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初见】北国之冬:冬捕(散文)

精品 【书香·初见】北国之冬:冬捕(散文)


作者:北方天马 举人,3451.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02发表时间:2021-12-26 09:54:37
摘要:东北的冬捕生产因古朴、庄重和独特,而显得神秘、神圣与震撼。 历史的延续与传承,古老捕鱼方式,成就了北方冬季的盛典,形成地域民族文化,诠释着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也彰显了北方民族的智慧与聪明。这是人和自然实实在在的融合,是人与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

【书香·初见】北国之冬:冬捕(散文)
   中国的东北地区,是指古长城以外,东经118°-135°,北纬48°-55°的广大区域。土地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有1.2亿。现分属中国黑吉辽三省和部分内蒙古地区。这里山环水绕,江河纵横,物产丰富,又有大片的平原沃土、湖泊与山林。新中国初期,部分地区一直呈半原始状态,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厚,是祖国著名的北大粮仓和林海雪原。由于纬度偏高,冬季气候寒冷且漫长。
   这里每到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所有的江河湖泊都冻出厚厚的一层冰壳,上面大雪覆盖。夏时的山清水秀不见了,青山绿水变成苍茫的雪野。涌动的流水,凝固成寂静的平川,山河一色,万物萧条。当地居民多于室内“猫冬”,野生动植物,或蛰伏、或迁徙、或冬眠、或涅槃,无不艰难度日,放眼四野,莽莽苍苍,万籁俱寂。好在自然万物各有进化而形成的生存本领,倒无需令人担忧。
   岁末正冬,天冷得哈气成冰,呼啸的寒风卷起积雪,枯黄的苇草叶子被吹得“沙沙”作响。半圆高月挂在天上,于悠悠白云中忽隐忽现。原先烟波浩渺的大湖,无影无踪,雪域中呈现出一马平川的大原地貌。
   绝早,一队人马趟开积雪,顺着若隐若现的马蹄痕,急速前行。车上马灯的亮光因冰雪映衬,显得微不足道,远远望去只是几个游动的光点。马蹄踏破冰雪和车轮碾压的“咯吱、咯吱”声,在空旷的天地间格外清晰,传得很远,很远。
   天亮还早,大概只是凌晨的三四点钟,这群人和车马,奔向查干湖深处,在一个插有小红旗的地方停下来。随即,马车上跳下来几个青壮年,在反穿白羊皮袄,头戴狗皮帽子的老者指挥下,操起冰镩(一种古老且有效的人力破冰工具)在冰面上劳作起来。一时冰屑飞溅,如琼花碎玉。“喳喳”的镩冰声盖过“呼呼”的风泣,打破了百里冰湖夜空的宁静。
   不一会儿,一个五十公分左右的圆冰窟窿,出现在脚下。老者就地倒上三堆沙土,插上九柱高香,摆好祭品,然后带领众人跪俯于冰面上,口里念念有词。其中两个年轻人,拿来早准备好的大红公鸡,现场宰杀,鲜红的鸡血撒向冰洞。几滴溅落在洞口冰壁上的鲜血,立时凝固,像过年玻璃窗上贴的红纸花,鲜红映目,与冰清玉洁的环境形成强烈反差。
   这是央视大型纪录片《松花江》,其中的一组镜头。这一集记录的内容是东北著名的“冬捕”,因古朴、庄重和独特,而显得神秘、神圣与震撼。
   北方冬捕,具有民族的骄傲和地域文化,从而发展成一个特有产业,颇具地方特色。早先大多数国人不太知晓,近年来,媒体常有播报,网络上多见视频,因而倍受祖国各界的关注和向往。
   冰天雪地的北方,造就了东北人的性格,一年一度的冬捕,战天斗地,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同大自然斗智斗勇的体现。历史的延续与传承,古老捕鱼方式,成就了北方冬季的盛典,形成地域民族文化,诠释着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也彰显了北方民族的智慧与聪明。这是人和自然实实在在的融合,是人与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
   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黑土地上,当地民族素以游牧、农耕和渔猎三种文化并存。特别是渔猎文化,自史前时代绵延至今,被誉为“中国北方最后的渔猎部落”。每年这里进行的“马拉绞盘,冰下走网”的原始冬季捕鱼方式,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难得的一幕。
   毋容置疑,以上是一场祭祀活动的仪式。所有参与的人都毕恭毕敬,虔诚地跪在冰雪湖面上。这些彪悍的北方汉子,不怕天、不怕地,不怕豺狼虎豹,不怕风雪严寒,但对山、对水、对自然,万分崇敬。人们的衣食为大自然所恩赐,大自然的一土一物、一山一水,无不给人寄以希望,人们赖以生存,对它们顶礼膜拜,是实实在在的信仰,理所当然。
   这群人齐刷刷地向冰湖叩首,正是人们向大自然的祈求,也是对最高神“长生天”(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谓之“长生天”)的感恩戴德。
   仪式结束后,接下来是轰轰烈烈的冬捕劳动。东北的冬捕,俗称“拉大网”,遵循着古老的传统方式,是多人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集体劳动,十分震撼与神秘。
   东北地区水网密布,江河湖泊、泡沼湿地,星罗棋布,自古盛产鱼虾,素有“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富饶,可谓“三花五罗十八子”的鱼种样样尽有,野生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北方气候寒冷,冬天的江湖面上,结有一米厚的坚冰,由于冰下含氧量和水温降低,冰底水中的鱼儿,活动变弱,不怎么采食,喜欢聚集在一起,以渡过艰难而漫长的寒冬。渔民们正是了解鱼儿的这一习性,适时下网,事半功倍,往往大获丰收。当然也必须付出很大的辛苦和努力。
  
  
   二
   每年老天下过第一场大雪后,靠近水域冬闲的村民,就开始收拾网具,准备冬捕。小型的三五成群,凿冰窟窿下网、抛勾垂钓,即有娱乐,又可丰盛家庭的餐桌。
   大型冬捕队,要几十人、上百人组成团队,由“渔把头”统一指挥带领,凿冰铲雪下大网,再利用器具和大牲畜的力量,拉网捕鱼。慢慢形成事业,为一地的支柱经济。
   每当冰层达到足以承载车马的厚度,他们就绝早出发,远涉十几、几十公里,以顽强的毅力和极大的热情,去分大自然的一杯羹。
   零下二十几度的寒天,不可小觑,汉子们必须穿上各色各样的御寒棉衣,毡靴靰鞡(北方特有毛毡靴子,相当御寒)棉手套,各种皮毛的帽子,显得厚重和臃肿,但都统一在腰中外扎红腰带,也许是便于劳作,或是图的吉庆,总之是祖先留下的传统,说不清,但必须遵守。正像“渔把头”,雪白羊皮袄,狗皮帽子,是他做为头领的象征。
   天寒,冻不住捕鱼人的热情,习惯了寒冷的东北人,一路上依然有说有笑,酒气掺杂着粗俗的笑话,来自一张张胡须挂满冰霜的嘴,劣质烟草味随风飘散,爽朗的笑声洒向冰湖,但任谁都不可以说不吉利、冲撞神灵的话。不惧严寒不惧天的人,趋吉避凶是最大的希望,生存才是硬道理。
   十多辆大马车,后挂爬犁(一种北方特有的冰雪地交通工具),上装有一两千米长的大网和特有的捕鱼工具,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开向“渔把头”预先选好的湖区。冬季茫茫的冰湖,一马平川,天地一色,到处是雪,少有参照物,若不是水边长大,常年与湖打交道的人,必定迷路,甚至辨不清东南西北。
   到了做好标记的地点,先举行祭湖、醒网仪式,然后自动分工,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这是“渔把头”预先选好的地点,凭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对湖、鱼的了解,选择适当地点下网。这决定着冬捕的收成,有很强的经验和技术性,一般人不能胜任。
   北方人有很好的自觉和自由性,各负其责又互相照应,不用谁去刻意安排。正常情况下,各自都有分工,整体协调一致。若哪里人手紧张了,自动会有人前去助力,根本不需要头领的催促和安排。大冷的天,谁都会自觉地尽心尽力,况且利益也捆绑着大伙。这是千百年来行成的风气,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战胜大自然,才能有好的回报。但,“渔把头”有绝对的权威,其威严绝不逊于军队中的将军。
   人类生存的地球上,表面积的一半多是水,有水就有鱼,哪怕最恶劣的气候环境,鱼类依然繁衍生息。鱼是地球上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生物,是大自然给与人类的恩赐,是原始先民最易得,最普遍的蛋白质来源。人类繁衍生存的食物谱中,鱼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考古界,仰韶出土的远古陶器上,最古老的动物装饰画,就是鱼,被命名为“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中国古文明的力证。可以想像,远古先民们,最先从事的必是渔猎和采集,后发展到牧业、农业、手工业。没有鱼类提供丰富的高能食物资源,人类的进化与文明,也许要大打折扣,也许会重写今天人类的发展历史。直至今天,渔业仍是有些国家的经济支柱,甚至世界上有些国家,渔业占国民经济GDP的绝对大数。
   劳动出智慧,东北地区的冬季捕鱼历史悠久,兴于远古,盛于辽金,相传是辽帝开创的吃“冰鱼”活动,促成了东北冬捕的兴盛,后演变而来的技术与方式,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智慧结晶。
   这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也是最后的一处,被自然和人类完整保存下来的“渔猎部落”。古老奇特的捕鱼方式加进现代技术,曾经创造过辉煌。报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镜泊湖,有过冬季一次捕捞86万斤的最高纪录。2005年,查干湖冬捕以规模最大、单网产量10.45万公斤高产量,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又以单网产量16.8万公斤的产量刷新了自己。可以想像,数万尾鲜活的大鱼,被拉出“冰玉龙门”的场面有多么壮观,绝对令人振奋和热血沸腾。所以,2015年刚出网最大的一条胖头鱼“头鱼”,重达39斤,竟拍出788888元人民币的天价。
   没见过冬捕的人,必定好奇,很难想象这么大的渔网,是怎么下到厚厚冰层底下的湖水中?又怎么能游走、覆盖几公里?而且收网就获得成千上万公斤的鲜活大鱼?
   北方的冬捕,理论上特别简单,方式上也特别巧妙。先是凿开一个长方形稍大的冰洞,然后左右沿弧线设点,每隔一段距离,凿一个冰窟窿,到达一定的规模后内收,汇集到一个大一些的出网口。下网时,先用细长木杆伸进冰底水中,依靠木杆浮力和冰的透明度,借助工具拨正方向,依次串联冰窟窿,杆后系有细绳,细绳连着大绳、连着网纲,如穿针引线般,拉大网下水。渔网下到水下,纲举目张,形成一个大合围,前进一段距离后,收拢出水,鱼儿犹如囊中取物。
   事情说来简单,其中有很多技巧和技术,没有实践经验和对北方的了解,难有成效,更不可能打出“红网”(一网万斤,现在是十万斤以上,称为红网)。况且,这项作业必须战胜严寒,需要很大的体力劳动。凿冰、下网、拉网、出鱼、收工、转场、运输,几十道工序,必须当天完成,回家稍事休息补充体力后,天不明再次出发,另地再次重复劳动,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网具、工具有专人与狗在冰面简易的芦苇小屋中看管过夜。值更人,早先时必须与野狼斗智斗勇,免得渔网被寻食的狼群破坏。现在狼已难见,值更人没有了危险,可以蒙头大眠,只是注意保暖。
   出网时,人力已不能胜任,必须借助一组马匹(四到八匹)拉动木制绞盘,才能将这么大的网和这么多的鱼,缓缓拉出冰面。
   一切民族精神与技能,都不是孤立形成的,自辽金时代逐步发展形成的北方冬捕文化,具有战天斗地精神。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搏斗而创造的才智,也是为生存与大自然搏斗积累的聪明,更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就了这一独特技术与事业,逐步发展演变为民族文化。
  
   三
   零下二十几度的寒天,即使冰层下的湖水,也只有摄氏四、五度,人手沾上,冰心刺骨的凉。寒风呼啸,暴露在空气中的湖水,很快凝结成冰,连最柔软的网线网绳,也会冻成冰棍,直挺挺的像铁丝一样具有钢性,使劲摔打,扑簌簌掉下一堆雪屑碎玉。
   北方冬季的鱼类,本来就半为冬眠状态,躲于深水中苟延残喘,出网时已精疲力尽,尽管个头儿很大,已没有多少挣扎的力气,任凭渔工们用工具抛到冰面上,勉强扭动几下,就直挺挺地不再动弹,生命凝固成永恒。
   渔工们把鱼运回村子,家属们前来支援,把冻鱼分批分类,像木材垛一样码在大院中,等待与渔贩子们交易。
   那些从湖底下网上来的鱼儿,大多为“胖头鱼”,是北方特有品种,为鲢鱼类,不但个大而且肉质鲜美,营养绝对丰富,加之天然速冻,十分新鲜,自然野生的环境,很受顾客欢迎。
   其中亦有鲤鱼、鲫鱼、鲶鱼等。自古北方人捕鱼,都用大眼网,捕出的是三五斤以上的大鱼。起先是因为鱼多,小鱼不稀得要,现在政府有明令规定,要給大自然留有恢复的余地。所以冬捕的鱼,光从个头儿就让人喜欢,看着它,能燃起人们的激情和欲望。市场上,价格也高出人工养殖的一大截。
   北方地区,最早是几个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地方,那时的冬季捕鱼,也就是附近居民生活的需要,些许捕捞完全不影响大自然的休养生息。后来出现闯关东大潮,北国之地人口日渐众多起来,加上建国初期的经济大开发,机械化大利用,冬捕规模逐渐扩大,生产逐渐商业化,大自然的供给再也难以维持人们的需求,曾经“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富饶,一度出现困惑。
   当今的冬捕,融进了诸多科学元素,如智能潜水机器人、电动钻冰机械、动力钢丝绳卷扬机,这些设备提高了效率,代替了高强度的人力劳动。可是网越来越大,鱼却日渐减少。同地球给予人类的其他资源一样,商业化的开采,自然界已不堪重负。自然天物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打破一种自然平衡,必定引起链式反应。所以有人担心,若干年后,地球上可能只剩余人类与荒漠,最终荒漠主宰地球。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何以留福后代?几经反思和探索,国家立法,地方制规。北方的水域虽广,已不再允许无节制的索取和开发。每年除规定休渔期外,重点水域的捕捞作业,限制规模,规定网具,捕大留小。重点鱼类列为保护对象,捕获后必须放生。而且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成立专职单位培育鱼苗,每年都会有大量鱼苗投放到江河湖中,并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
   北方的渔业资源,经过一系列措施的科学治理,大有恢复。一些湖泊、水库又成为天然渔场。
   现在的冬捕,已形成系统文化,赋予了更多内涵,冬捕不再是单纯的捕捞,传承民族文化是它的核心精神。有名的几处冬捕区,政府牵头举办各有特色的冬捕文化节,把冰雪文化、冬捕盛典,民族风俗和旅游事业结合起来,打造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振兴。
   东北原是游牧民族集聚地,大多信奉“萨满教”。一般认为,“萨满教”即起源于原始的渔猎活动。千百年形成的民族文化,诠释着历史进程,不可相忘,必须薪火传承。
   冬捕节的盛典,即从这具有民族特色的祭祀活动开始。随着装束怪异的萨满巫师,举起“武王鞭”,敲响手中的“文王鼓”,古老的旋律带着神秘与气氛散播在空旷的冰湖上,与现代气息互相熔融。一群民族打扮的男女,开始跳起古老的舞蹈。他们面前是用湖冰做成的高大祭台,上面旌旗飘飘,香烟袅袅,好似天地自然与人间子民对话,这是一种回归,是一种原本的生存味道,是一种原始古老图腾的复苏与传承。
   远处湖堤上,几口露天大铁锅正炖着大鱼,热气蒸腾,美酒飘香,彰显北方的豁达与豪爽。众多旅游观光客,慕名从祖国各地赶来,参与北方民族的盛典,意在领略北方的粗犷与绝唱。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停在专门指定的区域,花花绿绿一大片。这一切与一望无际、寂静辽阔的大雪原形成鲜明对照,是冰与火的交融,是原始与现代的大合唱。身临其境,达到了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境界。
   旁边矗立着大屏幕,正在转播几十公里外湖心深处冬捕作业的汉子们,他们凿冰破雪,以近似原始的方式,给现代人带来捕鱼的震撼和惊喜。一车车新捕的大鱼送来,就地与客商进行交易。而第一网最大的一条鱼,被披红挂彩,在烟花腾空、鞭炮齐鸣声中,送上拍卖台,激烈的竞拍把节日推向高潮,火热与冰冷碰撞,迸发振奋人心的交响。
   锤落定音的拍卖结果,有人欢呼,有人羡慕,有人喝彩,有人唏嘘。但无不兴高采烈,共同进行举杯言欢,沉醉在欢乐、喜庆的气氛中。
   精明的商家追求的不单单是物有所值,看重的是实力和广告效应,图的是彩头和吉利,同时彰显自己的财大气粗。东北人就这么豪爽,就这么奔放,就这么爱炫富,就这么出手阔绰。
   冬捕节从而更推动了北方冬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共 60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首东北大地秘而净的渔牧大歌。三段乐章立体全息地描写、说明、议论,一层层地深入。第一部分,是序章。开篇三段,展开背景。第四段开始,先描述了一组记录片式的镜头,并开始了初步的文化和理性的纲目,打开了序幕,已经比较完整。第二部分,是近景和特写。概述式的开始,然后迅速聚焦,一个长镜头,写冬捕的详细过程,再一次从人文、经济、技术的角度进行剖析、说明、议论。第三部分,更深入地跟进、分析、升华。从收获的场景入手,从历史演进、科技发展、依法治理、文化演绎等维度,层层解说、深化。全文,交织着生动的场景和理性的分析,纹理清晰而有高度、有肉有血。全文,始终将人、地理、文化裹挟着滚滚向前、深入,力道很足,像刺绣里的混针,复杂、多元、立体,而不是单线、平面的,这需要对材料的深入采集、占有和驾驭,需要高超的笔力。全文,暗蕴着深厚的文化和文明的自信,既是地域的,也是中国的,甚至就是世界的,因而很有文化价值,并不是只为写北方、写冬捕。简洁、准确、生动、鲜明的语言表达,也是本文一胜。细节很多,亮点很多,读了既感到有力量、有文化、有理性,又可以体验到文字的艺术性和美。全力推荐,是近来不可多得的上佳之作。感觉类似于央视的记录片、文化调查、专题片。请书香文友深读、学习、交流、借鉴。【编辑:归来的少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228000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1228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归来的少年        2021-12-26 10:00:03
  有场面、有细节,有理性、有艺术美,有力度的、全景式的上佳之作。
2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12-26 19:15:44
  谢谢编辑老师精彩详细解读,北方的自然有北方的特色,北方的民族有北方的传承,冬捕文化形成一地的风俗,为大中国之文明一个组成部分,了解它,也是了解我们的祖国。后期,还想把东北的风情展现给文友,希望喜欢。
3 楼        文友:诗忆        2021-12-28 23:46:59
  终于得空认真拜读北方老师的大作,古老的渔猎文化在老师的笔下犹如画轴徐徐展开,既有神圣庄严,又有欣喜热烈,“马拉绞盘,冰下走网”的原始冬季捕鱼场面精彩纷呈,好文章!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12-29 17:58:47
  谢谢老师能耐下性子阅读,文章是反映的一地风俗,对不了解的人来说新奇有味道,但对了解的人来说,不一定经心,好在你的美评,鼓舞了我的信心,以后会把大东北再介绍诸友。遥握,问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