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暗香文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暗香】阅读西游(赏析)

编辑推荐 【暗香】阅读西游(赏析)


作者:春风杨柳 举人,405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21发表时间:2021-11-18 13:42:48

天下名著繁多,人的精力有限。一生能精读几本名著,是值得欣慰的事情。读《西游记》伴随了我的一生。越读越觉得《西游记》隐含浓厚的政治倾向,它从反对贪官污吏到挑战皇权,进而提出新的治国理念,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完整的政治诉求。
   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是因为任何一部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既受时代的影响,又必然反映时代的特征,必然对所处的时代亮出自己的态度、观点和评判倾向来。不论态度鲜明或隐晦暗示都不可避免产生自己的看法来。所谓客观描写,不带任何主观倾向的小说是绝无仅有的。
   《西游记》成书约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明朝的中叶,成书过程则是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这期间,明朝商品经济最为活跃,受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想也最为活跃,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游记》《金瓶梅》等一批小说闪亮登场。尽管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市场繁荣,手工业发达,但官宦弄权,贪污横行,特务肆虐,政治日益腐败,民不聊生。《西游记》虽然是神话小说,但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现实。作品所描写的天上人间,东土西方,实际上没有一块是净土乐土。不仅南赡部洲有妖魔鬼怪,贪官污吏,就是西牛贺洲同样存在强盗剪径、贪官污吏、昏庸无能的国王,即使靠近灵山佛祖的地盘,也有强盗昏官。如九十七回,唐僧师徒到铜台府地灵县(仅距佛祖圣地灵山八百里)“县城内有伙凶徒,因宿嫖、饮酒、赌博,花费了家私,无计过活,遂伙了十数人做贼”,抢劫第一财主寇员外家,打死了寇员外。寇员外儿子误告唐僧所为,刺史不分是非,唐僧受冤坐牢。
   因嘉靖迷恋道教,炼丹服药,痴迷长生不老,多年不上朝,搞得朝政乌烟瘴气。作者“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所以《西游记》多次贬低道教,并提醒读者“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的内在含义,也是一条捷径。这是因为作者的经济状况、社会环境以及政治地位,决定了他的政治倾向,因为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吴承恩(约1500—1582年),字汝忠。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出生在一个由文官小官僚而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曾祖、祖父“两世相继为学官,皆不显”。曾祖父做过“余姚训导”,祖父做过“仁和教谕”,父亲“卖采缕文彀”(卖彩线和绉纱一类的丝织品),因不善经营,家道衰落。但他极好读书,常遭官府吏胥敲诈,对社会现实颇为不满。
   吴承恩“髫龄即以文鸣于淮。”“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科举场不得志,直到40岁才得了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不好,生活困难,曾遭一些势利之徒的笑骂。种种遭遇加深他对官场、科场的腐败以及社会的炎凉世态的认识和愤慨。直到60岁时,才勉强做长兴县丞,后不久就“耻折腰,遂拂袖而归。”
   吴承恩的遭遇决定了他的政治倾向和对社会的评判,必然流露在他的作品中。
   《西游记》不仅是明代中期优秀的神话小说,而且还是一部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历史、地理、医学、民俗等的百科全书。越读越觉得它是对明朝社会不满的呐喊。它喊出了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喊出了对封建王朝的质疑,喊出了对皇权的挑战,喊出了百姓的痛苦。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孙悟空不仅是降妖伏魔,战天斗地,不畏强暴,敢于反抗英雄,而且还是一个对佛、道感悟极高的信徒;不仅打杀强盗剪径,为民除害,拯救各国百姓于苦难之中,而且藐视一切权威和封建势力,嘲笑佛祖,讥讽太上老君,挑战皇权,驱使龙王和各天神土地。如第四十五回,孙悟空布置自然之神布云、打雷、下雨时,孙行者高呼:“老邓!仔细替我看那贪赃坏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几个示众!”孙悟空对人间强盗是痛下杀手,毫不留情的。最突出的表现有三次。第十四回,孙悟空在护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第一次遇到了六个剪径大王,便施展威风,将其打杀。第五十七回,孙悟空打死了一帮剪径强盗,还把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杨老儿的儿子(强盗之一)割了首级。第九十七回,孙悟空虽然没有将那伙害死寇员外的强盗打死,也是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孙悟空的形象和行为,代表了百姓的利益,体现百姓的愿望,与社会的底层产生了共鸣,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由此为《西游记》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西游记》基本摆脱古典文学作品常见的“善恶有报,因果报应”的思维方式,一改之前小说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禁锢,首次对封建王朝提出质疑。第七回,借助孙悟空喊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对皇权提出挑战,表达了社会底层黎民百姓对贪官污吏和地主残酷压榨的愤恨。第九十八回,孙悟空再次大声疾呼:“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在其影响下,同时代的《金瓶梅》,喊出来“破的一身剐,敢把皇帝打”,以至于后来的《红楼梦》喊出了“惹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等等口号。作者为了进一步表达了对朝皇帝强烈的不满和无情的嘲讽,在三十回,描写了宝象国国王三公主被妖魔摄走,痛苦不堪。那妖魔为了安慰公主,要见国王讨好。公主道:“我父王不是马争力战的江山,他本是祖宗遗留的社稷。自幼是太子登基,城门也不曾远出,没有见你这等凶汉。你这嘴脸相貌,生得丑陋,若见了他,恐怕吓了他,反为不美,却不如不去认得还好。”在九十五回,舍卫国国王得知女儿被玉兔摄抛荒野,止不住腮边流泪道:“孩儿,我自幼登基,虽城门也不曾出去,却教我哪里寻你去!”这是对世袭制皇帝无能的讽刺和挖苦。明朝除洪武、永乐帝之外,哪个是马争力战,出生入死,获得江山的皇帝?
   在众多的古典文学作品里,显然从反贪官到反皇帝是一个突破,但是《西游记》不仅反皇帝,质疑封建王朝,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它还借助了如来之口,提出了治国的设想——以佛治国。如第八回,作者借如来之口,严厉的批判了南赡部洲落后和黑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如来说:“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如来要派一名有法力的大师,去东土寻一个善信的,来西天取经,以改造当地的社会。观音表示,愿意前往东土,为如来找一个可靠的政治接班人(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
   吴承恩担心读者忽视如来送经的意图,在第九十八回,再次借如来之口嘲讽当时的朝政,并明确指出,治国只靠儒家不行,还要靠我佛家帮助。如来对三藏言曰:“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拣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这就再次明确地告诉了读者,唐僧要到西天取经的根本原因,是实现如来以佛治国的目的,也体现了作者的理想。
   借如来之口,说出了作者的治国理念。这是任何一部古典文学作品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为了生存,它和其他作品一样运用了隐晦的手法,如《金瓶梅》写宋朝骂明朝,《西游记》则是写唐朝骂明朝罢了。有人说它是一部故事化的佛教,我却认为它是一部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佛经”,是一部伸张正义,不畏强暴的“佛经”,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的“佛经”。《西游记》文学艺术极高,语言风趣诙谐,富含典故、诗词,运用大量韵文描写景色、打斗场景、人物肖像、自我简介等,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寓意深刻,内容丰富,知识含量极高,是一部百看不厌,常读常新的传世作品。
   一生能认真阅读《西游记》,并从中寻得乐趣,受到启发,可谓终生无憾。
  

共 32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西游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此篇赏析,主要针对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情节,体现出当时的社会现象。吴承恩是明朝时期人物,可西游记的背景却是唐朝,这种以唐朝来讽刺明朝这种封建社会。赏析中说道,《西游记》虽说是神话小说,但是反映了当时明朝中后期贪官污吏的横行,直至朝廷政治日益腐败,民不聊生,与《西游记》中所写得一样,西牛贺洲同样存在强盗昏官,而孙悟空的出现,就是百姓的代表,生活在最底层的代表,对这种现象孙悟空没有心慈手软,这也是吴承恩写下这部著作的原因。《西游记》涉及甚广,政治经济,社会宗教,历史民俗等,还提出以“以佛治国”的理念……很有深意,很有寓意的作品,也很是精彩的赏析,将《西游记》里的情节层层剖析,之所以称为经典,这也是蕴涵在其中的道理,需要读者去了解,去赏析品读的。很精彩的赏析文,品读学习,问好老师,感谢来稿,期待更多精彩呈现!推荐文友共赏!【编辑:易辞】非首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辞        2021-11-18 13:44:36
  问好老师,期待更多精彩呈现,推荐文友共赏~~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