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流年】麦浪中的童年(外八首)

编辑推荐 【流年】麦浪中的童年(外八首)


作者:秦之送 布衣,108.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45发表时间:2022-02-19 08:02:18
摘要: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浓浓的诗意诗情。


   那个时候
   我比抽穗的麦子
   高不了多少
   常常跟着大人们
   在麦田里奔跑
   也帮着除掉那些
   混在麦子里的野草
   任凭麦浪
   一次次把我绊倒
  
   再后来,我熟悉了村里
   通往麦地的每一条小道
   以及小道上车辆的辙痕
   渗入泥土的汗水
   掉落的声音
  
   在这样的小径上走的多了
   我自己也成了一棵麦子
   在麦浪的海洋
   抽穗、拔节、扬花
   随风而舞,随雨而歌
   尽情享受着夏日阳光
  
   直到头顶的皇冠
   一根根金色的麦芒
   一颗颗饱满的麦穗
   将大地装点成
   金碧辉煌的殿堂
   我终于在飞舞的镰刀下
   以一种成熟的姿态
   带着天地的精华归仓
  
   鸟鸣
  
   被啾啾鸟鸣唤醒的
   不仅仅是封冻的大地
   还有飘扬的柳丝
   盛开的山花,以及
   多彩的梦幻与遐想
  
   在蓝天和屋檐之下
   在田野和树丛之间
   鸟儿的歌声宛若天籁
   千回百转,千呼万唤
   赞美着生命和爱情
   它们歌咏的每一个童话
   都取材于祖母的故事
   从秋唱到冬,从春唱到夏
   在我未曾开垦的心灵发芽
  
   一声声带着浓浓的乡音
   有草叶的清香,泥土的芬芳
   带着岁月的音韵与沧桑
   让我记住了天地间
   最深情的歌唱
  
   雨后
  
   放羊的大哥对我说
   雨是从南面黄龙沟来的
   我问一滴滴雨
   它们匆匆地渗入泥土
   瞬间不见了踪影
   但我知道它们去了
   村子北边的五峰山
   因为雨后的云朵
   久久地萦绕在山间
   在那里嬉戏、散步
   看着彩虹挂上天边
  
   我知道雨过天晴的时候
   没有落下的雨躲进了云里
   云是雨的家,山是云的根
   五峰山的五座山峰
   就成了云的家
  
   柿子树
  
   从一片绿荫到硕果满枝
   从鸟语花香到叶落萧色
   故乡的那棵柿子树
   把深扎大地的根须
   延伸成蓬勃的血脉
   在我生命里流淌
  
   树冠之下,田埂露出泥土
   无数的脚印叠成小径
   车前草和蒲公英随风摇曳
   一群孩童的欢声笑语
   在树的怀抱爬上爬下
   沟壑纵横的树身上
   蚂蚁匆匆相聚又分手
   喜鹊“喳喳”的叫着
   熟透的柿子总会应声而落
  
   一半散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当一袭绿袍渐次换了容妆
   红彤彤的灯盏挂满枝头
   红了村落,甜了山庄
  
   打麦场
  
   闲置一个冬季的碌碡
   接受了蓑草和一些夏虫
   在它身下安家,它的寂寞
   就是在春天的气息里回忆
   滚滚而过的麦香
  
   带着镰刀的锋芒
   从沟坎、山梁以及洼地
   一棵棵麦子离开故土
   在打麦场相逢,聚集
   久别的往事和喜悦
   在阳光下一遍遍暴晒
   即将褪去的金色外衣
   照亮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
  
   滚滚而过的碌碡
   哔啪作响的麦秆
   骡马的嘶鸣,农具的交响
   太阳雨下,麦子
   走完了最后的旅程
   一颗颗饱满的麦粒
   褪去带芒的壳
   在打麦场聚成丰收的颜色
   把喜悦涂满庄稼人的脸庞
  
   老槐树
  
   失去年轮的树干
   空洞如竖起的一口枯井
   依然兴旺的根脉
   从不辜负岁月的期许
   深入村里村外每一寸泥土
   枝繁叶茂的树冠
   巍巍然直抵浩瀚苍穹
   隐藏在沧桑躯壳里的
   有风云雨露、四季风景
   更有浓荫之下
   来来往往的苍生
  
   有多少家长里短、佳话传说
   隐藏在槐荫深处
   被蝴蝶和蜜蜂传遍村庄
   也被春来秋去的鸟儿
   传向更远更远的远方
   崇拜土地的父老乡亲
   更相信老槐树
   是土地上现身的神灵
  
   每一个即将远行的人
   都要在槐荫下走一走
   即使走到异国他乡
   也扯不断老槐树的根
   忘不了老槐树的魂
  
   七、五凤山
  
   四十多年前种下的刺槐
   是否点缀了五峰叠翠的风景
   梦里,一回回浴火重生
   宁愿相信五座山峰
   不只是五只凤凰涅槃的魂灵
   山脚下一定有重现的往事
   一曲不堪回首的乡音
  
   苍凉的黄土塬畔
   泥土里筑起一座座庄园
   塬上生生不息的四季庄稼
   泥土的芬芳地久天长
   能石破天惊冲出厚重黄土
   立于天地之间成为山峰
   这石头的故事
   注定充满传奇
  
   在远离故乡的地方
   我攀登过更高更雄伟的山脉
   今天,我再一次朝圣
   这五峰相望的故土
   泪眼婆娑,脚步凝重
   有多少往事在眼前浮现
   有多少话语在心头涌动
   生我养我的母亲山啊
   请敞开你的胸怀
   接受我为你屈膝叩拜
  
   油菜花
  
   在麦子的拔节声里盛开
   浓郁而热烈的花香
   迷惑了天空和大地
   迷醉了蜜蜂和蝴蝶
   迷离了村庄和田野
  
   一片片金黄色彩
   在大地肆意绽放
   炫耀着到来的辉煌
   在田野尽情铺展
   金色而奢华的主题
   这些花朵沉静而独立
   它们的奔放和忧伤
   隐藏在金子般的内心
   让春风在乡间小道
   把花蕊的心思传递
  
   随风涌动的花海之下
   是根的浅唱和风的低吟
   绿的更绿,黄的更黄
   色彩盛宴呈上的童话
   味道如此不同凡响
  
   夏忙季节
  
   “算黄算割”“算黄算割”
   这清脆而迫切的鸟啼
   一年比一年稀奇
   忘记开镰时的颂词
   麦秆来不及一声叹息
   麦子就一片片倒下
   暴露出倦意的土地
   一捆捆麦子
   火速向打麦场集结
  
   一颗迷失的麦穗
   可能流落在任何地方
   村道、田埂、荒草地
   奶奶的围裙
   姐姐温暖的手心
   忙碌的鸟儿和蚂蚁
   没有一粒麦香会被遗弃
  
   抢收,只有快过雷电
   汗水,只有多过雨水
   麦子才能安然归仓
   祖母的脚步
   才不会走出惊慌
  

共 24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开头点题,表达了对故乡麦子的敬重,诗人的童年与麦桔一同长高。民以食为天。小麦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中的这句话告诫我们“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那是一种对于劳动和造物主的尊敬,对自然的感激。父辈们将汗水浇灌粮食,而粮则食献给我们庄重与博大。父辈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苦累劳作只为那一季麦浪翻滚,只为那一袭麦香风飘起。五谷丰登是辛勤所凝铸的汗水,成就的一场开镰盛世,是人类对自然的感激,所以粮食都不是凭空而来的,现在的虽物质丰富,也不能成为我们浪费的理由。诗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观察着他所生活的家园,周遭的一切,包括麦子、鸟鸣、雨水、柿子树、打麦场、老槐树、五凤山、油菜花、夏忙季节……以及劳作的人们,在他的笔下都是不一般的存在,他写他生活中的事物、身边的人、生活的状态。其文字朴实理智、充满哲思却又不刻板严肃,看似平常的东西都蕴含着深层的意义。读之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作者以流畅性语言将“五谷”之续传承得入木三分。整章语言精妙,结构严谨。尤其夏忙季节部分描写得非常细腻形象,诗性的语言给人美感。力推共赏!【编辑:素心若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2-02-19 08:08:01
  说到粮食时,我们的神情都会变得庄重起来。因为五谷都是庄重的植物。它们艰难地生长在田亩之间生命之苗,散叶,拔节,开花,长穗,一切都与劳作者的心相呼应。这是是人最深刻最美好的童年记忆。问候诗人,精彩继续,春祺顺遂!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 楼        文友:秦之送        2022-02-19 16:24:44
  谢谢点评!
2 楼        文友:梅子青        2022-02-19 09:03:58
  语言平实,意象直白,以白描的手法画出了一幅幅“天然去雕饰”的美景。问好作者,祝春祺!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2 楼        文友:秦之送        2022-02-19 16:25:23
  谢谢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