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菊韵】读《橘颂》感坚贞(赏析)

编辑推荐 【菊韵】读《橘颂》感坚贞(赏析) ——《橘颂》赏析


作者:刘明国 童生,863.3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87发表时间:2021-11-09 17:01:35


   《橘颂》是屈原离骚史诗《九章》中的一篇。《九章》中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忆往日》《橘颂》《怨回风》九首。这.九首诗,我只读过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涉江》《怀沙》《思美人》。《橘颂》是因早些年看过电影,又翻读到这首颂橘诗,亲切感印象才比较深。
   《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一书中把它排在《九章》首篇,一是依据时间顺序,二是诗中所表述的内容,以及结构风格的不同。而辑入《九章》的其余八篇能明显读出,那是屈原在遭谗和放逐后的自述之作。其语调多沉痛,情绪多愤懑感伤。
   屈原名平,号灵钧,和楚国国君同姓,曾任楚怀王的三闾大夫,即掌管王族中的昭,屈.景三大姓氏。屈原历史上被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作品紧贴时代现实,想象奇特浪漫有大开大合的特点,尤其是他的政治思想鲜明,心系国家人民,主张抱负毫不隐讳。屈原的施政方略与他所要实现的政治人生抱负当还没有触及到掌朝侫臣与最高统治者的核心利益时,抑或怀王还能对他比较言听计从宠信于他时,屈原的心情是明朗如晴日的天空的。他的心态,是沿着美好圣洁的事物一道生长前进的。因而,他选择了南方楚地蓬勃生长的橘树,以它四季葱翠养目,春天白花清香传神,秋来满树挂果压枝,无私满满地奉献社会世人的高尚的品格为参照,是最能代表他当时的心志,抒发他满怀的豪情壮志,撇清他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操守的。因而他高调作《橘颂》以歌之。这应是本诗的主题。也是屈原想要借物咏物喻人想要表达的独立的精神主旨,也就是他人格的高尚与坚贞!
   《橘颂》从内容看,可分为两部分。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是颂橘。诗人以满腔热情赞扬了橘树的品格性质。“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徏,更移志兮。”这十六个字告诉人们,橘树生长在南国的土壤里,是根深蒂固的,是不容随便迁徏的。也就是说,生长得好好的橘树是不能移栽到异地的,比如说,将其迁来到北方,它就会变成不值钱的“枳”。“周官:考工记”上就说过,“橘逾淮则化为枳”。橘是当时楚地特产,习惯于在江南安家落户。故屈原应物思感,感物而成吟。橘树被诗人选择为吟咏的物象,不仅是能让诗文赋予风味之特别,还可借题发挥,表达诗人更重要的思想情感,那就是对祖国和人民满腔的热爱与忠诚。对于屈原高尚的人格与清奇的秉性来说,这是十二级狂风吹不倒,九千个雷庭也轰不垮的。以后的事实随时局变化与时间流淌都得到了证明,他的高大形象成了历史的风标。诗人当时就是以这样的思想与立场,站在那个时代的制高点上,……去放眼叱咤时代历史的风云的!他选择崇拜的橘树,就会把它吟诵得无比美丽,高大而完满。通过对它的枝干叶的层层描写,让人看到的是:长满蓬勃的绿叶,枝干绽放着朵朵吐着清香的白花,纷然披垂,交相辉映的天然不作雕饰之美。橘树的外形自然好美了!令人喜爱至极了。诗人对枝干的描写,只用了:曾枝沙棘”四个字,这四个字却是十分精炼地抓住橘树刚强严肃的性格特征,那层层相叠的茂密的枝条上,均长满了尖利的刺。这刺不正象征着诗人不畏邪恶,睥视一切的气概么!不正是诗人铮铮铁骨,豪气干云的象征么!橘树悄然挺立,凌霜傲雪于大地的外观之美足以使诗人找到他的精神寄托了。对于秋天挂满枝头的圆圆的青的黄的果实,那是相间交织得可爱,令人不忍心想摘。清香扑鼻,色彩艳丽的橘,其质地精白,味道香甜,汁液丰富,营养至上。确是人间友好佳果。诗人为此着墨铺垫较多,把橘树结的果实写得极为生动形象。“精色内白,类可任兮。”屈原把橘树的果实比作仁人志士,说国家可以对他们委以大任。以此类比仁人志士,是诗人在寄情于物,并异物托志。这是诗人的高妙手法。因而,便为第二部分的撰写人作了大的铺垫,也是引线。
   《橘颂》写人的部分有十一句。诗人由写橘联想到人的情感转变是自然的,他想,人的品格应与橘树相类啊!“嗟尔幼稚,有以异兮。”紧承上面的“更壹志”句,赞扬了胸怀大志,不同凡响的年轻人。接着诗人表述有志向理想的年轻人的高尚品德是:“深固难徏”“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就是对这种品格的最好概括。诗人为何会这样倚重看好年轻人呢?因他知道,青年就是未来与希望,就是明天的太阳。作为青年人,只有如橘一样“受命不迁”豁达不求私利,才能不改其志,始终如一,才会不随波逐流,免犯过失而坚守公正,保持与天地同春的美德。诗人在进一步把年轻人比作古之节义之士伯夷时,用一个“愿字”贯穿而下,于是,把上下部分用“坚贞”二字连接概括了起来。说是诗人的自况与自勉都说得通的。因为屈原任怀王左徒时,正近而立之年。
   近几年在看过有关屈原的专题电视片和翻读过屈原的生平事迹后,对他少年聪慧好学,受过良好的文化教养,学识丰富,具有远大政治理想,在他二十多岁时,就担任了左徒官职,深得怀王信任,参与过许多内政外交活动,是令人相当惊讶敬佩的。他主张联齐抗秦,内政上主张“举贤受能”修明法治,满怀信心协助怀王治国…一段时间内,“王甚任之”的。《九章》中的《橘颂》篇章写于此时,是不用置疑的。屈原之所以遭馋爱贬直至流放至湘水汨江自沉,是他想要改革改变昏暗政治时局的抱负主张难于实现不断受挫,靠一己之力已无能回天了。只好以死抗争,彻底与昏庸腐败的统治者决裂,以保持自己高尚清白的人格,还他的橘树品格精神。他留下的旷古史诗“离骚”是对腐朽反动的批判也是诉说见证。诗人的这种坚贞思想,是支撑他与朝廷“党人”作誓死斗争的坚硬立场态度,因坚贞之志是尖锐的思想武器。通过解读赏析《橘颂》一文,就知道诗人早已把这个精神梁柱牢固地树立在他的精神土壤里了。诗人既已掌握了强大思想武器,用现在的话说,屈原年轻时就是一个“三观”很正的年轻人了,怎能不在大的时代潮流中成为一个直面社会人生敢于斗争的勇士呢!“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就不仅是诗人的誓言,也是他一生坚持斗争的写照。
   有学者曾评价说,《橘颂》品藻精致”,天地,伯夷大矣,借橘言之。以咏物来表达思想感情,开创了咏物诗的先河。同时,作品采用“比兴”手法写实又喻人气贯全篇,加上地方语言“兮”的运用之得当加强了语势,读起来比《诗经》更觉绚烂赏口些。感觉的确如是。
   《橘颂》无愧于千古名篇,无异于是屈原逆当时潮流而动的一面旗帜!
  
   附《橘颂》篇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徏,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白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
   ——《楚辞.九章》
  

共 27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片读后感,作者结合屈原的诗歌《橘颂》,深入地分析了屈原的为人,屈原的气节,屈原高洁的品质,屈原的政治抱负,同时,文章也告诉我们,这首诗歌运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成为历代正直诗人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的常用手法。如唐代张九龄的一首诗:“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以兰象征某种高洁的情操。学习刘明国老师的这首诗评论,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屈原的生平和品质,以及正是包袱,在现实生活中处污泥而不染,不与小人为伍,坚守自己的的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还可以借鉴《橘颂》的托物言志手法来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好文,推荐阅读加精。(编辑 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1-09 17:12:25
  赏析很精炼!学习经典,就有多多感悟!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鲁芒        2021-11-09 17:35:23
  这片读后感,作者结合屈原的诗歌《橘颂》,深入地分析了屈原的为人,屈原的气节,屈原高洁的品质,屈原的政治抱负,同时,文章也告诉我们,这首诗歌运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成为历代正直诗人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的常用手法。欢迎阅读学习。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3 楼        文友:刘明国        2021-11-09 17:59:55
  谢谢鲁芒总编的精典编按与推荐。小文是作“读名著,传经典"的征文写了发的,不知合不合江山征文要求!鲁总编发辛苦,遥致敬谢!冬寒了,北方比南方冷,请您多保暖御寒,以保健康长寿!
4 楼        文友:刘明国        2021-11-09 18:06:32
  多谢黄社继续关注我的小文予以高评。向黄老学刃习。冬寒天,请多保暖进补,养好贵体,以利为菊韵发展再作贡献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