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八一】现实的矛盾与成长的烦恼(赏析)

精品 【读名著·传经典】【八一】现实的矛盾与成长的烦恼(赏析) ——赏析《红楼梦》第三十回


作者:秋水翁 秀才,1753.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70发表时间:2022-01-11 15:54:21
摘要:此为《红楼梦》第三十回笔记。

【读名著·传经典】【八一】现实的矛盾与成长的烦恼(赏析)
   我在整理《红楼梦》第三十回笔记时,先从第二十九回关于宝黛二人的计较与纠葛的情景入手。曾在品读此小说时,我常说一句话:“读《红楼梦》就是在读一个真实的人。”那么这个真实人的出生、成长、情感纠葛,以至最后的人生归途,读者都可以从中领悟得到的。
   然而,本小说写人生过程的重点却落在了一个“情”字之上。所以,讲述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变化,正是本书的主线之一。而人的情感变化是会随着对生命的不断领悟变得越来越深刻,也会越来越透彻的。
   想那日贾府从清虚观打平安蘸回来,因张道士多嘴,在贾母面前欲与贾宝玉提亲一事,虽被贾母拒绝,然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想必林黛玉听后,必然内心更为恐慌。倘若贾母那时一口答应宝玉的婚事,那本小说后面的情节就会改弦易辙,林黛玉的眼泪也会早早干涸掉了。
   前一回笔记中,我曾说过这些所谓名门正派出来的道士、和尚喜好给富贵人家保媒拉线,其目的无非为了钱粮而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这自不必说。但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大观园里的这一群年轻人,正在长大,也正在渐渐懂得男女之事。所以,林黛玉越来越感觉到危机,她与贾宝玉的这一次纠葛,正是她危机与矛盾的一种发泄。后来好在贾母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俗语,化解了二人心中的苦闷。
   “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竟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着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不觉的潸然泪下。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
   这是宝黛二人同时对彼此情感的一种领悟。从佛家的角度讲,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情,是前世所注定了的——是前世的恩怨,今生得以显现出来。那前世的恩怨,也许是冤家,也许是一段不了的情缘。宝黛二人恰有前世的一段仙缘,自然存有慧根,所以贾母的这句话,点醒了他们对生命轮回的认识。
   但从另一方面讲,从前几回的计较与这一次二人的共同领悟,似乎也说明了他们二人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这也体现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断摆脱现实的困惑与纠缠时,得到了对生命的一种新的认识,正是这种新认识,使得人们会更加冷静地面对自己的生命历程,然后作出正确和客观的处理。
   这是所有人成长的一个阶段。
  
   二
   所以现实中,我们常常骂那些看似成年,却做出违反常理之事的人为“不懂事”。恐怕这个“事”里面,也包含着人对爱情的看法与理解吧!
   为什么会说宝黛二人对爱情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呢?二十九回中有一句话叫“两假相逢,必有一真。”前面有过许多次宝黛二人的吵架,都没有这一次这样特别:二人都用假意试探对方是否具有真心,是否真正在意彼此,结果弄成了彼此的伤害。为什么会用假意?这正是人成长过程对伦理和羞耻感认知的深入。人在很小的时候,不懂得男女之间的事,对自己小伙伴的认识是没有性别之间隔阂的,可当大家到了青春期时,突然发现自己与异性之间有了某种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后,就会彼此保持着一种距离。
   这种距离一方面来自于生命对生命的进一步了解,另一方面,也来源于社会道德的批判和伦理的禁锢。所以当贾宝玉再次来林黛玉房中道歉,准备拉她去贾母房中时,林黛玉说的这段话,其实正暗示了她与贾宝玉之间的爱情,也有一段看不见的“墙”阻挡着:
   “宝玉见他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又挨近前些,伸手拉了他一只手,笑道:‘我的五脏都揉碎了,你还只是哭。走罢,我和你到老太太那里去罢。’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还这么涎皮赖脸的,连个理也不知道。’”
   林黛玉说的这个“理”不言而喻,正是对社会伦理的一种担忧。尽管这种认识在彼此之间可以忽略,然而现实人的眼睛,却不会放过每一次可以传播自认为“理”的东西。只不过,幸好这一次遇见的不是别人,而是凤姐:
   “一句话没说完,只听嚷道:‘好了!’宝、黛两个不防,都唬了一跳。回头看时,只见凤姐儿跑进来,笑道:‘老太太在那里抱怨天,抱怨地,只叫我来瞧瞧你们好了没有,我说:‘不用瞧,过不了三天,他们自己就好了。’老太太骂我,说我懒,我来了,果然应了我的话了。也没见你们两个!有些什么可拌的,三日好了,两日恼了,越大越成了孩子了。有这会子拉着手哭的,昨儿为什么又成了‘乌眼鸡’似的呢?还不跟着我到老太太跟前,叫老人家也放点儿心呢。’说着,拉了黛玉就走。黛玉回头叫丫头们,一个也没有。凤姐道:‘又叫他们做什么,有我伏持呢。’一面说,一面拉着就走,宝玉在后头跟着。
   出了园门,到了贾母跟前,凤姐笑道:‘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和。赶我到那里说和,谁知两个人在一块儿对赔不是呢,倒象‘黄鹰抓住鹞子的脚’,两个人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呢?’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
   此一段借王熙凤的语言和行为来说明宝黛二人和好如初的结果。从写作的语言艺术上讲,列位大可微闭双眼静静地听一听,然后在头脑里回味一下这个场景:你耳朵里似乎还有王熙凤谈笑的余音,眼前还浮现出一个干练、雷厉风行却又处处带笑的女人形象?小说写作中,语言的高超之处就在于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假若这些语言用在薛宝钗身上,那是多么的不伦不类啊!
   不仅如此,从这里的情节可以看出,在面对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时候,王熙凤肯定更喜欢林黛玉。从林黛玉进贾府起,王熙凤对林黛玉表现了一种热情和周到的关怀,然而她对薛宝钗却并没表现出这样的热情。这是为什么呢?按理说,薛宝钗是她的表妹,更应该得到她的特殊照顾才是,可是全然不是这样,这里面一定有王熙凤的计较与心机——
   林黛玉性情孤傲,淡泊于世俗,对名与利从未有过热衷的追求;薛宝钗理性又富于心机,善于收买人心,是一个有欲望的人。假如未来贾府在二人之中给贾宝玉选媳妇的话,王熙凤内心肯定赞成选林黛玉,而会否定选薛宝钗。原因显而易见!王熙凤是何等聪明之人,她不希望贾府里多一个比她更聪明更有心机的人来与她争夺管理家族的权力。然而,谁能预测贾府还未到薛宝钗掌权就已经衰败了呢?
   所以一切的机关算尽,都算不过命运的安排。
  
   三
   有时候当我想到贾府后来的掌权者时,突然会天马行空地思考:假如果真让薛宝钗与王熙凤在未来一起竞争贾府的当家人,剧情又会如何发展?我想王熙凤的泼辣与聪明,一定斗不过薛宝钗的理性与智慧。如果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薛宝钗算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外柔与内刚兼备的绝佳人物,若她管理贾府,一定比凤姐更精明,更有条理,也更能使贾府昌盛和持久。
   薛宝钗的处世方式在于:不牵涉到自己利益时,尽量置身事外,明哲保身以塑自己美好的形象。然而对宝黛二人的感情,她却是在意的。所以当王熙凤此时说宝黛二人已经和好,而且“象‘黄鹰抓住鹞子的脚’,两个人都‘扣了环’了”的时候,她心里一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味。因此当贾宝玉问她为何不去看戏时,她的表现就昭然若揭了:
   “宝钗道:‘我怕热。听了两出,热的很,要走呢,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躲了。’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富胎些。’宝钗听说,登时红了脸,待要发作,又不好怎么样;回思了一回,脸上越下不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靓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着他厉声说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说的靓儿跑了。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比才在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向别人搭讪去了。”
   薛宝钗在这里暗中取笑贾宝玉与林黛玉吵架,不好意思再去清虚观看戏及给薛蟠庆生,故以称病为托辞,其实也是在笑贾宝玉不够诚实。当然贾宝玉也听出其中的讥讽来,借题发挥说她像杨贵妃一样有肉感。
   小说写到此处,看见薛宝钗第一次红脸生气。其实,我想贾宝玉也许并不是有意取笑于她,本可能是想转移话题,故借杨贵妃来形容薛宝钗因胖而热的事实。然而从古至今,女人一辈子的事业却是塑身崇美,再加上薛宝钗本有醋意,一听宝玉如此形容,心里大为光火。但她一向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好意思发作。此时正好一个丫头来找扇子,寻着她问,所以她借机发威,狠狠地讽刺了贾宝玉,说贾宝玉平日里与大观园里的女孩子嬉皮笑脸,没有一个正常的行为。
   后来林黛玉问及她听的什么戏,薛宝钗又借《负荆请罪》把宝玉和黛玉一起拿来取笑,使得宝黛二人更不好意思。所以王熙凤听出了他们三人的意思,便取笑他们大热天吃生姜,火辣辣的味道。
  
   四
   从薛宝钗取笑贾宝玉的语言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她对贾宝玉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尤其是她对丫头靓儿说的话:“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谁都听得出是暗中讽刺贾宝玉。
   薛宝钗的理性思维认为:像贾宝玉这样的人,已经接近成年,更应该像一个正统的读书人一样,好好学习,求取功名,不应该不清不楚地混在一群女孩子当中,这既影响了自己的前途,也有违伦理道德。但她不懂贾宝玉的性情与心思!在贾宝玉的灵魂深处,有一种对生命美好的追求,所以他拒绝长大,他对大观园里所有的女孩子都保持一种天真、纯朴的情感,就是像孩子一样地依靠那些女子,像菩萨一样地尊重和关爱她们。
   然而,正是这种对女孩子的认知,却成了金钏投井、晴雯被逐的导火索。贾宝玉不知道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有生命时间的长短,社会的伦理和世俗的道德也附在他身上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当那个夏天,他去自己母亲房中,与金钏交流的一席话,直接触动了王夫人那根紧张的神经:
   金钏儿睁眼,见是宝玉,宝玉便悄俏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儿一笑,摆手叫他出去,仍合上眼。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俏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一丸出来,向金钏儿嘴里一送,金钏儿也不睁眼,只管噙了。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和太太讨了你,咱们在一处吧?”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等太太醒了,我就说。”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儿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俗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告诉你个巧方儿,你往东小院儿里头拿环哥儿和彩云去。”宝玉笑道:“谁管他的事呢!咱们只说咱们的。”
   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儿!好好儿的爷们,都叫你们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跑了。这里金钏儿半边脸火热,一声不敢言语。登时众丫头听见王夫人醒了,都忙进来。王夫人便叫:“玉钏儿,把你妈叫来!带出你姐姐去。”金钏儿听见,忙跪下哭道:“我再不敢了!太太要打要骂,只管发落,别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我跟了太太十来年,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子,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这是平生最恨的,所以气忿不过,打了一下子,骂了几句。虽金钏儿苦求也不肯收留,到底叫了金钏儿的母亲白老媳妇儿领出去了。
   金钏的话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当贾宝玉对金钏儿说要讨了她去时,也许贾宝玉的意思是要向王夫人讨要她去怡红院当丫头,然而金钏儿却可能理解的是宝玉要讨她作小老婆。在贾府大多数丫头中,能够争取上位,是一件荣耀的事,尤其是攀上贾宝玉而上位,更是一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金钏儿马上说:“你忙什么?‘金簪儿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句话道出一个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就是旧时富贵人家的儿孙,向自己的父母讨要丫环作小妾,是一件稀松和平常的事。小说后来贾赦向贾母讨要鸳鸯,再后来贾赦奖励一个丫环给贾琏,也许所有贾府里的人认为这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所以金钏才这样大胆地说出上面的话。
   二则金钏叫贾宝玉去后院看贾环与彩霞的事,这中间更有许多隐藏在贾府里不为人知的秘密,似乎道出了贾府里人与人之间那种暧昧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一种社会现象——现实中人人都讲伦理道德,而这个大家族里,违背伦理道德的事却处处存在。只是作为贾府的太太王夫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所以当她听到金钏的一席话后,勃然大怒,她的那一巴掌,是出自于自己对于正统与伦理思想的维护,也是出自于对贾宝玉成长的担忧而积累起来的怒火。然而更甚者,她无情地逐出金钏,表面上是合情合理的事,但她不知道世俗的眼睛里,却可以用伦理杀人。

共 735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篇文章是赏析《红楼梦》第三十回。文章从宝黛二人的情感纠葛谈起,特别注重分析心理变化的影响。文中谈到,因为旁人的几句话,宝黛二人产生误会,感情也轻易发生了波折。好在贾母一句“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俗语,化解了二人心中的苦闷。爱情稍经风雨,就出现危机,这是什么原因?一句话,不成熟。但是,危机也让宝黛二人仿佛长大了。正如作者分析所言,这是人的成长过程中的共同领悟和对爱情的重新认识。爱情的烦恼,也是成长的烦恼!文章继续结合人性、物欲以及追求,谈到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喜欢与支持,就此分析了原著的语言艺术风格——“语言的高超之处就在于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又从贾宝玉与薛宝钗、金钏的一些对话场景,分析指出贾宝玉灵魂深处的想法——一个内心单纯并不想长大的男孩子。也正是这样的想法,才导致了一些悲剧的发生。一语中的!单纯与爱情是实实在在的冲突!无法回避,何不好好恋一场!文章紧紧抓住了原著特点和人物个性以及心理活动,找到了“现实的矛盾与成长的烦恼”的根源,并一针见血道出化解矛盾的办法。文章有理有据,赏析透彻,感悟深透。好文章,推荐共赏。【编辑:墨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20114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林        2022-01-11 18:03:03
  文章有理有据,赏析透彻,感悟深透。祝创作愉快,期待新的精彩!
墨林
2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2-01-11 19:20:49
  赏析精准透彻,感悟独特深刻,有理有据。成长有烦恼,但现实很无奈,尤其是在封建礼教统治下,二者之间有无法调和的矛盾,值得深思。好文章学习了,祝老师文丰快乐!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淡淡的云彩
3 楼        文友:任盈盈        2022-01-12 14:21:47
  厚重的文章,解析透彻,欣赏,问好!
行到水穷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