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王老汉搬新家 (散文)

精品 【八一】王老汉搬新家 (散文)


作者:乡笛 秀才,154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3发表时间:2021-11-16 09:00:30

【八一】王老汉搬新家  (散文)
   春末夏初的早上,气候温暖。爱民区高山乡农办主任、峰顶村第一书记张卫民急匆匆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可心里却乐滋滋的,他有一个好消息要去告知王德福。
   张卫民一边走一边回想第一次去王老汉家时,老王给他叙摆的他家家庭境况。
   王德福一家属于少数民族,坐落在高山乡峰顶村山顶组一个半山腰上,这里仅有他们一户人家居住,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一直以来,生产生活靠肩挑背驮。
   小时候,王德福和家人就住在山洞里,洞里的房子是从洞外边搬来石头堵住洞口,砍来木棒做成格栏,利用天然岩石做房顶。每当夜幕降临,里面总是阴暗潮湿,昏暗的煤油灯好像要被黑夜吞噬掉。里面的陈设极其简单,一张破旧的小木桌边摆着用木头锯成的六个木凳,给凸凹不平的地面垫上石头,石头上面铺上几块木板便是床了,岩壁上黑色的烟痕讲述着沧桑的岁月,这就是家了。
   洞里潮湿,爷爷奶奶因湿气太重,患上了严重风湿病,先后离开了人世,一家人常感关节疼痛,这山洞里再也不能住了。王德福爸妈毅然决定,搬到洞外居住。他们找人帮忙,用了半年多时间,在山洞旁不远的地方修了两间土墙茅屋。一家人告别了山洞,搬到了简陋的土墙房里。
   住在土墙房里,舒适多了,可屋顶上的茅草不密实,每到下雨天,屋顶就会漏雨,雨小时,一人就顶着蓑衣、戴着斗笠躲雨。雨大了,就只好跑去原居住过的洞里避雨。每次下雨后,满屋子积水,像打田一样,过好多天屋里的水才能干,潮湿闷人,那雨水顺着墙上流下来,墙上都冲起了小水沟,房子又成了危房。
   后来,乡政府补助了王德福一家4万元建房款,劝老王伯家去公路近的地方修房子,可他一家人死活不同意,说那地方清静,舍不得离开。己长大成人的王德福请人拆掉土墙房,在离土墙房不远的地方平整了一块地,修建了四间砖墙房。一家八口又搬进了低矮狭窄的砖房里生活,再也不怕下雨,也安全了。
   年满古稀的王德福老人从山洞里搬到土墙房,后又搬到砖墙房,在这里居住少说也有上百年了。房屋前后的山坡上尽是光秃秃的石头,虽长着几棵树,叶子却稀稀疏疏的。由于耕种的土地贫瘠,一年辛苦劳动种出的粮食还不够半年吃,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是乡里最穷的极贫户。
   张卫民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分到乡里工作,自兼任峰顶村第一书记三年多来,免不了为王德福家牵肠挂肚,操碎了心,做梦都想为他家改善交通、住房等困难。可手长衣袖短,心有余而力不足。咋天乡党委书记到区里开会,带来好消息,原来乡里前不久上报的异地搬迁户王德福家被批准了。王德福一家可搬离贫困山区,到城里居住了。这总算了却了张卫民的一块心病。他听到后,高兴得一晚上睡不着觉,恨不得变只鸟儿,连夜飞去把这大好消息告诉老王家。
  
   二
   “汪……汪……汪……”
   王德福家狗突然叫了几声,就停了。老王心想,奇怪,家离寨子那么远,很少有人来。这么早,是谁呢?赶紧开门一看,那条小黄狗摇头摆尾和张卫民亲热着。老王看到满脸笑容的张书记来了,心想肯定有好事,连忙招呼张书记进屋休息,边倒水边笑着对张书记说:
   “张书记,咋晚我做了一个好梦。难不成你又给我家带什么好消息来了吧?”
   张书记喝了口水,从帆布包里拿出一张大大的图纸,回答道:“老王伯,您老还真会算,的确有大喜事要告诉您。昨天晚上乡里开会,传达了区里有关会议精神,区政府在城中心地带修建的贫困户安置房竣工了。经区、乡调查核实,您家符合贫困户易地搬迁的条件,分得一套一百二十多平方的安置房。你看,我不是来告诉您这个大好消息吗?”说完,拿出标有他家所分房子的平面图摊在桌上,指给他看。
   王德福急忙说:“哎呀,我扁担大的一字都不认识,那还看得懂什么图纸啊。前不久,听说你出差了,上面有几个干部来我家问这问那。离开时,还问我想不想搬到城里去居住,我以为他们是说着玩的,原来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老王伯,这是好事呀,许多人做梦都想到城里安家,苦于没钱买房,而您家却在城区里免费分得了一套房子,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张卫民都有些羡慕。
   “这倒是件大好事,我晚上把一家人召集起来,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和他们商量一下,怎么搬。张书记,你是我们家的恩人,我们一家人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少数民族贫困户的扶持,也要感谢你一直对我们家这么关心。”
   “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抓紧时间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做一些准备工作,把家里能用的东西先收一收吧。过两天我再来告诉您搬家的具体时间哈。”
  
   三
   张书记走后,王老汉还是有些纳闷,心想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派憨厚老实的大儿子王朴实去城区了解一下,看政府叫他们搬家究竟是唱的哪一出戏啊。
   王朴实走了好长一段蜿蜒陡峭的山路,到了乡政府客车站,急忙又坐中巴车到了城里。一路寻问,找到张卫民书记说的那地方。一看,那里修有十多栋高楼,在城区中心地带,周边有花园、健身场、路灯,还有医院、学校。看病以及小孩上学就在安置房附近,可方便了。位置在城中心地带,条件特别的好。
   张书记说的全是大实话,他家分的房子是八栋一楼,紧靠房子还有一个一百多平米的大阳台,门上还贴着父亲王德福的大名呢。
   又一看,许多工人在房前不远处,正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在打扫房子周边的卫生,有的在搬家具,还有的在小区里栽种花树。王实无话找话,和一个种树的工人搭讪:“老哥,还要多久才能住进这房里来呢?”
   那工人看了他一眼,回答说:“快了,领导要求我们一月之内完成扫尾工作。”停了一下,反问了他一句:“你问这干啥?”
   王朴实笑着说:“我家己分了一套,你看,后面的门上还贴有我爸的名字呢。”
   那工人回头一看:“小伙子,你爸叫王德福吗?真有福气。你家这套房地处一楼,有花园、有阳台,是‘‘房中之王’啊!”
   晚上回家后,大儿子把看到的情况全都告诉了家人。王老汉立马召集大家开了个家庭会。可一家人中,有的对搬迁却持有不同的意见。
   二儿子说:“这么多年,我们在这里住习惯了,有感情了,怎么说搬就搬呢?”
   还有那没有上过几天学的二十多岁,打着光棍的幺儿子叽叽咕咕地说:“政府是不是疯了,干这赔本的生意。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说不定是我家坐的这块地下面有宝藏。等我家搬走了,政府好来开采。”
   大哥王朴实急了,反驳说:“你这不懂事的家伙,说些啥子屁话嘛,我今天听到在安置房干活的几个工人闲摆时说,全区有五个乡的三百多贫困户,一千一百多贫困人口都要搬迁到那里居住。难不成这些人家住的地方都有宝吗?”
  
   四
   你一言,我一语,一家人围绕搬家一事争论不休。
   从大儿子介绍的情况,王老汉想明白了,区政府在城区最好的地块修安置房,让贫困户搬家,是为了彻底改变我们恶劣的居住环境,让我们今后能够过上好日子。这真是打起灯笼都难找的天大好事。要不是党的领导,哪会有这等好事啊。如果对这样的好事评头论足,胡说找茬,那就是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就是不知感恩。
   想到这里,王德福斩钉截铁地对一家人说:“我们不要再说七道八了。一定要响应党的号召,听从政府的安排。搬,一定要搬!按政府的要求搬出这个穷地方,去过新生活。”
   搬家那天,蔚蓝的天空下飘着洁白的云朵,王老汉的家也好似那明朗的天气一样,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一家人舍去了一些用处不大,沉重难动的“老古董“,在乡、村干部的帮肋下,把粮食和可用的物件搬运到公路边,坐上乡政府安排的车直奔城区安置房。
   一路上,张卫民告诉老王:“老王伯,您家里所需的生活用品,乡里都购买好摆放在家中了,您老不用操心了,去住就行了。”
   到了安置点,王老汉打开房门一看,果然墙壁粉刷得雪白,地面铺着瓷砖,白白净净的房子里摆着崭新的沙发、床等家具,电视机,洗衣机成为这个家最显著的标识,比老家院坝还宽的阳台地面铺上了灰色的地砖。老家那房子和这新房相比,简直是跷脚驴子跟马跑,一辈子也赶不上。
   搬进新房后的第二天,区政府有关部门就把王德福老汉的三个儿子安排进厂当了工人,把两个儿媳妇安排在区政务中心上班,三个小孙子就在家门口上学。政府还给王老汉两老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人闲着无事就到城区公园走走看看,那日子过得好甜蜜、好舒心、好安逸啊!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王德福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回忆起人生的三次搬家,他眼中饱含热泪,时常对亲人们说:“只有党才不会忘我们这些少数民族贫困户,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千万不能忘本,要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啊!”
  
   2021.11.15

共 34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王德福搬家的散文。王德福一家属于少数民族,最早和家人住在半山腰上的山洞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穷困。洞里潮湿,爷爷奶奶因严重的风湿病离开人世,家里人时常感觉关节痛,王德福父母在洞外盖了土墙房,一家人搬到洞外住。但茅草房顶经常漏雨,时间久了,成了危房。乡政府给王德福家补贴了4万元建房款,劝他们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一家人不同意。于是,在土墙房不远的地方,建了四间砖瓦房,但生活依旧贫穷。为彻底让王德福家脱贫,乡党委书记张卫民东奔西走,忙前忙后,终于可以让王德福老汉一家搬离贫困山区,住到城里。为了证实张书记的话,王德福老汉让大儿子去城里了解情况,经过打听,果真上级领导给他们家免费分到一套房,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王老汉一家人高高兴兴搬进新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新房里家具家电齐全。更让人感动的是,区政府有关部门给王老汉的三个儿子、两个儿媳找了工作,给王老汉两口子买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文章情感真挚自然,细腻生动,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了王老汉三次搬家,热情洋溢赞扬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给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党委书记张卫民形象鲜明高大,心系贫困户,为王德福老汉一家脱贫不遗余力,是新时代党培养出来的基层好干部典型代表,值得称赞和表扬。文章主题昂扬,充满正能量。相信在惠民政策润泽下,偏远地区的人家会更多地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走向美好的明天。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老师带来的美文,祝秋安笔丰!精彩继续。【编辑:淡淡的云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18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16 09:15:18
  文章情感真挚自然,细腻生动,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了王老汉三次搬家,热情洋溢赞扬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给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党委书记张卫民形象鲜明高大,心系贫困户,为王德福老汉一家脱贫不遗余力,是新时代党培养出来的基层好干部典型代表,值得称赞和表扬。文章主题昂扬,充满正能量。相信扶贫政策润泽下,更多的贫困户会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摆脱贫困,走向美好的明天。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老师带来的美好文字,祝秋安笔丰!精彩继续。
淡淡的云彩
2 楼        文友:乡笛        2021-11-16 09:19:38
  谢谢主编精心编辑发表。遥祝冬日安好。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1-11-16 09:20:46
  好政策给贫困户撑起一片天,王德福一家从中受益,过上了幸福生活。但要好日子长久,需要靠勤劳的双手。相信王德福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温暖人心的美文再次欣赏,祝老师文丰快乐!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淡淡的云彩
4 楼        文友:墨林        2021-11-16 21:33:34
  家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更反映了党的惠民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日子。好文章,欣赏了,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5 楼        文友:乡笛        2021-11-17 08:02:26
  谢谢社长点评鼓励。敬茶祝好。
6 楼        文友:华为        2021-11-19 12:46:13
  此处无声胜有声,看似简单的一件事,透出浓浓的深情。党的政策暖人心,得民心,均一一得到落实!好文章,学习点赞!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