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红楼》里去看一看(赏析) ——浅谈《红楼梦》
(更注重于前80回)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从开篇开始,作者便就为整本书奠定了一些基调,开始或有不解,但当整本书读完以后,似乎略知了一二。
整本书的主线内容并不是特别清晰,在谈起红楼梦时可能就只会联想到“贾薛王史”四大家族的兴衰,但这样的话语明显偏概括,既不像《西游记》有“西天取经”,或像《三国演义》有“三家争霸”,亦或像《水浒传》有“一百零八好汉”这样颇有吸引力的明线,但为何《红楼梦》能够跻身为四大名著中的一本?
首先便是作者自身的水平高超。在书中,不乏会看到曹雪芹许多的埋下的细节,例如宝玉在梦中所梦见的“金陵十二钗”以及她们所对应的判词,所对应的十二个女子,虽没有全部得以印证,但大多得以被一语成谶。其实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不妨在书中慢慢寻来。
再其次便是书中所展现出的人情冷暖。“仗义每多屠狗辈,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话似乎映射了很多了社会现实。贾雨村,看似是个通书达礼的读书人,但在贾府没落时,便是他给人告了官让贾府彻底落魄。但反而是倪二、刘姥姥这样出身低微,没有什么威望、权力的“小人”在贾府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们。
个人认为,贾府的没落,很大部分是因为贾府的男丁不作为,无论是贾琏,亦或是邪魅的贾环,甚至是贾宝玉的风流,都挽救不了贾府的命运。
浅谈一谈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作为“绛珠仙草”,刚开始我认为黛玉太矫情、太多愁善感。周瑞家的送她花,却因为不是只给她一人送的便把花扔掉了,以及之后的黛玉葬花等情节,让我不禁产生了几分不解。但在之后林黛玉因看见宝玉对宝钗十分热情(你从哪来?从宝姐姐家里来。)而感觉自己被冷落时所说的那些话,竟觉几分可爱。但她也是知情达理之人,在偷听到宝玉的对话时,知道了宝玉对于她和宝钗的心意时,便再也没有耍过一次脾气。最后却在宝玉与宝钗大婚之日含泪而去(个人觉得有待商榷)。初看这结局,似乎对生动刻画了林妹妹悲惨的结局以及她对宝玉之间的深情,但这样的结局对她更好,之后贾府的命运如此凄凉,她的身子弱,又如何经得起这俗世的洗礼呢?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二三句说的是林黛玉的才华,本该受到同情,可惜她生活在封建社会,才华被人忽略,她的命运也会变得更加悲惨。透过她的诗,我们不仅仅只会看到她对爱情的理解,更能看到她对封建妇女命运的感叹。而宝玉,则因为世俗的限制,讨厌考取功名而又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应该也只会成为以为过客了罢……
惊醒,红楼梦的故事,仍是一个宝藏,值得慢慢研究!去看那红尘俗世,去看那风轻云淡,去看那富贵繁荣,更去看那背后的冷暖心酸。
(经网络搜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