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辰溪县龙门溪有座雷祖殿(随笔)
龙门溪是神秘的小溪流,民国以前,这条溪沿岸居民几乎家家户户从事航运,他们下洞庭,入长江,观览天下。《山海经•海内经》的记述:“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桂山就位于安坪镇的龙门溪边,远古时竟与衡山齐名,现有礼佛的桂山寺。
龙泉岩乡松林溪村三脚岩溯龙门溪而上,是中原连接西南的茶马古道,被专家称为“古苗疆走廊”。元代未修通京昆驿道前,这条古道上通梅州入花桥,到芷江,是中原联通大西南的要道,曾商旅不绝,热闹非凡。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经过辰溪就是沿龙门溪古道经安坪入潭湾到达浦市的。因龙门溪古道狭窄,不利骑马坐轿,元代京昆驿道开通后,改从辰溪经山塘驿、寺前、中和铺到泸阳联通芷江。
汽车运输替代水上航运后,这条古道归于沉寂;三脚岩电站建成后,这段石板古道淹于水下至今50余年,成为永久的记忆。
但这段古道边,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雷祖殿,建于远古,毁于上世纪动乱年代。改革开放后,善男信女对雷祖殿进行了简单修复。现在道路阻隔,需要乘船前行10余里水路才能抵达,却依然香火不绝,经常有怀化、中方、辰溪等地居民前来烧香祭拜。
辰溪县内有多处古老的雷神庙,但古老的雷祖殿,仅此一处。
雷祖到底是何神灵,能有如此魅力,长享民间祭祀?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史记•五帝本记第一》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从历史记载看,雷祖是更加古老的始祖记忆,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正妃。
史料记载,雷祖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卓越贡献,发明了植桑养蚕,抽丝织绢,被尊为“蚕神”,又称“先蚕”,是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华夏,惠及全球;辅弼黄帝,联络炎帝,东进中原,打败蚩尤,奠定华夏立国之基;兴嫁娶,尚礼仪,架官室,明确礼仪伦常,使华夏发展为文明礼仪之邦。
雷祖是与炎黄同时代的华夏文明奠基人之一。
传说雷祖为了教民植桑养蚕,巡行全国而逝于途中,又被祀为“道神”,衍变为“旅游之神”,护佑人们出行安全。追根溯源,雷祖是丝绸之路的发源人。
雷祖被尊为“先蚕”,而四川的古蜀国祖先称“蚕从”,民间传说“自古沅陵与巴蜀同俗”,且沅陵与巴蜀母语发音相近,沅陵与辰溪相邻,同属古“辰州”。我们无从考证“先蚕”与“蚕从”的渊源,但处于“古苗疆走廊”连通中原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上,有一座神圣的雷祖殿,是炎黄文明的原始传承地,是珍贵的文明记忆。
雷祖经历史衍化为嫘祖,尊为华夏祖神,在古代辰溪却单独祀于神殿,由祖神祭祀发展为神灵祭祀,这是一个文化奇迹,是华夏民族根文化的见证,是炎黄文明的原始传承。
辰溪属湘西腹地,自古被称苗蛮之地,文化上不与中原相通,是历代王朝的征伐对象。辰溪雷祖殿的祭祀传承,证明炎黄文化在远古就得到了华夏儿女的认同,在远古的湘西与中原文明是联接一体的,古老的雷祖殿香火绵延的祖神祭祀,证明辰溪是炎黄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原始传承地。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