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王小埠村王姓兴衰史(随笔)

编辑推荐 【雅香】王小埠村王姓兴衰史(随笔)


作者:平林漠漠 布衣,17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43发表时间:2021-12-29 13:19:13
摘要:人世间的事情 ,好事能够变成坏事 ,坏事也能够变成好事。王小埠村王姓,由盛到衰,恰好迎来新中国建成,王姓人家家户户都被画成贫下中农。

白塔埠镇王小埠村三槐堂王氏始祖是元末明初的王兴,王安。王兴随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战功,洪武元年封正千户,其子王安袭其父职正千户,随燕王(成祖)征北杀败阿鲁台(蒙古族)封武德将军弘农卫,奉命调任淮安卫,宣德三年分防永镇海州中前所,传八世,至明神宗万历年间,复有王鸣鹤中乙酉科武举,丙戌科武进士,官至都督府左副都督,南京右军都督,挂印征南蛮,印镇两广,爵封定远侯,誉为国家福将。至明末天下大乱,子孙官迁,天各一方,莫便考究。
   鸣鹤公之子锡瑜官封御前守备,系我王小埠村王氏之开基祖,今据家中先祖契卷查证,清初居住在王小埠,不光是开极公之子孙。尚有开绪公之孙王锟、王錬、王錂,还有开祯公之孙王锦(字秀裔)王克昌、王克嶷等人,王锟之子后人王香古至今还居住在王小埠庄上,其余也都是到乾隆年间才迁出。后人为何把开极公奉为迁入之始祖,因为开祯公开绪公之后裔先后迁出,余下的多数为开极公之后人,于是把开极公说成是首迁祖,其实开极公是先祖中的一个分支祖。
   王开极,字子始,生于康熙一十六年,公元1686年,卒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对于他生前的情况,家谱中没有叙述,要确切了解他的生平,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根据一九七二年村中集中迁坟时发现,墓中存在“契文”一篇,根据文中记载,开极公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二月初二安葬的。至今已经经历了二百四十多年,我三槐堂王氏是何时迁入的,目前还是一个谜。
   一年,我在伯父的书堆里发现一本开极公之孙王棠在乾隆51年书写的《召棠善启本庄田产差粮记录》单。这个文件对他的生平事迹有记载,但对“开,秉”两辈的田产有详细说明。
   雍正七年(1729年)七月初二日,开极公在小埠买周天仪宅基地一位,庄上砖井一院,并荒熟地四顷二十亩。这一张契就买这么多田地。从而可见,在此之前,在小埠庄生活就有相当长的时间,从那时起到现在,王氏约有三百年历史。
   开极公夫人时良玉生四子,即秉政、秉德、秉礼、秉义,还有一位叫秉高的。据说长子秉政死的较早,但他在乾隆24年还主持安葬开极公的。这是他们兄弟分家以后的事。何以见得?因为秉德卖地给秉义的第一块地是在乾隆13年(1748)正月初七可见他们兄弟分家时间至少在乾隆12年之前。据文件史料记载,分家时,秉义公获得本庄田地173.2亩。在他们兄弟中,数秉义公守业最好。秉德公最差。秉德公生四子,长子铭出承秉政名下,次子钺过继于海州城里,三子錧南逃,四子铎无嗣,因而他们父子的田产在分居后的四十余年中,全部转卖给秉义公。一共是173.5亩,这与秉义公经分地正好相等。这说他们兄弟四家共有田产是173.2x4=692.8亩。如果兄弟五人,应该超过这个数目字。在封建社会,往往兄弟分家时田产,也正是其父亲一生所创的家业。因此可以断定,这份家业是开极公在本庄所创下的田产,已确切无疑了。
   至于外庄田产多少,文件中没有记录,但在乾隆51年,秉义公之子召棠、善启兄弟分出中得知:王善分得高桥庄216.6亩,这也可能是开极公生前留下的田产。因为到咸丰二年(1851年)族人王振邦误伤黄庆事件发生后,至今还传说那时王氏在赵宅,高桥丢失田产13顷,可见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当年政德礼义回家在那里的田产接近13顷。同时分出还记载王棠、王启两家,在南湾各分得田园316亩,两家共计633.2亩,这份田产也是开极公留下的。说到这里,使人想起传说王氏曾在营庄住过,并说开极公的父亲永寿公即葬在营庄西南角的松林里。从而可知政德礼义他们在营庄、南湾也应该当有相应的田产才是。根据以上分析,证明开极公在世时有三处田庄,因为后两处都地处湖荡地区,加之清朝黄水南泛,年成收获不稳,只有小埠庄才是旱涝保收好地方,故而决定居住小埠庄,这是族人传说。
   开极公是在小埠村逝世的,古人有落叶归根,还葬故土,进入祖茔的习俗。根据开极公墓中砖石铭文记载,曾有停棺待葬之说。这证明开极公死后对是否葬于新居还未做最后决定,直到乾隆二十四年,才正式安葬,植松柏于其陵,从而就成为我们王氏在王小埠庄的始祖了。
   开极公在王小埠村留下的子孙实际上只有两支,或者说三支,即秉礼、秉义、还有秉高,据文件中记载,在老四一支分居人数之多,到秉义和他的子孙,至克字辈其家业具有很大的发展。要知道第三辈如何,且看召棠、善启兄弟分出,便知秉义公在世时的家业规模。
   王召分得本庄田园325.4亩。
   王棠分得本庄田园257.6亩,南湾宅基一位,田地316.6亩。
   王善分得本庄田园259.8亩,高桥村宅基一位,田地281.6亩。
   王启分得本庄田园259.6亩,南湾宅基一位,田地316.6亩。
   共计本庄田地1129.6亩,宅基地除外。外庄田地共计914.8亩。
   要知道第三代如何,别的不说,就以棠公为例,棠公自从乾隆51年分居起,到道光8年的43年,共置买田地130亩,这时候内外田地共计704.6亩。王召王善王启同样都有发展。
   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我王氏不但家业兴盛,人丁兴旺,在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都达到相当水平。如王召、王棠都是太学士,恩赐粟帛,王启也恩颁发粟帛。王克己,王克相都是国学士,当时有“顶子”就是六七个。地方上流传着小埠庄有三杆红旗之说,此时王家声威大振,在振字辈中,有字有号的就有十几位。王振邦等人与北方朱范庄的王德润、王德胜(所谓王二大人)称兄道弟,往来频繁,此时可以说王氏发展到盛期。德高望重的召棠、善启、钧錞相继去世。传说棠公与知府海州官甚为友善,关系密切,知州请画师为其画了一尊五彩画像。在召公之前,族中为先祖立下三尊“柱”排位,安放在玲珑剔透的三座神龛中,配齐全套锡香案。克己公去世后也立超神主牌位。每逢年节,灯烛辉煌,香烟缭绕,以显示先贤已往,池水犹香。
   国有兴亡,家有盛衰。从道光末年,进入咸丰年间,由于多种原因,家势日趋衰落,每况愈下。从咸丰二年族人误伤黄庆起,连年打人命官司,弄得有家难归,有业难管,耗尽家财,这是一。此时正是外来侵略日夜家剧,国乱民荒。太平天国运动相继而起,定都南京又北伐,远征天津,当时正路过此地,太平军的口号是,平均地权,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起来响应。当年的太平军从此路过,直到解放后,我的伯父家里尚存有一门太平军留下的大炮,炮身上铸有“太平大将军”的字号,这是铁的证据。此时出现了天下大乱的局势,连清廷都大为惊慌,欲要迁都绥德,何况一个家庭乎!接着,义和团兴起,打土豪,杀洋人。此时,乡村政权瘫痪,盗贼纷起。为了人们生命安全,合族筑起一道东西长达40余丈,南北二十余丈,墙高一丈二的大土围子,垒砌四座炮楼,购进土龙大炮,竹竿长点燃,守卫家园,以防不测,每天夜晚,村民聚在一起,熬度长夜,以盼天明,这是其二。再加上天灾人祸,有志创业的人物早已去世,后继守业的人不思先人创业的艰难,挥霍无度,滋事生非,弄得外地产业不能自主,本庄田产业所剩无几,有些人家以致衣食艰难,穷困潦倒,唯独留下的只有两盘石碾,随着日月幽幽转动。
   新中国成立,王小埠村王姓人家,户户都是贫下中农。王姓人王忠道(正师级)在北京当兵,认识了王守道将军,并结为族兄弟。二人交往频繁。王首道同志逝世,他的遗体在北京火化,于1996年9月24日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王忠道送了花圈,扶灵至八宝山。
   (此文根据王嘉其老人提供相关材料编写)
  
   (原创)

共 30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白塔埠镇王小埠村三槐堂王氏始祖在元末明朝就有了,开极公是先祖中的一个分支,王氏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开极公夫人时良玉一生有四个儿子,即秉政、秉德、秉礼、秉义。开极公在世时有三处田庄,他是在小埠村逝世的可直到乾隆二十四年才被正式安葬。新中国成立后,王小埠村王姓人家都是贫下中农。这篇作品是作者根据王嘉其老人提供相关材料整理的作品。作品详细地介绍了王氏家族的变迁,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家族史。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1-12-29 13:47:00
  感谢支持社团,祝创作愉快。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平林漠漠        2021-12-29 17:17:30
  谢谢老师及时编稿点评,祝老师幸福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