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花开富贵(散文)
对牡丹花的喜欢,缘于母亲对牡丹花的热爱和夸奖。
一
直到小学毕业,我也没见过盛开的牡丹花。也难怪,生活在农村的我局限于一个村子、一条小河、一个方圆十来里的地方,可是我常听见母亲夸奖别人家的月季花时说:这棵月季牡丹真大,真好看!月季是月季,牡丹是牡丹,怎么还是月季牡丹呢?带着疑问,走过了许多年,见证了月季的花开花落,但还从没见过牡丹,大概就像月季花吧,我想。从此,我就对牡丹特别留心,到底牡丹长什么样?月季还是比较常见的,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惹人喜爱。
八十年代早期,在农村,一块块田野编织着生活的繁忙。同时,“五讲四美三热爱”奏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强音,农村人闲暇之余也养起了花,逐渐地人人爱花,家家爱花,尤其是家里有学生的,每家每户都养个十来盆,常见的有兰草、紫竹、仙人掌、绣球、迎春花等等。就连那几个光棍,家里也养上几盆花,虽然因疏于管理蔫蔫的。
在母亲的支持下,我也养了二十多盆花,窗台、井台、上供的台子都被我摆满。花盆大多是在陶瓷厂上班的表姐送我的,对花盆里的一草一木倾注了我发自内心的爱,花开花落不断证明着,我也不比别人笨。而放学后的整个世界仿佛一下子都浓缩在我的花花世界里。在养植花草的过程中培养着一种不急不躁的心情,陶冶着一种爱花爱美的情趣。这些花总能在我心愉时送给我激动与斑斓,心烦时给我动力,带给我一片晴朗的天空。现在想来,如今的淡泊宁静也许是从那时慢慢锻炼出来的。而劳作后的父母也乐呵呵地看着我养的花,我自豪地感到一种成就感。可我没有名贵的花,也买不起,大多是通过交换得来的。牡丹就更别提,很少听到有谁养牡丹的。
国色天香,一棵牡丹难求。但我始终都没见过牡丹的真容,除了在画上看到过,尤其是常在年画上。雍容的牡丹象征着花开富贵,表达出人们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年画上的牡丹花一直开在我的心中,也想守成一世的风景。看着年画,我喜欢静静地想未来,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
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里也在墙角、窗前垒砌花池,栽花养草。见没有好的品种可栽培,班主任就目光停在了同学搬来展览的花上。他从王斌的一盆金不换里就移出几棵,细心栽到花池里,细心浇上水。王斌可急坏了,可能是他担心会挨父母的骂,好端端一盆花变得惨不忍睹。可栽到花池里的花第二天就不见了,不知被谁拔走了,可惜!金不换很稀少,爱花之心,人皆有之。就像偷书是不能叫偷的!
逐渐地,学校花池里只剩下地雷花,开得艳艳的,紫色的、黄色的、杂色的,一片片,一丛丛的。因病虫害少、抗旱、抗涝,地雷花占据了真个花池,而且第二年还照旧茂盛。哎,可惜没有牡丹花!
二
时间不停辗转,随着电影《红牡丹》的播放,一首《牡丹之歌》飘荡在祖国大地之上,让我对牡丹花有了深刻的认识。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啊……牡丹啊牡丹,你把美丽带给人间。”
虽然哼唱着这首歌走进初中校园,但我也没见过真的牡丹花,但在心里,一直有渴望见到的情愫。后来想想,母亲说的月季牡丹应该是夸月季花又大又美丽像牡丹花。
一天,我大着胆子问母亲,“娘,你是否见过牡丹?”
母亲怔了一下,慢慢说:“其实,我也没见过,年画上倒是每年都见。光听说洛阳牡丹花好,要是在咱这儿也栽着牡丹花多好,花开富贵啊!”
我知道,当时人们养的花都是些平凡好养的话,像牡丹这样名贵且占土地的花不会很快传到我们这儿来,那就等吧!生活会天天变好,牡丹花会有的!
高中,到了县城上学。紧张地学习生活,让我忘却了这一期许。时间守不住任何一样东西,我渐渐长大,而母亲因繁忙的劳作而日渐憔悴、脸庞有些苍黄。
县城向阳街与龙山路交汇处的东南角有一处小公园,是密闭收费的公园,里面应种着牡丹,虽然门票仅一两角钱,可没多余的钱进去观赏。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园被改造,改成开放免费的公园,后来龙山河改造,公园扩大成了沿河公园,路曲林荫,分外幽静,也成了市民休闲娱乐之地,里面栽了许多的牡丹花。春天万紫千红,吸引着市民前来围观。
三
岁月飞逝,年华向老。有些情感,只知道开始,却不知道最后被雪藏于何地。
2015年去河南洛阳学习,唤醒了我心里深处埋藏许久的情愫。在国家牡丹园见到了成片的牡丹,以前心心念念的牡丹。只可惜花期已过,站在园中牡丹仙子雕塑前,看着牡丹仙子的传说,浮想联翩……领略了这座牡丹之城的魅力。
在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花园散步,走到牡丹跟前停下脚步,跟身边工作人员讲起武则天与牡丹的故事并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要具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当起重任。”是啊,年轻人要有抱负,要有担当,关键时刻能挑大梁!就如这次新冠病毒阻击战,许多的年轻医护工作者冒着危险、勇挑重担,是抗击疫情最美的逆行者。
好友买来了两个大花盆,买来了两颗牡丹栽下,放在宿舍的阳台上。原来他也是极其喜爱牡丹花的。我笑好友是一个把梦播进希望的人,梦若在,花就会盛开。只可惜条件受限,在阳台上光照不足,没有开出花,让人遗憾至极。可生活中遗憾的事还少吗?房子、孩子的教育、老人,纵有三千烦恼丝,不如拈花一笑。
公司附近的宋家村公园里栽了十几丛牡丹,品种还不少,成了最为实际的存在。盼望着,盼望着,从叶落开始,到春芽萌动,一天一个变化,一天一个心情。最终看到了阳光下那一如初见的牡丹花,牡丹花大而香,其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绿叶、花朵、鸟鸣,小桥、流水、人家,青砖青瓦、蓝天、白云,一幅唯美的画面,入眼,入心。
四
春去秋来四季流转,感动良多,是生活不断带给自己的。
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环境,栽植牡丹花属不二首选。如今,社区小公园都有栽培。花开时,想看随地都能看,方便了一众喜欢牡丹花的人。尤其是母亲这一代人,她们的梦想实现了。母亲这一代人,经历了艰难的岁月、沧桑的年华,经历了人间的心酸苦痛,日子一天天熬过来,终于把我们养大,给我们成家,看护大我们的孩子,真的不易,也体会了生活的巨大变化。
2014年,肥城市泰山牡丹园开始建设,经过近两年培育,得以花容乍现,园中已栽植牡丹40余万株,有岛锦,冠世墨玉,中国红、豆绿、大富贵等500个珍贵品种,共占地200余亩。我领着一头华发的母亲去看牡丹花。天上,白云懒懒地向远方飘去。园内,游人如织。看着美丽动人的牡丹花,母亲慈祥的脸上堆满笑,像极了花开的样子,带着满足。看看四周,观花的人屏气凝神,盯着牡丹花,心中像是吃进了缕缕清风。这时,时间静止了它最原始的本能,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逸,自然,和谐。这就是最美的风景!
“我们可要好好活着,你看,国家还发给咱钱!要多享几年福……”不知何时,母亲跟一个年级相仿的老阿姨说着话。
“是啊,是啊……”
平凡淡雅的生命,才是人群中最美的画面。
花开富贵,随着由富向贵的迈进,我们应该有一种高贵的灵魂,需要从点点滴滴的开始。物质方面,我们走得太快,文明行为跟不上前进的步伐。一些国人的随处抛弃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等不雅行为需要大力改变。
我们要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生活中最美的样子就是:脸上有微笑,心中有阳光,眼中有风景,气质中带着富和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