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家园】女人和男人的那些事儿(小说)

编辑推荐 【家园】女人和男人的那些事儿(小说)


作者:梁旺俊 白丁,1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018发表时间:2021-11-18 16:06:07

一个男人和别的女子睡了觉,本来是偷偷摸摸的事,有个人居然把自己和别人做的那个不可以说出来的事说出来炫耀,是在喝酒的时候,朋友们以为他在吹牛,一个人说:“看你那熊样,那女人能跟你上床!”他有些生气,觉得小看了他,自豪而兴奋的脸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像是赌咒发誓般说是真有其事,并且说出了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况,见他说的有鼻子有眼,哥儿们相信了他说的不是酒话,于是大家都要与他碰杯表示祝贺,那一刻,他充满了成就感,激动的不得了。
   一个星期天,一个乡党把这事说给了我等几个在一起聊天的,在坐的都在笑,觉得二杆子嘴里的话都是疯话。乡党给政府部门开车,别看那些给领导开车的,他们的事比一般人好办得多。以前,一把手抓的是秘书,材料整好了就等于把工作搞上去了,到了市场经济的年代,不少头儿抓的是身边的司机和会计,这几个岗位的人的关系属于铁三角,当然,这不是说秘书不够重要,要是女秘书,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个不把隐私当隐私的是个小车司机,他给一个领导机关的领导开车,那位上司曾与我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他喜欢坐快车,在他眼里,只要技术好,车开的快,其他的事儿都不叫个事儿。
   他常把汽车开出了火车的速度,同行们给他送了个外号叫“飞机”,时间久了,不少人都忘了他的名字。一次,和一个同行外出,他跑的疯快,同行不停踩油门,说是拐了个弯不见他的踪影,停下车寻找,他的车离开了公路,好在沟壕不深,但是,只要车上有领导,“飞机”总是万无一失,人们没法不服他。
   不久传出了一则爆炸性的消息,说是“飞机”好上了一个长的不错的女人,她是一家银行副行长的媳妇,大约三十七八岁,有个孩子,也不知道“飞机”用的是啥手段,那女人跟他在一起浑身都软了,铁了心要跟“飞机”白头到老,热火了不长时间她就跟男人说:“咱俩离婚吧!”男人不同意,劝她看在孩子的份上不要分手。人们都说爱情的糊涂是难以劝醒的,“飞机”和副行长不论从哪个方面都没有可比性,但是,那女人说:“我就爱飞机!”
   “飞机”也是有家有室的,当初那女的跟“飞机”搞对相时,家里的大人就不同意,世上的事就这么奇怪,越是不靠谱的小伙,越是能把漂亮女人搞定,越是离不了谱的小伙越是被姑娘们瞧不起,亲戚们无可奈何地说她是把一朵花插在了牛粪上,她执意嫁给了他,还为他生了个儿子,没想到的是,这个曾经爱她爱的一塌糊涂的男人,如今又把自己的同事爱的一塌糊涂,眼睁睁把自己放在了“二樑”上,一气之下,她和他,离了。
   都说“飞机”艳福不浅,自从二婚娶了那个女人,走起路来乐呵呵的,兜里装的都是上档次的烟,见了熟悉的就敬上一支,那女子更是跟着“飞机”寸步不离,把高跟鞋穿的更高了,口红抹的更红了,走在县城的繁华路段,在向人们秀恩爱,据说她还对闺蜜们透露,说是自己还没有见过这么“优秀”的男人。半年以后,“飞机”的单位组织员工去北京上海等地旅游,那段时间单位正忙,她去请假,领导没有同意,她还是走了,等到外出回来后去上班,经理说:“你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被单位除名了。”
   我曾经工作居住过的地方,有个奇怪的现象,女人一旦离了婚,就很难再次把自己嫁得出去。一边是找不到对相的小伙,一边是嫁不出去的女人,人们觉得哪个和哪个完全可以配上对,想帮着搓合在一起,但是,事儿总是成不了。我有些不可理解,这边有个萝卜那边有个坑,怎么就把萝卜放不到坑里边。
   我们单位有个年轻人,研究生学历,他要我给他帮着介绍个对相,我很纳闷,论条件不错的他,怎么就找不上对相呢?人的一生,也像地里的庄稼,适时耕作不违农时,该办啥事的时候就办啥事,年轻人只管做学问,30多岁学问是有了,婚姻大事不好办了,再则长的有些老气。一段时间,我把这事当做组织交给的重要任务,在办公室,我俩一边喝茶,一边挖掘着县直机关还在处于闲置状态的异性资源,并且根据对方的情况,分析着哪个跟他合适。一日,我想起了气象站的一个女子,长的不错,劝他去接触,他不说话,只是看着我笑,过了一会儿,他说是个离过婚的,说别人把离过婚的女人叫“二道韭黄”,第一次听到这个新鲜的词儿,觉得好笑,我说:“要是刘晓庆,离过婚,说给你,要不要?问题不是你要不要,而是对她还不一定看上你。”他笑了。我说:“离婚有多种原因,不是离过婚的女人都是问题女人,只要人好,跟你合适,愿意跟你过日子就可以了,以前的事,跟你没关系,跟你有关系的是以后的事,只要你爱她,她也爱你就行了。”
   我在开导着他,我说:“有两个还没结过婚的你行吗?”我说出了名字,他笑着摇了摇头。那地方的人把年龄大而没有嫁出去的女子叫老姑娘,有几个这样的女子,工作还都可以,一个还上过兰州大学,却就是把自己嫁不出去,事情就这么奇怪,越是找不着对相就越是让人望而却步。
   有情报显示,那几日那女子重感冒,他鼓起了勇气去献殷勤,算是接上头了,人就是这样,困难的时候有人嘘寒问暖,就容易动感情,那女子见他提着东西来看自己,激动的都要淌眼泪了,他向我“汇报”了工作进度,我说:“继续努力,再接再励!”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女子对他说:“做朋友做好朋友都可以,做两口不合适。”
   对相这事儿,要把“相”对上才行,说起来奇怪的很,我们那栋楼上,有个女子,她爸还是组织部长,几个大中专毕业的年轻干部追她,都没有成功,一个没有工作只读过初中的小伙却把她治理的服服贴贴,婚后没有几年,歌舞团的一个演员,先做“小三”,不久便对她取而代之,先前是她甩了别人,后来是别人甩了她,那个曾经的“小三”,没几年打麻将弄得债台高筑,也成了单身,爱过同一个男人的两个女人,得出了一个同样的结论:“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离异的事并不是那么容易,她们把男子告上法庭,讨回了孩子的抚养权,还有足额的生活费,并且,从此不再让对方和家人见孩子,浪子回头金不换,后来小伙醒事了,有了不错工作,娶了个在当地打工的姑娘,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现在,成了最难办的麻烦事,不说金玉良缘,能顺利地把婚姻成就,中途不会节外生枝,就算不错了。
   那个研究生,还是找了个二婚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有个同事后面开玩笑说:“这下可好了,生娃的事别人都替他办妥了。”
   城里的人和乡村的不同,城里的人挑食,追求的是“爱情”,农村人为的是搭伙过日子,是农村人不懂得“爱情”,还是“爱情”扭曲了城里人的认知。
   以前,家乡的人把嫁女叫“卖女”,这词儿既形象又妥贴,本来也就是那么一会事儿。早先人们用小麦作彩礼,以石(dan)而论,一石为100斤,娶个媳妇需要多少麦子不大清楚,后来改为货币支付,彩礼按“份”而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农村每份彩礼为240元,三份为最高数字,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一般情况是一份半礼360元钱,人们都说生儿育女是义务,结婚是在结亲,要的多了很怪世,还遭邻里的笑话。
   世纪之交,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居,“8000块钱一堵墙”,说是彩礼不能大于这个数。十几年前,婚姻的成本还处在正常状态,男方付给女方的,也只是女方用来赔嫁的,随着商品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巷子空旷了,人情淡漠了,一切不再是先前的模样,市场经济启开了婚恋模式的新时代,男婚女嫁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在西安洒金桥附近,有个鸟市,鸟人们提着鸟笼在吆喝,各种名贵鸟类应有尽有。在甘肃庆阳,出现了“人市”,不是政府提供的人才交流市场,是关于女人的交易市场,找对相得上“人市”,在“人市”上,不同档次的女子有着不同的价格,起步都在十几万元以上。一些握有女性资源,能为男子牵线搭桥的中间商,做着男女配对的生意。
   有个庆阳农村小伙,前几年物价还比较平稳,他以13万财礼与邻村姑娘成交,连同金银手饰请客送礼等大约20多万,婚后俩口去了南方打工,挣的钱除了生活还得寄回家偿还结婚欠下的债,媳妇的意思是那些债应该由家里的父母去还,为这事俩口闹矛盾,没多久就离婚了。女方退还了5万财礼,又去“人市”寻找新的买家,小伙说这辈子是娶不起媳妇了,他也不想再结什么婚了,高额财礼让贫困家庭对婚姻感到恐惧。
   2016年的时候,我们小区的地产老总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保安公司撤走了,年轻人招不进来,在职的都是些上了岁数的打工佬,这些人进城务工,为的是攒些养老钱,半年发不出工资,又不敢离职,物业经理看我闲着无事,动员我凑个紧。
   这差事使我与农民工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有个大个子保安,50多岁,家在咸阳,他和老板是乡党,据说还是同学,发不出工资时,只有他能把钱“借”出来,他也因此而自豪,同事们都很羡慕他,还有人给他敬烟,把结他,希望通过他能多少“借”出一些,不再向老婆讨零用。
   有段时间他很郁闷,一个晚上恰逢我俩值班,那晚的月亮特别亮,喧嚣的都市死一般的沉静,对于有心事的人来说,夜,还是黑暗的好。
   “唉,儿女大了,麻烦就来了。”大个子说他一女一儿,我说:“你老婆还会生,要是给你生两个儿子,你试试是个啥滋味。”
   那个晚上,我们聊得很久,说起老婆她爸,他很生气,他说老头的儿子当着县城里的干部,离家不远,可是干活的时侯总叫他,好像咱生来就是下苦的。我说:“你不去不行吗?”他笑着说:“我惹不起他女呀!”
   大个子说女儿找了个对相,前段时间结婚了,婚前的一天,亲家把他约在了附近井上村的茶馆里说事。财礼的事,他对女儿说,别人多少咱多少,女儿说男朋友家里拿不出那么多,他说那不行。他想,儿子结婚时,咱说咱家拿不出那么多行吗,他说他不想在女子身上赚个几七几八,差不多能奏够儿媳的财礼,我明白他的意思是不赚不赔。老婆在家经营土地,他在西安当保安,供着两个孩子上大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在茶馆里他问亲家财礼的事,亲家说俩个年轻人已经商量好了,他说房子咋办,亲家说婚房拾掇好了,就在老家,三原县离西安也不远,他提出给娃在西安买房,人家说他没办法,说到这儿他很生气,他生女儿的气,找了个连房子都没有的对相,你不同意又能咋的,现在的年轻人,没结婚就住在一起,后来他很不高兴地说:“房子买不起,买个车总该可以了吧!”亲家说这事儿行,后来请他吃饭,他说勉了吧,不欢而散。
   大个子笑着说:“买了个车还把麻烦买下了,两口租住在城中村,离上班的地方不远,又没个地方放,放到哪儿都要钱,女儿说让儿子开去,儿子还在上大学,总不能把车开到学校里。”我问后来咋办了,大个子说:“能咋办,放在三原他家的院子里,闲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历史悠久,那时候,十五六岁就成亲,年龄太小又不懂事,社会封闭信息不畅,男婚女嫁的事,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父母之命说的是长辈的主导权利,毕竟大人考虑问题周全,媒妁起的是牵线作用,门当户对讲究的是社会地位的对称性。
   相对于现代婚姻,我们不得不认可传统婚姻的稳定性,婚姻的本质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结婚,该和什么样的人结婚,就像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是个哲学问题,想起来很困惑,说起来很简单,一句话:生儿育女过日子。
   要解决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生活问题,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生儿育女是种群的延读发展,也就是人类本身的再生产,生儿育女过日子的事,就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
   一个女人为了过日子才嫁给一个男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说的真真切切,为了过日子走到一起的人,日子才能过的持久。说是为了“爱情”走到一起的现代人,却难以过的持久,不少人与其说是为了“爱情”,不如说是为了金钱,为了财富嫁给男人的女人,叫做动机不纯,现在离婚的特别多,是因为动机不纯的太多。
   有个131万“彩礼”的故事,说的是一个漂亮女子为了“爱”嫁给了一个男子,后来不“爱”了就离异了,那个被她称作浑蛋的男人伤透了她的心,决定不再嫁人,过了几年,一个“老板”爱上了她,说是自己也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自从遇见她之后,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甜言密语是开心的钥匙,这男子不仅说的好,做得更好,他领着她去自己的别墅,参观自己的工厂,吃喝玩乐的事那就不用说了,开始,她像防贼一样防着这个男人,唯恐上当受骗,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春天般的温暖,融化了她冰冷的心灵,有一日,男子提着一个皮箱来到她居住的地方,我对家的理解是有男人和女人,还有小孩,如果只有一个人,那个房子只能叫居住的地方,或者叫单身宿舍,男子打开皮箱让她看,里面装满了现钞,131万,后面的数字都与“爱情”有关系,那一刻她傻了眼,激动得差点尿到裤子里,她觉得自己总算是遇到了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女人容易激动,尤其是颜值高的女人,特别是见了钱的时候,就特别激动,特别激动的时候,就把自己那个叫做“一切”的东西献给了对方。男子让她看过之后锁上了皮箱,并把箱子交给她,说是到定婚之日再把钥匙给她,女子把一张存有13万1千的银行卡送给男子,作为回“礼”。

共 1039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内涵厚重的文字,作者以事明理,叙述了许多社会上关于男人和女人的故事,阐明了婚姻和爱情的关系,爱情是奔着爱和情来的,婚姻是各取所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爱情却是越来越飘忽,婚姻的基础越来越脆弱,女人和男人的事,越发变得不可捉摸。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1-11-18 16:07:39
  内涵厚重的文字,作者以事明理,叙述了许多社会上关于男人和女人的故事,阐明了婚姻和爱情的关系。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