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马岭鼓寨印象(散文)

编辑推荐 【山河】马岭鼓寨印象(散文) ——桂林旅游之三


作者:精纯惟一 白丁,2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79发表时间:2022-01-03 10:18:03
摘要:马岭鼓寨以五千多年的侗族文化历史为背景,依山而建、纯朴自然,是荔浦县重金打造的一个风情独特的原生态民族古寨景区。景区融民俗生态、休闲观光、风情体验三大主题为一体,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衍生出文化体验、观光体验、互动体验等多种新型休闲业态。

【山河】马岭鼓寨印象(散文)
   一
   到桂林第二天一大早,应该是说阳朔本地人还沉浸在梦乡,我们的旅游车就出发了。
   导游“杨狗肉”说,你们这个团是特别的VIP团,比别的团要出发晚,其他团早就在你们一小时前就出发了。像昨天一样,我不放弃抢占靠窗座位的优势,从旅住阳朔的酒店到桂林市荔浦县的马岭鼓寨,这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为的是沿途能有方便拍摄窗外风景的机会。
   接近9点,我们来到了马岭鼓寨。导游介绍,现在的马岭鼓寨,原先是在100多公里之外的大山里面,因马岭所在地山岭分布有如“五马回龙”之势,故名“马岭”。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使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寨搬迁到大山外面,并重新规划设计,建设成了现在的模样,寨名为“马岭鼓寨”。
  
   二
   马岭鼓寨离桂林市中心80多公里,以五千多年的侗族文化历史为背景,依山而建、纯朴自然,是荔浦县重金打造的一个风情独特的原生态民族古寨景区。景区融民俗生态、休闲观光、风情体验三大主题为一体,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衍生出文化体验、观光体验、互动体验等多种新型休闲业态。马岭鼓寨包括有迎宾广场、迎宾大道、侗族民居、金鼓广场、鼓楼、宴会厅、风雨廊、唤雨台等。一座座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建在山岭上,这里是一个年轻而有朝气的侗寨村落,杉木青瓦的吊脚楼间,蜿蜒曲折的青石路上,侗家的歌谣忽高忽低,原生态的侗族民俗风情文化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从旅游车上下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侗家寨子。史料介绍,侗族寨子有五大主要民族元素,分别是鼓楼、萨堂、巷道、井庭和寨门,其中鼓楼是侗寨的灵魂和核心,寨门是进入侗寨的第一道门槛,彰显着侗族文化的特色。侗寨的寨门是公共木式建筑,立于寨子出入口处。寨门一般取名为吉祥、丰收、长寿、夕阳等名字,形状各异,有的如亭阁,有的像堡垒,有的似宅门,门框上有飞檐翘角,框边雕龙画凤。在古时候侗寨寨门作用有三,一是与村寨的围墙连在一起抵御外来侵略,二是在春耕时期防止各家各户的禽畜离村损害作物,三是正门象征一个村寨的脸面,在此迎接宾朋好友。
   在见过土家、苗寨的“拦门酒”后,来到马岭鼓寨,方知“拦门酒”也是侗家的一种热情待客礼仪。侗家“拦门酒”的特色,是在进寨大门前拉绳摆桌设路障,侗族姑娘和小伙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站成一排齐声唱歌请酒,歌毕方迎客进寨。游客也是客人,进寨的“拦门酒”还是得喝才行。
   哪里有侗族,哪里就有鼓楼。喝了“拦门酒”后,进了大门,首先见到的是鼓楼。马岭鼓寨的鼓楼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侗族建筑风格,楼檐为六角,俗称“六面倒水”,楼高九层,有长久平安吉祥之意,这既防水防潮,又通风散热的神奇楼阁,历经数千年未有太大的变化。在鼓楼广场的左侧空地中央,一面直径约2米多的大鼓,赫然屹立着,这应该就是鼓寨的镇寨之宝吧。在大鼓的旁边,导游“杨狗肉”将我们交给马岭鼓寨的女导游。这鼓寨女导游告诉我们:“在侗寨,区分已婚和未婚女子的最重要标志,是发髻上是否插有银梳。”这个女导游的发髻上就插有一个小型的银质梳子,她说在侗寨,她是被叫作阿嫂的。和大部分少数民族一样,侗族也是生活中以女性为主,女性即使结婚后大部分时间也是生活在娘家。因此,侗族女性的衣着朴素简洁,便于从事劳动,男性则从事一些手工饰物的制作。
   马岭鼓寨每天都备有芦笙曲、侗族大歌等节目。顺着导游引领的鼓寨游览路线,我们看到一排侗族男女站在寨中的舞台上,在吹奏着芦笙曲,演唱侗族歌曲,跳着侗族舞蹈。尽管我们不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但能感觉到,侗族歌曲神奇妙韵,仿佛天籁之音徐徐传来。侗族的舞蹈更是自然抒情,极具韵律感,这是侗族人悟读大自然生命的哲学风韵,心有所叹,情有所感的智慧表现。
   缓慢的生活方式,绿色的生活环境,使得侗族老人普遍长寿且健康。在马岭鼓寨的文化长廊里,我们看到了侗族老人长寿的秘诀,这些秘诀,却是离不开山,离不开水,离不开茶,离不开银,更离不开歌和舞。侗族像一群在山水间生活的人类精灵,长期生活在群山峻岭之间,他们的村寨也都建立靠山近水的宽阔地带,由于山中生活的艰难,侗族人都是群居在一起,他们的房屋也都是就地取材,用杉木建造的土楼,户户相同,门门相连,每个寨子都有长廊广场以用于唱歌、跳舞和聚会。侗族崇拜祖先,对老人非常敬重,他们相信,这样的传统会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养,他们也同样会得到子孙的善待。
   几千年来,每天早晨,从梳妆打扮开始,清秀的侗族姑娘就用水瓢浇洗长发,发尾飘于脑后,盘结于额前,插木梳、饰银簪、银钗,不用皮筋、发夹,别有风味,漂亮、大方、可人,熟练的动作会伴随侗族女子一生。在一幢吊脚楼上,一个长发阿婆,正在向游客演示她的发髻的梳编方法,导游介绍,这个阿婆年龄八十多岁,头发长约2米。我们看着阿婆梳编长发,那么长的头发,从散开到梳编成漂亮的发髻,前后用时不到两分钟,动作是娴熟而优美。马岭鼓寨已经变成一个民俗博物馆,由于网络的发达,即使在深山中的年轻侗族女孩对外面的世界也非常熟悉,寨子里有一些年长者,默默地展示织布,梳头等古老技艺,他们才是侗族文化活的博物馆。
   吃油茶是侗族生活中的日常习俗,每当客人到来,主人常常以打油茶相敬,先放入食油烧至滚烫,将炸至金黄的黄豆或花生放入锅中,然后与茶叶一起捶打,闻到香味后立即冲入冷水,等锅中水滚开一阵,搅拌片刻香浓的油茶即成,随即用银器盛煮好的茶水。油茶,吃在嘴里,甜香酥脆,既能填饥解渴,又能提神醒脑。有一间专门供游客参观的茶油坊,只是没多少游客驻足,大家都是匆匆而过,没有人进去尝尝油茶。
   传统织布工艺,是侗族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侗族同胞大多穿着自纺、自织、自染的家纺布,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纺线到上织布机要经过大大小小七十二道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工艺。侗族织的布有粗纱和细纱之分,后经自制的纯天然特殊染液反复浸透,然后捞出晾晒干透,这其中还要经过不断捶打,最终成独具特色的侗布。一间比较大的染整作坊,挂满了各式花样的家纺布,也可以看到挂着不少制作成形的侗家服饰。蜡染,这是侗族特殊的染布技艺,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侗族文化中,不得不提及银饰文化。侗族是一个家家都有银匠传人的民族,在侗乡,在马岭鼓寨,处处可见精湛的银饰工艺品,侗族人民不仅喜爱银饰,而且自己能制作银饰。据导游介绍,银饰的制作工艺是比较复杂的。在我们整个在马岭鼓寨游览的过程中,导游介绍最多最详细的是银饰的制作工艺和银饰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在银饰的制作工艺中,银匠要根据需要,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用火淬炼,通过精细的打磨与水洗抛光后,利用工具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并制作成型。银饰造型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中高手很难完成。通过雕、钻、焊、锻、刻等工艺制作出来的银饰,层次分明,形象逼真,手工精湛,栩栩如生。马岭鼓寨的银饰是多种多样的,而导游介绍最多的则是银梳。在寨子后面,许多的空房子里面,空旷的寨内道路上,都摆满了长条板凳,这应该是专门为游客准备听讲银饰课的课堂,不少房子内已经坐满了游客,我们这支队伍根本就进不了房子里面,导游就在空旷的寨内道路上,随即摆开了课堂。她在讲解了银饰的诸多好处后,现场为游客作了梳头的示范,一次梳头,刮、压、梳、背等程序,至少用了半个小时,导游说,每个人每天都要花这样的时间,用银梳来如此梳头,健康长寿才有保障。
   在马岭鼓寨,我看到每个吊脚楼的门口,都挂有一个牌匾,主题是“家训格言”,中间书有八个字,内容均为家训条文,下面是马岭鼓寨多少号门牌。家训条文诸如“才能知耻,即为上进”“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种弊病,皆以懒生”“事以急败,思因缓得”“颓惰自甘,家道难成”“誉望一损,远近滋疑”“施恩勿念,受恩莫忘”等等,难怪侗族子民几千年不衰,日渐繁荣,这些家训格言文化,确实能起到无可伦比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
   云游桂林山水,邂逅侗家鼓楼。青山绿水中的马岭鼓寨,淳朴自然,清新脱俗,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大可以放松身心看云卷云舒,听浅唱低吟,感受最原生态的侗族民俗文化风情。侗族人也具有着一种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他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并且把自己当成自然的一部分。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谦逊,让他们的性格如植物般温和芬芳,对于那些见惯鱼肉香煎的人们来说,去马岭鼓寨走一走,感受山风从廊子里轻轻拂过,即使只是一小会儿,也足以治愈人们身上那些潜在的精神和身体疾病了。
   不研究这些了,下午我们要去漓江漂竹筏,这是多年向往的游玩项目。
  
  

共 34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马岭鼓寨印象》是精纯惟一老师写的第三篇桂林游记。在此篇中,他热情地描写了入目的景物和侗族人。他这样描述马岭鼓寨:以五千多年的侗族文化历史为背景,依山而建、纯朴自然,重金打造的一个风情独特的原生态民族古寨景区。接着说,侗族寨子有五大主要民族元素,分别是鼓楼、萨堂、巷道、井庭和寨门,其中鼓楼是侗寨的灵魂和核心,寨门是进入侗寨的第一道门槛,彰显着侗族文化的特色。说了寨门的三个作用。体验“拦门酒”也是侗家的一种热情待客礼仪。进了大门,首先见到的是鼓楼。楼檐为六角,俗称“六面倒水”,楼高九层,有长久平安吉祥之意,这既防水防潮,又通风散热的神奇楼阁,历经数千年未有太大的变化。在鼓楼广场的左侧空地中央,一面直径约2米多的大鼓,赫然屹立着,这应该就是鼓寨的镇寨之宝吧。在侗寨,区分已婚和未婚女子的最重要标志,是发髻上是否插有银梳。马岭鼓寨每天都备有芦笙曲、侗族大歌等节目。在马岭鼓寨的文化长廊里,我们看到了侗族老人长寿的秘诀,这些秘诀,却是离不开山,离不开水,离不开茶,离不开银,更离不开歌和舞。每日清晨,侗族女性要用银梳梳头,动作是娴熟而优美,秒结发髻,吃油茶是侗族生活中的日常习俗,每当客人到来,主人常常以打油茶相敬。传统织布工艺,是侗族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侗族是一个家家都有银匠传人的民族,在侗乡,在马岭鼓寨,处处可见精湛的银饰工艺品,侗族人民不仅喜爱银饰,而且自己能制作银饰。“我”看到每个吊脚楼的门口,都挂有一个牌匾,主题是八字“家训格言”。总结,侗族的淳朴自然,清新脱俗。侗族人也具有着一种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他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并且把自己当成自然的一部分。这篇游记,娓娓道来,让读者领略侗族的民俗文化风情,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用品。笔酣墨饱,璧坐玑驰,蹙金结绣,哀梨并剪的一篇优秀游记,力荐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2-01-03 10:21:31
  感谢精纯惟一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您移步换景地写马岭鼓寨游记,描写清晰,读者如同亲临游览,领略侗族的民俗文化风情,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用品。为您点赞!(●?∀?●)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o(* ̄︶ ̄*)o
极冰
回复1 楼        文友:精纯惟一        2022-01-03 10:55:28
  极冰老师辛苦!您的编按都写的那么有声有色,才情横溢啊!感谢老师!d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