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回归】邂逅安黎文字(随笔)

精品 【回归】邂逅安黎文字(随笔)


作者:心路 布衣,36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34发表时间:2021-12-22 08:34:40

【回归】邂逅安黎文字(随笔) 来自文字的魅力让我在没有网售渠道的情况下,在手机上借由文章链接的形式完成了对安黎老师散文集《丑陋的牙齿》(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全文阅读。
   一直以为,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里面一定有着某些你很在意的特质。比如:安黎老师的文字。
   不必说老师深厚的学养及文化修养;也不必说他自身独具的文学禀赋与文学抱负;单就他文字中的内在思想和精神追求;语言表达上的精准、形象、确切与创新求异的风格;为文的严谨态度与做人的高度合一;还有他对真善美的不孜追求与自我践行及博大的悲悯情怀与忧患意识和那敢于担当与发声的勇气与精神皆是我所欣赏与钦佩的。
   源于自小对文字的喜爱,便有了打小痴迷于读书的嗜好。若说小时候对书本的喜爱源于天性使然,那么后来对书的热衷便演绎成为一种精神的需求。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者,人都具有孤独的特性,我也许更甚。
   年轻时为了生活,繁重的体力劳动常让人感觉疲惫,但真正困扰我心的却非身体的劳累而是精神的饥饿与心灵的孤独。倘若遇到雨雪天气不能出工劳动,偶尔有幸借到三两本恰好心仪已久的书来,那堪比一顿现实的美餐还解馋,还令我兴奋激动!得到书本的我极像那久未进食的饿汉忽然发现碗里的肉星,顾不得吃相的雅俗,迫不及待地只管往嘴里吧啦了。
   随着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入贯彻,以及我国文化体制建设改革的深入发展,农家书屋、图书室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全国各地。阅读的渠道越来越宽阔。我便是踩着这遍地书籍的阶梯邂逅了蒲城作协这个文学爱好者的平台。在这里,我认识了众多的如我一般的文学爱好者和许多本土的知名作家,并阅读到许多省市外的名家作品。安黎老师的文字就是这样不经意间进入我的视野并绚烂成一朵瑰丽的文学之花植入我精神的沃土。
   回望我所读过的安黎老师的所有文章,几乎找不到有关风花雪月清浅吟唱不痛不痒的篇章,他所关注的对象大都涉及社会底层民众,抒写普通小人物的命运及他们艰难的生存状态,尽管他身居繁华的都市。都市与农村在人们的意识常态中常有着高低贵贱之分,都市的“高”常让位居其中的人们的目光也高高在上。那些匍匐在地面上的蝼蚁是很难进入他们的视野的。但在安黎老师的眼中,一个街边卖报纸的残疾老人、一对普通的外来打工夫妇、一个陌生的普通写作爱好者、还有他上班途径的一条窄小而并不美观的马路及马路边巷子里卖烟的店铺老板等林林总总的普通人物、平凡物事、甚至一株草,一棵树,一只羊等都会激起他的同情心,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仿佛关注、帮助他们是他天经地义的义务。看着他们艰难的生活状态,他心中的悲悯情怀就会泛滥:直至给他的房客把房租降了又降;每天用一元钱的价格去购买一份五角钱的报纸;给朋友找工作,急别人之所急,操他人之“闲”心;无偿帮助众多“迷失的羔羊”回归正途。每每读到这些文字,我的心都会被温情充盈,感觉安黎老师好像不是那个在人们心中颇为神圣的作家,而更像一个亲和的邻居大哥。感觉他就是中国版的传教士——“卞福汝”和“冉阿让”。他用自己的一己之力身体力行,传递善心,传播大爱,让这个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缕阳光;少一份邪恶,多一份美好!
   但如果因此而以为他写作的涉域范围仅局限于他目力所及的普通“民众”,那就有失偏颇了。其实,他写作的涉域是宽泛而多元的。除却对底层民众的热切关注外,他还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灵魂。他书写人性、物欲、环境、生态、金钱、腐败、庸俗、愚昧、贫穷、饥饿、灾难、官僚政治、文坛病相等诸多严肃且沉重的主题。除却他难产(历时8年才得以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痉挛》(1995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对以上诸多主题的涉及外,仅一部小小的散文集也能展现他海量的思想容量,容纳以上丰富多样的写作主题。早在上个世纪1997年,他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丑陋的牙齿》里,他就利用诸多篇章叙写了人们破坏自然生态,滥杀残食动物的可恶行径。他借用人体身上的一个器官——牙齿这个意象,来揭示人性的贪婪无度,并发出尖锐、冷峻、沉郁、痛切的灵魂之声——“牙齿,在我的眼里,已真实地还原为一排骨头了,而且是一排十分残忍、十分卑鄙、十分丑陋的骨头。”并以“牙齿的贪婪已对这个世界构成最为严重的威胁!”之声向人类敲响警钟!
   他忧虑:人心物化,精神虚空。“现代人恰恰发生了错觉,以为外观是一个人高档和低档的唯一标志,于是,这样那样地修整自己的皮囊,而任其灵魂生锈,心田荒芜。”“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人心膨胀,生活变得越来越浮肿。商品化的狂风卷着躁动不安的人群随波逐流。道德的光亮不再耀眼了,仁慈的星火不再辉煌了。人们没有心思再忏悔自己,不再顾及自己的人格形象,为了钱,为了名利,他们赤裸裸地贩卖着自己的灵魂。由此,我想到,当前急迫的不是绿化草坪,而是要绿化人心。”(出自《绿化人心》一文)
   如果说安黎老师的早期作品更多呈现出的是对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一种放眼瞭望,低眼俯视,遍野搜寻的大扫荡式的罗列发现,是他步入人生初级阶段青年时期一种趋于感性的思想、视觉的呈现,也可视做他成长路上的心灵轨迹,或者代表了他一段时期内的心态和情绪的话,那么他的中期作品则更多地趋于成熟和理性。实时,他也已进入生命的壮年时段,创作的黄金鼎盛期。这个时期他完成了他的第二部和第三部长篇小说《小人物》(2000年出版)和《时间的面孔》(201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创作。由于这两本书我目前还未能购买到,没有阅读,所以在此不加评议。但安黎老师在《丑陋的牙齿》一书《滋味——有关一本书的感慨》一文中对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痉挛》艰难的出版过程的详尽记叙却令我过目难忘:“这部书稿在长达一年的旅游之后,重新又回到了我的身边。……我托着它,像托着一具冰凉的尸体。回到屋子,我哭了,泪水滴湿了胸襟。我当时唯一的冲动就是擦着火柴焚烧了它,让它变成一堆灰烬。可当我真的擦着火柴的时候,却又不忍心了。它蜷缩在那里,像一位知道死亡即将降临的弃儿,那么可怜,那么凄楚,……它是我的孩子啊!它的身上浸润着我的精血,它的体内蕴含着我的魂灵,我怎么能烧了它呢!”对于安黎老师的此等心情,我想,每一位做过“母亲”的人都是深有体会的。这样的打击之于每一位母亲都是残酷而深重的。但这么多年来,无论顶着怎样的压力,面对怎样的打击,让我们颇受鼓舞的是:安黎老师始终不曾弃笔,怀着对文学的一片赤诚之心,辛勤地耕耘在文学这片热土上,一点一点积累、营建起自己丰沛卓越的文学花园,为我们创造出了一盘盘极具营养的文化大餐。
   随着对安黎老师文字阅读的不断深入,隐于一个作家胸中的担当与情怀逐渐显山露水。那就是他寄予自己的文字以文学的担当。
   首先是他对自己的写作意向和终极目标的定位很明确。“我更希望自己通过文字,担负起某种对于社会的、关于人类的、关于人性的某些责任。具体而言,就是想通过文字行驶救赎之责,去拯救陷入艰困者的命运,去拯救日益堕落的世风,去拯救那些偏离人性道德的灵魂。”(散文集《别样的发现》一书中《文学不是生活的简单复制——答三秦都市报薛卫斌先生问》一文)。在这本书中,他分别以《文学应守德而为》《文学与善同行》《文学是一台探测仪》等五篇关于文学的篇章来阐释文学的作用和意义。引导文学写作者建立正确的文学理念,指引写作者树立文学信仰,并强调:“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唯有老老实实,夯实根基,打牢基础,一砖一石,一木一瓦,才能垒砌千古之架构,万世之奇崛。”的结论。特别是《文学要循道而行》一文中关于文学的“道”的解说更是精辟。他说:“文学中的‘道’,包含着三个层面:其一,精神的层面。精神层面的‘道’,主要指的是作者的价值立场和价值指向。其二,内容的层面。内容层面的‘道’,指的是在材料的选择上有取有舍。其三,技术的层面。技术上的‘道’,指的是文字与标点要合乎规范。”他把怎样去写作这个常态化的问题借用老子的“道”学,形象地去解析,让人感觉既新奇又易懂。对于文学写作者来说,无不起着画龙点睛的点拨和引导作用。
   当然,他所希望的自己的文字担当“救赎”的愿望,不单体现在文字的单纯剖析解说上,还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
   在他最初的从教到中途从政,又到后来的弃政从文的人生轨迹中,他始终不忘关注教育,关切社会未来,关注人类的精神走向。他倡导人们多读书,读各类书,读经典名著,拓宽视野,汲取精华。特别是青少年及写作者。他认为学养是一个写作者创作的必备前提。他自己博览群书,涉猎中外各国文学、经济、地理、历史、科学、哲学、宗教等各类书籍,丰富积累知识能源。他的写作涉及诗歌、散文、杂文、小说、评论等诸多体裁,发表文字二百余万记。在多年的写作实践中,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人饿了,急需的是食物而不是鲜花,人病了急需的是医生而不是高尔夫球教练。”文学应发挥它自身拯救灵魂的救赎作用;应该让文学跟随时代发展发挥更为现实的作用。于是,数十年来,他持续不断地从事着公益性的心理辅导实践,历时一年有余,行程数千公里,从上百个采访的样本中,遴选出了十四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不辞劳苦地书写出一部调查笔记体纪实文学——《那些家长》(2020年西安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书籍。这本书刻绘芸芸家长的众生像;开具育儿病理的诊断书;开启家庭教育的新模式;融文学性、纪实性和理论性为一体,为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问题的家长;为深陷困惑和迷惘的所有家长,答疑解惑,寻求医治良方。并最后总结出:“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没有不合格的家长,只有教育方式不当的家长。”这段至理金句。期许于通过自己的文字,呈一己之力,为那些迷途的人儿掀开一缕阳光的通道,驱除心中的雾霾,救赎那些走上歧途的灵魂,让他们回归正途。
   在当下喧嚣喜聚及跟风的世风下,安黎老师显得有些独异。人们看到的他常常是出现在各种文学访谈中,各省市的文学讲堂上,还有大多隐在日常的不为公众所晓知的公益性心理辅导上。极少在各种会议上看见他的身影。他的文章简介里只有一个最基本的国家一级作家,其次就是他的美文杂志副主编的职业编辑身份。然后就是有关发表出版的书籍介绍。也许因了他的轻头衔,他才得以轻装上阵,利用更多珍贵的时间去创作。他的创作始终紧贴中国国土的心脉,时刻倾听来自大地赤子的心声,利用文字的手术刀,化疗依附在他们精血里的毒菌,驱除笼罩他们心灵的雾霾;同时又与世间万物深情对话,与故乡故土隔空絮语。于是就有了系列的《雪之语》《地之语》《路之语》《幸福的野花》《落叶的境界》……等多篇精短千字文的作品问世;不仅如此,他还深情回望故乡的前世今生,起落沉浮,文化史脉等,借故乡耀州一隅小窗口去瞭望外界更广阔的世界,通过对故乡的解析去探测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足迹。于是散文集《石头发光的地方——回望耀州》(2019年西安出版社出版)诞生了。最近,又一部散文集《与故乡握个手》再次与读者朋友们见面。这些作品无不浸透着安黎老师对故乡母亲,对大地母亲的无限深情,更寄托着他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感恩。爱的表达形式有多种,有人选择颂扬,给人以激励和鼓舞;有人选择从中找寻不足,希望被爱对象能有更大的提升以趋向更加完美。安黎老师无疑属于后者。也许,安黎老师的爱更深沉更炽烈,所以他的文字就有了父亲般的犀利与批评;母亲般的温情与包容;朋友般的真诚与真实;甚至横瞧竖看都不达标的挑剔;更有着长者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但无论哪一种,爱的初心都值得鼓舞,就像成长中的孩子需要鼓励也需要批评一样,其目的都是希望他们趋向更好。
   总以为,一个人的文字,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图谱的显现。一篇文章抑或一部书能否吸引读者,首先是他的语言,其次是布局与内容(即怎样讲故事与故事本身的问题)。但最后真正能沉淀在我们脑海里的却是它的思想。它或有着强大的震撼力或有着警世的启迪作用。譬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及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这两本书。
   《悲惨的世界》最大的思想光芒就是:对善的倡导。一切屈辱与不幸,灾难与挫折都无法撼动作者心中对爱与善的追崇与信仰。它辐射给我们的信息是:再顽固坚硬的石头在真诚的感召下也会如遇热的冰雪逐渐融化。我因此而始终忠于对真诚的坚守。诚如——安黎老师在《那些家长》一书中《你若是太阳,儿子就活得很有光芒》一文中对他儿子所说的话:“哪怕社会是个污水池,我们都要努力地做一滴清水;哪怕全世界的人都不诚实,整个社会信用垮塌,我们依然要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共 643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退休后我就守着一些旧时光浅浅度日,对外界的信息就止于骇人的文字标题。我不知道安黎,也没有读过他的文章,从心路的这篇随笔中我知道了安黎,也认识了安黎。心路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坚守着做人的底线,关注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关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旺盛的精力,为我们当前的社会生活发出应有的声音——为了不负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而展现自己,燃烧自己,勃发自己。通过心路的这篇热情洋溢的文章,我感到了许多欣慰,这个时代还是有洁净的灵魂努力,还是有坚韧的操守砥砺,还是有不屈的人格美丽。为此人们应该对当前生活乐观。我发现,心路虽然是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但其爱好程度已深深浸入她的血脉,文学的召唤已成为她的终身向往。我相信心路在未来的岁月中,会让自己的文学之路更加宽广,更加通畅。佳作,特此推荐!【编辑:策马南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223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12-22 08:36:59
  感谢心路为回归社团又添新彩,在此,祝心路老师2022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2 楼        文友:心路        2021-12-22 16:57:47
  特别感谢南山老师,在身体刚刚恢复后就辛苦编辑此文,其心系回归,情系文友的敬业精神令心路感动!再次感谢!提前祝福老师2022年身体康健,幸福快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楼        文友:一窗清寒        2021-12-23 10:01:12
  一句一句读完了心路的这篇读书随笔,由衷地向你发出赞叹。我知道,一个具备很好的文化素养的读者,是很擅长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内蕴的,但想不到的是,你做得如此甚好。这篇文章以安黎先生的作品为轴心,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从各个角度进行理解感受,在鉴赏中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怀。内容涉猎之广,审美视觉之阔,思想意蕴之深。当今生活,人心浮躁,能像心路一样静心、潜心地阅读并达到阅读之最高境界,是非常难得非常珍贵的。我们的社会需要有良知的作家,而作家也需要更多像心路一样的读者,只有这样,文学的精神之光才可以散发得更加辽阔广远。谢谢你心路,遥祝冬日安好,佳作频频。
4 楼        文友:心路        2021-12-23 11:47:56
  好久不见,清寒友好!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安黎老师承载了我对文学所有的美好寄托,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美,那么多的善,那么多的暖,那么多的真诚和友好,足以冲淡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就像安黎老师所说,文学也许承担不了济世的重责,但它有一股改良人心的力量。所以有安黎这样的作家,我很欣慰。今天,看到友的精评和理解,更是感觉欣慰和高兴。顺祝友在即将来临的2022年,身体康健,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