的江河过来给它做心理辅导。不管怎么说,清早起来看看这些全球最好看的猫咪,我的心情大好。感谢发帖的平儿。
◎《黑人白话》
余秀华成名诗中的成名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能够将古今中外的诗人气死。如果把这诗中所有的“睡”都改成“爱”,还真是一首挺唯美挺动人的情诗,我看不输给纳兰性德和仓央嘉措。然而,这就是歪歪扭扭的余秀华,这就是“摇摇晃晃的人间”,这就是当下时尚的文学观和爱情观:爱就是睡;或者说:爱就是做爱;甚至没有爱也可以睡;乃至情就是发情——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人,只是一只发情期的野兽。诗人之耻辱,诗坛之悲哀。
◎《黑人白话》
嫖娼不能合法,娼妓必须根除,关键要找到出现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加以根治,而不是“割韭菜”,更不是“摘大瓜”。
◎《黑人白话》
生活中的夫妻二人扮演京剧选段《坐宫》中的杨四郎和铁镜公主,大概不用导演更多说戏。这铁镜公主的扮演者刘玉君是我们中学宣传队的小师妹,本来学的是评剧,每次同学聚会她要么“报花名”,要么“吃元宵”,总是以最专业的水平、最精彩的表演赢得同学们最多的掌声。没想到她的京剧也唱的这么漂亮,无论念白还是唱腔,无论扮相还是姿态,都融和了青衣沉静端庄的舞台风格与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特色,好一个王瑶卿式的梨园花衫!于是,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也明显多于她的老公加老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就连扮相上两个人的差距也有点大,男主角的老相不像杨延昭,倒像杨继业。难怪铁镜公主乐于帮助他逃离辽邦——这老夫少妻的日子怎能过得长久。嘿嘿,开个玩笑。找机会还是要当面请教毛峰老师。总之,看过这场《坐宫》,我更加为营口的群众文化而骄傲,更加为老乡的自学成才而自豪。
◎《黑人白话》
越是理想主义者,越是事与愿违多;越是唯美主义者,越是适得其反者多。每当这个时刻,你就想想苦中作乐的苏东坡,你就学学因祸得福的苏东坡。一方面,人生没你预想那么好;另一方面,生活也没你感觉那么坏。
◎《黑人白话》
园丁苏轼,不仅在心里种花,而且在胸中植树。栉风沐雨,傲霜斗雪,一生多处逆境的苏东坡,硬是把自己长成一棵拔地参天的大树:善良是深深的树根,真诚是直直的树干,乐观是满满的树叶,向上是高高的树冠。这棵生命力极强的大树,还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挪到哪里,活到哪里,开花结果在哪里,荫蔽百姓在哪里。
◎《黑人白话》
书,越旧越好,柜,越新越好。书柜是不能“咔嚓”的;书脊是可以“咔嚓”的。总之,书是用来翻着读的,不是用来摆着看的。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