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絮絮叨叨说祭灶(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絮絮叨叨说祭灶(散文)


作者:孙兰茂 秀才,159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0发表时间:2022-01-25 08:05:05
摘要:没想到的是,打开大门的,是我的父亲。看见是父亲开的门,赶来开门的母亲竟差点笑弯了腰!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民间的钦差大臣。他不仅掌管民间灶火饮食,监督人间善恶,同时还具有力保家人平安的职责。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北方是二十三)进入“小年”的这一天,他都要对一年来庄稼的收成情况及每个人的德行表现,做出一个总结。待回到天宫后,一并向玉皇大帝汇报。
   丰衣足食,积德善行,平安顺遂,是居家过日子的最大心愿。恭送灶王爷回天宫述职的祭灶事宜,对乡下百姓来说,是一件十分严肃而又庄重的事。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祭灶都是哥哥操持的。二十四,蒸馒头,做豆腐。晌午歪(正午之后),我吃了两个刚出锅的白馒头,外加一小碗淋上鲜红盐豆汁的热豆腐。把小肚子吃得圆滚滚的以后,便兴奋不已地蹲在哥哥面前,歪着小脑袋,认真地看他用高粱秸秆制作的高头大马。
   我好奇地问哥哥:“锅屋神龛里画面上的灶王爷一动不动,他是怎么骑马的呀?”
   哥哥笑着说:“画子上的灶王爷不会骑马,可真实的灶王爷是会骑马的啊。”
   “他会来咱家骑你制作的马吗?”
   “会的。”
   “会?等一会儿你把马烧了,他怎么骑啊?每个人的家里都有灶王爷吗?”
   “灶王爷是神仙,人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画像也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他有孙悟空那种分身术的本领,会瞬间变出无数个灶王爷,来管理好世上的每一个家庭。”
   “想象出来的?他不会是个挺吓人的丑八怪吧?”
   “不许胡说,灶王爷慈眉善目的,好看着呢。他是天下人的护佑神,是不会吓唬人的!”看样子,哥哥有些不高兴。
   此时,我话锋一转,便撒娇似地说:“说着玩的,你别生气。哥哥,你能给我制作一匹马吗?我好想玩呢!”
   “可以的。只是今天晚上没时间了,等明天再给你做吧。”
   我望着哥哥慈祥的脸,使劲地点了点头。
   进入一更天,哥哥准备就绪,便开始了祭灶仪式。他先是在灶王爷画像前的灶台上,分别摆上插着三根香的香炉,站立在香炉两侧的一对蜡烛,及盘子、碗里盛放的食物甜点等。然后再在灶台下面的灶口前,摆放上他制作的马匹以及用锡纸折叠成的元宝、草纸等物。
   点着了香和蜡烛,同时燃烧了马匹、草纸和元宝以后,哥哥便双手合十地站在灶前,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诸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感恩灶神照顾,请司命灶神保佑我们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事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话,以求得灶王爷上天后,多讲实话、好话,以求得玉帝布施恩泽,惠及家人。
   寄语结束后,哥哥又让我捂住耳朵,随手燃放了一串小鞭炮,祭灶仪式便就此结束了。
   因为有了哥哥制作大白马的承诺,夜里,我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就会梦见自己骑着马,飞快地驰骋在浩瀚的太空上……
   终于到了第二天,哥哥取了一段一尺来长的、高粱秸秆最上一节光滑的“莛子”。先是条分缕析地剥掉外层的蔑子,再将里层白花花的瓤子切割成长短不一的几小段,分别作为马的头、蹄子及马鞍子等。只见这些材料在哥哥的手上跳来跳去,还没等我看得仔细,一匹鲜活的大马就制作完成了。那马尾巴在微风的吹拂下,还慢悠悠地晃动着。
   我小心翼翼地捧起白马,先是在嘴唇上亲了亲,然后就放在地上仔细地观赏,继而又两腿站立于马背两侧的空地上,做了个骑行状,嘴里不停地喊着“驾,驾!”
   由于无休止地把玩,大白马在我手里终于散了架。尽管我费尽心思使其复原,可怎么都没能成功。我一怒之下,便将其摔在地上,并用脚踹得粉碎。
   已记不清与哥哥一起祭了多少次灶,更记不清哥哥给我做了多少匹马。每每回想起这些过往,我都会激动得难以自持!
   尽管在哥哥的引导下,我学会了用高粱秸秆制作马匹,也学会了祭灶。可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从懵懂的孩提时代逐渐地变成了少年,继而又变成了青年,并离开故乡,步入了自食其力的工作岗位。
   我离开家的那一刻,哥哥动情地说:“家是根,要常回来看看。”母亲则哽咽着说:“出飞了,娶了媳妇不要忘了娘!”
   父亲非常看重祭灶的事。他认为,农民靠天吃饭,一年到头的风风雨雨和悲喜相随,应委托灶王爷对上天有个交代,此事马虎不得。此外,他还认为,祭灶日,应是团圆日。家里少一人,是不可以祭灶的。假如要是祭灶了,会把离家未归的人“祭”了出去。那样会显得不吉祥,对上苍也不够虔诚。
   于是,每逢祭灶的日子,我和弟弟都会提前请假,及早地从工作单位赶回家来。
   有一年,因杂事缠身,我来得晚了一些。因那时通讯不发达,父亲没法打电话,就只能从家里走到村头,再从村头走回家里,反复转悠了好几趟,也没能望见我的踪影。他实在累得走不动,就气哼哼地回到家,把院落的大木门从里面插上门栓。并对着母亲怒吼:“要是来了,谁也不许给他开门!”而后就坐在离大门不远处的石磨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一更天几近结束的时候,我随妻儿敲响了老家的大门。没想到的是,打开大门的,是我的父亲。看见是父亲开的门,赶来开门的母亲竟差点笑弯了腰!
   父母亲离世后,我大多时间都在外地过年。但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惯依然不改。因生活水平提高了,土灶变成了煤气灶,高粱秸制作的大白马,变成了从市场上买来的光鲜陆离的彩纸马,麦芽糖也变成了巧克力。儿子们更不会缠着我要高粱秸制作的马。遗憾的是,用高粱秸做马的技艺恐怕就要失传了。
   每逢祭灶的日子,儿子在外地不能及时赶回我和老婆的居住地,我也会像父亲想我一样地想念他们。可我不会像父亲那样,为寻求儿子音信,出去走了一圈又一圈。我只会拿起手机,用视频的方式,不断地给儿子打电话。
  

共 22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深情的文字,诉说祭灶的传统,回忆家中父母亲祭灶的难忘往事,浓浓的民风民俗,浓浓的亲情洋溢。父母亲离世后,作者还保留着祭灶的习俗,在那天想念着父亲,思念远方的儿子。深情感人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1-25 08:06:05
  生动的叙述,深情的文字,诉说祭灶的传统,回忆家中父母亲祭灶的难忘往事,浓浓的民风民俗,浓浓的亲情洋溢。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