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话说“年下” (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话说“年下” (散文)  


作者:北京浮地 白丁,25.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4发表时间:2022-02-11 14:10:57
摘要:原创首发


   何谓“年下”,年下是指旧历新年的时候。《红楼梦》第七回:“咱们送他的,趁着他家有年下送鲜的船,交给他带了去了。”第四○回:“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第五三回:"贾珍笑道:\'他们那里是想我。这又到年下了,不是想我的东西,就是想我的戏酒了。老舍《骆驼祥子》中也写到:"街上慢慢有些年下的气象了。"“年下”,这已是京城老百姓多年前的老话儿了。时下,大家都叫"春节"了,不过,在很多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中,依然保留了这一说法。
   说起“年下”,京城的百姓话儿最多的是:“您\'年过\'(年货)置办得咋样了。孩子们有电话了吗,都回来不。”“年下”要过,这“年过”就成了百姓的头等大事。要不咋说“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呢。“年过”,也就是把过年的吃穿花用,柴米油盐鱼肉蛋、糖果、点心、压岁钱,全都包括在这句老话里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的节俗很多,诸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但这些节日都为一天,唯有春节持续时间最长,耗费最多,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开始紧锣密鼓的春节前准备:祭灶:祭灶神,民间称"送灶王爷",每年腊月二十三送灶王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述职。大年三十再接灶王回家,重新供奉。人们担心向玉皇大帝进谗言,所以再他去天宫的时候为他进行祭祀活动,祷告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写春联,接年画,剪窗花、准备肉食,准备面食以及理发、沐浴,打扫卫生。一通忙乎年三十到了,春节进入高潮。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回家也是当今中国人流大迁移最频繁的时段。家人们无论在哪里营生,都从四面八方赶回家,和家人围坐一起,高高兴兴吃顿年夜饭,喻示新的一年,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由于农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腊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腊月二十九夜是除夕。除夕的活动丰富多彩,重要的活动是守岁。一夜连双岁,人们都彻夜不眠,守候着旧岁的离去,新岁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耐心的等待。放鞭炮:新年钟声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齐鸣,迎接新年到来。近些年来,由于政府的管控,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爆竹的声声被春节文艺晚会所取代。
   祭神祭祖:在传统的春节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信仰神佛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神龛,供奉各位神灵,同时还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画像。正月初一早上,人们恭敬地在神龛与祖宗牌位前献上供品,(其中包括刚刚煮好的第一碗饺子),点上香火。十分虔诚地感谢神明与祖宗在天之灵在过去一年对自己的保护并祈求他们保佑来年的幸福。
   拜年:祭神祭祖之后,儿孙们开始向长辈亲人拜年。传统的拜年礼是向长辈亲人三叩首,后来改为三鞠躬。一边行礼,一边祝愿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端坐,接受儿孙们的拜年以后,把一个个红包送给儿孙们。这就是“压岁钱”。一般作为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零花钱。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年,陆陆续续,可以持续很多天。朋友之间见面,则互道"恭喜发财"或“过年好”,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拜年活动。现如今,拜年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晚辈们不再向长辈行礼,说声过年好,以言代行了,免去了叩首、鞠躬等传统礼数,这与中华传统孝悌文化的丢失息息相关。压岁钱,本来是长辈对晚辈的一个祝愿,应该是意到为止。然而,当今成了“点金”,压岁钱也水涨船高,数百,成千,甚至上万,为了让孩子高兴,长辈们大把散金,使晚辈的幼小的心灵就染上了铜臭。
   走亲访友,也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走亲戚是亲朋好友之间来往的一种说法,意义就是联络感情,一年到头没有事,一般的亲戚没有大事很少走动,过年了互相串个门问候一下,是人之常情,也是传统美德。如果长时间不走亲戚的话,亲情就会化为清水,甚至变成陌生人。俗话说亲戚越走越近,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亲戚能够互相帮衬,共渡难关。另外没有亲戚来往的家庭就没有人气,没有人气的家庭,日子过的也不会红火。所以,过去是从正月初二开始,人们都会带上礼品走访亲戚,看望长辈,以示亲情的延续,同时也是晚辈尽孝道一种形式。由于当今时代,晚辈们都为上班族,春节假期短,探访亲戚都提前到春节以前进行。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汉文帝曾于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乱,所以规定这一天为“上元节”。东汉明帝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点灯。此后,元宵就逐步演化为观赏花灯的民俗节日。故名“灯节”。元宵节这天,南方家家吃汤圆,北方家家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民间花会、走上街头,扭秧歌、舞狮子、踩高跷等,娱乐活动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可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狂欢,为整个春节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春节的俗称为“年下”,也被人们戏称为“年瞎”,意思是花瞎钱的日子。说来也是,人们一年到头忙忙碌碌,打拼赚钱,省吃俭用攒下点钱,过一个年肚子圆了,钱包却瘪了。一年的积攒散尽在一月之间,也正印证了一句俗话:“好正月、赖二月、后悔在三月。”
   “年下”是富人的节,穷人的关,所以在旧社会人们也把春节成为“年关”,一进腊月门,债主上门讨债,是穷苦人家的一道关。《白毛女》中的杨白劳一家的遭遇,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更多的穷人家,进入腊月,家庭主事的人就开始愁这个年怎么过,“丫头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头儿要毡帽,老婆儿要裹脚”,哎!钱从那来呀!不用说的太久远,记得我小的时候,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一年到头,不仅分不到钱,还欠队里的口粮款。每逢进入年关,是母亲最难的时候,看有钱人家打酒买肉,更有其人还要在人们面前显摆,招人眼馋,以示炫富。家里虽然穷,但母亲非常耿直,每当过节的时候,都要嘱咐我们,不要到别人家里去,不能让人看不起,我们只有待在家里,人家放炮我听响,人家吃肉我闻香。好在母亲善良贤惠,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别人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赢得个好人缘儿,虽然穷但村里人都很尊重她。到了年根儿,看不到我们家买肉,有人会主动的借给我们几块钱,才勉强让我们在三十晚上吃上一顿猪肉炖粉条。
   现在好了,国家强盛了,人们也都富裕起来,不再为没钱过年犯愁,“年下”不再是“年关”。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过去的穷苦日子,切勿铺张浪费,更不要把“年下”过成“年瞎”......

共 28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有趣的内容,关于“年下”的话题,“年下”这已是京城老百姓多年前的老话儿了,如今大家都叫"春节"了,不过,在很多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中,依然保留了这一说法。文中叙述了年下的习俗,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如今国家强盛了,人们也都富裕起来,不再为没钱过年犯愁,“年下”不再是“年关”。内涵厚重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2-11 14:12:22
  生动的叙述,有趣的内容,关于“年下”的话题,文中叙述了年下的习俗,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2 楼        文友:北京浮地        2022-02-11 14:37:12
  感谢秋觅老师的点评!
3 楼        文友:谷泉叮咚        2022-02-12 17:07:39
  读了老师的作品,感觉很受启发。我会向您学习,好好进行小说和散文的写作,争取当个名副其实的文学爱好者。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写作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