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透过这扇窗口(散文)

精品 【流年】透过这扇窗口(散文)


作者:风逝 探花,18355.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45发表时间:2021-11-18 13:56:23

10月8日上午,市作协孙照明主席微信于我,让我写一下具有红色基因的村庄凤凰庄,胶东抗大校部曾经驻扎在那儿。我忙于杂事没有看到信息,他又打来电话。其时,他的老父亲正重病住院,电话中不时传来病房中的嘈杂声,昼夜忙碌照顾老人的他声音有些疲惫与嘶哑,但却充满着让我难以推辞的信任。他说,相信我可以写好,等他父亲病情稳定下来,他就回单位把手中的资料发给我,让我参考一下。
   说实在的,这个任务的确有些棘手,我很打怵接下来。因为那是发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事情,那个时间出生的人,现今也八十多岁了,如果要有一定的记忆,怎么也得九十岁以上,这样的老人幸存于世会有多少?即使有,记忆力还好吗?语言表达又能清晰明了吗?
   但是,弘扬红色文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责无旁贷。孙主席的信任,也增添了我完成任务的信心。何况我已退休,有时间与精力去搜寻抗大的红色印记。
   硬着头皮接下任务,当天上午,我就在网上查询资料,所获甚少。
   下午,我跑到新华书店,转了半天,没有发现和胶东抗大有关的书籍。百般无奈,买了一本《战神粟裕》,先感受一下战争年代的氛围吧。之后,我便在网上搜寻,有无关于聂凤智校长的文学作品,在老夫子网,我惊喜地发现,有一本《血色年华——聂凤智将军传》,连忙下单。遗憾的是,书到手了才发现,内容写的是将军在攻打济南战役及其以后的革命经历,和他的抗大生涯并无关系。
   凤凰庄,聂凤智,胶东抗大,红色胶东……这些关键词数次被我百度,只要发现一点点和这个有关的文章,我就把链接保存下来,然后一篇篇翻阅,但是,几乎是新闻性的东西,牵扯历史的内容少之又少。忽然我眼睛一亮,有一则新闻中提到,张荣起先生编著了一本《胶东抗大调研考证文集》。他的名字我熟悉,因我丈夫高中时曾跟着张先生读过书。顿时,我有了主意。从丈夫高中的班主任、我曾经的同事冯老师那儿要到了张先生的微信,满怀希望添加,一次,两次,三次……一直没有被通过,我猜测,老人很少看手机吧。终于,老人发过一条消息:“咱们认识吗?有什么需要请讲。”但是,这还是在打招呼的地方,依然没有通过我。我再次把我的姓名与需求说了一下。先生说,“哦,我想起来了,曾看过你写王嘉东的一篇文章,很棒,很细微!”这才通过了我,那时,已是10月8日夜里10点多了。我问好了张先生,又和他套着近乎,说我是他学生的媳妇,和冯老师一个村子。在栖霞四中时冯老师和他一起教过我丈夫。夜已深,我不好意思多说,和张老师道了晚安,说我去凤凰庄采访归来再去拜访他。大约沾了我丈夫的光,老人家说,不必客气,书等见面时赠我。
  
   一
   10月9日,正好是周六,一个周只休息一天的丈夫,被我抓了差,驱车带我向凤凰庄驶去。
   一路云雾缭绕,浓雾遮蔽着十八盘周围的高山。我心里也迷雾重重,在嘀咕,会有收获吗?和丈夫说,去村庄采访,肯定得找老人家。于是我们提前准备了几箱奶与几兜水果,算去采访那些老人们的见面礼吧。导航带我们至凤凰庄。
   在村口,见到几位大嫂,询问村子哪里有老人知道胶东抗大的事的。几位大嫂热心告诉,去找王家珍。
   王家珍老人门口,聚集着一堆人,大约因着天阴雨不能到地里干活之故吧。和当今其他农村一样,大多是年纪大的老人。找着那个叫王家珍的老人,他就要带我们去转转。我们说,先去他家聊聊。老人见我们拿的东西,坚辞不要。我们说,您和我们的父辈差不多年纪,晚辈的一点心意罢了。
   在老人炕上坐定,老人滔滔不绝开启了话匣子。老人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逻辑性很强。一直聊谈了两个多小时,老人谈到了八路军和老百姓的鱼水之情,也谈到了他父亲牺牲的惨烈,谈到了30岁守寡的母亲拉着四个孩子的艰辛,谈到了他对母亲的孝敬,还有对病倒在床十几年妻子的深情。84岁的老人思维清晰,他义正词严地说,有人说共产党变坏了,这是不对的。共产党是好的,是个别党员蜕化变质了。他以自己切身的体会,衷心感激着共产党。他说,八路军在村子时,规矩可重(严格)了,他们从不要老百姓的东西,莫强能给你点什么。他说,得感激党啊,他的四个孩子有三个读了大学。他由衷地慨叹,以前尽挨饿,现在日子多好啊,他连鸡蛋都吃够了。以前哪敢想有这么好的日子?
   老人不厌其烦地带着我们去参观聂凤智校长的办公室。这儿政府修缮一新,院落前,有一道半截铁板挡着,我觉得远远看看就可以,老人却费力迈过铁板去,非要带我们进去院子看看。又往东领我们上了缓坡,去村东边看看作为抗大课堂的那棵大偏松曾经在的地方,而今树已不在,成为了百姓安居的住宅。老人还带我们进去他已经破败的老宅子,打开锈迹斑斑的锁,到了院落。这里的南边厢屋曾经住过抗大一个警卫排,东边的厢房曾住过一个女卫生员。只可惜的是,村里河流改道,东厢屋被拆掉了,正屋和南厢都拆掉了一间房。他老宅子屋后的白墙上,至今还有抗大写下的蓝色大字标语,原文是:“拥护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遗憾的是,因为房子被拆掉一部分,标语的前几个字已经不复存在。
   他说,村里有人说,来采访你,就跟他们要钱。他说,我不要,我不在乎那几个钱。烟台大学有两个学生来采访,我就领我家,讲给他们听。老人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但是,说起抗大,他滔滔不绝。尽管那时他才几岁,但八路军的好,他深有体会。一上午数个小时,老人陪我们啦谈很多。八路军的严明纪律,对老百姓的呵护,红嫂为养育八路军后代做出的牺牲,他介绍了很多军民鱼水情意深的细节。看到天将近晌午,我们很不好意思。说耽误了他时间,他笑着说,能有人陪着他聊天,他很开心。村里和他岁数差不多的老人没有几个了,有一两个家里没有住过抗大人,也说不出多少。只要有人来问他,他总是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知道的八路军的故事告诉大家。啦谈中,老人还神秘地说,有点东西我拿给你们看。原来是一个大大的信封,里面装着数张照片,是一队五六十岁打着红旗的男女与老人照的相,其中有一个知性的中年女子与他单独照了几张,他说,就是这个女的和一个男的组织的,那女的,拉着他手热情地喊他老房东。我看到,红旗上的字样是——华野九纵27军后代之家。我记下来信封上的电话和人名,想着,可不可以在华野后代那儿了解到一点胶东抗大的信息呢?
  
   二
   将采访王家珍老人的录音整理下来,11月11日上午,我去拜访了《胶东抗大调研考证文集》的作者张荣起先生。
   87岁的张先生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他很和蔼亲切,尽管初次相识,我却完全没有陌生之感。他侃侃而谈,讲述了他著书的原因,经历,历经的磨折,获得的收益。在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先生思维清晰,逻辑严谨,声音洪亮,完全不像已是耄耋之年。张先生从教至今六十余载,业余时间一直笔耕不辍,退休后执、主编各种史志文献5部,出版个人诗文集4部。十分荣幸,我得到了先生赠送的他签名钤章的四部厚厚的著作。
   问起他为何要写胶东抗大,先生说,他的同事,有的就是胶东抗大毕业的。曾经有人说栖霞历史上没有大学,而为中国抗战与民族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胶东抗大,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曾经活跃于栖霞。出生在胶东半岛南陲一沿海村落的他,就读于师范学校,而分配到胶东屋脊的栖霞做教师,踏进栖霞的第一个岗位就是在胶东抗大曾经驻扎过的巨夼村,后来结识了上过抗大的同事周吉玉、孙德兴,听到了关于抗大师生学习战斗的故事,在心中播下了关注抗大的种子。从那时起,距今已经66个年头了。
   2003年,年近古稀的张先生接受栖霞政协文史委与教体局联袂编撰第十集文史资料——《栖霞教育》专辑,胶东抗大史料列入高等院校典型的案例。面临着时代久远资料匮乏的困难,张先生勇挑重担,从当时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同事周吉玉老师、孙德兴校长那儿入手,搜寻线索,电话采访了上百个曾经的抗大人,还从抗大人发表的文章中猎取资料,印证许多有疑惑的信息。彼时这位年近七旬的老教师,更是不辞辛苦,走访了抗大驻扎过的几十个村庄的百姓,进行地毯式的调查寻访。
   张老师骑着自行车,带着干粮与水,跑遍了栖霞几十个与抗大有关的村落,获取了第一手珍贵资料。为了落实某一个细节的真相,老人甚至写信给曾经在抗大上过学的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
   2009年5月张老师应邀主编《栖霞市军事志》,又补充了新发现的抗大人采访的内容。
   2014年3月,栖霞市政协编纂《烟台区域文化通览》一书,张老师接受撰稿“栖霞卷”第七章“胶东抗大在栖霞”的任务,他多角度多层面去撰写,写出了两万三千多字的章节。
   2018年6月,栖霞市筹建“栖霞市胶东抗大精神教育基地”,张老师成为资料征集组成员,八十多岁的他跑烟台,走莱阳,驱平度,转莱州,到龙口等抗大涉足地,去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查阅,去参观大泽山革命纪念馆,访问胶东抗大诞生地三元村,采访二十多名健在的抗大老战士,耗时半年多,写出了三万多字的胶东抗大校史。
   四次撰写胶东抗大办学史,在一次次采访中,抗大人的精神已经深入骨髓。为弘扬抗大精神,在胶东抗大建校80周年的2021年,张老先生将十七年来调查、考证见诸报端的文稿以及整理的的史料集中出书,于是这本花费了老人近二十年汗水与心血的书籍《胶东抗大调研考证文集》出版面世。
   张老先生滔滔不绝地回忆着他成书的经历,为落实每一个细节,他都是反复采访,认真求证。这种严谨治学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问起老人最近在忙什么,他说,在深入探究“春分”这一节气古时候的来历。他说,据《尚书》记载,“(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意思是,尧帝命令人据日月星辰的运行制定历法,指导农事活动,让掌管天地四时的大臣羲仲在岠嵎山平坦的地方居住,恭敬地等待日出,然后确定春分(仲春)的时间。张先生说,栖霞老县城的四个门,东门即为“寅宾门”。而今天在栖霞城东三十里处的金山,即为当年的“岠嵎山”。栖霞城南不远的杨础镇有个村庄名字为“阳谷村”,亦源于此。而观测天象的地点,老先生推测应该在方山。方山又名龟山,传说中,方山原本是驮着蓬莱仙山的那只神龟,当它把蓬莱仙山放在海边后,到陆地歇歇脚、晒晒太阳,没有跟随驮方丈、瀛洲仙山的那两只神龟到海上游玩,最终神龟化为龟山。因其上方而平,又称方山。它位于栖霞市区西南11公里处,其南、北、西距海岸线均为60余公里。它四方陡峭,山顶却似平原,总面积达3600余亩。那儿至今有很多古迹。
   先生说,如果这个可以确定,那么栖霞的历史古迹就会远推到四千几百年以前,对栖霞的旅游事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我鼓足勇气,拨打着从王家珍老人那儿得到的给他邮寄照片的电话号码。李良森,是潍坊职业学院的,很感谢他的信任,没有把我的电话当成骚扰电话。我问询了他关于那次到凤凰庄的事。他告诉我,他的父亲是华野九纵的,但没有在凤凰庄驻扎过,我问起他喊王家珍老人“老房东”并一起照相的那位姐姐,他给我推荐了微信名片“曙笑华”。
   在等待微信通过的时间,我百度“李良森”,惊喜地发现了写他的文章。作为军人的后代,他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产生浓厚兴趣,特别是父亲存留的一些胶东革命史料,他认真地进行研究。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李良森不仅协助父亲整理出版《潍县团的故事》一书,而且还积极帮助烈士寻找亲人。自2013年起为烈士寻亲,经过不懈努力,已经为10名烈士找到了亲属和战友。
   在2015年10月胶东行红色旅行活动中,李良森与十几位原27军的后代一起,走访了父辈战斗过的地方。
   李良森先生介绍,曙大姐的父母都是八路军老兵,黄县人。她是烟台承红公益组织的负责人。终于加上了那位大姐的微信,遗憾的是,曙大姐说,尽管她父亲在胶东抗大做过教员,但是她并不知道多少父亲的事情,因为父亲在家里从不谈起自己对革命的贡献,只是偶尔听他和别人谈话,得知父母是在栖霞结婚的。她告诉我,她的父亲在抗大很早,是早期的军政干校,她父亲的名字叫曙光,是抗大党委开会给改的,意味着抗战的曙光。我很想了解一下抗大后代传承父辈革命精神的所作所为,但是曙大姐倾情公益事业,尽管退休多年,依然很是忙碌,正准备给学生做报告呢。匆匆结束交谈,我在网络搜寻“曙笑华”这个名字,惊讶发现,曙大姐是烟台晚报著名记者,几十年来,尽职尽责,用自己手中的笔,为烟台百姓呼与鼓,她关注农民消费维权问题,采写了不少农民遭受假种子、假农药和假化肥等假冒农资材料伤害的稿件,同时帮助受害农民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寻求法律援助,受到广大农民的好评。她无私帮助很多读者,曾获得“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和“烟台市建功立业示范岗”等多个奖项,被称为“人民大姐”和“最有责任心的记者”。2008年,被选为“烟台好人”。退休后,这位“爱心大姐”退而不休,做志愿者,一直奔走在寻访志愿军老兵的路上,为老英雄们送去了贴心的温暖与关怀。
   我想,无需再去打扰曙大姐,她和李良森先生一样,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抗大精神,弘扬着红色文化。
   寻访胶东抗大红色足迹的旅程,为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透过这扇窗口,我看到了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人,不管他们身处何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无私无悔地宣传革命先辈的历史功绩,弘扬他们的民族精神,把他们的高贵精神与美好情怀传递给世人,为社会奉献上了一份人世间至真至美至纯的精神瑰宝。

共 540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罢这篇文章,是满满的感动。首先为作者为写红色基因的村庄凤凰庄不辞劳苦,费尽了周折的精神所感动。她又是打电话寻找线索,又是在网上买资料,还让家里人带着去采访,还给被采访人买礼物。其次,是为作者在寻找与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的许多英雄事迹而感动。透过这扇窗户,让大家了解到,在战争时期,这些英雄们无私又无畏,为解救劳苦大众,为解放全中国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许多无私的贡献。英雄们的事迹感天动地,值得后人们去颂扬,值得后人为他们树碑立传。作者满怀深情,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19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1-11-18 14:01:11
  让人感动的美文,满满的正能量!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风逝        2021-11-18 15:33:09
  感谢玫瑰姐的精心编审,姐姐辛苦了!
   祝福姐姐,开心写作,幸福生活!
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1-11-18 14:02:42
  感谢风逝老师分享,祝冬安!
五十玫瑰
回复2 楼        文友:风逝        2021-11-18 15:37:26
  在采访的过程中,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为那些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先烈,为那些传承他们红色基因的后辈(如李良森先生和曙笑华大姐),为那些积极宣传红色文化不计得失的人(如王家珍老人,张荣启先生)。祝福他们!
   再次感谢玫瑰姐的精心编审,祝福您!
回复2 楼        文友:风逝        2021-11-18 15:38:11
  订正:张荣起先生。
3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11-18 15:44:04
  风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退休生活充实,并收获多多。山东是块红色的土地,红色故事多不胜数,就像风在文章中所说,那些亲历者年事已高,再不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有可能在历史中淹没了。等着读风的著作,到时也签名并加上钤印。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3 楼        文友:风逝        2021-11-18 16:24:38
  感谢子青才女的鼓励。我只是奉命做事,没有你说的高大上的境界。
   嘿嘿,像我这种水平的,要出书得猴年马月吧。耐心等待哈。嘿嘿。
4 楼        文友:石语        2021-11-18 18:47:42
  看见子青女士念叨你,俺先跑来围观,不知道你又在憋啥大招,一看果然,这个可是能写系列的题材。我把不得不干的事忙完,就来干想干受限的事。
回复4 楼        文友:风逝        2021-11-19 12:47:04
  哪里能憋出大招?你是才女可以,我连小招也没有。花的文有才气,有韵味,有美感,有思想……俺望尘莫及。
5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1-11-19 21:04:17
  这段时间风很少在流年出现,我知道你在干一件有意义的事。透过这篇文字,可以看到风对这件事的热情和勤勉。原来风还是一块做记者的好材料。退休了,接受一些新的挑战,可以激发人的潜能。祝风的事业一帆风顺!红色故事早日付梓出版!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5 楼        文友:风逝        2021-11-20 11:17:48
  姐姐谬赞!我哪里是那块料?只是赶着鸭子上架罢了。并且也只是完成了其中的一个小小的任务,至于书何时出版就不知道了。
   谢谢姐姐鼓励!祝福您!
6 楼        文友:清鸟        2021-11-20 08:59:18
  风姐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了传承红色文化,让后辈记住历史,不辞辛苦走访亲历者,认真聆听每一位知情者,期待佳作出炉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6 楼        文友:风逝        2021-11-20 11:19:41
  谢谢鸟儿妹妹鼓励!
   祝鸟儿妹妹佳作不断!
7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1-11-20 08:59:32
  风是有心人,辛勤采访,获得丰富资料,将宝贵历史留存人间。功德无量。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7 楼        文友:风逝        2021-11-20 11:20:51
  轻舟老师好!感谢您来读拙文并给予真诚的鼓励。
   祝老师身体康健,佳作连连!
8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1-20 21:00:5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8 楼        文友:风逝        2021-11-21 21:27:04
  感谢勤勉能干的雪社,祝福我们的流年!
9 楼        文友:夏云泥        2021-11-22 10:22:12
  这种纪实性的散文,带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同时还有一种精神的慰藉。革命先辈的精神通过一代代人的实际行动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风的笔又将这种精神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传递。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回复9 楼        文友:风逝        2021-11-23 09:50:24
   感谢云泥老乡阅读拙文并给予了真诚的鼓励。
   我只是奉命做事罢了,在做的过程中,才发现,好多人在默默地做着有意义的事,真的令人感佩。
   祝福云泥,万事顺意!
10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1-11-26 10:57:45
  姐姐做的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也非常辛苦。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姐姐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向你学习!扎根乡土,内心向暖,姐姐的文字有永恒的生命力。
闲云落雪
回复10 楼        文友:风逝        2021-11-26 20:48:38
  落雪妹妹总是不吝鼓励!我做得极其有限,倒是人家张老先生、曙记者等做得实在令人敬佩。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