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初见】幸福的模样(散文)
别人都在谈论幸福的话题,到处在寻找幸福的理论依据。
我口拙,不善言辞,说出的话,让人听着不爽。于是少说多看。
在一位同学的身上,我看到了幸福的模样。
十多年前,大学同学复旦聚会,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携同夫人一起来参加的。
这位同学很胖。在学校时,就胖。大家都管他叫“胖子”。那次看到的他,已是经年之后,他,胖得更甚了。“肚大腰圆”的成语,也不足以形容他的体型。说他有多少“吨位”,也还算是准确了一点。
“胖子”原来自新疆。但,他的祖籍是江南,所以性格既有新疆人的豪放,也兼有江南人的柔软。那时年轻,大家都爱谈一下异性。他对我说,“新疆姑娘野性又美丽,毕业了,你分到新疆吧,我给你介绍一个漂亮的姑娘。”
他跟我很要好,学校入党时,是他给我当的介绍人。由于平时愿意跟我交流,说话就随便一点。
毕业分配了,他还是回了新疆。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调回了苏州,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驻苏州记者站工作。也许他是在苏州结的婚。
那一次聚会,我认识了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姓卢,可说是窈窕淑女的经典了。
苗条的身段,林黛玉的脸蛋,温顺的神情,柔和的目光,含而不露的笑容,轻盈婀娜的步态……一颦一笑,尽显出贤妻良母的模样。
人的品性,总从形态举止中流露出来。
“胖子”比较随性,稍有粗略。他的夫人细腻、体贴、周全。
我看到,“胖子”走到哪里,夫人就跟随到哪里,手,总是挽着他的胳膊,很贴近的那种。
坐下用餐,她就坐在“胖子”的旁边,或帮“胖子”挪椅,或为他打饭、取汤、夹菜。还要抑制他不能喝多。吃完了,还给他取来餐纸。
对“胖子”的照顾,真是入微至极。她似乎是“胖子”肚子里的“蛔虫”,“胖子”一有意向,她就知道须为他送上什么关爱。“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成语,似乎就像专门为他们俩定制的。
这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创建90周年庆典”,同学举行聚会,“胖子”也携同夫人一起来了。
我们入住复旦正义中心“卿云楼”。早餐后,我们在复旦校园散步,“胖子”的夫人卢女士跟高阿荣、邬文华、黄仕业及我一起走。一路上,大家在谈论着养生问题时,卢女士和我们谈论的,都是“胖子”大肚皮控制的问题。
“这么个不断膨胀的肚子,不严格控制怎么得了?”她说,“我为他一直伤脑筋。他自己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我说,“在微信里,他跟我说,他是多年不吃晚餐了的呀。”
“你听他乱说。不吃晚饭,还不是吃面包、饼干之类?不吃,他还能挺得住饥饿吗?”她不无嗔怪的接着说,“那天,我买回四个酥馅饼,忘记收藏了,放在茶几上,睡前我一看垃圾桶,就见到丢下了三个包装纸,那,还不是他吃了!吃这么多淀粉类食品,能不胖吗?”
虽然,卢女士是在批评“胖子”,但话语中,却满透出爱的温情。她说,“他有个习惯,从不主动去找东西吃。食品摆在明显的地方、或者他习惯的地方,他就去取来吃,一变换了地方,他就不找啦。我经常把东西调换个地方,以此来对他的食量进行控制。”
我一边聆听,一边体会这位夫人关爱丈夫的良苦用心,一边细细体会什么是幸福的“真义”。
我觉得,幸福,是在有人愿意为你付出——一种体贴入微的、默默的奉献。
幸福,是由此形成的一种温馨的家庭生活状态,是一种互为体贴的氛围,是一种共同营造的综合的生活环境。
它,是一种爱的享受。也是一种被爱的快乐。
是一种同甘共苦共乐的陪伴,而不是枯燥空洞的理论上的解释和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