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美丽不是传说(散文)

精品 【丁香】美丽不是传说(散文)


作者:琅山秋浦 白丁,1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57发表时间:2021-11-27 23:58:09
摘要:湖北和安徽是我三十多年最主要的两点一线,岁月陪伴我从青春走到中年,猛一回头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换了人间,三十年来的变迁犹如一幕幕历史影片在脑海里闪映。2021年,我有幸跟随鄂州市作协采风的时光,美丽的乡村让我亲身感受到这种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促使我拿起笔记下这些真实的镜头,去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创造这种伟大的平凡之人。

【丁香】美丽不是传说(散文)
  
   1990年,我从安徽池州来到湖北当兵,从此湖北和安徽成为三十多年最主要的两点一线,岁月陪伴我从青春走到中年,我追随着时代步伐一同成长进步,猛一回头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换了人间,鄂州池州,新居老宅,道路房屋,山水田地,三十年来的变迁犹如一幕幕历史影片在脑海里闪映。2021年,我有幸跟随鄂州市作协采风的时光,美丽的乡村让我亲身感受到这种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促使我拿起笔记下这些真实的镜头,去讴歌这个伟大的时代和创造这种伟大的平凡之人。
  
   一、从消失的村庄说起
  
   一天,母亲从安徽老家打来电话,说村里的老屋要拆除,我问怎么拆,是拆几家还是全部拆除,母亲说凡是迁建新房的,老屋旧房都得拆除,我说既然统一拆除,肯定是有政策依据的。其实母亲知道旧宅肯定要拆除的,只是舍不得而已。
   我家的老屋位于山边,祖祖辈辈耕作生活在此,1981年,全家人辛苦建起的砖木结构的老屋,如今眼巴巴地看着挖掘机铲斗轻松一碰便夷为平地,在腾起的一阵阵尘烟中,一个世代繁衍生息的旧村落消失了,将来必将被树草和藤蔓侵蚀吞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成为最原始的土地风貌,再过若干年,也许没有人记得这里曾经鸡鸭成群,这里曾经袅袅炊烟,这里曾经散发过千年的人间烟火气。
   祖屋的搬迁是本世纪初的事情,当时赶上了农村移民建镇,我们村居住在山边,政府担心山洪爆发,引起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统一迁建,二十多户人家陆陆续续搬走了,留下的老宅因为疏于看护修补,基本都成半倒塌状态。
   过了一段时间,我回到老家,站在残垣断壁的老宅上,一簇簇新枝嫩芽从瓦砾缝隙里扭动着身姿顽强的生长,我在脚屋的一堆乱石块中找到了一把锄头,早已锈迹斑斑,锄柄几近腐烂,但是祖辈常年劳作近似于包浆的圆润和手迹依然清晰可见。握着锄柄,隔河相望,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农村拔地而起,成为家乡人新的幸福乐园。
   后来在村部,支部书记见了我解释说这都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我记住了美丽乡村这个词,还有创建美丽乡村的那种大刀阔斧。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原因我在老家呆了几个月时间,这是我当兵三十年来第一次在老家呆这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正好赶上了二姑搬家,算起来这已经是二姑一生中第三次搬家了,如今二姑已进入耄耋之年,应该是最后一次搬家了。
   二姑一生经历了三次搬家,从草房、砖瓦房、楼房直到现在的别墅,每一次搬家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2020年德上高速在家乡正式破土动工,38户拆迁户乔迁新居。二姑的新家作为其中的一户,是一栋崭新的三层轻钢别墅,每层每户相对独立,又互相通联,从外围看浑然一体,俨然一座小城堡,从设计到建成仅仅半年时间。
   搬家那天,二姑破例喝了酒,脸上田垄般的皱纹依然能泛出轻愉的波澜,乘着酒兴对过去搬家的经历娓娓道来,几十年的光阴仿佛就在昨日,让人叹息岁月的沧桑,又赞叹时代的美好。
   二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老家金家祠嫁到邻村山里彭的,一座低矮的土胚草房,中间是堂屋,两边是卧室,从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二姑先后生育了五子二女,一座小小的草房就是一大家子人的全部世界。
   家乡的母亲河秋浦河从皖南腹地穿过高山峡谷,蜿蜒曲折一路高歌汇入长江,平时温顺的秋浦河一到雨季就会狂躁不已,河两岸无雨则旱有雨则涝,沿河的老百姓饱受旱涝之苦,总之千百年来望水兴叹的局面没有改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上世纪七十年代,政府决定大力修建水利设施,1975年,老家殷汇镇杨桥村大寺庵水库动工修建,需要对部分群众进行移民。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年代,老百姓怀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顾全大局,主动迁居到移民安置点。附近村民在水库移民政策的带动下,掀起了一股草房革命,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家乡的草房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房,房屋也变得宽敞明亮了,这是二姑第一次搬家,三间草房变成了五间砖瓦房。大寺庵水库的建成使用,让无雨则旱变成了历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长江流域先后发生多次大的洪水,尤其是1998年特大洪水,时间之长、洪涝之严重,为1954年以来之最。秋浦河多处河堤崩岸溃坝决口,沿河老百姓安全和生计受到严重影响。之后,政府痛下决心,一边兴修水利,一边实行移民建镇。老家从本世纪初开始移民建镇,政府对迁建的农户给予数千元经济上的补贴,以此彻底解决沿岸老百姓的水患威胁。殷汇镇的沧埠村和杨桥村有大部农户居住在秋浦河的岸边,属于水患重灾区,洪水时几乎整个村子都泡在水中。沿河数百农户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全部迁至圩堤之内,将原先的丘陵地带开辟为集中居住区,涉及人口近三千人,这是多年来家乡最大一次人口迁徙。二姑家本无水患之忧,但是搭上了移民建镇的便车,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之下,迁建到老宅旁的一处山坡之上。原先的五间砖瓦房,悄然变成了两层两门户砖混结构的楼房。记得当年二姑搬进新居时,曾感叹道,“没想到做了一辈子的农民也住上了楼房。”
   我的老家所在的琅山崖有二十多户人家,按照政府的统一规划,于本世纪初相继从陡峭的山边迁建到圩里,彻底消除了祖辈担忧的山体塌方和洪水的忧患,乡亲们都由原先的砖瓦房修成了砖混结构的楼房。沿河修建了电排站,家乡从此告别了有雨则涝的囧局。
   要想富先修路。进入新世纪,政府就将砂石路面的221省道进行拓宽,铺成了沥青路面,之后又提升为237国道,架起了新的跨河大桥,极大地促进了皖南山区与外界的沟通,让古徽道焕发出新活力。
   2020年,德上高速途径家乡杨桥村,山区地形复杂,施工时间紧,难度大,拆迁任务重。二姑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并不代表认识不高,“听党话,跟党走,记党恩。”在二姑这一代人心中扎了根。旧房子拆了,新房还未建,为了不耽误国家的道路建设,二姑主动搬到女儿家去暂住。因为二姑带了好头,当地群众的基础好,意识强,拆迁这个历来被认为最难办的问题在杨桥村竟然轻松化解了,使得德上高速公路如期施工,进展顺利,实现了2021年国庆节如期通车的目标。
   我每次回到家乡,都要翻越琅山崖这座山岭,回望家乡,过去的穷乡僻壤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脚下是清脆碧蓝的秋浦河,河岸边成片的楼房错落有致,分布在丘陵和田野之间,与崭新的高速公路和谐相伴,与葳蕤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在无垠的绿色之中形成一幅诗画般的世外桃源。
  
   二、感叹的心旅历程
  
   以往的农村,意味着贫穷、落后和脏乱差,农村的老百姓以子女跳出农门为荣。
   1992年,我当兵的第三个年头,母亲专程来到武昌消防中队驻地,主要是谈给我买商品粮户口的事,母亲对我能否考上军校心里没有把握,买一个商品粮户口,退伍回家好找工作。当时一个商品粮户口要卖5000元,对我这个农村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被我很干脆地否定掉。所以我对母亲来说一颗悬着的心始终未放下,直到1993年的8月,母亲接到我从武汉发回的考上军校的电报,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从那以后,无论是家乡池州还是工作地鄂州,都驶上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神州大地到处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切都在悄悄地改变。
   2012年,党的十八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至此,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
   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是城乡一体化试点村,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进行考察,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进行把脉问诊,作出指示。我当时因工作需要参与了安保活动,亲眼目睹了领袖的风采和对农村的殷殷关切,在铜山社区二楼会议室开完座谈会后,我与社区一名工作人员站在隔壁房间的门口目送总书记离开,总书记没走出几步远突然回头看了看我们俩,笑着对我们说:“你们都是保卫人员吧!”,我们站在原地笑看着总书记不停地点头作答,走在前面的央视记者发现总书记回头了,还来不及反应,只见总书记说了一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走了,留下了一副魁梧高大而又亲和的形象。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
   当时鄂州的美丽乡村建设可谓一枝独秀,还远未达到满园春色的境界。坐落在古老而又美丽的梁子湖畔的万秀村作为省级生态村,古色典雅的格调,古韵悠长的农家乐,天然氧吧的荆楚民居,恬静悠然的湖光山色深深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鄂州最早美丽乡村网红打卡地。
   与此同时,我的老家杨桥村也在借鉴外地的好做法,创建自己的美丽乡村。2015年,我有心将老家村里的几位村部工作人员邀请到鄂州,实地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想必对家乡的创建有所帮助,我们先后走访了东港村、峒山村和万秀村,主动找村领导和当地农民聊天,了解实情,学习借鉴。
   时隔六年,也就是2021年,当我再次走进鄂州的大小乡村时,恍如隔世,经过多年甘露的洗礼,脱贫过后的乡村呈现出“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的江南水乡画卷,展现出碧水青山、鸡鸭成群、瓜果飘香、政通人和的农村新貌,贫穷、落后和脏乱差作为一个时代的烙印,一段记忆的符号,必将被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浪潮拍到遗忘的角落。
   2021年初,我有幸加入了鄂州市作家协会,在这个朝气勃发的大家庭中,我不仅接受了文化的熏陶,更有机会贴进乡村,亲眼目睹乡村脱贫后的沧桑巨变,亲身领悟美丽乡村的魅力之源。
   在作协组织的三次采风活动中,一路走来,我的心中唯有感慨、感动和感激。这“三感”成就了辛丑之年了不起的收获。感慨是因为乡村的蜕变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感动是因为无数人的奉献成就了历史的巨变;感激是因为自己有幸为新时代的华章去喝彩!
   5月23日清晨,迎着蒙蒙细雨,我参加了自加入鄂州市作协以来的第一次谷雨笔会。临空经济区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几年前,临空经济区所在地还是一片丘陵地带,经济相对滞后的一片农村,因为花湖机场落地此处,短短几年时间里,这里成为一片热土,每天都在见证着奇迹,宽阔笔直的临空大道勾勒出壮阔的前景。之后,因为工作关心,我又多次进入机场施工工地,给中铁十六局和中铁北京局的建设者讲解建设工地的消防安全,在机场核心区,面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巨大工地,这里塔吊林立,载重车密密麻麻,穿梭不息,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到处是尘土飞扬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印象中的农村魔幻般消失,一座崭新的航空新城像漫山遍野的春笋一样破土而出,拔节声清脆锐耳。
   花湖机场所在地的农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社区。11月17日,因新建的燕矶社区的邀请,我前去给社区网格员和沿街店铺业主宣讲消防常识,车辆经过改建中的燕矶大道转入燕矶安置小区时,眼前呈现出一副别样的境界,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繁华世界。这里高楼林立,街道宽阔,车水马龙,上百万建筑面积的安置小区宛如一座滨江小镇,使农民一夜之间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在燕矶社区的二楼里,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基层党建、乡土文化、戏曲爱好等等一个活动室里,很多人在切磋艺术,描绘人生的美好蓝图,这里还专门设有微型消防站,不但让拆迁的农民有安身立命之处,也给心灵安个家。
   一年来,在鄂州市作协组织的乡间采访活动中,我们乘坐的大客车轮滚过的不再是尘土飞扬砂石路,也没有起伏摇晃的不适,而是感受到车轮撵过新铺就的沥青路面发出畅快的悦耳声;村民新建的大小楼房错落有致,几乎家家都是庭院深深,枝蔓繁茂,新和绿成为最好的代名词;遍布乡村的花卉苗圃、休闲农业、生态农庄等瞄准市场,聚焦民生,给乡村振兴带来新希望。
   从鄂城区的岳石洪村到梁子湖区的上鲁村细屋熊湾、官田村、上洪村,再到华容区的武圣村、百席村;从好汉坡、鹊桥、荣辉生态山庄到九品香莲基地、熊易知青点、天空之镜、环梁子湖绿道,再到段店镇杏福园,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在湖边,无论是在近郊还是远乡,所到一处,在当地领导的介绍下,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就像一滴滴清凉的雨水滚进温热的心头,香甜凉爽。我们见证着美丽乡村的奇迹,惊叹着这个时代的巨变。
   记得在岳石洪村荣辉生态山庄小憩之后,大家顺阶而上,一路上聚宝桥、白马塔、好汉坡、罗汉寺、鹊桥这些景点点缀期间,大家边走边赏,边赏边歇。登山的途中能闻到鸡鸭的鸣声,看到滴水的仙桃和李子,满眼的苍翠就是巨大的聚宝盆,难怪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穿行在九曲回肠的步行道上,一阵阵雾气缥缈而过,眼前迷迷蒙蒙,古朴风韵,感觉自己从历史尘烟中走出来。不断有游客插肩而过,我真想问问他们是否三国后人,前头可有水浒人家,罗汉寺前的东方朔可是诙谐的样子,还能让汉武帝捧腹大笑吗?鹊桥席卷的山风挡不住大家浓浓的逸致,这里没有男女之别,没有老幼之分,这里只有飞扬的青春和振臂的高呼,也许这就是网红景点的魅力。下山途中,驻足俯瞰,岳石洪村“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眼前就是一座生态花园式村庄。这里是一片笔耕的肥沃之地。

共 773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罢全文,首先让我看到这篇散文完整的文体特点,无论是时代新风下的纪实性,还是取材乡土情怀的广泛性,以及记叙描写的灵活性都符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其次是该散文以叙事抒情相结合,作者的抒情方式渐转诗意化,更具文艺性,越是往后越是深邃。排比、借代、引用、拟人等修辞手法层出不穷,读来雾散天明,耳目一新,读后流连其间,兴致犹存。作者以《美丽不是传说》为题,以一个时代见证者及参与者的视角,记叙了从旧农村落后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变革及时代新迁。作者以时代改观是塑形及文化传承是塑魂为主导中心,赞扬了政府各项推陈致新的系民政策及百姓不忘本的朴质形象,暗颂着时代的进步和国民的富强。再回到主题美丽不是传说,作者笔下的美丽包罗万象,欣荣民生,安居乐业,山清水秀,琳琅琪布,这样的美丽景象曾几时也只能出现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李乐薇的空中楼阁,而如今这些一一实现,实乃民族之兴,百姓之福!欣赏作者带来的美丽之画,如今美丽的乡村不是传说,更愿永无止境。推荐阅读,遥握念安!【丁香编辑:雪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2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影        2021-11-28 00:11:04
  贫穷落后作为一个时代的烙印,必将被时代新风的浪潮排打到遗忘的角落。个人建议把“遗忘的角落”改成历史的焦岩或许好些,烙印能让人谨醒而不忘本!作者的文章结构和谐,笔锋细腻,功书厚醇,欣赏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1 楼        文友:琅山秋浦        2021-11-30 17:55:05
  谢谢老师鼓励肯指正!
回复1 楼        文友:琅山秋浦        2021-11-30 18:06:43
  谢谢老师的鼓励,您的鼓励是我继续努力的不竭动力!
2 楼        文友:秦雨阳        2021-11-29 16:43:56
  祝贺琅山秋浦散文《美丽不是传说》获得精品!感谢江山编辑部、精品审核组支持厚待丁香!感谢老师坚定支持丁香共同繁荣江山文学!
文学是讲实话道实情的学问,用最美文字表达心声。
3 楼        文友:秦雨阳        2021-11-29 16:45:59
  方便联系可加微信13909105456
文学是讲实话道实情的学问,用最美文字表达心声。
4 楼        文友:真的很受伤        2021-12-09 15:37:29
  作者构思清晰,起点来源于生活,内容却高于生活,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人生的旅途,和着这个国家一起变得成熟而强大,美好而充满希望。
随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