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摆渡】我的父亲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摆渡】我的父亲母亲(散文)


作者:龙泉剑客 童生,547.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69发表时间:2022-02-05 10:05:56

【摆渡】我的父亲母亲(散文) 我母亲怀我的时候就一直吃药,母亲生下我时,我又黑又瘦,手臂细得像根小木条,一捏就会断掉。母亲总以为我会死掉。在我两三岁的时候,父亲、母亲和乡下红照壁的一个人家说好,用我换这家的女儿。我已经有两个哥哥了,父母希望能有个女儿,那样会心疼人。但是,父亲、母亲到这家人家里去了,看到女孩的父母很老实,父母担心她们的女儿不聪明,最终并没有将我换掉。因此,我得以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成长。
   我曾经三次掉水里。一次掉潲缸里,被母亲一把捞起来。一次失足掉村前的塘堰里,被劳作的亲戚救起来。一次跌落沼气池的入口处,恰巧被过路的邻居拎起来。真是大难不死。父亲很疼爱我。父亲每年过年时带我进城,在成都的地下商场买一件新衣服。我记得是漂亮、时尚的夹克。小时候的我在乡下可是个帅气的少年,五岁的时候就有幸穿了皮鞋,家乡长辈都说我“像个城里人”,加之名字带个秀字,遂叫我做“秀才”。为了不辜负家乡人送的称号,我在小学的后半段读书还是认真的,最后还当上了班长。
   虽然我努力做个秀才的样子,自己依然有农村孩子的调皮。我有时和同学赖阿幺一起,在清晨去偷他家的柑桔、无花果、石榴,胆大的时候就去偷大队水库坝上的柑桔,又青又酸的那种小柑桔。我甚至偷邻居承包的塘堰里的鱼,最易偷到是大红鲤鱼。我们一起在清澈的河流上钓鱼,我们一起提着弹弓袭击飞鸟,我们一起用树枝撬开红苕地的泥土捉拿低唱的蟋蟀,我们一起用手帕突袭油菜花上采蜜的蜜蜂,我们一起到树上抓蝉,一起用泥巴沾金虫子,抑或将小手战战兢兢地伸进树洞抓捕推屎耙这样既丑陋,又异常凶恶的动物。我们也在夏天的深夜打着火把(将煤油灌进新鲜的竹筒里面,面上用棉花封上),在蛙的歌声中去逮秧田里乘凉的黄鳝,偶有遇到乌烧蛇时,我们则丢掉火把,惊声尖叫着四处逃命。乌烧蛇是我们家乡长辈警告过的最歹毒的生物,听说咬人必死。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最奇异的经历了。
   乡下十四年的生活(1976—1989),我做了许多“出格”的事情。我和二哥是听话的孩子。大哥和我们可不一样,他是个顽童,居然不听母亲的话,悄悄在大河里学会了洗身(客家人称游泳为洗身),还自以为神气,将我和二哥带到水库,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向我们展示他的神技,企图引诱我们犯错。我们可是听话的孩子,不为所动。当时乡下总有不听话的孩子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母亲担心着我们的安危,不许我们去游泳。我和二哥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总是不下水游泳的。因此至今我都还是只旱鸭子,看到有水的地方总是绕开走,避免失足落水时拼命挣扎的尴尬。
   即使这样,大哥逃学的坏毛病也不幸传染给了我。我在乡下所犯的最大的错误莫过于这件逃学的事情了。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和同学开玩笑过了头,引发的一场打架,战斗的输赢已经不记得了,斯文点说算是读书人的比划比划吧。这件事情波及到整个班的情绪,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授课。班主任老师震怒了,严厉地训斥了我,并责令我请家长。父亲当时是建筑公司的工人,为生计常年在外奔波。父亲是个严厉的人,方正的人。父亲经常将外面好吃的麻花、包子、面包带回家给我们分享。这些美味在乡下是吃不到的。在炎热的夏天,父亲还时常用白色塑料桶给我们装汽水(类似现在的雪碧)回来。汽水可是我当时喝过的最神奇的液体了。如果逃学的事情被父亲知道了,定会取消我的一切美食。不仅如此,我亦会招来一顿暴打,虽然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母亲则是一位善良的农村妇女。父亲不在家时都是母亲给我烧菜煮饭。母亲知道我逃学的事情一定会伤心落泪的。我决定将逃学的事情隐瞒到底。班主任说了,请不来家长就不许我到教室上课。为了不引起父母的疑心,我每天还是不动声色地背着书包上学。同学们都上学了,我则只能在学校附近游荡。无聊时我找来一块砖慢慢敲击教室的墙壁,久而久之,教室的墙壁居然被我弄出一个大洞来。我无疑又闯了大祸。学校周围是没有容身之地了。
   于是,我到学校附近的加工坊去玩。加工坊是将稻谷变成大米,麦子变成挂面的神奇的地方。时间长了,我的好朋友赖阿幺也逃学出来陪我玩,有时我的另外一个好朋友八先子也会跑来。我们一起绊纸方块玩,一起绊纸豆腐干玩。
   纸包不住火。我逃学的事情终于败露了。也许是班主任去家里告诉我父母的吧,也许是村里的长辈带话给我的父母的吧,也许是哪个小叛徒出卖我的吧,我至今不得而知。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家里,等待着父母最严厉的制裁。出乎我的意料,父亲、母亲很平静,什么也没有问,什么也没有说。母亲央人找来得道的仙婆给我驱邪,得到的结论是我犯了野马心,需要用神水来化解。仙婆口中念念有词,咿咿呀呀地念了一通,给我化了一碗神水,要求我每天一勺神水,加开水冲服,以化解我的灾难。不知道是仙家的神通还是父母期待的眼神,或者是我逐渐懂事,慢慢的,我的野马心好了,也没有再逃学。
   记得那年期末考试,我数学考了八十多分,语文却只考了三十多分。我因此第一次降级。不过后来在这个班当上了班长,成绩也异常的好。小学六年级转学到龙泉的保安小学,居然小升初的时候考了龙泉的全区第三名。
   小学那些年,这便是我的父亲、母亲,我的严父、慈母,溺爱我近乎偏执。
   一九九三年初中毕业时,我已渐渐明白生存的难处。暑假时,我自告奋勇要求和父亲一起到工地帮忙。工作其实很简单。我首先将竹板按照下水管道的大小用刀掏个圆洞,后将竹板划开一边套在下水管道上,然后将缠有竹块的铁丝串过竹板,最后跑到上面的一层房子,将铁丝固定在竹块或者火砖上拉紧即可。接下来就是父亲的工作了。父亲将混凝土灌进竹板上面,等混凝土干了,我再用钳子剪断铁丝,取下竹板,就大功告成了。父亲承包了整栋大楼浇灌下水管道的活路。
   当时正是炎炎夏日,我在工地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居然生病了。我起先就是拉肚子,后来眼睛也出现了问题,再后来脚疼得要命。父亲先是送我到龙泉区医院医治,结果病愈发沉重了。随即父亲带我到了华西医院治疗。经确诊,脚患的是急性风湿炎,华西的一位年老的女教授逐渐医好了脚病。不过有点后遗症吧,现在每逢吹风下雨时,脚还免不了疼痛。眼睛却是在三医院医好的,是大哥拖亲戚联系的很好的医生,也是一位年老的女教授。这两位教授是我的救命恩人。
   在为我治病的这半年多时间里,父亲带着我一次又一次地赶车到成都,往返于各大医院。因为脚疼得不能走路,我独自上厕所是不能的。父亲将一个塑料盆给我,让我拉屎拉尿都拉在盆里,然后父亲拿去倒掉。这期间,大哥、二哥看着我瘸着腿走路,也是心疼得落泪。父亲并没有一句抱怨。母亲也常常流泪,默默地求菩萨保佑我早日康复。我因此第二次辍学。
   我们家三兄弟。实际上还有一个大姐。听母亲说2岁多就死掉了,因为疾病的原因。年幼时,家里还不富裕的时候,大哥穿过的衣服二哥穿,二哥穿了,又传给我穿。我们三兄弟同睡一床,一张木头大床。
   大哥因为读书读得很艰难,读初中时经常逃学,父亲在下班之余还常常去田坎间寻正在赌博的大哥,找着后将他押回学校。大哥说如果继续读书,简直会要了他的命。最后,父亲妥协了。大哥最后到父亲的工地上打工去了,当时年仅十四岁。经过多年的打拼,大哥现在俨然是西河场的土豪了。
   二哥成绩很好,学校里有“白面书生”的雅号,高考时却发挥失常,高考落榜了。因为家境的缘故,父亲不许二哥复读,二哥伤心不已。随后,二哥也在十六、十七岁开始了打工的生涯。二哥换过许多工作,最后经过努力干上了监理。多年前,万科在龙泉洪河的一个七十万平方米的楼盘,二哥已经是那个楼盘的总监理了。
   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父亲、母亲最是溺爱我。高考后,我则如愿读了警校,投资少,见效快。在工作后十一年时间里,我经过自学,现在已经是四川大学法律专业的自考本科生了。
   不仅如此,我们三兄弟的烹饪技艺在整个家族都是相当有名的。
   大哥最叛逆,二哥最冷静,我则傻傻的。我一直在父母身边,因此和父母的感情最深。我们三兄弟今天的一点小成就,均来源于父亲、母亲的影响。父亲、母亲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我今年三十八岁了,母亲也失明了三十八年。我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平生没有什么佩服的人,可是我的父母啊,却是我的良师,是我最崇敬的人。
   一九七五年,母亲怀着我时,眼睛得病了。起先只是轻微的角膜炎,先是爷爷开点中药治疗,病却始终没有好转。病情渐渐地重了。后来,父亲带着母亲到华西医院看病。结果到了医院,看到的是一片狼藉。父亲好不容易寻着一名工作人员,却被告之因为搞阶级斗争,教授们都被拉去批斗了,拉去游街了,哪里还有人医治啊。当时十年浩劫还没有结束。爷爷虽是龙泉小有名气的中医,却也未能挽回母亲的光明。最后,母亲失明了。母亲本想跟随爷爷学医救人,却遇上文化大革命,遇上这场大病。这是人世间怎样的凄凉、怎样的无助!
   生活再苦,依然还是要继续。母亲眼盲,为了生存,依然在乡下喂猪。当时街坊四邻都觉得我们这家人算是完了。俗语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在那个苦难的年代,乡下人的狭隘、自私是这样的直白。
   我当时年幼,还不懂看人眼色。现在想想,世上最可恶的莫过于别人瞧不起人的脸色了。母亲用菜刀宰红苕藤来煮猪食,因为眼盲的缘故,菜刀无数次地宰在自己的手指上,鲜血淋漓。我也不知道当时母亲是否包扎,或者是怎样包扎的伤口,流了多少鲜血,有多么地疼痛。即使这样,当时我们家一年可要卖好几回肥猪。几十年过去了,母亲的手指上都还留有多道很深的伤痕。现在,母亲的牙齿已经没有几颗了,也是因为眼盲,母亲摸着走路时,许多牙齿被门,被墙壁撞掉、撞松了。父亲在外面挣钱,我们三兄弟也是必须由母亲照顾的,间或外婆或者母亲的几个姐妹也抽空来照看我们。家里的饭菜也是母亲做的。母亲还负责洗衣服,扫地。现在已经快七十了,母亲依然还坚持切菜,炒菜,洗碗,磨刀,扫地。母亲总是闲不住。
   父亲是名建筑工人,乡下人俗称泥水匠。父亲下午六七点才下班回家。不管上班多么劳累,父亲还是坚持到八里外的西河场挑潲水。街上馆子的潲水的油水可以将猪养得肥肥的。父亲的工地在几十路外的川棉厂。当时我们那里还没有通公交车,甚至还没有柏油路。父亲为此买了辆骑自行车。每次上班遇到下雨,父亲总是需要将自行车扛上十多里路,一直走路到龙潭寺街上有了柏油路的地方才能骑车进城。当时自行车是笨重的加重自行车,可不是现在二十多斤的轻便赛车。父亲就这样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几十年。
   我记得我两、三岁时都还在西河场镇上居住。后来爷爷奶奶的依次亡故,家里不够吃了,我们随母亲到了龙潭寺乡下。我因此在乡下呆了十多年。乡下的日子虽然艰辛,却是我生命中最快乐的岁月。
   当时我们都分了地,是地道的农民。后来,因为母亲的眼盲,当时政府给了政策,在母亲的努力下,我们由农村户口华丽转身变成了城市户口,我们成了领粮票的城市人。当时,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在村小读书的城市户口的人。户口的变更改变了我们三兄弟的命运。我们三兄弟也因此有了现在各自的小成就。如果不是母亲的眼盲,我极有可能至今还在乡下砖厂上班呢。命运就这样被改变了。母亲不幸失去了光明,却换得我们三兄弟的好前程。这是怎样的世事变幻,是悲哀,亦或者是其他呢?真是造物弄人。
   父亲是个不畏惧权势的人。因为二哥的工作的事情,在区委大院里,父亲骂了当时的区委书记。父亲也是个吃货。从我记事起,我们家的周末总能闻到烧鸭子(客家话,卤鸭子)的香味。当时的烧鸭子只有八、九两重,是土鸭子卤出来的,香味和肉质都是一流的。这是我至今吃过的最好吃的三样美食之一。
   父母无疑是恩爱的。听母亲说,他们结婚时,父亲喝了三斤多白酒。父亲喝得伶仃大醉,在家里睡了足足三天。我的父亲母亲也有磕磕碰碰的时候。每次吵完架,总是父亲首先打破僵局,招呼母亲。母亲也总是会给父亲台阶下。现在我们三兄弟每次吃饭,父亲总是扶着母亲走路去馆子,不坐车。看着父母相互搀扶着走路,许多路人总会驻足停留,感慨不已。
   五十余年来,父亲对母亲总是不离不弃。父亲、母亲一直走到现在也许已经不是爱情,也许只是亲情,也许只是老人的相互依靠,但是对于我却是人世间最感动的。父亲的方正,父亲一个人养活我们一家五口人的的努力,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人生的指路灯。父亲的性格总是不好。那些年,父亲手下的四五十个工人中有许多是亲戚、许多是朋友。父亲老是要发脾气,但是他们对于父亲的评价却是翘大拇指的。母亲的辛劳,母亲的贤惠,母亲的遭遇总是感动着我,激励着我珍惜生活,珍惜家人。
   现在不能每天陪伴在父母身旁,简直是做儿子最大的罪孽。我因为忙碌,尽然不能常回家看看。“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亲母亲现在的身体还算硬朗,但毕竟年事已高,我已经渐渐地开始担心起来。我过得怎样已经是无所谓了,我希望父母过得好。我这个做儿子的总是做得不够。
   我的笨笔总是不能写出父母艰辛的万分之一二。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是奔四的人了。在这数十年间,在人海茫茫中,每当我迷茫,偏激,狭隘时,脑海中总能浮现父亲、母亲大人的教诲,是父亲、母亲让我变得坚强、方正、有血性。如果我有一丝一豪的公正,如果我有一点点真诚,如果我还能算是好人,那都得感谢我的父亲、母亲。
   (原创非首发)

共 533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感人至深、令人深思的优美抒怀散文,通过叙事抒发对父母的感恩、热爱和敬仰之情。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终身都有影响,父亲母亲身上的优良品质是我们一生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者通过追忆小时候的经历,父母不仅仅是给了我生命,不止一次、两次,那是用生命换回另一个生命,而且成为我走路的路标,那种无私的奉献,读了令人垂泪。母亲怀我时落下了眼病,适逢文化大革命,没能医治好,以至于双目失明。福祸相依,正因如此,给我们换来了舒适的读书环境和不一样的待遇,也给了我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尤其是母亲拿菜刀切红苕藤当喂猪食时,摸黑走路牙齿被撞掉,读者是含着眼泪读完的,那种疼痛直戳人心。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苦难与不幸,母亲顽强坚韧的精神给我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也给三个儿子塑造了榜样,成为了不一样的自己。父亲的刚正不阿、深明大义给我指明了人生的航向。父亲一手过人的厨艺,我的传承让烟火气息的平淡人生增加了温暖。母亲的善良与坚韧不拔让我终身受益。还有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也是对下一代的无言的教诲。作者赞扬了父母平凡却伟大的一生,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那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也给读者带来深深的启迪,从父母的艰辛付出、宽容中懂得感恩生命中遇见的每一个人。作者擅于抓住细节描写,我生病的经历,更加反衬出父母对儿子的无私的疼爱和奉献,还有母亲切猪食的过程,让读者感同身受,潸然泪下。还用了比喻,“我又黑又瘦,手臂细得像根小木条,一捏就会断掉。”更加形象生动贴切的说明我的身体瘦弱,也为下文我的生病经历做了铺垫。运用引用等修辞手法,“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更加说明在人情冷漠的乡下,父母生活的艰难不易和那份坚强。末尾点题,我的笨笔总是不能写出父母艰辛的万分之一二。如果我有一丝一豪的公正,如果我有一点点真诚,如果我还能算是好人,那都得感谢我的父亲、母亲。文章娓娓道来,情感真挚细腻,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不乏一篇佳作。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欢迎欣赏。【摆渡物语编辑:优雅如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2-02-05 10:17:30
  欣赏龙泉剑客老师的情感至深的优美散文,文章娓娓道来,叙述了父母平凡却伟大的人生经历,他们身上善良、淳朴、宽容、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品质,成了儿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文章激励人心,读了令读者潸然泪下,深受启发,我们要真诚做人,坦率做事,感恩父母,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份遇见。期待佳作连连,向老师学习。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回复1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2-06 09:41:40
  谢谢老师。这篇文章没有任何虚构之处,都是我生活的点滴。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感谢父母给予我的一切。
2 楼        文友:静净        2022-02-05 11:02:23
  一个优秀几近夭折的生命,成长为如今的一位优秀的警官,与父母的无私疼爱和细心教导息息相关。感恩父母生育、养育、教育之恩!
回复2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2-06 09:42:21
  谢谢老师关注我的文章,感恩父母,不枉来处。
3 楼        文友:月亮之巅        2022-02-05 11:40:41
  可怜的孩子,幸亏父母没有把你送出去。每一条生命从出生到长大都饱含父母的含辛茹苦,而作为儿子,反哺之情,作者都表达得淋漓尽致。非常有正能量的好文。爽阅,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2-06 09:43:34
  谢谢老师鼓励与关注,新年快乐。
4 楼        文友:刘艾玲        2022-02-05 11:59:45
  温暖的家庭才会生长出温暖的人!方正的父亲,慈爱的母亲,是作者弟兄成长的标尺,都成为有作为,有温度的人!
天行健,小女子也当自强不息!
回复4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2-06 09:44:12
  谢谢老师,不忘父母的恩情,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5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2-02-05 12:59:22
  不知没什么,读这篇文章我一直想哭,看完鼻子还是酸酸的,为文中正直善良、劳苦一生的父母所感动,也为作者的大爱孝心所感动。本文不动声色,几乎没有一个泪字,却处处写出人间的疾苦,而在困难的土壤里,开放出一朵朵鲜活的花,那就是人类自始至终与命运搏斗之鲜花。这也是本文给予人的力量!欣赏学习!
回复5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2-06 09:45:44
  谢谢老师。父母的恩情说也说不完,乡下那些年虽然清贫,却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6 楼        文友:草芒        2022-02-05 13:36:44
  朴素质感恬淡的文风娓娓道来家人、作者童年的点点成长、生活经历,欣赏问好
我为诗狂
回复6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2-06 09:46:14
  谢谢老师,新年好。
7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2-06 09:38:20
  谢谢优雅如枫老师推出我的这篇小文,非常非常开心。父母于我既是给了我生命,又给了我生活的目标,追寻的榜样。感恩父母,感恩当下。父母渐渐地老去,唯有陪伴。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8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2-02-07 12:03:47
  很感人的散文,父母为孩子成长里留下抹不去的烙印,善良、勤劳、正直,还有无私大爱。非常翔实的一篇散文,有真情实感,所以楚楚动人。
回复8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2-02-08 08:50:17
  谢谢老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父母的恩情说也说不完,唯有珍惜当下,有空多回家看看。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