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缘】冶河湿地来了黑鹳(散文)

精品 【星月·缘】冶河湿地来了黑鹳(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25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48发表时间:2021-12-30 09:01:24
摘要:原创首发。

【星月·缘】冶河湿地来了黑鹳(散文) 12月26日这一天,是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凌晨五点半,一天中最冷的时段,我早早起来,收拾行装,准备出发——我得赶往50公里以外的井陉县微水镇段庄村冶河湿地去,那里来了黑鹳。
   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说,全球现存数量不足2000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低危,但也属于珍稀野生物种。近几年在石家庄周边时有发现,我也多次见到、拍到过,但距离大多太远,效果总是不理想。影友们说,冶河湿地这里聚集着一大群,距离近,环境好,很好拍。
   车打着火,风挡玻璃上结着厚厚的冰,什么也看不着,只好先热车,等温度上来。两天前石家庄下了一场雪,应了那句话“下雪不冷化雪冷”,气温骤降十来度,仪表盘显示,车外温度零下十一度。
   早就听说过黑鹳,群里的影友拍到过。前年,我的一篇散文《记忆里的榆树》,发表在《河北林业》杂志上,那一期的杂志封面就是一只黑鹳,黑不溜秋的一只大鸟,不太好看,但很奇异。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黑鹳的影像。
   秋天里,去元氏县蟠龙湖湿地拍白鹭,碰到一只黑鹳,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活体的,很激动,追着它拍,可它却一直远远地躲在芦苇后面,看到我的影子就飞了,根本不给拍摄机会。
   去年夏天,到井陉张河湾水库,在水库上游南蒿亭村桥下见到一只,距离150米开外,空旷的河道,没有芦苇干扰,画面相对干净,镜头也够得着,但距离太远了,拍不真切;我扛着相机试图慢慢靠近它,当走到将近百米距离的时候,它便警觉起来,迈开大步向前方踱去,后来一定是觉得我还在步步紧逼,就一纵身,展开双翅,飞了起来。它先向前飞,而后扶摇直上到高空,再折返回来,在我头顶盘旋了一阵子,一定是看到我手里有“家伙”,然后飞到西边,高高的山岩后面去了。那样子非常像一只飞翔的仙鹤。
   上个周日清晨,一个多月没有出来拍片子的我,本来想着到翠屏湿地公园碰碰运气,拍几张小鸟什么的,充实一下公众号,没成想,却遇到了一大群的黑鹳。
   它们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悄然飞临,密密麻麻的,足有二三十只。它们展开阔大的双翼,在蔚蓝的天空中盘旋,不见翅膀扇动,只一味展翅飘浮,平平的,稳稳地,像是谁在那里放飞的一架架的风筝。而后,有一只落到高压线电塔的顶端,接下来是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当第五只降落时,那不甚宽裕的顶端显然已是鸟满为患,站不下了,于是,它只稍作停留,又展翅离开了。四只黑乎乎的大鸟,似是歇息,又像是侦察地形的哨兵,左顾右盼,而那一群大鸟,纷纷降落下来,落入湿地留下的一小绺沟水里。
   入冬以来,翠屏湿地公园将水放得干干的,只留下紧靠南水北调工程的洨河河道里一股小小的水流,窄窄的,浅浅的,四五米宽的样子,水也刚刚可以没过那大鸟的脚踝,它们就在那里觅食。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干涸的湿地的时候,奇迹就在黑鹳的身上悄然发生了。我们之前看到的它们黑不溜秋的羽毛,此时随着阳光角度的变化,变幻着各种奇异的色彩,红、橙、黄、绿,就像苏杭一带盛产的绸缎,丝光闪烁,靓丽华美;而这光也让它们的背部更黑,腹部更白,喙与大长腿更红了。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作为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的珍贵之处了。
   这是我第一次拍到这么多、这么近距离的黑鹳,遗憾的是,湿地干涸,背景又是翠屏山路大桥和南水北调工程干渠河堤,背景杂乱,色调暗淡,而且,百米左右,还是不能观察其细部的。
   从市区东到冶河湿地五十公里的路程,我足足跑了一个半小时:夜路,路上还有积雪,几处结冰,路滑,不敢跑。当我赶到湿地时,已经接近七点了,天刚麻麻亮,那天日出时间是七点三十六分。然而,我还是来晚了,前面已有二十来位“大师”已经开始拍摄,早就没有我的机位了。
   井陉冶河湿地来了黑鹳,消息在群里传播,爱鸟、拍鸟的大师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当然了,以石家庄本地的摄影爱好者为主,其中也不乏京津地区的发烧友。这大鸟毕竟少见,倘能拍到它们在雪地里嬉戏的场景,那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前两天,听得天气预报说有雪,他们便提前进驻附近的酒店,第二天一大早步行6公里到拍摄地,终于如愿以偿,拍到与大雪一同纷飞的黑鹳。
   拍摄地在冶河旁边,在白雪覆盖的田间小路的尽头,下坡,河道旁用一条十余米长、两米多高的幕布隔开,拍摄者躲在幕布后面,架设起长枪短炮,等待前来河里觅食的鸟们。
   冶河是滹沱河的一条支流,由发源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绵蔓河(现在叫绵河)与甘陶河汇聚而成。河流并不长,总共才三十多公里,流经井陉、平山,汇入石家庄人民的母亲河滹沱河。然而,这里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是山西通往华北平原的必经之地,是太行八陉的第五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秦皇古驿道、葭萌关就分布其附近,当年淮阴侯韩信背水一战的古战场也在这里,那条水就是冶河。
   冶河流经段庄一带,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宽阔,草木茂盛。汛期以外水量不大,但四季常流,严冬也不结冰,这对缺水的华北平原来说已是难得,对迁徙的候鸟以及本地越冬的留鸟来讲,更是栖息与觅食的理想场所。
   我挤出一个机位,将镜头探出幕布,只见平静的河面上,雾气蒸腾,白茫茫一片。冶河之水在这里得到地下温泉源源不断的补给,一直保持着十几度二十来度的温度,这也是河水经冬而不冻结的缘由。附近的村民们,即使在十冬腊月,也常在河里浣洗衣物。这几天天寒地冻,气温骤降,因而,清晨的河面上,常常是大雾弥漫,恍如仙境。
   天色渐渐明亮,雾气时浓时淡,平静的河面上,几块鹅卵石若隐若现。鹅卵石是有意布置的,是小鱼小虾的投放处,距离拍摄点不足二十米。
   来了,那黑色的大鸟来了。只有三两只,它们趁着微亮的天色,穿过白皙的水雾,踏过平静的水面,悄无声息的,向那卵石堆摸过来。
   来了,紧随其后的四五只、十几只,从水雾后面现出身来,黑魆魆的后背上,披一身白花花的霜雪,大踏步往卵石堆聚集过来。
   来了,一大群,数不清多少只,是飞来的,阔大的翅膀划过远处的树梢,坚硬的长喙穿过浓密的水雾,黑压压一片,铺天盖地而来。它们后来居上,捷足先登,抢到了最前面,直接空降到卵石堆上,不由分说,便开始了一场饕餮盛宴。
   朦胧之中只见长长的大腿,长长的脖子,长长的大嘴,混杂着黑黑的翅膀,白白的肚皮,还有挣扎的鱼儿,翻飞的水花儿……那场面,倘若真的是一场盛宴,一定是觥筹交错,面红耳赤,鸡飞狗跳,杯盘狼藉的。
   吃相非常难看!我没有奢望那些尚属鸿蒙系统的生物还会有什么样高雅的举止,但至少,这些高贵且珍稀的大鸟,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遗憾的是,我错了,它们并没有我想象中那样雍容大度,互相谦让,而是一味地争先恐后,毫不相让,一直到个个酒足饭饱,志得意满,然后才欣欣然离开那堆鹅卵石。
   太阳从东山升起,水雾渐渐淡化,那些吃足了的大鸟又回到远处的林际,只有少许的几只,有的意犹未尽,还在卵石的缝隙里寻找着小鱼小虾;有的还沉浸在刚才的迷乱中,慢慢消化和回味刚才的盛况。它们缩头曲颈,单腿兀立,在云雾缥缈间,若有若无,似真似幻,如中国传统画里的水墨丹青。
   水墨技法对于黑鹳这种大鸟来说简直太实用了,它们黑的背与白的腹,色彩对比鲜明,尤其是它们分散开来,水里,岸边,远近高下都有,再加上白白的水雾,将这大鸟的黑白浓淡调匀,再配上淡淡的远山做背景,黑白效果简直就是为这大鸟量身定做的。
   然而,当阳光撒向水面,水雾渐渐消散,那黑色的大鸟完全曝露于阳光之下的时候,黑鹳,这种大鸟,才真正魅力无穷了。
   它们黑色的背羽不必说,虽然披霜戴雪,但白霜衬着黑羽,让黑色更加浓重、鲜亮,如墨洗过一般;随着太阳不断升高,光照更加充分,大鸟脖子、胸羽、背羽闪烁着金属一样的光芒,而且,色彩丰富,灵动,像彩虹一般变幻莫测,又比彩虹更真切可感,且妖娆多姿。
   人都说黑鹳是美丽的大鸟,起初还不觉得,而今再看,成年的黑鹳绝对是鸟中的美男子。它们身材高大,个头足有一米二三;大腿足长,每条大腿都有一米左右,而且粗壮有力;身材绝佳,颈、身、足比例适中,毫不夸张;色彩协调,黝黑、亮白、枣红,色彩浓重而分明,毫不掩饰。而且,身材伟岸,身体硬朗,长喙坚实,红脸红嘴,再配上一套长脖子下面胸羽厚厚实实的一团,如京剧脸谱里齐胸的长髯,活脱脱一个关云长的造型!
   太阳升高了,照亮了天空,也照亮了冶河对面的小山。山坡裸露着红褐色的肌肤,低洼背阴处还残留着块块积雪,影友戏谑:快看,昆仑雪山石家庄分山!雾气退去,河水融进了天空的蔚蓝,映照着小山的倒影,那一大群的黑色大鸟,就点缀在这倒影之间,静静地,没有一点动静,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数了数,我的一张照片里,收录进将近四十只了!
   据说,河北省林草局已经注意到冶河湿地的黑鹳,记录下在这一带活动的黑鹳达160只之多,而且种群还在不断扩大中。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建立黑鹳保护基地,加大了观察、管理和保护力度,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聚集来更多美丽的大鸟!

共 36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口气读完这篇优美的散文,不禁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所折服!文章的题目是《冶河湿地来了黑鹳》,文章在开首便点明主题,之后没忘给读者透露一点黑鹳的基本情况,让读者认识到黑鹳并不是普通的鸟类,而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这样既让读者对黑鹳有了一点浅浅的认识,还可以诱出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去冶河湿地拍黑鹳是第一次,但是拍黑鹳并不是第一次,作者分别去不同的地界拍过这种鸟,但种种原因,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遗憾。作者这样写,一方面衬托出去冶河拍鸟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进一步介绍了黑鹳的特点,让读者对这类鸟儿有了更深的认知。在文章中,黑鹳正从远处走来,一步一步显露出它的真面目,但我们仍然没有看到黑鹳的全部,于是跟随读者来到了冶河,走进了本篇文章的主题。在这里,作者分配了大部分笔墨,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黑鹳进食的场景,由急到缓,由热闹到安静,把一幅水墨画呈现在读者眼前。文章的最后又小升一下,由景物扩展到人文,点明冶河湿地有可能建立黑鹳保护基地,将来这里会有更多的美丽大鸟!本篇散文枝丰叶茂,步步设营,点滴透露,排篇布局精巧,叙事自然流畅,无刀劈斧斫之痕,从头至尾,如行云流水一般,娓娓道来,文章语言优美,比喻贴切,描写生动逼真,似乎让读者看到了一幅高质量的照片,有高度清晰的主题,有适度虚化的背景,主题与背景相得益彰,烘托成篇。优秀散文,推荐欣赏![编辑:沧桑战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10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1-12-30 09:08:52
  以前我就评价过贾老师的散文,说他的散文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篇散文也不例外。读他的文章,就好像跟着他旅游似的,移步换景,主次有序,驰张有度,丰盈饱满,语言优美,极像他的摄影作品:有独特的主题,有良好的构图,调制好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然后“咔嚓”一声,一张美图便诞生了。
回复1 楼        文友:荷锄叟        2021-12-30 09:18:06
  战神过誉了!哪里有什么风格,习惯于这样散漫了,也努力要写出点东西而已。谢谢谢谢!
2 楼        文友:荷锄叟        2021-12-30 09:14:30
  神速呀,还洋洋洒洒这么多内容的编者按!辛苦了,战神!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3 楼        文友:赵积琦        2021-12-30 19:27:48
  看老师作品就是在看一幅幅水墨丹青,让人不知不觉融入大自然,好羡慕作者对鸟类拍摄爱好的虔诚,一件事,一种爱好,一生情。
回复3 楼        文友:荷锄叟        2021-12-30 20:15:39
  多谢赵老师光临!自从开始拍鸟,好像人也更加融入自然了,只是少了时间写东西,内心总是感觉有些亏欠。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