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元宵佳节说元宵(散文)
据说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而元宵灯会则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效仿佛教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并下令士族庶民都要挂灯。到了唐宋,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另一说是元宵燃灯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节要燃灯。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一天,唐代为三天,明代灯会更与春节相接,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整整十天才关灯。
南北各地灯会各有特色,南方诸如猜灯谜、玩杂耍、唱戏曲、舞狮子、打腰鼓、说评书跑旱船等各种民间文艺活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把江南的节日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北方则多了扭秧歌、踩高跷、祭鬼神等。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老舍先生这样描述元宵节的:“在城隍庙里还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
我八岁以前在江南老家,记得母亲买的兔子灯很得我欢心。有一次拖着兔子灯在天井里疯跑,被不平的砖地面绊倒,点着蜡烛的兔子灯颠翻了,转眼之间就被烧了个精光,为此颇为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文革"中,元宵节灯会习俗已经被当作“四旧”破了。记得单位的王老头讲了个元宵节灯谜的故事,说是王安石元宵节在赶考路上读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的对联,一时对不出。到京城考试,主考官出了“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让对上联,其他人对不出,王安石就以在灯会看到的句联应对,中了进士。衣锦还乡,又娶了美丽的妻子。一副对联,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双喜临门”,成为佳话。但王老头却因讲这个故事受到批判,那期的大批判专栏还是我一手操办的。
新时期太平盛世,元宵节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从电视上看到,今年虽然还受"新冠”影响,但全国各地的文化活动仍精彩纷呈,蔚为壮观,把新年节庆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我们这小地方各个乡镇、社区每年都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前年作协组织的韩家荡看花灯更是让大家潇洒了一把。夜色中的灯光秀,把农家田园打扮得亮丽多姿,写意小康社会的温馨和谐。“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今日元宵节下起了小雨夹雪,与普通的工作日并无两样,春节假期已过去一个星期,上班族唯有下了班才会走亲访友地再聚一堂,一起团团圆圆吃个饭,过好春节中最后一个欢庆之夜,给过年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元宵节另一个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称“汤圆”,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宋代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元宵”来命名。后来到了民国初期,袁世凯做了大总统,一心要复辟,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凯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故今人多称汤圆。
汤圆是用糯米粉包馅做成的圆形食品,有团圆美满之意。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水煮,油作,笼蒸。多以白糖、芝麻、豆沙、枣泥、黄桂、玫瑰、果仁等为馅。有的馅料中拌有猪油,遇热即化口感尤佳。记得母亲曾把生猪油切成块加糖包成长圆形的汤圆,吃时又香又甜,满嘴流油。汤圆的做法一是“滚”汤圆,以馅为基础,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晒半干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筛子似的器具里,倒上糯米粉“筛”起来,随着馅料与糯米粉互相撞击变成球状。二是“包”汤圆,包汤圆可是个技术活,拿出雪白的糯米粉,用开水边冲边和,水要恰到好处,多一滴少一滴都不行。多了米粉太烂粘手,少了米粉粗糙会裂口子,包不起来。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我喜欢吃包的。
今天的汤圆是我昨天下午亲自包的,那是我少年时跟母亲学的。母亲是勤俭持家的好手,又是个美食家,八个儿女八张嘴,僧多粥少,往往自己挨饿,尽管贫穷,却能变着花色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我们做儿女的耳濡目染也就都会上两手。成家后长期下厨操练,没有学不会的。这次包的汤圆特大,煮熟膨胀了比鹅蛋还大。馅是芝麻核桃粉拌上桂花白糖,趁热包好,用毛巾笘起来以防干裂。下汤圆要注意火候,沸水下锅,煮开了,一个个滚圆的汤圆和大红枣儿便漂起来,慢火瀁熟,像一个个白玉红珠,惹人喜爱。一碗只能装一个,啖一个,细咀慢咽,滑糯香甜,满嘴生津。再啖一个,还想吃,奈何胃已经装不下了。有诗云:
芝麻作馅拌胡桃,白鹭银鹅水上漂。
滑软粘甜香满口,人间何物比元宵。
2022.2.15元宵节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