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诗歌浅析(赏析)

精品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诗歌浅析(赏析)


作者:刘银科 秀才,14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68发表时间:2021-12-16 16:05:24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诗歌浅析(赏析) 一、屈原与楚辞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创作丰富,有极高艺术造诣的诗人,是“楚辞”这种新诗体的奠基者。屈原以后,楚辞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形式之一。
   屈原,名平,字原,楚国丹阳姊归(今湖北宜昌)人。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上承《诗经》,下达汉斌及六朝志怪小说,开一代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以至其后的神话小说,无不受其滋益。
   屈原一生为楚国的命运奋战,虽在贵族腐朽势力打击下未能挽救楚国,但他的精神和思想感情是可贵的。他的诗歌主要抒写他在斗争历程中的感怀。诗人的进步思想,高尚的的品格,坚毅的操守,对邪恶的憎恶,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都体现在他的诗歌中。他的诗歌有《离骚》《九章》《九歌》《哀郢》《天问》等。
   楚辞原是春秋战国时期在楚地流传的一种民歌形式。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民歌的形态与《诗经》中保存的中原地区民歌的形态不同,有它独特的形制。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充实了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同时,加长了句子,扩大了篇幅。其主要特点是作为音节停顿和抒情咏叹的语助虚词在诗句中的运用,如“兮”字。其次,在句式与篇幅上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句式上来说,一般有加长句,以五字、六字、七字句居多,尤以六字为主,而此前的《诗经》等先秦诗歌多以四字为句。楚辞的句式长短也有较大的伸缩自由,参差错落。从篇幅来说也有所增大,最长的《离骚》,规模之大可与一篇文章相抵。楚辞对汉乐府的影响也很大,后人多仿效之,如汉代贾谊的《鹏鸟赋》,就是接近于楚辞形式的骚体赋。
  
   二、《离骚》简析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一首抒情诗。全诗长二千四百九十字,反映了丰富的内容。通过对诗人大半生斗争经历的记叙和复杂痛苦感情的抒发,展开了楚国政治状况和政治斗争的广阔画面,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精神情操和强烈的爱国思想。“离骚”就是遭遇忧愁之意。创作时间大约是屈原中期被流放到汉北之后。全篇分为三个大的段落,下面逐段分析。
   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为第一大段,自叙大半生的斗争经历,抒情浓厚,感情深沉。前八句为第一小段,交代自己的身世、家族的起源以及自己名字的来由。所以父亲给儿子起了一个美好的名字:“正则”。这个名字隐含“平”字,“灵均”则隐括“原”字。
   从第九句到“来吾导夫先路”为第二段。叙述自己的人生态度与志怀。屈原的人生态度很积极,他认为,虽然自己有很好的先天禀赋即所谓“内美”,可还必须进行后天的修养即“修能”。诗人以芳草比喻美好的品德和才干,他朝夕采摘,汲汲不可终日。他要抓紧培育自己,增强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身。他向楚王发出呼号:应乘壮盛之年去掉污秽的东西,乘上骏马飞奔,诗人愿做一名马前卒。在这里,诗人对楚国的殷切期望,献身楚国未来的赤诚之心跃然纸上。
   接下去至“伤灵修之数化”为第三小段。写自己忠心为国为君反而遭馋见疏的遭遇和悲慨。诗从这里进入到楚国现实政治状况,首先诗人回溯了楚国先代贤王的盛世。屈原认为,由于前代三位贤王道德纯粹,因而贤臣很多,充满朝廷。诗人在此仍以芳花香草比喻贤人,引据历史的经验教训,说明君道的正邪与国家兴亡的关系。尧舜光明正直,大路畅通;夏桀、殷纣放荡,则步入小径穷途。然后他又转入现实,指出由于党人的苟且偷安、贪图享乐而把国家带到了昏暗狭隘的险路上。而自己的焦急并非为一己之安危,而是担忧国家的倾覆:“恐皇舆之败绩”。接着剖白自己的心迹:过去在王的左右辅佐,是为了赶上先王的步伐,可是君主不明察,反而听信谗言迁怒于自己。然自己明知忠正直言会招来祸端,但也不能沉默不言,要保卫君王和国家利益,最后以伤怀慨叹结束。说君主与己本有约在先,现在却撕毁而改变了。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在乎一己之穷通荣辱,而关心国家之安危兴亡,充分表现了诗人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从“余既滋兰之九畹兮”起以下八句为第四小段,写诗人精心培育人才及人才的变质。诗以香草比喻人才,诗人种九畹兰,百亩蕙,以待时机为国效力,“想俟时乎将刈”。“刈”原意为砍割,这里是说为国效力。但可叹的是,当政局变化,自己遭受摧抑而党人嚣张一时,这些精心培育的人才都纷纷变质了:“众芳之芜秽”。对他们在逆流中的变节与堕落,诗人发出深深地慨叹。
   从“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到“愿以彭咸之遗则”为第五小段。诗人表明自己走的是与庸俗群小完全不同的路。群小以一己私利为核心,驰骛追逐,钻营竞进,贪得无厌,妒贤嫉能;而自己所急则在修身为国。诗中仍以芳洁美好之物喻指美好品德。他朝夕不停地饮露餐菊,结苣纫蕙,这些都不是世俗人所追求喜好的,但他坚定地表示,他走的道路虽不合今人的脾胃,却愿以前代贤人为榜,遵循先贤彭咸遗留下来的原则,不改变初衷。相传彭咸是殷代的一位贤大夫,他坚持向君主谏争,君主不听,他也不放弃自己的主张,最后投水而死。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楚国政场中一般庸众的精神状态,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纯洁的心灵与灵魂。
   从“长太息以掩涕”到“门在前圣之所厚”为第六小段,感叹人生道路多艰,楚国统治集团腐朽,但自己绝不改变态度。诗中还是以芳草喻指美好东西。他所追求的这一切,对仇恨他的人来说,现在都变成了馋毁他的罪状。但是,虽然面对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对自己的追求却是无比坚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不过处境却分外险恶,小人肆意造谣诽谤,君主不体察他的哀情,他已“穷困乎此时也”。可诗人宁可立刻去死或流亡,也绝不为小人之态。方与圆是不能相合的,道不同也是不能相安的。屈原宁死也要坚持清白正直,走前代圣贤嘉许的道路。在这一小段里,我们可以看到楚国的现实状况:君主昏聩,群小肆虐,是非颠倒,政治混浊。在这种环境中,可以想象诗人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
   从“悔相道之察兮”到“岂余心之可惩”为第七小段。与凿枘难合,他决心退出政场,但是绝不改变初衷。屈原认为自己对楚王是一片忠心,对楚国事业发展是一片赤诚,但却遭到排挤打击。这是自己没有认清道路的结果,没有识透朝廷的腐败,没有看清楚王昏庸、党人猖狂这种形势。那么既然如此,就趁迷途未远,回到原路吧!诗人为客观形势所迫,不得不退出政场,而同时对自己崇高的操守,他表示并不放弃。“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所谓“初服”,即继续修炼自己的美好品质和情操。尽管这些定不会被君主了解的,也在所不计。他以芰荷为衣,芙蓉为裳,戴上高高的帽子,披上缤纷的长佩,集美洁于一身。人生都有所好,屈原他独以“好修”为常。在遭遇大挫折之后,这斩钉截铁的宣言,有格外感人的力量。
   以上是第一大段的内容。它揭示了楚国政治的腐朽,记述了诗人走过的艰苦斗争历程。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出诗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诗人有高远的理想,渴望楚国强大腾飞,充满爱国主义精神。诗人的操守志节坚定不移,虽九死而不悔,卓然挺立于卑琐脏污的政局和世俗之上,闪耀着人格的光芒。
   《离骚》后半部还有两大段。主要是通过幻想的情节,进一步表现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无比沉痛的感情。
   在第二大段中,首先是女媭劝告屈原不要那样违逆流俗、倔强自执以取祸。但放弃自己的主张,改变忠言直谏的态度,与世沉浮,也还是可以走通的道路,但却是屈原不肯走的。诗人在矛盾苦闷中向重华即舜陈词,对自古以来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的回溯和检讨,总结出一个事实,即:皇天无私,唯德是辅。屈原坚持认为,只有英明高尚的君主才能享有天下,没有“非义”、“非善”即不义、不善而能取得民众拥护的帝王。于是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态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求索实际象征着诗人欲再取得楚王信任的可能性。此时此地,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通过幻境来描写这一新的探索历程。诗中写道,他来到天帝的宫门前,却被看门人拒之门外。而他没有放弃与天帝相见的决心。他开始寻求可以作为媒介能与天帝通话的女子。他求高塘神女、宓妃、有娍氏的美女、有虞氏的姑娘。但结果是或者根本没有见到,或者淫佚傲慢不够理想自己不愿见他们,或者已被别人求去了,或者媒人笨拙而不顶用,总之都落了空。“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说明此路是不通的。这一段通过争取再报效国家的努力,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和从政报国的高度热情。
   在第三大段里,诗人通过灵氛占卜和巫咸降神,抒写另一种心灵矛盾。即在楚国完全绝望之后,是否可以到别的国家去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道路。这在战国时代“楚材晋用”是很普遍的现象。灵氛劝他出走:“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而巫咸则认为屈原应该沉浮待时,以求志同道合的君主。诗人通过认真分析楚国的形势,感到时不我待,于是决定出走。但正当诗人在征程中神志飞扬时,突然在朝阳的照射下,看到了自己的故乡,不仅自己悲伤起来,连马也眷怀故土而不肯前行了。屈原爱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更爱自己的国家,他不能把政治理想与祖国分开。他终于中断了自己的行程,表示将效法古贤彭咸的榜样,以身殉理想以身殉祖国,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离骚》全诗是围绕诗人遭逢不偶展开抒怀的。由于诗人的坎坷是来自于楚国政治的腐朽和贵族统治集团的黑暗,来自诗人的进步理想与腐败现实的矛盾,其中包含兴楚与亡楚的重大斗争,就使这首长诗不是个人不幸的哀吟,而包含了深广的历史内容,成为一首伟大的政治抒情诗。其中最为感人的内容,是诗人对进步理想顽强执着的追求,对腐朽势力的猛烈的抨击与抗争,对自己国家的无上关怀和热爱。充分显示出屈原峻洁的品格。正如司马迁所说:“其志洁,其行廉。”“可与日月争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屈原其他作品
   除了《离骚》外,屈原作品中《九歌》和《哀郢》占有重要地位,还有《九章》《天问》等浪漫主义诗歌也很有名。
   《九歌》是屈原别具风味的一组诗,它是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屈原把巫祭中所唱的歌词吸收整理予以再创造而成为一首内容更为充实的诗歌。《九歌》共十一篇,并非九篇。下面我们以其中的一篇《山鬼》为例,看看它的特色。
   《山鬼》是祭山神的诗,祭的是巫山女神。传说巫山神女是天帝的小女儿,没有出嫁便死去,葬在了巫山。诗歌描写她独处山中的孤独幽凄之感、祁盼意中人前来相会的焦灼心情,疑虑不安的心境以及深沉的相思。
   诗的前四句为一节,写山鬼的美丽姣好。第一句点出山鬼的所在,“若有人兮山之阿”,她独处于丛山的深处。第二句写山鬼的装束,她穿着薜荔制作的衣裳,扎着女萝编织的带子。这与女神山居的环境和芳洁的品格是相符的。第三句写山鬼的仪容形态,“既含睇兮又宜笑”,从动态上描画出生动的情态,使山鬼的笑貌更加活灵活现。短短三句诗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幽僻的环境里,看到一位芳洁而又美丽多情的女神,笔墨十分传神。第四句:“子慕予兮善窈窕”。“子”是山鬼思念的意中人,“予”是山鬼自称。山鬼自信意中人是倾慕自己的品德、容貌的,说明他们之间有过亲密的往来,深切的了解。
   “乘赤豹兮从文狸”以下四句为第二节。写山鬼思念意中人的行动。她从山的深处赶来,乘坐辛荑木做的车子,上面插着桂枝编结的旗子,用赤豹驾车,以文狸拉边套。这种对车驾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芳洁的气息,而且充满了神秘的气氛。“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今天她换上了一身新装,采撷了芳香的花束,准备献给自己的意中人。表现出了她的一往情深。
   从“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到“岁既晏兮孰华予”为第三节,写山鬼怀着一腔热爱却没有见到意中人的失意。她穿过茂密不见天日的竹林,经过艰险的山路,“路险难兮独后来”,耗去好多时光很晚才赶到这里,显示了她的志诚和热烈的追求。没有见到意中人,她爬上很高的山顶眺望,“表独立兮山之上”。可是天气很坏,浓云密布,白昼阴晦如暗夜,东风吹来一天细雨,一片昏沉沉的景象,不禁使她格外伤感。“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灵修”指山鬼的意中人,“留灵修”即为灵修而留之意。“憺忘归”是说山鬼痴心等待,忘记了归去,虽然未见,她却迟迟不肯归去。“岁既晏”是岁晚的意思,包含着青春年华突然逝去的迟暮之感。“孰华予”,盛年已去谁能使自己重返青春呢?沉重的伤感叹息,在似对意中人未来的怨艾中,表露了与意中人同享青春欢乐的那种热烈期望之心。
   “采山秀兮於山间”以下十句为第四节,写山鬼不见意中人后的复杂心境。前四句为一层,山鬼百无聊赖,在蔓草连延、山石丛错的巫山中采起灵芝来。她抱怨公子不来,情怀怅惘,然又推想意中人不来并不是忘了她,也许是不得闲没有时间吧!后三句为一层,写她疑信参半的内心活动。从自己的芳洁写起,“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山中人”即山鬼自己。山鬼她芳香如杜若,喝的是清泉,居住于青松之下。她如此雅洁芬芳还不足以使意中人倾心吗?因而对爱情充满了信心。认为对方也一定是思念自己;可是,为什么又迟迟不来呢?她疑心重重。”君思我兮然疑作”,完全陷入了疑信不定的彷徨境地。

共 998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首先非常感谢刘老师能将这篇宏伟的屈原诗歌浅析下嫁我们江山征文,为我们爱好诗歌楚辞史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单从此篇浅析的建构来看作者是用心了同时也在实践中检验,淬炼了这篇浅析,行文格式很规范;从文章内容来看理论支撑充分,论据充实合理,这是非常值得赞善的。对于屈原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了解的,开篇刘老师就屈原个人做了人物分析,并从多角度的论实上作出补充说明,谈到个人见解,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这篇浅析。从专业角度来看,作者在阐释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对于屈原以及楚辞研究做了详实陈述,为我们读者开启了楚文化的征程,这是值得欣慰的一点。其中不乏作者对于离骚做了充分剖析,从多方面论述了屈原对于楚辞文化的个人努力,同时对于研究楚辞文化提供了史料基础,这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作者以《离骚》为例,简析它的艺术特色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浓郁的浪漫主义,二、比兴手法的运用,三、铺张的描写,四、情节在抒情诗中的出现,五、章法上的波澜曲折、起伏不定。从这点可以看出作者是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具体得当。其中作者充分的将诗经文化融入楚辞,并结合比兴手法对离骚做了充分浅析。了解楚辞文化的人,对于楚辞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是大加肯定的;从诗经中国风民风的语言魅力充分阐释了当时民风淳朴并以歌谣的形式得以充分传唱;当然楚辞文化中饱具有语言和浪漫色彩的屈原作为杰出代表;其中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西汉刘向编辑成《楚辞》集,东汉王逸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 唐孟浩然《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 辞。”《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楚 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上》:“有楚 辞,屈 宋以下,效 楚辞体者,皆谓之 楚辞。”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楚 辞者,楚 人之辞也。虽‘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缱绻恻怛,故能义兼《风》《雅》,体先词赋,於是楚 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矣。”这些都是楚辞盛大的时代活跃的一笔财富源泉。当然理解楚辞要从多角度认知;楚辞”是指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明显区别。进一步说,楚辞的直接渊源应该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这样就进一步印证了刘老师对于诗经文化中楚辞得到了沿袭和发展。当然屈原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由于楚辞和汉代赋作之间的渊源关系,所以屈原作品又有“屈赋”之称。如:荆轲的《易水歌》,就采用了这一体裁。这是一份沿袭和传承的色彩展现。“楚辞”体的诗歌总集,除了收入战国伟大爱国楚人屈原还包括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还有一点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由于地理、语言环境的差异,楚国一带自古就有它独特的地方音乐,古称南风、南音;也有它独特的土风歌谣。我想这些正是楚辞文化的盛宴,同时也是刘老师费尽心血讴歌浅析屈原的诗歌所在,正因为这份楚辞文化感染了我们,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烈火。最后借此中国文联十一大和中国作协十大代表会的胜利召开,习总书记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为引领,期待刘老师能够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再次感谢刘老师的分享。祝你创作丰收,身体健康。【编辑:静安云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22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安云儒        2021-12-16 16:20:18
  我想这些正是楚辞文化的盛宴,同时也是刘老师费尽心血讴歌浅析屈原的诗歌所在,正因为这份楚辞文化感染了我们,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烈火。最后借此中国文联十一大和中国作协十大代表会的胜利召开,习总书记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希望为引领,期待刘老师能够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再次感谢刘老师的分享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会员,现代00后新生代诗人,自由撰稿人。
2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2-16 16:35:22
  非常感谢静安云儒老师对拙作的深刻剖析与高评!问好!祝老师工作顺心、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2-16 18:27:53
  学习绝妙好文。共赏屈原大诗人。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2-16 19:44:30
  感谢黄社高评!祝冬安文丰!
5 楼        文友:鲁励        2021-12-17 16:56:30
  品读老师佳作,多益颇多,祝冬安!
鲁励
6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2-17 17:04:19
  多谢老师关注!远握,冬祺!
7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2-17 18:32:01
  刘老先生乃大家也,又是一个大部头,与屈子之伟大甚是匹配。堪比经典教课书,学习了定能受教非浅!
8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2-17 19:49:43
  非常感谢茆屋闲客老师对拙作的美评!只是一点学习心得而已,其实难负高评。远握!冬安!
9 楼        文友:叶雨        2021-12-18 10:06:11
  刘银科大哥对楚辞的理解和分析,真是精准到位,尤其是艺术成就和社会意义更是具有指导性,读后受益匪浅。赞一个!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10 楼        文友:刘明国        2021-12-23 21:56:16
  静不下心来,钻不进原文里去,功底不扎实,思路不开阔,赏析不细致,是写不出这样大气旳上乘之文來的!佩服刘银科老師,向家门同志学习致敬!.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