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赏粤地奇石吟(古风)
序歌所云:粤地之壮美也,盘古岁月,开天辟地;先秦诸越,千载广东。地滨南海,毗邻四省之港澳;潮涌珠江,融汇百川之浩渺。踔厉于当代,风发于今朝。奇山秀水,云蒸霞蔚,车马辐辏,人文荟萃。山河为其骨,江海赋其魂,日月化其表,璎珞垂其文。钟灵毓秀,妙笔生花,织绚烂之锦绣,播风骚之奇葩。天皇继盘古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九龄梅岭筑衢,功高德劭;韩愈潮州治鳄,史载名昭。
赏石文化,起始于远古,立意于春秋,发言于魏晋,繁盛于唐宋,移情于明清,当盛于我朝。但闻练石女娲,补天生彩;遂有读云霞女,化地落红。遍行神州大地,可见五岳虎踞龙盘,江河蜿蜒逶迤;举目华夏春秋,多有奇石楼庭水榭,盆景穿堂入室。雄若崇山峻岭,苍茫叠嶂。烟翠三秋色,可谓石小乾坤大;波涛万古痕,乃为景微内涵丰。丹融百谷,霞覆千峰。七彩蔚成,张掖添斑斓画卷;九重韶起,祁连得烂漫诗风。嗟夫!容川纳海,引凤筑巢。吟无言之诗,仁爱包容,如大地之宽厚;作有声之画,德才奉献,似沧海之雄辽。诗意勃发,而作此古风,以赞誉粤地奇石,诗曰:
变化万端岭崇闳[1],天然俏楚歇郁隆[2]。
鸿蒙初辟练石女,太古仰天折共工。
天地一丸苍山阔,粤池九转万壑松。
雁南[3]飞茶铺云顶,园味墨染老仙洞。
大雅不雕冶品性,斋堂琦玉香气浓。
奇峰怪石垂天井,碧海微涛架北宫。
烟雾一鹤排云起,飞流高并两峰红。
慧眼识珍留古迹,山形悟缘道法融。
鉴古知今识大雅,铿铮美仑化奇功。
质朴无华坚韧韵,逍遥独立形神萌。
天赐奇石共观赏,难赋妙境有人同。
百籁音律增灵气,佳酿仙茗催酒童。
天工开卷借纸墨,日月星辰斗江河。
陨星吐芒仙人捧,闭眼鸟兽无影踪。
神州大地昆石玉,乾坤万载卧寒冬。
岭南画风[4]撞艳彩,镬耳[5]诗骨雕襄钟[6]。
三峡河洛绘尺幅,灵璧[7]英石[8]也匆匆。
献璞卞和镯美饰,丹霞[9]落凤沉江东。
君子美德若此玉,智者乐水船千重。
米芾相拜赏此壁,我笑李白睡松风。
诗仙醉此没人饮,拔剑翠湖望塔空。
千秋碧珠天作画,赤水深谷潜飞龙。
铺锦彩云山水秀,西行玄奘漫诗风。
靛青橙绿携桂兰,鸡血石凝珊瑚冻。
玉笋插楣僧拜佛,提篮观音不相送。
蓬莱殿外丝绸路,美景几回动王宫。
神龟出海惜旧梦,万古沧桑也峥嵘。
落月难留闻马可,横山微紫笑东虹。
张骞北去持汉月,千鸟南归越奇峰。
秋冬寒暑凝暮霭,昼夜阴晴耀丹红。
银波隐约啄孔雀,魔镜变幻亦无穷。
细刻精雕垂今古,扶摇魂入兜率宫。
凤起腾蛟催杨柳,引川江畔树伟功。
千秋梁祝化诗魄,宝鼎蝴蝶来争红。
长啸黎明世界母,晶莹致密冰心壶。
方解天书藏奇处,轻纱赋予穿小虫。
诗意栖息迎鬼客,奇石悟韵满飞琼[10]。
重湖冻脱秋波骨,五色峨嵋念弟兄。
佳气氤氲卧阶碧,树藤深老竹影空。
富贵神仙浑不羡,石山观海胜乔松。
饱霜秋兔烟云意,千古悬知送晚鸿。
电击雷劈经捶打,孩臀凝滞比鬣鬃[11]。
人间正觅擎天柱,眼底都无老苍松。
隐岩连环蜕野骨,依琴画雨伴诗农。
禹鼎觅迹魑魅尾,神威助余斩剑锋。
历代江海多豪杰,何须五斗东海送。
三峰有意冲隙处,亭过凌霄碧争雄。
日月灵气披尘世,乾坤精华染丹霞。
五湖四海走万马,千古文章沾瑶觥[12]。
无形至尊穿浪秀,不改江山曲同工。
璀璨天华洼樽酌[13],我为三友砚席同。
忽疑天上落贵子,不似人间有茖葱。
寒玉轻敲出斐亹[14],半掩落日作僰僮[15]。
空谷岚烟曾硅化,真禅无字渡岱宗[16]。
莫闻截断劈斧岭,天下也能逞英雄。
二〇一八年八月
【注释】:
[1]崇闳:有高大宏伟之意。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回写道:“室宇崇闳,器服珍丽。”
[2]郁隆:意思是暑气隆盛。晋·葛洪《抱朴子·博喻》:“炽暑郁隆,不能消雪山之冻。”
[3]雁南:即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
[4]岭南画风:即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
[5]镬耳: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人物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
[6]襄钟:是指春秋郑襄公宗庙内的钟。
[7]灵璧:即灵璧石,中国四大观赏石之一。
[8]英石:观赏石,产于广东省英德市。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石。
[9]丹霞: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
[10]飞琼:指传说中的仙女,是西王母身边的侍女。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
[11]鬣鬃:释义为马、猪等兽类颈上的长毛鬛,《左传·定公十年》:“公取而朱其尾鬣以与之。”
[12]瑶觥:释义为玉杯。唐·薛用弱《集异记·蒋琛》:“酌瑶觥,飞玉觞,陆海珍味,靡不臻极。”
[13]樽酌:指饮酒之器。唐·韦应物《答畅校书当》诗:“虽云无一资,樽酌会不空。”
[14]斐亹:亦作“斐斖”,指文彩绚丽貌。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八:“名字巍峩先蘂牓,词章斐亹动文奎。”
[15]僰僮:僰族的奴隶。唐·张说《大唐陇右将校颂德碑》:“贾死畜贮绢八万往严道,市僰僮千口,以出滞足人,其政七也。”
[16]岱宗:对泰山的尊称。《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