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生命的孤独(散文)

精品 【流年】生命的孤独(散文)


作者:李金松 布衣,19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82发表时间:2021-11-28 15:37:01

世间的每一个人,在这里只能出现一次,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体,如同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至于有没有轮回,一直是未知的,如此看来,我们的生命永远是孤独的。
   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孤独。孤独,可以让我们从烦杂的世事中解脱出来,也可以让我们自我封闭,断绝与外界的交往。我早已经并且喜欢孤独的日子,这是让我可以感觉到一种心灵上的满足,让我的内心有着足够的精神上的充盈。
   父母膝下有五个子女,从农村到城市,相继成家,聚在一起,也算是人丁兴旺,那只是家庭的一种形式罢了,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无从知晓。闭上双眼不再睁开,生命就此终结。只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
   父亲在世时,常常一个人坐在堂屋里看书,很认真的样子,那是因为书中的故事让父亲着迷,还是因为父亲在阅读中思考人生,或是父亲根本没看书,只是捧着,只是打开书本,让他人知道父亲在看书,让旁人知道他并不无聊。
   我对父亲并不了解,甚至,他根本不想让子女了解他,直至他过世。作为儿子,有一点我是知道的,父亲的内心是孤独的。父亲很有文化,也很有思想,村子里是小有名气的。我参加工作接触社会后,很多次问起父亲年轻时候那些并不丢脸的事情,甚至是许多值得让人称颂的往事。父亲闭口不言。“已经过去了,没什么可说的”,父亲一直这样深藏在心里,那些往事与父亲的生命一样被带走了。
   那一日阳光高照的午后,父亲与往常一样,喝了小酒,吃饱肚子,想着午睡一会儿。只是,父亲来不及躺下,生命正在急速地回归,一切就这样到达终点。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用自己八十多年的时光,历经了许多事。父亲送去火化的那一天,巧遇自己在殡仪馆工作的好友。好友也是好客,邀请我进火化室看看,父亲是怎样成为一具白骨的。事实上,我既没有思想准备,也不想去看这样的场面。我走进火化室时,父亲早已不是原先那样子了,只剩下一点点的肉体还在燃烧,火焰是暗淡的。几天前,我还能与父亲对饮,说些家常,眼前却是如此的残酷。我只是看了一眼,无法接受生命的结果是这样的。我猛然醒来,父亲的离去将使我的生命变得无限的孤独。
   江南古宅多,就在这样一个高山顶端,同样能见到孤零零地立在这儿,任凭风吹雨打,与岁月共度的老屋。每一次回去,都会来看看早已无人居住的老屋。这是我的出生地,一个上了年纪的大院子,据内行人讲这是明末清初的建筑。在我儿时,十几户人家,几十口人居住,进进出出都是一家人。只是,岁月从来没停止。现在走进这个大院子,只有一种哀叹的感觉。曾经许多亲切的身影,与时光一样老去,慢慢离开了我们。前些年,走进这里,还能见到两三位老人居住在这里,眼花耳聋,有些甚至认不出我了。尽管如此,老人们还是在的。长者独自一人坐在阳光下,目光呆板地仰望着结满蜘蛛网的老屋,仰望着太阳的东升西下,思索着明天会不会醒来,思索着这堂屋里点燃香烛的人会不会是自己。岁月催人,时过境迁,这里只有卑微的等待,等待耗尽余生。很快,这里就会见不到人,所有的人都会到他们该去的地方,似同我的父母一样,无论多么虔诚地去祈求苍天,也是无济于事的。
   从农村到城市,住进了高楼,草木少了,人头多了,这又能怎样。我家的对面就是宁波市最为热闹的大型室内外游乐园,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在这里放松自己的筋骨。读书写文之余,我习惯于一个人来到这里,看着那些近似于疯狂的年轻人,坐上时速百公里的过山车,或是20多层楼高的自由落体,或是180°大转盘,感受生命的惊心动魄。我远远地望着那里,似乎也在感受这样的生命时刻,可我的内心依然是那样的孤独,也是那样的安静,似乎,这一切与我无关,只是,我从来没有空荡荡的感觉,因为我总是跟自己在一起,因为我有坚强的信念去品味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荡漾。
   一直以为,孤独是骨子里的自由,孤独是让我在人山人海里保持自我。沈从文说过,孤独一点,你会发现,原来有十个你自己。孤独正是有这样的力量,像是一把巨大的梳子,理清纷纷扰扰的人事,唤醒迷途中内心的本真,发现真实的自己,真实的世界。不知是岁月的磨砺,还是看得太多之浮世琐碎,近些年来,越来越喜欢独处了。我完全习惯了这种孤独,内心总是有一种强烈的呼喊,世界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世界。
   生命是一个活着的生灵,时常会在安静的夜晚,会有那么一个人肆无忌惮地闯入自己的心田而掀起万丈狂澜,让沸腾的血和满眸的泪使之涌动,却常常把自己困在局里,也许,这就是生活的迷茫,只是,很快会醒来。繁杂的生活,热闹和喧嚣过后,享受片刻的宁静和孤独,没有俗事的打扰,喝茶、看书、写文字,得到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解放,那是何等的乐哉。
   西安上大学期间,同室的都外出看世界去了,一个孤独的人,只看见几丝弱弱的阳光射进来。我望着窗外远处的土丘,内心充满太多的思想。据西安当地老人讲,西安地底下随处都是皇陵,或是叫“亡灵”,不要随便爬到那上面去,不要打扰在那里安息的故人。读书期间,大概是出于好奇,大家三五成群的,经常爬到那些地方去看风景,后来,同学们知道后,只是相对而笑。我们是读政治专业的,会用思辨和历史的眼光去认识那些远去的事和故去的人。“万里长城依然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经岁月浓缩,就这样成为历史。
   《奥义书》有则寓言说,树梢上落了两只鸟,一只鸟在埋头吃东西,另一只鸟在观察四周。这个画面恰好象征着有限的自我与无限存在之间的关系。吃食的鸟儿满足了口腹之欲,而观望的鸟儿则充满喜悦,因为它心里是自由的。由此,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内心,忙于生活,吃饱喝足,只是为了活着,拥有灵魂的自由,心灵的愉悦才是终极。
   孤独的时刻,常常会打开脑门,突然间体会到超越庸常生活的瞬间,世界会变得焕然一新,似同佛陀的法音穿越时空,让我带着无限创意,造就出让人震撼无比的生命作品,带着希望的呼喊响彻高山与荒漠,神圣而隐秘,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丰富自我,成为永恒不灭而留下记忆,这是一个生命体应具有的初级哲学,否则,活着与死亡又有何种区别。
   伟大的作品,伟大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沉默后的爆发。在我脑子里,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生命过程,一直让我震惊。恐怕世上没有比他孤独的人了。大概就是因为孤独,以至于后来的双目失明,再也看不见这个荒凉的世界,才会让阿炳给世人留下能让全身血液凝固的曲子,这是一种孤独中的风骨,沉默中的悲愤。
   阿炳本名叫华彦钧,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即1893年8月。阿炳的父亲华清和是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年轻时与道观做事的寡妇相好,生下了阿炳,因道观容不下阿炳这个小生命,只好送出去被别人抚养。后来阿炳的母亲去世。8岁时父亲把他领回道观,随父亲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教他演奏乐器,22岁时父亲去世,35岁时双目失明。阿炳与自己父亲极具相似之处,也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同居。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夫妻俩流落避难,为谋生计,沦为街头艺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样出世的。每当我欣赏这样的音乐,我的内心就会出现一个神结,阿炳的生命是多么的孤独,而孤独让阿炳的生命觉醒,让他在如此颓垣废址的国难中,衰草寒烟的时势下,似同《二泉映月》悠扬的旋律一样,在孤独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一位日本艺人在听到《二泉映月》时对身边人说,这样的音乐应该是跪着欣赏的。
   说到生命的孤独,我总是会想,每一个人的内心,除了自己是没有人会知道的。“谁会懂我”,“这个世上有没有懂我的人”,想必许多人曾感叹。当年韩信愿受胯下之辱之时,谁也不会知道韩信自己是怎么想的,只是一时之急,还是韩信低俗无能。那些看客是不可能知道韩信之为,也许,大多是伸出手指嘲笑而已。“国士无双、功高无二”是后人对韩信的评价,韩信作为统帅,擒魏、破赵、击齐、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不知,曾经的看客会有何感想。
   人的内心永远是孤独的,现今看世事,手机成为打发孤独的主要工具,与其说,手机让我们不再孤独,不如说,因为孤独,才恋上手机。如同我写作,只是用文字在打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似乎,爱因斯坦迷恋于实验室,无论是儿子犯病了,还是托付给养育院,以至于儿子想念自己的爸爸,爱因斯坦也不会去看儿子一眼,甚至,儿子临死最后一面也不想见。爱因斯坦成为一代伟大人物,是在孤独的生命里找到了整个世界,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知自己的活着。所以才会有人说,人向往自由,自我的人是孤独的,越自由越孤独。
   《百年孤独》说的不只是百年,而是永久。布恩迪亚七代人的大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他们中很多人都在为打破孤独进行探索,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尽管作者用极其愤懑的口吻说了,“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人们在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反抗孤独,最后又离不开这种孤独。
   马尔克斯近乎残忍地去描写孤独。让老人皱纹的沟壑间长出青苔,或者让老人的鼻孔爬上蜘蛛网,让我感到在这种现实世界里有一种不着边际的感觉。作者笔下的布恩迪亚家族,把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被绑在栗树底下,每天就这样一动不动一直到死去;让乌尔苏拉不但双眼失明还每天只能听见没完没了的雨声,直到有一天身上爬满水蛭;让丽贝卡关在小黑屋里直到身上爬满蛆虫。作者马尔克斯对孤独的理解,就像是《梵高先生》的那句歌词:“不管你拥有什么,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社会结构正在变化,两三个人组合的小家早已成为现今社会的主体,有些甚至只有夫妻俩,没有子女,过着“丁克”生活。就是这样的日子,生命仍然是孤独不堪的。看上去恩爱有加,不离不弃的夫妻,内心如何,那怕每天晚上脱光衣服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也是不会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同床异梦,或是根本就不需要到梦里去,生活正是如此。优越的物质生活下,享受着生命的孤独。当你充满爱意地抱着他(她),对他(她)说爱语的时候,说不定脑子里想的并不是怀里的人,或者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都不知道,生命中的那个人在哪里。
   生命,不知道为什么而来,又不知道为什么死去,更不知道生命最终上了天堂,还是去了地狱。几十年后,我们都将离去,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我们彻底变成了虚无。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沙土。生而为人,都是在孤独中体悟自然宇宙,体悟社会人生。孔子说自己,“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只是,每当我们对酒当歌之时,能有几人知命?
  

共 42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百度上说,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因而,孤独很个人化和内在化,就如本文的命题,我们的生命永远是孤独的。孤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常态,每个人都不能避免。文中的父亲有五个子女,人丁兴旺,他本人也喜欢读书,但这些都不能让他摆脱孤独,孤独地生活在记忆里,孤独地面对另一个世界。就如同孤独在时光里的老宅,孤独在热闹中的自己,但或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处在孤独中,精神和灵魂就会得到自由和释放,心灵会得到愉悦。阿炳在飘零的乱世,创作出传世名曲《二泉映月》;爱因斯坦迷恋实验室,只有在那里,他的生命才能尽情绽放;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写尽了生命的孤独,正是在这种与生俱来的生生不息的孤独里,人们不懈地体悟宇宙,感悟人生,探询生命的意义。散文仔细描摹了孤独的各种情态,并加以辨析,富有哲理,引人深思。佳作,流年推荐赏读。【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130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1-11-28 15:41:10
  老师的文字充满哲理,值得玩味。感谢赐稿流年,祝流年写作愉快!
闲云落雪
2 楼        文友:张学龙        2021-11-29 10:16:41
  论析透彻启发人生,富含哲理评议孤独。生活磨难造就寂寞,往事无奈需要抒情。好文。
3 楼        文友:清雅若水        2021-11-29 10:45:57
  @李金松?本文对孤独的诠释是独特的,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从自身到家族到凡夫到名人到《百年孤独》,信息量之大,思辨之深令人赞叹。文笔如行云流水,读罢令人深思。
4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1-11-29 13:21:38
  生命本来就是孤独的,我们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带着哭声来,安静的离去。生与死,就这样和谐的存在着,有生就有死。人生就是一场兜兜转转的绕圈子,当时光绕够,我们也就离去了。 这个世界不会挽留你。正如作者所写:世界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世界。我们的意识就是生的特征,死去了也就没有意识。拥有了心灵的自由,才是精神的解放。这个世界我们来过就足够了,人生是一场与自己内心的较量,意念的坚强执着,会成就许多人。相反,意念的灰心丧气,会打败一个人。李老师的文章,令人感慨万分,生命的轻重,取决自己的意念坚强与否,生与死,就是一种归处,当意识有了归处,生死只是一个形式罢了。人本来就是孤独的,生与死都是万物必经之路。生也快乐, 死也淡然,人生就是一场体验生命的过程。如山河如大海,高山,沙漠,静静的孤独的思考存在的意义。欣赏佳作,问好李老师。
永远红梅
5 楼        文友:梅子青        2021-11-30 10:16:20
  上一代人,尤其是读了书的知识分子,更容易孤独。他们熟读孔孟,遵守道统,为维护男性、丈夫、父子的尊严,一直端着,放不下身子。我的父亲如此,他对我母亲及子女都很严厉,在遭遇人生不幸时,他没有通过家庭支持系统化解内心纠结的能力。我父亲去世很早,与他的孤独,不能倾诉有关。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5 楼        文友:李金松        2021-11-30 15:24:43
  孤独是内心深处一种强大的力量,生命在孤独中绽放自己,这是一种只见果实,不见花开的过程!
6 楼        文友:山音        2021-12-01 16:17:50
  孤独,能让灵魂升华。人生,最有趣的,是能实现这种升华。孤独,是一声闷雷,震醒了许多喜欢热闹的灵魂。欣赏佳作,点赞作者。
7 楼        文友:丑女人        2021-12-01 16:24:14
  老师的文字大气磅礴,洋洋洒洒,欣赏学习了!
8 楼        文友:梦姑        2021-12-01 16:24:59
  孤独,是人生常态,只是有些人看透,想开罢了,有些人不适应,最终还得适应。谁的人生不孤独?学会在孤独中前行,犹如顶着艰难前行。拜读李老师美文,品读孤独的高贵。
9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12-04 00:52:1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10 楼        文友:芦苇向远        2021-12-06 15:57:46
  哲理性的好文章,如果一个人真能做到: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心中也就再不孤独。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