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摆渡】古今中外话“窈窕”(随笔)

精品 【摆渡】古今中外话“窈窕”(随笔)


作者:沙漠孤月清 举人,338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3发表时间:2021-11-29 01:40:14

【摆渡】古今中外话“窈窕”(随笔)
   那日,去美发厅理发。
   不巧,那间小美发厅理发的人多。确切说,是美发的人多。当然,美发者多为女性,有焗发的,有烫发的,还有做发型的。那位一直为我打理头发的女店主“胖姐”正忙着给一位女士上烫发的卡子,我只能坐在一边等候。
   所谓美发,与我而言不过是剃光头。而且,不是那种用理发推子推出来的,而是用老式的刮须刀刮出来的。然后,对着镜子一照,光可鉴人;摸一摸头顶,光滑细腻,立刻感觉神清气爽。甚或,倘若那几日心绪不佳,愁云密布,剃了光头之后,忧悒焦虑也便随着发屑消失殆尽。仿佛那刮刀剃掉的不只是头发,还有心头丝丝缕缕的乱绪。
   于是乎,倏然间也对佛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僧徒入门都要剃光头,这是一种佛门仪式,也含有了却尘缘的意思。所以称之为剃度。“剃”了才算“度”了,至少形式上是这样。我没有佛缘,尘缘倒是蛮浓厚的。“剃”仅仅是为了轻松、爽快,至于“度”根本谈不到。不过,剃了之后那种身体的舒适和精神的清爽,还是有的。或许,这算是一种自我的“剃度”吧。
   美发与我不搭边,自然也没有心情看着那位女性满是发卡子的背影,觉得那情形很像十七世纪欧洲那些绅士们戴的假发,多少有些滑稽。椅子旁立着一个书报架,我便随手拿过一本杂志来翻阅。那是一本美容时尚杂志,登载了大幅的美女图片,那些模特儿个个貌美如花,不仅气质高贵典雅,举手投足颇有气场,而且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中外,都是身材高挑,纤细修长。乍一看,觉得很美,可认真端详一番,又觉得似乎哪里不对。不过,不管我怎么理解,那图片上分明印着“窈窕淑女”四个美术体的大字。
   正胡思乱想之间,精明的女店主招呼我剃头。她给那位烫发女子涂抹了烫发药水之后,便趁着这个空隙给我剃头。
   很快剃完头,满意地付账,一扫微信,跳出一行小字,“窈窕美发”,这才记起这家美发厅名字也叫“窈窕”。于是朝并不“窈窕”,倒是明显丰腴的女店主微笑一下,离开了美发厅。
   她为什么用“窈窕”作为店名呢?我不解地摇摇头。
  
   二
   说到“窈窕”,还真是个很有趣味的话题。有趣味在于,谁都喜欢“窈窕之女”。即使女人,同样对街上偶遇的身材曼妙的女子投以羡慕乃至嫉妒的目光,多看几眼,况男人乎?
   “窈窕”语出自《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意思是美丽而有品行的女子,是君子的绝佳配偶。窈窕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形容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意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意幽美,喻女子仪态美。后来,窈窕作为书面语,大多用来描述女子身材体态纤细轻盈状。大致与“娉婷”、“曼妙”、“绰约”、“袅婷”、“婀娜”等等词语同义。
   由是观之,中国古代把“窈窕淑女”定义为“美女”,可谓由来已久。如果究其起源,其滥觞时期,应该是男系氏族社会确立之后的事情。当男人把自己确立为“第一位”开始,就以审视的目光看待女性,所以“窈窕”是男性社会的审美标准,作为被审视者——女性,自然退而次之成为“第二性”(伏波娃语)。
   翻开中国古代史,最早关于女人的记载,应该是妇好。妇好是商王武丁六十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为三个法定配偶之一。她是中国历史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不仅能够亲自率军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域,还负责主持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可谓能文能武,深得武丁喜欢,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虽然尚无其身貌记载,但推测应该相貌身材不凡。
   真正比较全面描述美女身貌的文字,应该是战国楚宋玉的《神女赋》,其曰:“振绣衣,被桂裳,秾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描述神女舞动身上的绣衣桂裳,那衣裙十分合身,肥瘦适宜,长短合身。迈着娇娆的步子走进明亮的殿堂。倏然又变化姿态,宛如游龙乘云飞翔。三国魏时曹植的《洛神赋》,描述更为具体:“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即胖瘦适宜,高矮适中,肩若刀削般鲜明而圆润,腰身细而柔软,像一束绢帛,颈项秀长,显露出白皙的皮肤。
   再看《红楼梦》对于林黛玉的描写。曹雪芹笔下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个比喻十分形象恰切。行走时腰身如纤弱的柳条在风中依依而舞,可谓楚楚动人,把黛玉娇弱纤细的身材写到了极致。小说中还有许多与此呼应的描写,譬如“黛玉已摇摇地走了进来”。曹雪芹不愧是大家,“摇摇”两字可谓传神之笔,动感中便飘出黛玉娇柔纤细的“窈窕”身姿来,犹在眼前。
   《水浒传》关于潘金莲的身姿,不仅带有普遍意义上的古代女性特征,而且还极富人物个性特征。“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把一个杨花水性女人形象活脱脱呈现出来。“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不能不说带有浓郁的“窈窕”意味,尽管也不乏轻佻之气。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女性“窈窕”的审美理解,在于身材匀称,腰身纤细,步态轻盈而娇媚。
   关于这种女性审美意识,应该说充斥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不仅仅表现在文学方面,也体现在绘画、雕刻、舞蹈等方面,甚至,连古代相书都对此有不厌其烦的详尽表述。譬如,古代相术中的女相有三要点,其中第二款是腰细臀大。古人认为女子细腰多情,而臀大则预示着生殖能力强。《灵名秘诀》则云:“女中至贵,怀抱平,肩削颈长。”言女子的贵相是,胸脯扁平,肩瘦脖长。
   当代台湾文人柏杨在一本书中,饶有趣味地说道:“在美学观点上,曲的总比直的悦目。古人曰:‘文如看山喜不平’。看文章尚欲其曲,看山也欲其曲,何况看女人的身段乎?”(《柏杨谈男人和女人·倒悬葫芦》),之后,他又更为具体地概括说:“俗云:‘远看脸,近看脚,不远不近看腰窝。’这是五千年传统文化看女人之法。”(《柏杨谈男人和女人·有红有白》)
   在中国,这种源远流长的审美观,至今依然是女性审美的主流意识。这不单表现在时尚领域诸如美容、美体、减肥、时装模特、广告等方面,也渗透在子女教育方面。譬如有女孩的家长,总是让孩子接受舞蹈、体操、游泳等相关形体培训,而摒弃力量型的教育,甚至在餐饮方面也加以刻意控制,意在培养孩子的女性形体和气质,造就一个具有“窈窕”身材的女子。也就是我们寻常所说的“像个女孩子样”。
   所以,这种“窈窕”的理念还在延续。也许,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民族审美吧。
  
   三
   从《诗经》这条线索延伸下来,一个关于女性“窈窕”的民族情结清晰可见。
   当然,历史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它不是垂暮老者,而是活泼俏皮的孩子。一个唐王朝,就变戏法般颠覆了上下几千年的民族审美意识,让女人丰腴的身影一跃跨上历史舞台,成为一个比“窈窕”更为迷人的女性意象,盘旋在那个大一统中原王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天空,让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那段时间不再纤细如柳,倒颇有些丰腴而肥美。
   兴于盛唐的“环肥”之美,一度扭转了女性审美角度,让人们把欣赏的目光从女人纤柔细弱的腰姿移到丰臀肥乳上,女性“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身姿一时统治了时尚。这种“反常”现象,可不是唐朝人别出心裁。审美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文化范畴,理解这个问题,还是要到隋末唐初那段民族融合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以肥为美,起自唐时北方。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独孤如愿,李唐皇室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鲜卑血统。尤其在性格血统上,李唐王朝继承了隋王朝皇室,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汉人和鲜卑贵族女性的混血儿。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以及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李唐王室由鲜卑游牧部落的关陇军事集团起家入主中原后,仍然保留有游牧民族的一些生活习性和审美情趣,譬如,欣赏大朵牡丹,喜爱肥臀大马,崇尚肥大壮硕之美。这种民族审美意识表现在女性身上,便应运而生“环肥”之类的时尚美女形象。
   尽管丰臀肥乳一度取代了杨柳细腰,但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了女性“窈窕”的内涵。古人赋予“窈窕”的,不仅是身材的纤细,还有身材的柔软。所以,在唐朝尚肥的背景中,依然看重女性身体的柔软性,而且特别强调这一点。例如蔡邕《协初赋》赞美女人,就连用四个比喻“面如满月,辉似朝日,色如莲葩,肌如凝蜜”,来描写了女人面型、面容、肤色、肤质,无一不体现唐朝审美理念。面型圆润如满月,面容光彩如朝阳,肤色如莲花白洁。肤质如蜜液凝结,给人以圆满丰腴、白皙柔腻的视觉感受。后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薛宝钗,对此也有借鉴,由是观之,薛宝钗也是个圆润丰满之女。
   据一篇文章说,有人作过考证,按照今天的度量衡标准,杨贵妃身高约合当下的一点六四厘米,体重约合六十九公斤,即一百三十八斤。略微丰满而已,并非肥硕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只是在几千年女子尚瘦的文化背景中,这个身影才显得不那么“窈窕”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唐朝这种崇尚“肥美”的理念并非是一种颠覆,而是复归。远古人对妇女的审美初衷,就是肥美,因为这意味着身体的健康,尤其对于生育子女,繁衍哺育后代具有重要的意义,表达出原始初民最基本的生命诉求。这些可以从远古岩画、玉石陶片雕刻上的那些夸张的丰臀肥乳形象上得到印证。
   有唐以降,风向骤转,对女性审美不再崇尚丰腴健康,而是偏爱西施捧心、弱不胜衣、蜂腰削肩的骨感美,直至今日,男女之间的体型差异也越来越大,而现代美体整容技术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应该算是一部民族“‘窈窕’史略”吧,这种审美取向似乎也有其生物学、人种学的基础,毕竟东方人的骨骼特征相对纤细,以“窈窕”为美,似不为过。
  
   四
   审美,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那么,我们就不妨把目光扭向西方世界,落在身材更为修长的西方女子身上,看看中国人眼中的“窈窕”,是否也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既然注视西方,那么,我们的目光自然要落在遥远的奥林匹斯山上,穿过古希腊神话缥缈的云雾,去寻觅那些美丽的女人。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神话中透露出的审美意识,也是后来西方审美文化的渊源。古希腊的神,即是古希腊人。希腊人认为灌注了理想精神的人的躯体,就是神明的形象。唯有人蕴含着极为复杂结构的躯体,才能完美体现神的秩序与数的结构——黄金比。其中,渗透了神性。故而,人体高于其他物体成为最美的形象。而我们所熟知的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古希腊神祗,其形象原型就是古希腊人自己。
   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菲彼纳契调查了大量的人体资料数据,获知人体肚脐以下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接近于0.618,符合这个条件的女人被视为“标准美人”。因此,后来在绘画、雕塑等方面,都以这一比例为标准。其实,古希腊人早就神祗身上表现了这种美学理念,许多古希腊雕塑都体现这种审美追求。
   西方的人体标准是黄金分割,身体各部位有固定的比例,不符合比例的,自然就排除在“美女”之外。这个比例包括头部、颈部、肩部、胸部、手臂、腰、腹、臀、脚之间的比例关系。譬如当代西方人讲究三围,标准是胸围32英寸,腰围22英寸,臀围36英寸。而按照这个凸凹有致的比例关系来看中国女性,就不免有些尴尬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在中国哈尔滨举行的一次国际红学会上,纽约大学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坦言,按照西方的美女标准来考量《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没有一个符合美女要求的。林黛玉、晴雯、薛宝钗等等肯定都不够,如果有的话,大概只有傻大姐够。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与碰撞。对于女性的主要形体特征(胸、腰、臀)西方讲究的是凸显,东方讲究的是收敛。如果说,有所交叉或者契合的话,那就在于“腰”,西方人也追求细腰,追求窈窕,维多利亚时代女人宽大的裙子上纤细的腰身,足以述说这种审美情趣,只是在符合比例的前提下而已。而名噪一时的影星玛丽莲·梦露为了达到最佳的三围标准,体现蜂腰效果,曾不惜手术切掉两根肋骨。
   其实,西方对于女性身体的表述,最初是遵循自然、健康的原则,这在那尊断臂维纳斯雕像上充分体现出来。十九世纪初,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掘出一尊分成了上下两截的女性雕像,这就是断臂维纳斯雕像。
   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让人们在惊愕之余真正目睹了女神的风采。她的身材居然与男人一样健壮,拥有挺拔却不过大的胸脯、浑圆的双肩、拥有隐约可见的腹肌和微微凸起的腹部,这与后世所崇尚的审美截然不同。然而,维纳斯的形象,却是典型的没有被扭曲的审美观念改造过的正常健康的成年女性形象。换而言之,也是跳出了“男性凝视”中的形象,甚至,是可以与男神们一战的“彪悍”形象。在古希腊和罗马的神话传说里,女神们多半都具有这种有力量感而非单纯的肉感的身体,这也诠释了古希腊人的身体美学理念中的一个关键词,即健康。它所释放的信息是力与美。

共 79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文化随笔,作者就对于“窈窕”的认识、诠释和解读做了全方位的描述和探究。“窈窕”是一种审美描述,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涉及古今中外。作者主要写了对女性审美观点的叙述和评判,尤其对“窈窕”话题的深刻解读。通过到美发厅所谓的“剃度”也就是达到神清气爽的目的,在等待理发的空隙偶尔翻阅杂志的时候,看到了“窈窕淑女”的字样,还有女店主丰腴的体态,和她“窈窕美发”的不协调。从而导入“窈窕”这个话题。然后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展开清晰有序的论述。从古代的文学、美学方面反映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女性的审美标准的变化,以男权的审美观念衡量女性的美与丑。揭示了男权主义下的扭曲观点,赞美了古希腊文化以健康自然的美为基础形成的审美理念。“横看成岭侧成峰”,所谓的美是多元化的,各有千秋,批判了当今社会刻意追求窈窕为美,改变了人性的初衷,成了美容院雕刻出来的,如克隆一样机械、雷同的美。另外对审美的“片面观点”渗透到了教育下一代的范畴,也表示一种担忧。认为单纯强调女性的“窈窕美”,无疑是一种误导。随笔随思随想,但不随意,可谓精雕细琢,逐层剖析,犹如剥笋。也给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女性的美到底是以什么为标准,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运用大量的文学名著,引经据典,从男系氏族、古代的诗经、商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到清朝、元末明初的作品,引用这些文学作品反映各个时期对女性审美的异同,又引用西方文化,进行对照比较,深入挖掘女性审美的根源和发展,有力表现了文章主题。随笔语言灵活、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曹公写的《红楼梦》对林黛玉的“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黛玉那种纤细柔弱的身姿,让人动容,宝钗扑蝶的丰腴之态,环肥燕瘦,潘金莲的妖娆妩媚,以及对戴着满头发卡的女士,像十七世纪欧洲绅士们戴的假发等等,都给人以形象逼真的阅读感受,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随笔思维清晰、逻辑连贯,纵贯古今,横跨东西,观点鲜明,视角锐利,占有大量文化资料,从引用作品到阐述观点,水到渠成,可见作者文学素养至深,博古通今。也表达了作者崇尚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对于读者加深理解女性美这个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导引作用。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欢迎分享。【摆渡物语编辑:优雅如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20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11-29 01:44:27
  感谢如枫社长精心阅读、编按,写了那么多的精彩、夸奖的按语,可见高度负责,善于鼓励。
2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1-11-29 07:09:17
  第一次给沙社的文编辑,总担忧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的写作初衷,老师文学功底深厚,把对女性的审美诠释得特别精准、全面、到位。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方面的学习,如有不恰当的地方,请沙社指正。努力向沙社学习。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3 楼        文友:静净        2021-11-29 10:00:39
  沙社长的文笔就是精彩,剃头的一件小事能悟到剃掉三千烦恼丝。一个“窈窕”的店名,能引出横跨古今的观点,真是博学多才!欣赏,学习,点赞!
4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11-29 10:00:43
  平凡小事皆有感悟,作者知识丰富,心思细腻。
5 楼        文友:施起        2021-11-29 10:06:32
  绝美的文笔,以小事入手,展示对窈窕文化的追求!学习了!
6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11-29 11:10:52
  感谢静静、寂寞看风、施起各位文友阅读留评,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文化随笔不太好写,主要是要占有资料,选材围绕主题,说明问题,不然没了说服力,就肤浅了。谈不透,莫若不谈。这也是随笔的文学特征,必须深刻到位。这文应该更丰富些,材料也还有,就是限于篇幅,不好过于展开,有些话题就点到为止,由读者去意会吧。
7 楼        文友:天涯暮归女        2021-11-29 11:12:21
  女店主“胖姐”将美发店却取名“窈窕”,男顾客剃了光头抛弃了三千烦恼丝,却文思如泉旁征博引写下一篇精致的关于女性美的随笔……
  
   欣赏沙漠老师好文,点赞!
8 楼        文友:覃敏善        2021-11-29 12:25:56
  从身边小事感悟,一个“窈窕”店名却能洋洋洒洒地悟出窈窕文化,博古论今,中西交融的观点让人折服,足见作者文学素养深厚,这是很有见地的随笔,学习欣赏!
9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11-29 12:29:18
  感谢暮女、敏善两文友阅读评论,并予鼓励!
10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1-11-29 15:03:49
  洋洋洒洒七千多字,写尽窈窕之态。不拘于一格,横括东西,纵揽古今,其窈窕内涵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如维纳斯,也有男权审视的美,甚至还有为了美的病态等种种弊端。这确实值得深思,我们既要对身体进行管理 经营,实现美,但这种美要建立在健康之上,这才是关键。美,不是美容院整出来的,那是一种矫情的美,一种矫揉造作的美。女为悦己者容,为何不为自己“悦”呢?读沙社长的文章,都受益匪浅,总有思想的高度,这才是好文章的精髓。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