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花前(散文)

精品 【东篱】花前(散文)


作者:岚亮 进士,11341.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32发表时间:2021-11-19 07:05:55

【东篱】花前(散文)
   立冬那天,我又一次来到了花前。
   花前处在月下,但它与月亮无关,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村子与名字一样富有画意,前临飞云江,后倚大青山,水边巷道,舟筏悠,渔火闲,垂柳暗,花儿明。它的上游,是穹口村。穹口的村头有座古老的石拱桥,桥下是一个深水潭,叫包龙潭,包龙潭水深千尺,白云千载空悠悠。顺流而下,是花竹岭。花竹岭的村边有一座矮岭,岭上多嘉木翠竹,春暖花开的时候,半岭花海半岭竹,红浓翠重又一村。
   花前有什么呢?有滔滔的碧水,有辽阔的江滩,有千年的古渡,有开花的阡陌,有古朴的人家。
   一辈子在人生的河流上跋涉,路长长水迢迢的,我曾涉过无数清清的村,到过不少幽幽的庄。我敢说,花前是一个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地方。
   有关花前的记忆,让我终生梦牵魂绕。
  
   二
   “昔年曾伴花前醉。今年空洒花前泪。”
   犹记得,第一次去花前,是一九八七年。
   那是五月间的一天,我与荡兄、碎平、建平一行四人结伴到花前玩耍。目的有二:一是去看奇巧。她是碎平的未婚妻,一个长相清丽、性情豪爽的姑娘,彼时在花前乡当计划生育员,作为碎平的铁杆兄弟,我们想去看看她。二是去拜访建忠哥。建忠哥是碎平和建平的四哥,一个特有才的人,是任花前乡党委书记。听闻花前经常有人宰牛的,我们欲借机前去蹭点土豆炖牛肉尝尝。
   我们的老家在黄坦。从黄坦到花前,须经县城、峃口,约七十多里路。那天,太阳尚未出山,我们便踏着薄雾出发了。四人分乘两辆永久牌自行车,一辆旧的,一辆新的。新的是碎平从供销社仓库临时“借用”的,当时他在黄坦供销社当售货员。我与建平骑旧的,荡兄与碎平骑新的。我们骑着自行车,沿着蜿蜒的砂石子公路,一路翻山越岭,下坡平路骑车走,一遇上坡便步行,四人骑骑走走,走走骑骑,嘻嘻哈哈的,直至日行中天,才抵达飞云江边。
   来到渡口搭帘望,眼前一条大江波浪宽,风吹野花香两岸。花前,犹如一个风姿绰约的佳人,伫立在水的那畔。渡船,泊于对岸的红树绿汀深处。幸好,等得急不可耐的奇巧已在水边迎候了,她站在一棵大榕树下,遥遥地向我们招手,高声喊道,船来啦!别忘了!把自行车也一起渡过来!此情此景,甚是应景一首歌:“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妹妹对面唱着一支甜甜的歌。哥哥心中荡起层层的波,妹妹何时让我渡过你呀的河。”
   渡过江,走上岸,穿绿荫,过石巷,我们来到了乡政府。路上我留了个意,发现花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百来户人家,六七百人丁,狭长的村子,像一个瘦长的冬瓜,隐约在红香绿浪之中。两爿高低不一的泥木房子,古风悠悠且土气十足地斜竖在一条鹅卵石铺面的小街两旁,一看就不是富庶之地。惟独亮人眼目的,是村姑们的眼齿。水边的人儿美如水,那眼眸,水灵灵的,那榴齿,白闪闪的,清纯极了。再者,就是那柳、那树、那花、那草、那狗、那鸡了,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一坐下,便开吃。主菜是一大面盂的土豆炖牛肉,一大盆嫩姜炒牛肉,酒有缸面清和老酒汗。那天,我们很少说话,只顾得吃喝了。吃相肯定是有辱斯文,建忠哥不停地望着我们笑,哈哈道,你们放开吃,放开喝,牛肉管足,老酒管够。我们就等着此话。于是,便放开肚皮大快朵颐,个个像饿狼,风卷残云般把桌上的牛肉,一铅锅红酒和一塑料壶老酒汗全报销了。当天上的太阳偏向西时,才依依不舍地打着酒嗝回家转。
   两辆醉意醺醺的自行车,骑到樟台时,天色已黄昏。来至一连续急转弯的下坡路,一股疾风袭来,喝高了的荡兄终于控不住酒魔了,风驰电掣的自行车恰似一匹脱缰的野马,迎头栽倒在路边的水沟里,他和碎平摔了个人仰马翻。万幸的是,他们伤得不重,尚能走路,但自行车废了。接下去,四人便在月光下,推着自行车走,回到黄坦,已是子夜。
   首次去花前,就是这么快意有趣。那时的花前,“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虽然贫穷,但风情卓然。至今想起,我的脑海里依然会飘出一丝牛肉味和几缕酒香来。
  
   三
   “把酒花前欲问溪。问溪何事晚声悲。”
   我和花前的确有缘。第二次去花前,是在二零零六年。
   那一年的春夏之交,文泰交界处,发生了震群型地震。那地震,见鬼似的,煞是诡异,烈度和震级不高,但频率极高,时不时地骤然轰隆一声,接着就是大地在颤抖,短短的数月间,居然就震了一千多次,弄得人们人心惶惶,谈震色变。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震后重建工作在飞云江沿岸上演了。
   当时,县里成立了震后重建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我任办公室副主任。震后重建的重点是在极灾区,涉及一镇两乡。为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县里釆取了“三个一批”的举措。即就地重建一批,把那些处于极灾区范围的老房子、泥房子全部推倒,以抗震设防的要求集中联建。二是异地搬迁一批,把那些居住在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生产生活不便的群众,搬迁到交通便利,相对比较安全发达的城镇里去。三是进城安置一批。异地搬迁,就需要选择安置地,建设抗震小区。彼时,经新一轮的区域调整,花前乡已并入了巨屿镇。该镇是全县的工业重镇,经济十分发达,有利群众就业,县里将其列为安置灾民,建设抗震小区的主战场。
   记得那是一个赤日炎炎的上午,我陪同领导到巨屿镇选点。镇长老夏建议把安置点定在花前。领导说,花前,好地名,咱们到实地去看看吧。于是,我第二次踏上了花前的土地。
   弹指之间,近二十年过去了。故地重游,旧貌换新颜。大江还是那条大江,江滩还是那片江滩,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但再也不见“野渡无人舟自横”了,一条现代的公路桥,犹如长虹伏波般横贯南北,从镇政府到花前,大江不再是阻隔,天堑变通途。经过村庄,但见桃李依旧芬芳,石子路铺成了水泥路,两旁清一色地盖着三层的洋房。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往日土里土气的花前变得时髦洋气了。
   在花前至穹口的交界地带,有一片稻苗青青、菜花绚烂、莺飞草长的田地,像一条彩锦从滩堤一直绵延至青山脚下,从花前一直延伸到穹口的村边,面积达数百亩。领导实地考察后,大悦道,云湖乡的搬迁点,县里的抗震安置新区,就定在这里了。接着召集村两委,召开座谈会。开始村里有顾虑,前怕狼后怕虎的,又是担心外乡人不好相处了,又是担忧本村的利益会受到影响了。领导有水平,更有魄力,先是说了一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的重大意义,接着例举建设抗震小区的种种利好,最后不容置疑地拍板定钉,笑着拍着村支书老胡的肩膀说,就这么定了!老胡挺胸道,好的,我们欢迎!
   一年后,一个设计新颖、路网通畅、设施齐全、楼房林立、环境优美的新区便在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拔地而起。近千名来自飞云湖库区的群众,离开了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孤岛”,喜气洋洋地在这里安居乐业。于是,一个原本空寂的小村,人气旺了,文化多元了,繁荣起来了。人们在这办起了来料加工厂,办起了市场,开起了客栈,飘起了酒旗,成了一个车水马龙的闹市。
   一个地方的发展,是需要机遇的。地震,原本是一次危机,但危机往往又是与机遇并存的。在同样的月光下,花前因抓住了一次貌似不是机遇的良机,从而使一只普通的水鸭一跃成为金凤凰,让人感慨了。
  
   四
   “把酒花前欲问公。对花何事诉金钟。”
   我总是与花前那么有缘。第三次去花前,是二零零八年。
   那次,我跟县委吴书记到花前蹲点,而且一蹲就是一周。那时,村支记不再是老胡了,换了小胡。小胡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女的,二十多岁,很年轻,长得眉清目秀,能说会道,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与央视的播音员有得一比,是个很可爱很能干的人。
   我们之所以选择到花前蹲点,是有目的的,主要任务是要推动一个项目落地。县里搞招商引资,在温州引了一家叫“金飞”的企业。项目不错,好像是生产汽车配件的,既环保,又生态,既有税收,又可吸纳当地群众就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是看好。但不知为何,项目就是迟迟落不了地。吴书记了解情况后,对我说,走,咱们到花前蹲点去,我就不信了,这么好的项目咋就落实不了呢?
   到了村里,便走家串户,访贫问苦,拜访老党员,请教老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全面开展调研,层层召开座谈会。两日后,一直悬在天上飞的“金飞”便落地了。同时,村里提出两个问题,要求县里帮助解决。一是修复水渠。村庄后面,有一片稻田,前挨着民房,后靠着山脚。沿着房边的路,原先有一条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水渠排水不畅,一遇暴雨天,民房和稻田皆“水漫金山”,水渠变恶龙,群众有意见。二是建设老年活动中心。那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外地经商做生意去了,在家留守的,大多是一些老人。如今生活好了,老人们也追求老有所乐,急需建设一个老人活动场所。他们看准了原乡供销社的老屋,说资金都筹措到位了,但那房产是属供销社的,要求我们协调解决。我请示吴书记,他说,咱们来蹲点,就是要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这两个问题,都是实际问题,我们要解决。老大开了口,啥也难不倒。我返回县里,召集有关部门开了两个协调会,完事。
   在蹲点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那天晚上,吴书记去探望一位姓林的老党员。事前,镇里人再三叫吴书记不要去,说那是个顽固不化的钉子户,脑子有问题,不仅脾气暴躁,而且口无遮拦,骂人犹似刀切菜,根本就不讲道理。“金飞”的项目用地有一块是他家的,镇干部再三上门去做工作,每次皆被骂得狗血淋头,无功而返。吴书记说,越是这样的人,就越须我们去做工作,否则,要我们干部干嘛?
   老林的房子是一幢赤膊房。房前有一棵歪脖子梧桐树,摇曳着几片黄瘦瘦的阔叶。两扇开裂的木板门,吊着一只锈迹斑斑的大铁锁。嘎吱一声推门进去,里面空荡荡的,一口泥灶,一张小圆桌,一张颜色发黑的老竹床,几张瘸腿的木凳子,乱七八糟地搁在鸡粪满地的地上。窗户没镶玻璃,用塑料薄膜挡着,风儿吹来,哗哗作响。家徒四壁,说的就是这。
   老林年且八十了,白发如霜,满脸皱纹,纵横交错,那张老脸,酷似一个榆树疙瘩。他弓着腰,斜在凳子上,一边在吸着旱烟,一边在咳嗽。他见我们进去了,便翻着白眼说,你们这些不要脸的,咋又来了,马上给我滚出去!我再说一次,你们平时从没有来看我,现在用到我了,就死皮懒脸地来求我,没门!吴书记说,老林,今晚我不是来征地的,是专门来看你的。他打量了一下,漠然道,我与你无亲无戚的,你为何要来看我?吴书记上前握住他的手说,我也是个党员,咱们是同志,今天我是特地来看望你这个老党员的。老林喃喃道,同志,你叫我同志!他在凳子上站起来,说,你真的是来看我的?吴书记说,是的,今晚我这个新党员,想与你这个老党员好好地交交心。
   一番交流之后,吴书记泪目了。老林的命好苦,膝下唯一的儿子,早年因车祸死了。前年,老伴又患病死了,现在只剩下他孤寡一人,因患有严重的椎关节疾病,直不起腰,日子过得艰难啊!告别时,吴书记送给老林一个红包,那是镇里出的。他感到还是过意不去,又自掏了两千元给老林,尔后拥抱告别。
   那夜,他绝口没提征地之事。想不到,次日一大早,老林就拎着一篮鸡蛋找到吴书记,说,把我的地征了吧,我同意了。
  
   五
   此刻,我就站在花前的江滩上。
   这是初冬时节的飞云江,放目四顾,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一川流水,满江碧透。
   时光又过去了十几年,花前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先那条穿村而过的水泥路改铺了柏油路,两旁绿树掩映,花荫匝地。那些火柴盒似的楼房,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改了立面,雕栏玉砌,换了新装。一条新建的滨江大道,犹如一条巨龙,沿江通向上下游的城镇乡村。昔日的荒滩旷野,开辟成了江滨公园。公园里有亭台水榭,有曲径回廊,有柳暗花明,有绿草茵茵,有蒹葭苍苍,有碧浪沙滩,有成片的溪棝树,有逐鱼嬉戏、漫步舞蹈的童叟,还有不时惊起的一滩鸥鹭……
   我慨然:现在的花前,与月下匹配了。
   它宛如一首诗,恰似一幅画,镶嵌在日夜向东奔流的飞云江畔。
  

共 47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是作者岚亮老师通过数次去一个叫花前的村庄,写出了该村的变化、发展以及发生的事。第一次去是青春年少之时,快意有趣,酒肉的香在岁月里不散,那时的花前古朴、自然,若世外桃源。第二次去因工作,花前已变得时髦洋气。而地震又成就了花前,让它由小村变闹市。再次去是因推动一个项目落地。此时的花前,年轻人外出打工,多为老人留守。花前面临水渠的修复,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两大问题,而一个叫老林的村民,他的抗拒征地,他的孤苦和疾病牵引人心。在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相关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如今的花前,是美丽的现代化乡村,若诗、若画。此篇散文视野宏阔,通过花前村的发展变化展现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也侧面展现从县城到乡村等领导的精神面貌和人格魅力,花前的发展,他们功不可没。文章写得大气沉稳,厚重,有铿锵之音,也有轻柔之调。写出了花前村的自然之美,赏心悦目。刻画了人性的善与美,那个吴书记,暖人肺腑,善做群众工作,关爱困难村民,为村民排忧解难,虽着墨不多,给人印象深刻。贫苦无依的老林,表面暴躁,实则是一个内心柔软之人。花前村,留下了作者丰富的人生足迹,作者对它有深情,有感慨,有欣喜。具有现实意义的佳作,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推荐共赏。【东篱编辑:明月梅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2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11-19 07:13:30
  赏完月下,伫立花前,感觉悬殊。花前,如此诗意的地名。我向往曾经的花前,有世外桃源的清幽。那些青春年少的人儿张扬着一种活力和激情,他们的到来给花前注入了生机。现代的花前,也好,那是时代发展的标签。老林的孤苦无依,疾病缠身让人生怜,但是他是幸运的,遇到吴书记,吴书记给他的温暖融化他的心。富有正能量的佳作,欣赏学习。问候岚亮大哥,安好。
回复1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04:05
  今天有朋自京城来,忙得不亦乐乎,酒也醉了,恕不多言。谢谢妹子,献花!
2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19 10:24:43
  花前,很诗意的一个地名。岚亮老师亲眼目睹了花前村三十多年间的巨大变化,由最初的石子路变为水泥路,再变成柏油路,渡船变为渡桥公路,泥木房子变成楼房,再变成雕栏玉砌的华屋,还有昔日的荒山旷野改造成了海滨公园等 ,花前村几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有机缘的,地震后移民的融入以及招商引资的措施等,当地县政府领导的英明决策为花前村带来了机遇 ,吴书记和岚亮老师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一个地方的飞速发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吴书记看望老林的场景让人动容,一个能放下姿态并自掏腰包的领导是让人敬重的。岚亮老师的工作很有意义,造福一方百姓 ,为老师的文点赞的同时 ,也为岚亮老师和吴书记此案赞!问候岚亮老师冬暖,遥祝快乐!
回复2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05:04
  谢谢琳达老师美评。献花!
3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1-11-19 10:34:38
  岚亮老师,上条留言中有两个错别字,提交后才发现 ,把“此案”改为“点” ,我想说的是:也为岚亮老师和吴书记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06:03
  再谢琳达老师,再次献花!
4 楼        文友:白玄        2021-11-19 10:36:29
  月下诗意,花前醉人。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努力下,抓住机遇,改变旧貌,花前渐入佳境,呈现无限春光!文章通过四次去花前看到的情景互相对比,花前一次比一次美丽,有自己的参与努力,感情自然也就深厚了。主题鲜明,描写细致,诗句立骨,构思新颖。问候作者,拜读欣赏。
回复4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07:00
  谢谢白玄老师的美言,敬茶!
5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11-19 12:13:36
  花前的变化,如同优美的文笔醉人,尤为感动的是共产党把人民的事当自己的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吴书记、亮哥是共产党员典型代表。有了这样的党,有了这样一群好干部,花前是人民心中的诗。是劳动人民月下的画。老师的文百读不厌,太好了!
回复5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07:51
  谢谢鸿雁兄弟的留言。敬茶!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11-19 13:00:55
  一看标题,自然想到“花前月下”,以为会是一篇充满浪漫主义的爱情故事。原来是个地名,哈哈。老哥三进花前,上下几十年,把不同时代的见闻与变化,以暗线穿珠法,连缀成文。歌颂了党,歌颂了人民和时代,文章散发着人性之美,时代之美,真是神来之笔啊!遥握,问候老哥,谨祝冬暖,写作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08:38
  谢谢老妹子的美评。献花!
7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11-19 13:41:16
  村子的名好,人更好,也就因此有了村子的未来。生活里多一些这样干事情的人,不愁我们的未来。一篇正能量的文章,老师的观察细致,有信手拈来的感觉!赞!
回复7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09:39
  谢谢孤独兄的留言。敬茶!
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11-19 15:19:12
  正如作者所言,花前这个名字,村子就富于诗意了啊。岚亮老师笔下,风景如画,总是招惹着我们的眼睛,真的想去,走进去,体验作者笔下的那种美妙。作者笔下的故事也充满着诗意,因为作者有一腔感怀生活的心,所以,一切皆以美的形式出现。有人说,表现美没有多少深度,我是不能赞同这个看法的,美是一种最有深度的东西,生活里不是没有阴暗,阴暗在美的光芒下得远遁,这才是美的本质意义。我觉得岚亮老师掌握了很多材料,所以写出的东西可信有味。真佩服!
怀才抱器
回复8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10:21
  谢谢大哥的点评。敬茶!
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11-19 15:25:00
  我觉得,岚亮老师的这篇文章写出了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花前村抓住机遇,发展脚步加快,看了让人热血沸腾。可能这个过程也有阵痛,但那是孕育新生命的动作。这篇文章是有深度厚度的。
怀才抱器
回复9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11:04
  再次感谢兄长的支持。遥握!
10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1-11-19 21:48:13
  大哥先是月下让我们赏美,如今又来了个花前。本以为会来则浪漫诱人,缠绵悱恻之的花前故事,却来了改变旧貌,发展建设花前村更美好的感人动心故事。这是大美,花前月下的浪漫,是小美。大哥和吴书记的做为让人点赞频频,满满正能量的美文,大赞!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10 楼        文友:岚亮        2021-11-20 00:11:46
  谢谢太阳妹妹的美评。献花!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