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无期独行:大地无尽时(散文)

绝品 【流年】无期独行:大地无尽时(散文)


作者:纷飞的雪 榜眼,32936.0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169发表时间:2021-11-28 11:43:02

【流年】无期独行:大地无尽时(散文) 我的音乐,永远都是大自然的声音。
   ——古斯塔夫·马勒
  
   一
   十月最后的一个黄昏,我躲在西溪南村的一座老宅子里,听马勒的《大地之歌》。刚好有一场雨,带着我们共同的秘密,落在这座老宅的瓦檐上。雨珠飞溅四散,像是要将长久的积郁释放。雨点越来越密集,曲声越来越激昂,像是要冲破雨幕,回到大地深处。
   曲声沉降的时候,雨声也停止了,像是说好的,要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以同一种方式,停止……我在内心呼唤着马勒,马勒……一遍又一遍。
   马勒《大地之歌》第一乐章“尘世苦难的饮酒歌”,奏鸣曲式,歌词源于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悲歌行》。音符在长廊中回旋,穿过高高的房梁,惊醒了立于房梁上的古代仕官——他们官袍加身,神采奕奕,朝堂上,面对君王,慷慨谏言;又或在官宴上,与同僚以酒相送,表达惜别之情。曲声高低起伏,时而拂过碧绿的叶子,叶片像是被依附了音乐的神性,如绿衣仙子飘落在庭院里;时而又与莲花池中的枯荷交头接耳,或栖落在木雕的纹理上。陡然升起的男高音,惊动了昨晚留宿在此的野猫,它们从阴暗的角落仓皇逃窜,很快便不见踪迹。
   长廊那么长,似乎永远也到不了尽头。每一个转角处,垂挂着碧绿的藤萝。白色的雾气在天的下方,在树的上空飘啊飘,《大地之歌》中的音符冲破了白雾的笼罩,直抵天际。直到我走出老宅,游魂一般穿过深深的庭院,直到一滴雨落在我的脸上,我才发现,我的世界已没有马勒——他早在一百一十年前的那个五月离开了。
   谁说马勒不在了?
   一声浑厚中略带沙哑的男低音,灌入我的耳中。
   老宅的木门被再次推开——一位老人,他头顶斗笠,衣着简旧。他抱着画架,走出院门,走到老宅对面的空地上,找一块平坦之处,放正画架,拿起画笔。
   这是一幅画了一半的山水画。
   这时,还有极为柔和的光线,折射在老人的身上,投影在他的画纸上——天空如墨。远山空濛。河面上飘着几朵白色花瓣。独木桥上,一位白衣女子低头行走。
  
   二
   秋末冬初,该是树叶泛黄,落叶满地的季节。我喜欢深秋的红枫,银杏,枯荷,喜欢初冬的枯草地,草木顶着片片白霜,纷纷开且落。但西溪南,没有秋天,绵延四公里的湿地在这万物萧瑟之际,竟是觅不见一片枯叶,满视界的碧绿苍翠硬是将大地的秋色深藏,这反而让我有些许的失落。
   昨日黄昏时的一场雨,让河边的草木更为鲜绿,犹如行走在夏日的绿野之上。白粉墙,黑片瓦,独木桥,木栅栏,大片飘着绿萍的湿地,如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所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徽州村庄常见的模样。
   我在村中找寻历史尚存的遗迹,梁壁上雕刻的图案,还是那么精细,它们散落在飘着霉味的老宅里。还有一些残墙断壁,被世人遗忘在村庄的某个角落里。但总有人会去寻觅,去凭吊,去把那些古老的旧物旧事一点点地寻回。
   老宅已有千年。据说,这里是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少时的居所。那些被风雨侵蚀的老墙,木门和窗棂,布满青苔,锈迹斑斑,那少有的烟火气息,该是岁月不经意间遗漏的。
   旧时明月旧时人。少时的祝枝山也曾嬉戏在丰乐河边,他捡拾地上的树枝,与玩伴一起,在枫杨林里奔跑,穿梭于村庄的巷子中。他也曾被家中双亲看管,端坐于书桌前,读书习文作画。成年后的他,常携好友唐寅来西溪南游玩。桂花树下,饮酒作诗,琅琅读书声,飘出老宅高高的院墙。他曾以西溪南八景为题赋诗,赠与舅舅。后来,八首诗被族人视为传世珍宝,刻成碑帖藏于园中。如今八碑仅存一碑,藏于歙县新安碑园中。另外七碑,已被风雨侵蚀,石碑风化,了无踪影。
   那年村中首富,徽州盐商吴天行私建后花园,曾邀请祝枝山和唐寅出谋划策,如今,盛极一时的十二楼虽早已荒芜,亭台楼阁纷纷坍塌,成为废墟,园中的名树繁花也枯萎……但旧时的气息尚在,从那里经过,耳边隐约还能听见十二楼的丝竹声,钓雪园的诵诗声。
  
   三
   这是祝枝山外祖母家的老宅。
   二〇一八年时,被复建成一家庭院式的文化遗址酒店。丰乐河从门前流淌而过,推开院门便是枫杨林,这便是拥有西溪南村最好的景致了。
   暮色四合时,循迹而至,若不是看到挂在旧墙上的店牌,便会与其擦肩而过。屋瓦檐下,写在门楣上的“慰颜府”三个金色大字被垂落的缕缕枝叶深情簇拥,木门两边的对联则是慰颜府的出处及诠释“光阴有限同归老,风月无涯可慰颜”——这是宋代诗人邵雍写在《世上吟》中的诗句,其深意不言而喻。
   这两句诗的嵌入,无形中为酒店的主题内核注入了更多的意味——易逝的时光,唯美的爱情,在永恒的相守中实现同归老的夙愿。
   慰颜府内院,藏有古物,名目繁多,那是历史赋予这座千年宅院的珍宝。各种图案的木雕梁撑“唐肃宗宴官图”“唐代仕官图”“和合仙子”“大肚神仙”等,这些木雕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在慰颜府齐齐上场,亮开嗓子舞动袖子,热闹非凡。在慰颜府二栋,可以看到一组典型的石库门套和砖雕门套。数百年前,这些都是一个家族门面的体现,进进出出的族人,来来往往的客人,在抬头的那一瞬间,看到精致气派十足的门头,心中便引以为傲。存于府中的百狮台更是可爱,那大大小小的狮子虽是石雕,但个个活灵活现,憨态可掬。数百年前,这里也称“拜师台”是徽州的溪南书院,每位来此求学的少年,必定要先来这里跪拜。如今,这里已成了慰颜府一道独特的风景,入住酒店的客人可来此游览。存于慰颜府七栋的彩绘壁画,更是体现了徽州的古秀别致,画上有鱼虫花鸟,有山水竹林,还绘有人物典故。
   慰颜府的外观,老旧且有风霜之美。这种美是极为低调内敛的,同时又是沉厚寂寥的。那是典型的徽州老宅风格——永远的黑白两色,让世间所有的色彩失去光芒。这种美,会叫人瞬间爱上并沦陷其中。而回应的这份爱,自然也是不掺杂虚情假意的。心有所牵,必然会放不下,所以这一生的光阴便被生生困住。一个个困境,没有预兆,在猝不及防的时候突然发生。在发现自己已穷途末路,无力面对时,心中除了悲凉,再也没有别的了。
   在慰颜府门前站了好久,身边的巷子空无一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空的。在冬天,空无的感觉更甚。
   木门上悬挂着一枚铜铃。铜铃,是我的喜爱之物,它可挂在檐下门前,风一吹,它就叮当叮当地响。铜铃可护宅,可传讯亦可传情——敲一下,又一下,再敲一下时,木门“吱呀”一声开了,马勒的曲声又飘了出来。
   那是马勒《大地之歌》第二乐章“秋天里的孤独者”,奏鸣曲式,歌词出处无从考证。这是整部组曲中除第六乐章之外,我最钟爱的乐章。从我对音乐的理解,我感觉更贴近于李白的《秋风清》中的意境“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秋风秋月秋叶,相思相念难相见,这种无法排解的愁绪在小提琴忧伤的旋律中缓缓释放,而双簧管却将这种凄清之境提升至极致。
   我正听得出神,昨日黄昏时作画的老人从院内走了出来,他依然戴着昨日的斗笠,穿着昨日的旧衣裳,只是他不再抱着画架,而是左手挽着一只小竹筐,右手握一把铁夹,低头弯腰将地上的残叶纸片夹进竹筐里。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
   我从他身边经过,只听见“马勒,马勒……”
   他也在和我一样呼唤着马勒?
   谁说马勒不在了?
  
   四
   关于《大地之歌》,有乐评说,这是马勒自传式的作品,音乐中有自然也有他自己。我深以为然。
   马勒活着的时候,对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尤为向往,大自然的宽阔和温厚给了马勒无尽的创作灵感。《大地之歌》是一部有着东方古典气韵的西方交响乐,作品的歌词全部源于汉斯·贝特格中国唐诗的德文译本《中国之笛》。这部音乐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马勒因中国唐诗——李白、王维、孟浩然等诗人的古诗启发创作而成。
   在这部交响乐中,你会感受到诗仙李太白于天宝十一年,挥毫所著的长诗《将进酒》中的千般离愁与万般豪情。除此,还有《客中行》的欢悦,《采莲曲》的清丽,以及王维《送别》中的阵阵悲鸣……
   《大地之歌》第六乐章“永别”,双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歌词前半段来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后半段来自王维的诗《送别》,是全曲精华所在。在这一乐章,我听到沉郁的低声部长音,木管的凄凉音色,还有大锣阴森的敲打声。这些音调,齐齐发力,将我推至一百一十年前的那个五月,我看到他,与这个世界告别,以音乐的方式,依依不舍。
   王维的《送别》被巧妙地嫁接到《大地之歌》中。马勒一生悲苦,他说自己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陌生人。他用尽毕生心力追求的自然之境,最后也只能在音乐中得以圆满。而《大地之歌》无疑是他一生的写照,他以音乐的形式倾诉,以东方古诗的意境去表达。第六乐章的收束部分是马勒自己创作的一段歌词,用来抒发他对大地的无限眷恋,除了眷恋,还有永别。他以音乐作为心声,告别人间,永别大地。
   相比马勒,王维的一生虽亦坎坷,只活了六十一岁,那些悲伤痛楚如影随形直至晚年,但王维在躲过一场灾难之后,选择隐居荒山郊野,实为睿智之举。辋川的山水拯救了他,成全了他的隐士之心。他的田园山水诗我是极爱的,意境悠远,诗句清绝,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鹿柴》《鸟鸣涧》《竹里馆》《辛夷坞》《山居秋暝》《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最爱的是他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种境界非一般人可为,但王维做到了。他在辋川,辟一处荒地,种菜种花。闲暇时,拾级而上,听风听雨听鸟鸣听花开,写出一首首千古佳句。是大地,护佑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大地的怀抱,让他身心得以休憩。
   艺术是相通的,文学与音乐一脉相承。音乐可以跨越国度,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大地之歌》承载了一位音乐家的情怀——古老的诗章,大地的气息,内心的独白。唯一遗憾的是,马勒没有看到《大地之歌》的演出。1911年11月,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一百八十天后,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在慕尼黑完成了《大地之歌》的首演。
   瓦尔特曾动情地说:“在《大地之歌》里,大地在逐渐消逝;他呼吸到了另一种气息,被新的光芒所照耀——这是马勒写出的一部完全新颖的作品……每个音符都传递着他的独特声音,每个词,尽管来自千百年前的古老诗篇,都是他自己的。”
   东西方艺术的完美交融,令《大地之歌》成为典范,不少古典乐迷因《大地之歌》爱上马勒。尘世种种,唯有大地是最广袤的,在一个人退无可退,只有大地会接纳你的悲喜苦痛。马勒说过,“开始和结束永远都在转换,快乐和悲伤永远都在变化。但人这一生,看得见生,看不见死。”马勒会让你在悲伤中沉沦,也会告诉你,如何用自身力量,去重新获取美好。
   古典音乐从来都不是用来娱乐和消遣的,聆听古典,需要一份专注。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只听马勒,特别是当死亡的气息散漫到身边时,我想听的只有马勒。他的交响曲里,有我甘愿沦陷的悲凉之境,萧瑟的死亡气息,但很快他又会将我拽到自然中,大地上——他居住过的湖畔小屋,他和妻女一起欣赏过的田园里白色的花朵,他亲近过的森林里的小动物……
  
   五
   当风吹起时,马勒的曲声会吹到我的身体里,那么强烈。
   我感受到,那是属于我的一部分……
   ——这是很多年以前,我写在纸上的句子。
   如今半生年华已过,鬓间也有了白发。回想,那年青涩,尚不能潜下心来聆听马勒,音乐带来的体悟远不及如今的深刻。
   在西溪南的这座老宅里,聆听马勒的《大地之歌》,并非偶然,亦非巧合,而是这么多年,它一直潜伏在我灵魂里,文学,音乐和情感都需要一个地方去沉降。
   于是,我带着马勒的《大地之歌》来到西溪南,入住慰颜府。只有慰颜府,才能收纳《大地之歌》中所有的悲凉情境。
   恰好,《大地之歌》在西溪南的老宅子里绝绝回响,它回应着我,赐予我力量以及无穷的想象。
   在十月的最后一个黄昏,在那个深秋的雨夜,当我住进西溪南溪边街七十五号那深深宅院,所有的悲伤都将得以缓释,所有的往事都将得以沉降,雨水纷纷落在过往。
   有个低沉的声音传来,他说:谁说马勒不在了?
   马勒又复活了……

共 48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西溪南村一个秋天的黄昏,作者邂逅了一幕古朴而真切的情境。作者笔下,有风,扫过落叶;有思念,牵墨成诗。在聆听零落桐叶雨,体味萧条槿花风的隐隐忧怀中,忽然觉察有多久没有接近土地了,凝视深邃无垠的蓝天深处,那永远望不到尽头的大地深处。犹看一幅母亲的剪影,犹读一册父亲的记薄。蓦然贯入耳膜的旋律,时而低缓时而高亢,那是音乐家古斯塔夫·马勒根据中国诗词创作的一组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其歌词以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七首中国诗歌谱成。音乐无国度,音乐是无形的,但又是无处不在的。在音乐中寻找心灵的栖息地和属于自己的世界。譬如李白的《悲歌行》在黯淡中藏有无限的憧憬。 整篇散文以《大地之歌》为基调,随着旋律的递进,将作者心境的变化,历史人物的镜头,打着岁月烙印的风物等,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命运像音乐旋律一样起起伏伏。命运有尽,但大地却无穷无尽。《大地之歌》让人在生命无常中,体会到了希望的力量。本篇散文注重细节的描摹,主枝和末节血肉饱满,很好地衬托了主题。如:在“大地之歌”的律动中寻找那位逝去的音乐指挥家马勒……“谁说马勒不在了”,惊讶间,发现一位年长的画者也是如此热爱马勒的《大地之歌》。老者以水粉画般淡然的笔触,细致描摹着永恒的原乡。他正以他的方式来表达对土地的眷恋和热爱,来承继“土地”的精神命脉。他画框里的大地之歌也是对生命及泥土的礼赞。当霞光冲破天际,山谷雀跃,江河呐喊,所有的一切不再沉沦,芬芳的花朵盛开,身心与爱就一同步入了光明温馨的世界。 《大地之歌》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一次有益的碰撞。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古诗词紧密结合在一起,才显得风来雨从,有悲怆之后的甜美与温暖。作者笔下也是一曲大地之歌,从这篇文字中看到钴蓝的天空,听悠远的鸽哨,眺望空旷的土地……仿佛这都是近身可触可感的东西。移步换景,在才子祝枝山的故居溪南书院,嗅到浓厚的书香。也有看不见的气息,在默然流淌,既有小我的幽深情怀,也有广阔的眼界……一切都在流淌。大地之歌囊括自然万象的和弦,镌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它在空气里,在所有生命的灵魂里。 作者在大地之歌中找到了生和死的冥想主题。大地之歌的终曲第六乐章《告别》中就引用了孟浩然诗所描绘的夕阳、西岭、山壑、松月、风泉、樵人、归鸟、孤琴。将这些物象融于音乐来表达“惜别”对人生的眷恋与释怀。大地之歌是命运之歌,也是灵魂漫步随想曲。亦如作者所表达的,不畏惧爱亦不畏惧死亡,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参透人生,看破生死。平凡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马勒,李白,孟浩然,王维这些人带来的音乐和诗魂,像《大地之歌》一样唱响在天地间,必将永存。散文脉络清晰地呈现了人性之善和生命之重。文章首尾遥相呼应,结构严谨,构思缜密,真诚而有技巧。这其实就是一种格局,音韵相和间将你带向诗与远方,带入震撼灵魂的旋律中。这篇佳作既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也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散文自成高格,笔法素简古朴、干净利落,其情其境打动人心,让人反复咀嚼回味。流年倾情推阅。【编辑:素心若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300001】【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20220905第0025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11-28 11:48:15
  读小雪姐无期独行系列之。大地无尽时,唯美散文确实震撼人心,是一次叫作时光的旅行,文题与章节都很有诗意。通过细腻的文笔,描写在旅途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枝蔓细节,以及内心淡淡的伤感和孤独,以行走记录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为此我也搜索到古斯塔夫·马勒《大地之歌》反复聆听,从中感受击荡灵魂的韵律。无法超越的经典,每一乐章都让人醉在其中。
  
   最近脑袋生锈了,编按多有不到之处还望雪姐见谅。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2-25 21:40:36
  谢谢素心,辛苦了。
2 楼        文友:风逝        2021-11-29 09:34:25
  很喜欢雪文中这段话——尘世种种,唯有大地是最广袤的,在一个人退无可退,只有大地会接纳你的悲喜苦痛。马勒说过,“开始和结束永远都在转换,快乐和悲伤永远都在变化。但人这一生,看得见生,看不见死。”马勒会让你在悲伤中沉沦,也会告诉你,如何用自身力量,去重新获取美好。
   愿我们都努力甩掉悲伤与愁苦,拥抱美好的一切——音乐,文学,人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2-25 21:41:15
  谢谢风,隔山隔水拥抱你
3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11-30 09:53:09
  作者以马勒的《大地之歌》贯穿全文,很好地诠释了“大地无尽时”。在文章中作者的身影随处可见,有时是白衣仙女,有时是睿智哲人:有时走进历史,有时回归现实。在这样的跳跃和回归中,体现了作者把控材料和文字的能力。文章中作者有怜惜、忧伤、怀念,但读后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沉重,一句“马勒又复活了”,顿时前景一片灿烂。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2-25 21:43:57
  我想把音乐的内蕴,建筑的浩远,旅行的意义一起装入文字里。谢谢子青姐。
4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21-11-30 12:57:53
  雨夜,老宅,马勒的音乐,三个场景交替出现,又相互融合,将内心的孤独、彷徨尽情释放。笔法别致娴熟,情感哀而不伤,让人回味悠长。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2-25 21:45:16
  在我心里,他们是融为一体的。在慰颜府,我发现他们之间的融合是如此的妙不可言。谢谢春光姐。
5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2-04 00:51:55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6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1-12-07 17:45:44
  这篇散文让人沉迷。马勒的《大地之歌》没听过,却分明在雪的文字里听到了,它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深情,时而婉转,一咏三叹,跌宕流连。就像千年的祝家老宅,就像活在乐章里的李白、王维、孟浩然,就像沉静在岁月里的老者,就像捡拾往事、阅读自己的我,大地无尽时,唯美好永恒。
闲云落雪
回复6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2-25 21:46:35
  听一些古典音乐,会让心境更为通透。谢谢落雪,圣诞快乐。
7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1-12-08 09:15:35
  雪社此文,将音乐与历史人文,与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交互融合,用诗一般的语言诠释,清新而空灵。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7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2-25 21:48:01
  那个叫做西溪南的小村庄,给了我太多的惊喜。那些旧物,令人爱不释手。谢谢轻舟大哥,圣诞快乐。
8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22-10-25 10:42:28
  聆听的是音乐,浸染的是文化,从历史中抒发情怀,以文字与音乐和声。在一场《大地之歌》里,沿着文字的脉胳,走向自然中的深远。在音乐的况境里,参透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人生旅途,一路沧桑,一路歌。大地无尽时,生命无尽时。江山绝品评议组推荐赏读。
回复8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10-25 11:50:09
  谢谢绝品组老师的评议。
   雪当努力,写好每一篇文。
9 楼        文友:清鸟        2022-11-14 10:15:23
  一幢古老的旧宅,一曲经典的音乐,被一个温婉感性的女子用她细腻的心思和超出人的想象力,以一种独特的美感呈现出来。文字紧抓人心,那种忧伤,孤独,寂寥随音乐起伏,随笔锋变化,瞬间唤醒心底的向往,与之共鸣。音乐,老宅,历史完美融合一体,我不觉早已沦陷其中,感受作者对马勒,对慰颜府极致的诠释.恢弘力作,对音乐,对古旧之物的喜爱延申到生命的感悟中中,真心佩服。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9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11-21 15:10:01
  谢谢亲爱的鸟儿,西溪南是个很小的村子,却有随处可见的景致,它们聚集或散落,安静或飞扬,都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
10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2-11-14 10:39:57
  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我喜欢有题记的文章。如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的题记: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题记,实际是一篇文章的调子,从题记,我们就可以看到整篇文章的风格和大致要抒发的情感。比如作者这篇散文的题记:我的音乐,永远都是大自然的声音。——古斯塔夫•马勒。我就非常喜欢。人,只有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与自然对话,你的灵魂里才会生出温柔芬芳的气息。
   马勒的《大地之歌》,是一部西方交响乐,然而确有着东方的古典气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音乐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国唐诗山水派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等的作品。音乐无国界,正如作者所说,艺术是相通的,文学与音乐一脉相承。
   人这一生,对个人来说,看得见自己生,却看不见自己死。其实,从自然从他人的死中,我们是能感知到死亡的。正如逝去的作家史铁生曾以诗句揶揄:“死,是一件无法急着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能完全错过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啊,无论这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何时来到,我都坦然面对。我现在要做的事:快乐生活每一天。
   78分钟的交响曲《大地之歌》听完了。我的评论也结束了。
   读完全文,必须表扬一下素心妹妹的编按语太棒了。
回复10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2-11-21 15:07:18
  听了多年的马勒,在西溪南慰颜府有了着落。
   谢谢明月哥长评。
共 19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