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旅法札记

精品 旅法札记


作者:古风存 举人,308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26发表时间:2008-11-13 15:39:20

题记:给去过法国的人一些回忆;给没去过法国的人一些知识;给想去法国的人一些经验。
  
   (一)
  
   没想到在飞机上待十多个小时会那样的难受。
   早晨起床,四个小时的汽车直奔虹桥机场。托行李,领登机牌,出境检查,等候,上机,已是快中午了。
   飞机一直向北,过北京后,开始朝着蒙古、俄罗斯,一直到北极圈,再转往德国、法国。为什么要绕圈飞,我想大概因为地球是圆的吧。
   从波音747窗口往下看,白皑皑的西柏利亚一眼望不到边,蓦然也能见着一条特别醒目的被车轮压出的黑黢黢的小路,说明这儿也有人类生存。
   八九个小时后,或许是时差的关系,尽管机外仍然阳光灿烂,却总觉着睡意沉沉,可心中又异常兴奋,无论如何也睡不着。
   到戴高乐机场是巴黎时间下午五点。下飞机,出通道,坐自动电梯,检查护照,提行李,出机场。接我们的老外PierreVincent(皮埃尔。樊尚)早就等在门口了。
   我们一行人马,分成二批。B组当晚留巴黎,第二天坐火车赴“格努勃”;我是A组,当晚要去法国北方的一个小镇——脱考。
   从巴黎到“脱考”约需四个小时的车程,导游和PierreVincent讲明了原因;因此,我们在一家汽车旅店暂作休整,填充肚子。店不大,就一个营业员,但里面的货却琳琅满目,彩电冰箱、书刊口香糖应有尽有。使我奇怪的,是两个在喝咖啡的老外穿着短袖体恤衫,要知道,那可是十二月,室外气温是零下十五度。
   我们各自要了一些点心。由于这是到国外后的第一餐,大家吃得都很文静。在飞机上,导游已给我们讲了一些在国外生活的基本常识。如吃饭时,食物放进嘴后上下嘴唇不分开,更不能发出“啧、啧”般的声音;吃快餐时,吃多吃少没有关系,但必须把你自己拿的主食全部吃完。老外最看不起浪费食物的人。
   法国的月亮确实很圆、很亮,但也和中国的月亮一样,可见“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说法是不准确。不过在我看来,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要亮,因为空气非常清新,灰尘极少。
   到“脱考”已是晚上十点多。“脱考”是个小镇,餐馆早已关门。PierreVincent知道我们不习惯吃西餐,所以在旅馆稍作休息后,又带着我们去比利时的一家中国餐馆。
   餐馆是典型的中国式(其实是比中国式还中国式),屏风、餐桌、椅子、画梁,以至所用的餐具等全都渗透着东方的文化气息。餐厅里放着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不过声音播得很低,刚好是你能够感觉到。餐馆也很安静(我当时的感觉是“一根针掉地上也能听见”),大家都是压低了嗓音在说话,绝不像国内,餐馆都是乱七八糟的噪音。
   餐厅是一对广东夫妻开的,我们一进门,老板娘就迎了出来。从老板娘的表情上可以看出,PierreVincent是这里的常客。
   餐厅生意非常好,就留下了我们预订的一张餐桌。大家就座后,开始各自点菜。所谓的菜,就是今天晚饭的主食,就如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饭。在等上菜前,我要了一瓶德国啤酒(所谓一瓶相当于我们在国内的半瓶;在国外,我没看到有大瓶装的啤酒。中国产的酒见过三种:青岛啤酒、绍兴黄酒、贵州茅台)。酒只能干喝,没有下酒菜,喝完后是点心,接着才是主食。我要的是“三纹鱼”。饭毕,又吃甜点,然后再喝“空压”(就是高度酒)。据说,只要你想吃,还可以从头再来一次。可见法国人是真的会享受。这一点到有点像我们中国人(法国人看不起美国人,认为他们只知道干活不知道享受。但他们也最佩服美国人)。
   在我们吃饭的时间里,我注意到老板娘很抱歉地推掉了几批客人。餐厅已经没有座位了,但我发现,没有座位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最起码有二桌客人吃完了在聊天。后来导游对我们说,“这是商业道德,在客人自己未站起来前,店主是绝不会催顾客的,全西欧都一样。”巴黎时间晚十二点,我们撑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回到了旅馆。
   去比利时时,我没注意,在回程就留了个心眼。原来所谓的国境线,就是一条街各一半,没有标牌,没有警察。他们出国比我们出省还方便。
  
   (二)
  
   早晨被服务电话叫醒。梳洗后直奔一楼餐厅。
   昨晚有个小插曲,就如电影“虎口脱险”一样,门上的9字掉了个头,搞出了两间6号房。可见老外也有粗心的时候。(后来弄清楚。其实老外在6、9的下面加了一杠,只不过是我们自己不注意罢了。)
   旅店很小,就十几个房间,分三层楼,有点像国内的私家旅店。餐厅则更小,就够容纳十几个客人,一色的淡绿色装饰,整洁又干净。一位漂亮的法国女人给我们上了咖啡,其它全部自助。
   有三个人管理着旅店,老板夫妇和一个厨师。每次我们回旅店,在门口按一下门铃,准会有个脑袋从厨房冒出来,笑着对我们说:“Bonjour!(法语:您好!)”。
   “脱考”是个以生产纺织机械为主的小镇,人口极少。我们在街上行走,很难得见到行人;车也很少,马路上空荡荡的。
   PierreVincent今天穿着西装(昨日来接我们时,穿一套灰色毛大衣),人比昨日精神了许多。他对我们解释说,今天是正式接待我们,公司有规定,必须穿礼服。
   我们参观了PierreVincent的公司。我虽然是学中文出身,却和机械打了十多年的交道。我这次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所有的机械加工设备全是自动化,一个人能同时控制几台机器。人员最多的地方是他们的实验室和装配车间,不过也就五六个人,整个公司包括后勤人员、外勤人员,也就百十多人,可他们的业务网却遍布全世界,在我国的纺织机械行业也相当有名。
   给我们上课的是个意大利人,不会说英语,于是再找人把意大利语翻译成法语,PierreVincent再把法语翻译成英语。我真怀疑,听到我们耳朵里的,是否还是那个意大利人说的原来意思,加上许多新名词、新术语,直听得云里雾里一般。
   公司门口有一台自动售货机,是为解决午饭问题准备的。出去吃午饭要半个小时车程,有些工人为节约时间,就往售货机里扔几个法郎,随随便便解决了午饭(这和法国人的风格有点出入)。
   在PierreVincent公司,我们还遇到了一个能说一点汉语(发音类似广东人说普通话),中国名字叫大维的老外。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去中国旅游,参观中国的古迹。
   下午,我们去“威昂”,这是法国北部最大的一个城市。
   车在路上行驶,老外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开车的大多会主动停车让行人。
   晚饭在导游的说服下品尝了法国大餐——烤牛排。半生不熟的牛排一刀下去,血淋淋的,任我怎样嚼也咽不下肚。“蜗牛”的口感也不是很好,一盘七个,我吃了二个就再也不想吃了;可老外们却借助面包,连奶酪也全部吃完。(老外吃完一盘菜后,总会用面包把盘子刮得干干净净。)
   回旅馆后,想喝一杯茶,可就是找不着开水。问了导游才明白,原来这里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要想喝茶有二种办法:一是向老外提出;二是自己用电热水器烧。再去找管理旅馆的老外感觉太晚了一些,那就自己烧吧,好在导游带来了一套自动转换插头(法国的电插座全是圆的,正好和我们的标准相反)。那套插头也是我见过的最复杂的了,长的、方的、扁的、圆的,一个套一个,无论是怎样的插座,它都能配上。导游说这是从德国买的。
   睡以前看电视,三分之一的电视台播放着体育比赛,最多的是足球。十点多,我瞎摆弄遥控器竟然出来一个“带色”的节目,比“顶级片”还顶级。后来我才知道,在西欧,这种节目很平常,老外称之为“鼓励生育”。
   以后的几天,我留意了一下旅馆的电视杂志,上面详细地刊登了节目的播出时间和内容。每一部片名前都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标出了等级,绿色是老少皆宜;黄色少儿不宜;紫色带×十八岁以下不宜。在法国共分五个等级,一般紫色带×的片子在周末播放。
   第二天,我们去英吉利海峡。
   这里到处是二战留下的烙印。德国人建造的碉堡、暗堡除在战争中被损坏外,其它都保存完好。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地上,弹坑一个接着一个。因为离英国最近(天气好的时候,肉眼就能看到英国),希特勒曾在这里布防了强大的兵力。一门足足有一节火车车箱那么长的大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炮)继续直指英国;炮弹弹头的形状也不统一,有尖的,圆的。我试着搬一下,却只够移动它。
   离海滩不远是英吉利隧道法国段出口,当年挖隧道时用过的巨大的掘进器仍存放在遂道口。这是一种纪念。
   隧道附近有一个大型超市,这是一个到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最大的超市(杭州现在的欧尚,就是一个袖珍翻版)。据说这个超市专为英国人准备,原因是英国的物价比法国贵。固然,出超市后我观察了一下停车场的汽车,牌照大多是英国的。
  
   (三)
  
   第三天,我们去“路昂”。
   火车上的人非常之少。事实上,整个车箱除我们外,就一个法国女郎。车箱是那种包箱式,法国女郎不去其它空车箱,却偏偏喜欢闻我们吐出的尼古丁是有道理的,实际上,她认为和我们做伴比较安全。哈哈,看来法国的治安也不怎样。
   据导游说,坐这样的火车你可以坐错座位号,但绝不能坐错车箱号,因为火车一边开,一边会不停地在小站扔掉到了目的地的车箱。不知法国的铁路工人是怎么操作的,我认为这办法很好,更能提高火车的行驶速度。
   火车行驶约一半路程时,一个穿制服的人来检票。当我们给他护照时,他连看也没看一眼。
   “路昂”就在“诺曼底”,最有名的是“圣女贞德”纪念馆和海滩浴场。可惜是在冬天,我们不能在海里畅游一次。海滩边的马路上,几个小男孩在玩滑板、旱冰,那技术,让我叹为观止。海滩的沙子极好,几个骑手在沙滩上纵马狂奔;海的远处,一些帆船爱好者在练习。
   导游告诉我们,夏天是法国的休假期,这里会齐集许多人,路边的那些别墅就是他们休假时享用的。这里还有一块专供游人晒太阳用的沙滩,来晒太阳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部光着身子(我从明信片上证实了此事)。好在是冬天,如果夏天来见到这种情况,身上会自然才怪。
   去商场购物,老外把我们当成了日本人,极献殷勤。气死我了,难道中国人就买不起你们的东西么?盛怒之下,我购了近万元人民币的货物。
   商场的货是自选的,每一件货都装着一个警报装置,只要这个警报装置不拆除(需要专门工具),货物一出店门,就会报警。
   其实,商场中的许多货物也是中国制造的,最多的是儿童玩具和旅游鞋。可以这样说,假如你买了这二种商品中的一种,那就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会做“洋盘”。我也做了一次“洋盘”,化四百多法郎买的“DELSEY”品牌包,回家后才在包的角落里发现MadeinChina.离开“路昂”,我们直奔这次要去的主要目的地巴黎。那是我的一个梦。
   我们起得很早,因为“路昂”离巴黎需要三个多小时车程。
   巴黎不愧为世界名都。“圣心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香榭里谢大街”、“塞纳河”无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巴黎”的停车问题。
   游罢“塞纳河”已近中午,我们准备解决肚子问题。PierreVincent带着我们转了一条大街又一条大街,可就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停车的空位置。法国人把车停在街上,一般的道路都是单行线,靠右边的街可用来停车,有收费的也有不收费的,你要看街旁有无自动收费机。可就是这样,车位也是全满的。我们足足在街上兜了一个多小时,后来还是导游提醒,才找了一个收费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是按停车时间收费的,车进停车场,拿一张卡,出来时再按卡上的时间付费,就如我们高速公路管理。
   我们就近找了一家台湾人开的小饭馆。出来几天,此时我才体会到乡音的亲切。在国外,什么主义统统失去了意义,剩下的就只是“中国人”。
   “埃菲尔铁塔”下的一个小货摊上,有各种小纪念品出售。奇怪的是,他们竟然也收人民币。呵,想起来另一件事,在介绍“塞纳河”的导游图中,除法语、英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外,也有汉语的介绍,使我们很是称奇了一回。据管理员说,这是最近才加进去的,原因很简单,来旅游的中国人正越来越多。
   “罗浮宫”的大门,让我们感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因为那是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它是一个用玻璃制成的类似于埃及金字塔式的建筑物。另外,我国的驻法大使馆也很“气派”,可能也就仅次于美国大使馆了。
   在去“圣心大教堂”的路上,我们的车经过巴黎红灯区。如果不是导游讲,我们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这就是“红灯区”!它和巴黎的其它街道没有任何区别。据说只有到了晚上,这里才会有变化,可惜我们没有这个福气“享受”了。呵呵!这里也是整个巴黎治安的重点,华人区就在这附近(有点悲哀)。
  

共 87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好像一位导游,为我们详细讲述了法国的人事物,我们为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所深深的吸引。确实如作者在题记所写的:给去过法国的人一些回忆;给没去过法国的人一些知识;给想去法国的人一些经验。读着这样的文章,使我们大开眼界,大有收益。很感谢作者为我匀奉献出这篇精彩的文章。【实习编辑:月儿常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空灵如镜        2008-11-14 13:59:29
  这里好象应该说些什么,又好象什么也不该说.法国是一个浪漫而遥远的国度,而我大概是没有机会去了.文章如果是单纯的游记,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了.只是,若是考察报告,则有些说不出来的东西了.
以后不来了哈
2 楼        文友:柳小疯        2012-01-08 16:14:22
  江山的大才子!喜欢呀,嘻嘻!祝愿天天开心噢!
3 楼        文友:溪洋        2012-10-04 01:47:28
  佳作欣赏,问好,祝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4 楼        文友:项离铜        2015-09-12 18:17:50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