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聪明的小金鱼(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聪明的小金鱼(散文)


作者:南晓 布衣,15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599发表时间:2021-11-29 19:24:39

【家园】聪明的小金鱼(散文)
   立秋那天,我从水族生活馆买回20条观赏鱼——寸把长的“草金鱼”:三条黑色、五条红白相间、其余十二条全是红色的。别看个头小,它却是金鱼中最容易饲养,也最能适应环境的。据史料记载:草金鱼,又被称作金鲫鱼,是所有金鱼的祖先,早在2000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金鲫鱼的发现了。
   这群小金鱼就养在我家露台上一个约四平米的小水池中。过去只是在公园的玻璃缸外走马观花地看金鱼,现在在自家水池里细细地观赏:那纺锤形的身体,飘逸的长尾,灵动的游姿,愈发显得可爱,日子久了还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第一,便是“群游”了。奇怪的是,它们总是成群结队地游,一会儿像在聚会,一会儿又像在排队,而且井然有序,形影不离,偶尔有一两只掉队的,也会立刻跟上队伍。偌大的水池中,20条小鱼就像一个小精灵,飞快地穿来穿去。
   第二,喂食的时候竟颇为淡定。尽管都会围拢来,但只是围着鱼饵慢慢游动:或试探性地触动一下,或突然飞快地撮上一口,随即迅速游开。完全不像公园里的池鱼那样疯抢不止。
   这都不细究了。但今天的现象却令我百感交集。
   这群小金鱼自打入住后一直活得很欢,可谓不知疲倦。无论何时去看“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就跟柳宗元《小石潭记》所描述的一样。又因为都是金鱼,金光闪闪的,更令人心驰神迷。
   但是,近日来小金鱼们却一反常态:常常不约而同地都躲起来了(躲到小桥,也就是水池中撘放的一处拱形木板下去了)。一天中难得见到几次。
   今天就更奇了,从早到晚一条也不露面。投下的鱼食一直原封不动地飘在水上。空荡荡的水池顿然显得冷冷清清。
   不用说,它们一定是全都躲在小桥底下了。但,为什么呢?附近并没有新增的威胁,比如猫什么的。莫非因为,啊——今天立冬!的确,而且气温一下降低了近十度,达到了近年来同期最低——6℃。但,小桥底下也并不暖和呀,再说鱼本来就生活在水里,不是还有在冰上钻窟窿钓鱼的吗?那可是零度啊。莫非这小金鱼还要,冬眠?!这可是闻所未闻,匪夷所思了。
   于是我立马百度了一下。啊,居然——据有关专家介绍“金鱼在10度以下的水温环境中,活动量、吃饵量逐渐下降,当水温降至 6度以下时,金鱼会停止吃饵,活动显著减少。而当水温降至0--4度时,金鱼已成冬眠状态……”啊,这简直就是我家小金鱼的写照了!只是,这小小的金鱼怎会如此聪明:“当水温降至6℃以下时”便当机立断“停止吃饵,活动明显减少。”这一“停”一“减”不就是——“知止”吗?我立时想到《大学 礼记》中的那句“知止而后有定”。“知止”可是孔子所推崇的至善境界,老子《道德经》中也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可这小小的草金鱼又怎会习得如此高深的哲理呢?
   细想想,倒也是:小小的它,生活在如此广漠的大自然里,仅靠一己之力,要在变化莫测的水流中历经酷暑寒冬,世代繁衍下去,除了顺应环境,改变自己外,难道还有别的办法吗?而停止吃饵,减少活动“可使其代谢率急度下降,能量消耗也急剧下降,从而维持生命,度过寒冬。”
   啊,可爱的小金鱼,大自然的尤物。过去仅仅是欣赏它的美丽;今天,我才第一次发现了它的“聪明”——小小的它竟不动声色地演绎了自然界的生存之道——“敬畏自然,知行知止”。而且做得那么果断,那么从容,尤其是“停止吃饵”——“民以食为天”呀,这小小的鱼竟能不为鱼饵所动,此举简直,简直像关公刮毒疗伤一样壮烈了!无怪乎它能繁衍2000年而不衰。
   面对这初冬萧瑟的鱼池,那藏匿在桥下的鱼群,我不由陷入了沉思,想得很远,很远……想到了春和景明,百花争艳;鸟鸣枝头,鱼翔浅底的美景。
   啊,聪明的小金鱼。

共 15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有趣的文字,生动详实地叙述了饲养小金鱼的经历,感悟这是些聪明的小金鱼,充满浓浓的生活情趣,也有许多有关金鱼的知识。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1-11-29 19:25:53
  生动的叙述,有趣的文字,生动详实地叙述了饲养小金鱼的经历。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南晓        2021-11-29 20:04:06
  诚谢赠言!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不由想到一个典故“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出自《庄子·秋水》,意思是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不是快乐的呢?这一意味深长的问句,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除去深奥的哲学思辨外,不啻反映了人们潜意识中对万物和谐的认同,千百年来鱼水相欢也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美景。相关的成语也俯拾即是:如鱼得水,水到鱼行,鱼水和谐,水深鱼聚……庄子要借以阐明的正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也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小小的草金鱼不啻作了生动的演绎。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