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青山环绕处,曲水流杯美(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青山环绕处,曲水流杯美(散文)


作者:柳絮依依 举人,4550.7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41发表时间:2021-11-19 15:43:05

【丁香】青山环绕处,曲水流杯美(散文) 大寒后,北方天寒地冻,岭南花团锦簇。我在明媚的阳光中来到千年古邑增城,与文友们一起乘车到达增江街的曲水流杯水库时,下车观景,蓝天白云,青山环绕,风和日丽,碧水悠悠,山野景色如画。
   这就是传说中的曲水流杯水库,坐落在群山中,如一面镜子镶嵌在蓝天下,如一块翡翠跌落在山野间,碧绿的水倒映着青山蓝天,我们站在堤上看青山绿水,陶醉在自然风光中。如酒杯一样的小水库位于增城区增江街中心城区东部。流杯水库拦截增江支流上游来水,蓄了一汪清水。这座以灌溉防洪并重、结合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目前设计的防御目标为二十年一遇的洪水。下游的五星村、光辉村等是重点防御对象,其中重要交通有水库下游的增城至龙门的公路等。流杯水库的水汇入增江,能减轻下游石滩、荔城街等镇街的防洪压力。
   增城建县1800多年,增江街处于增城东部,增江河中游东岸。增江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州东部,流程两百多公里的江水流经从化、龙门、正果,到达荔城,汇入东江,养育了两岸的人民。早在商周时期,百越族就居住在增江东岸,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在堤上远眺,流杯水库随山形由宽变窄,堤边宽的地方如酒杯口,窄的水域如杯脚伸向里面的山谷里。我们绕着流杯水库的简易公路走,蕨类植物覆盖在山脚边,山腰的小松树很细,水边的桉树很高大,荔枝树随处可见。移步换景,透过树枝看阳光下的流杯水库,或静如平镜,或银光闪闪,或碧波盈盈。走到桉树下观赏,流杯水库如酒杯横搁在山谷中,全貌尽收眼底,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我们离开流杯水库,经过种菜的地段,一群放养的土鸡在路边树下觅食。路过的文友说,看到那些土鸡就像闻到了鸡肉香味儿。我说现在农村有很多土鸡,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喝鸡汤能增强体质,预防新冠病毒。
   说话间,我们进入了一片黄皮果树林,矮矮的黄皮树下是干枯的落叶。黄皮是小乔木,卵形叶子墨绿色,枝条顶端发的嫩芽让我误以为开花了,想想很好吃的黄皮在夏季才有,就偷偷乐了。来到岭南,我才知黄皮这种水果,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母亲喜欢吃黄皮,它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果胶等,黄皮的皮和果核可入药,有消食化痰、理气的功效,我每年都会买黄皮送给母亲。在果树林里走,踩得树叶沙沙响。文友说闻闻刚萌芽的嫩叶,有黄皮的味道。
    突然,走在前面的文友说没路了,犹豫间,两位文友拉开围网,大家弯着腰钻过去,没想到那边别有洞天。走出荔枝果树林,前面是一大片岩石。本地的老师说以前这里的岩石看起来更多,面积更大。放眼看去,左边山间树木茂密,前方岩石斜铺,下面是悬崖,再往前看视野开阔。往空中看,有水渠穿过山谷,水渠下竟然有摩崖石刻,文友们围着摩崖石刻看那雕刻的文字,惊呼是宋朝的。阳光斑驳,石刻字迹不太清楚,大家走近拍摄。
    此刻,我们才知到了飞泉摩崖石刻处。飞泉摩崖石刻又称曲水流杯摩崖石刻,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自然村内。传说水潭上游飞泉落下,溪流潺潺,顺着崖壁流入潭中,如涓涓清泉流入杯中,故称“曲水流杯”。
    这片岩石面积很大,有一小股水流缓缓流淌在小沟里,据说是从流杯水库流出的。文友说,现在是枯水季节,水流不大,若是涨水季节,水从岩石上流过,形成一级一级瀑布。远眺串串瀑布,或如银河倾泻而下,或如银练飞落水潭,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秀美灵动,如一幅流动的水墨山水画。寒冬来到这幽静的山间,这壮观秀美的一幕只能想象,那果树林、水渠、岩石、潭水及摩崖石刻才是眼见为实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野密林中,香气轻飘,应该是果树林的味道。只是走在岩石上,得小心翼翼的,这里静如处子,荒蛮原始,我们的到来,让寂静的山间瞬间热闹起来。
   文友们散落在岩石、树下、水潭、水沟边拍照。水沟弯弯曲曲,岩石低洼处的积水成了小水潭,潭中泉水清澈见底,水流经过那水潭拐进窄窄的岩石水沟,流淌到别处去了。曲水流杯的典故被文友们惟妙惟肖描述,我才知道古代的文人墨客是那么浪漫,他们把酒杯放在上游,让酒杯顺流而下,流到哪儿就得由那儿的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文思不敏捷,诗文没吟出,就罚酒一杯。一位美女文友说就如《兰亭序》中描写的“曲殇流杯”场景那样,从不喝酒的我内心惊奇,这山野俗世还有这样的雅兴之事?大家围着清澈明亮的水潭探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及曲水流杯的故事,我对着蜿蜒曲折的岩石水沟拍摄。突然醒悟,原来,“曲殇流杯”就是这样得名的呀。增城八景之一——曲水流杯已申报增城区区级非遗项目,这里竟然隐藏着这样动人的历史画面和故事,我暗暗称奇。古人将当时吟诗作赋的故事刻在悬崖峭壁上,我们才有幸目睹千年摩崖石刻,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载,“流杯二,其一在增城张老岩,石板斜铺十余丈,一水众石罐中流,萦行百折,游人每以小石障下以蓄其势,乃两两夹水而坐,使人酌杯酒置上流,听浮游所至,取而饮之,然有不得饮者,有一再饮者,有杯流至前,忽复流而之他者,有顺流而下,忽复旋回而上者,于是哗然争饮。相饮以笑……”这真如《兰亭序》中所描写的,文人墨客在岩石上听千丈泉水流下,在潭水下方的曲水边再现“曲殇流杯”的情景。
   面对水流淙淙的岩石、水潭、水沟,欲寻找最佳角度拍照,留下永恒的瞬间。有本地的老师说这里是葛洪采药的地方,有自然天成的石洞,被称为“流杯洞”,如鬼斧神工开凿而成。葛洪是西晋时的思想家、医药学家、文学家。他晚年辞官谢客,来到广东罗浮山炼丹,他首选罗浮山西流杯洞(又名飞泉洞),在增城县境内。如今,摩崖石刻歌颂葛洪的文墨圣迹让我们惊奇,那时文人墨客纷纷前来谒葛仙祠,观碾药石,作流杯诗,饮流杯酒,这珍贵的摩崖石刻是历史的见证,据说这里曾建有葛洪祠、葛洪亭。曾任增城知县的王瑞国与县师爷王太吉三进流杯洞,作流杯诗,他认为流杯洞是仙灵之地,有游“醉翁亭”的感觉。
   据民国《增城县志》载:东晋时期葛洪(葛仙翁)曾来此采药洗炼仙丹,后人建祠、亭纪念。自那以后,更多的仁人君子慕名前来游玩,谒葛仙祠、观碾药石,饮流杯酒。别前或题诗、或留记,留下了摩崖石刻等许多文化遗迹。崖壁上现仍存有文字石刻十处,其中北崖三处,南崖七处,每处成一幅。其中有纪年的六处,无纪年的四处(部分文字已残)。有纪年的石刻中,最早的刻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最晚的刻于清乾隆辛丑年(1781),期间还有南宋乾道戊子年、明天顺己卯年、正德辛巳年和万里壬子年的文字石刻,前后共约五个朝代710年。石刻字体有楷书、行书、行草、隶书等多种字体。内容形式各异,有七言诗,五言诗,还有游后留记。曲水流杯摩崖石刻历经千年而保基本完好,是广州市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之一,具有珍贵的价值。
    明代嘉靖《增城县志》载,东晋高道葛洪洗药炼丹于洞中,而后在罗浮山飞云顶得道飞升成仙,道教尊称为“葛仙翁”“太极仙翁”。洞中巨石成山,石山上有遗石及二仙迹、张老岩和醉眠石等。
   山岚、流水、石洞、石刻,在山谷是那么真实地存在,这里果真是葛洪洗药炼仙丹的佳地?岭南在古代是教化未开的蛮荒之地,岭南与中原地区被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分割开来,成了流放犯人和贬谪官员的地方,是人们躲避灾害战难的平安之地。崇山峻岭没有阻隔南北文化、经济的交流和融合,古驿道和民间小路成了人们来往于中原与岭南的交通枢纽。东晋时期,葛洪来到番禺,在朋友的建议下,前去罗浮山考察,葛洪被罗浮山清幽深远的景色吸引,从此隐世于罗浮山炼丹著书,作有《抱朴子》。那时,葛洪常来增城县境内的西流杯洞,在这曲水流杯处洗药炼丹,药香飘满山谷。当岭南流行瘟疫时,葛洪悬壶济世,帮助岭南人战胜瘟疫,这里的人民为了纪念葛洪,建了葛洪祠。有一幅画《葛稚川移居图》是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描绘的就是葛洪在罗浮山隐居炼丹的故事。时光流逝,日晒雨淋,眼前这曲水流杯的山野处,摩崖石刻基本保存完好,是一大奇迹。好奇的文友们又去观看摩崖石刻的文字,反复琢磨摩崖石刻的记载,我们欲寻觅更多遗迹,只是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更多的古迹还有待于发掘了。
    陶醉在文人墨客留在青翠山间的石刻和葛洪炼丹的故事中,踩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不时回头看树林中的摩崖石刻。当地人枕水而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据说那葫芦形的山顶曾经有游击队出没,抗战时期,日军侵略者打到了光辉村,有村民捡到了机枪,被日军发现,极速追赶他,吓得他钻进了崖壁下的石洞,把机枪藏进那儿,日军找不到机枪,只好作罢。崖下石洞地形复杂,水流涌动,一般人不敢进去。曾在两个月前参观增城县委旧址的历史文献,得知增城曾是抗战区域,今天见到当年抗战的战场,不由想起那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增城军民浴血奋战,最后迎来新中国的成立。
    离开曲水流杯水库,我们一路风尘仆仆,前往光辉村的赖氏宗祠。赖氏宗祠前有一块石碑引得文友们纷纷驻足观看,对考古感兴趣的就拍摄下来,说回去慢慢欣赏。
   离赖氏宗祠不远处,一树红花开满枝头,往右拐就是赖际熙太史第。我们走过一片菜地,来到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的太史第。赖际熙,光辉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使馆篡修、总篡。
   以清朝遗臣自居的赖际熙后来到了香港,在香港教育界、文化界享誉极高的赖际熙于民国初年写有《登宋王台》“登临远在水之湄,岂独兴亡异代悲。大地已随沧海尽,怒涛犹狭故宫移。残山今属周原外,块肉曾无赵氏遗。我亦当年谢皋羽,西台恸哭只编诗。”
   新中国成立后,太史第曾经被视为官僚地主财产收为集体公有后分给村民使用。改革开放后,赖氏祖业在落实政策时被退回给赖际熙后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按原貌重建的仿古建筑,颇具清代建筑风格。据说门额朱红木匾横刻的“太史第”为赖际熙生前手迹,内室那碑记详述了赖际熙的生平及修筑太史第过程,陈列的三件清代绣花马被褂,让喜欢绣花服装的我立马拍摄以作收藏。其中的书法作品“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荫百道泉”“千年家国和为贵,万代儿孙孝当先”,给人思索和启迪。走进院落后面的天井,中心便道两旁栽有荔枝树,后堂有长方亭神座,设有神龛。
   朝遗臣落魄出走、抱憾作诗,心中的无奈只有他自己知道。时过境迁,赖际熙的孙女林赖元芳回乡投资,成了广州市、增城市两地的“荣誉市民”。这位清朝遗臣若泉下有知,定会感到欣慰,他的孙女热心公益、造福乡梓,为广州市建设作出了贡献。
   夕阳西下,离开光辉村这人杰地灵的宝地,希望再次来欣赏山野美景中的摩崖石刻,回味曲水流杯的厚重故事。
   
   (原创首发)
   

共 42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情感饱满叙述了千年古邑增城,一派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传说中的曲水流杯水库,亲眼目睹水库如一画镜子嵌在蓝天下,如翡翠落在山野间,水映蓝天,让人陶醉。水库以灌溉防洪并重,养殖综合利用,称得上是增城的幸福源泉。流杯水库汇入增江,流程两百多公里增江水汇入东江,养育了两岸人民。流杯水库依山弯延,堤边如酒杯口,水域如杯脚伸向山谷。离开水库,一群放养的土鸡在觅食,进入黄皮果树林,踩得树叶沙沙响。走出果树林,水渠穿过山谷,渠下有摩崖石刻,宋朝的雕刻文字,一些文字因年代久远字迹已不太清晰。飞泉摩崖石刻佐证流杯原由,飞泉顺崖壁流入潭中,如清泉流入杯中,故称“曲水流杯”。水从岩石上流过,形成瀑布,如银河倾泻,似银练飞落,秀美如流动的水墨画。岩石低洼处积水成潭,潭中泉水清澈见底,如酒杯顺流而下,吟诗作对,如《兰亭序》所写的“曲殇流杯”雅致场景。曲水流杯已申报增城非遗项目,古人将吟诗作赋的故事刻在悬崖峭壁上,历经千年彰显厚重的文化韵味。岩石、水潭、水沟,有一天然石洞被称“流杯洞”,据说是葛洪采药的地方。不由让人想起:“十万群山一瓶好药膏”告广语,葛洪是西晋时的思想家、医药学家、文学家,谒葛仙祠,观碾药石,摩崖石刻是历史见证。葛洪悬壶济世,人们为纪念他建了葛洪祠。离开曲水流杯水库,前往赖氏宗祠。赖际熙,光辉村人,清光绪十五年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篡修、总篡。赖际熙的孙女林赖元芳回乡投资,成为荣誉市民。清朝遗臣若泉下有知,定会感到欣慰。这篇游记散文,既有风景如画的秀丽山水,又有厚重的中国文化,既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又是一幅中国千年文化的长卷。文化散文,滋养满盈,值得学习,推荐阅读。【丁香编辑:秦雨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雨阳        2021-11-19 15:44:43
  这篇散文情感饱满叙述了千年古邑增城,一派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既有风景如画的秀丽山水,又有厚重的中国文化,既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又是一幅中国千年文化的长卷。文化散文,滋养满盈,值得学习,拜读。感谢老师赐稿丁香!问好。
文学是用真情道生活的学问,用最美文字度我心。
回复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1-11-19 16:40:34
  走进青山环绕的曲水流杯水库,站在曲水流杯缓缓流淌的岩石上,被文化历史厚重的景象吸引。我们阅读石刻文字,听当地的老师讲述古老的传说,拍摄山间美景,流连忘返。谢谢秦雨阳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
2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1-11-19 16:34:23
  谢谢秦雨阳社长精彩的编者按!敬茶!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