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致敬生活中的孤勇者(随笔)
北京冬奥会完美落下帷幕,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冰墩墩、谷爱凌、苏翊鸣身上,而我则关注从20岁奋战到31岁的老将徐梦桃。
今天听到一个关于徐梦桃的故事,小时候徐梦桃家境不好,父亲卖了20年的烤肉串供她训练,每天早晨6点起床进货,在寒冬的夜里,连站几个小时也赚不到几个钱,徐梦桃为省钱,连感冒发烧都不敢去医院,坚持说自己有药吃,然而教练发现这些感冒药早就过期,他舍不得扔,父母很早就劝她退役,因为她满身伤病触目惊心,膝盖前交叉韧带断裂,内侧副韧带扭伤、内侧半月板后角变形,最严重的时候两次切除左膝近百分之六十的半月板,比赛时只能带着钢钉上场,调完了再取下来。但她为了梦想始终不肯放弃,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在她31岁时,用汗水和鲜血赢得荣耀。
当在电视中看到她眼含热泪不敢置信地问了四遍:“我是第一吗?”时,作为观众的我内心也跟着激动。12年的坚持,无数次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终于在北京冬奥会上凭借完美一跳不仅获得女子空中技巧金牌,还创造了历史记录。
其实,像徐梦桃一样,家境一般,却一直坚持为梦想打拼的运动员还有不少,例如范可新、全红婵,他们无一不是在未获得金牌前不为人所知,但却始终坚持用鲜血和汗水,最后赢得金牌,天下人皆知。除了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运动员,一直在努力拼搏,却未获得过奖牌,最终因为伤痛不得不选择退役。还有那些残奥运动员,他们要比正常运动员多付出100倍、一千倍的努力和汗水,但他们未曾退缩,凭着惊人的意志在赛场上拼搏。
其实,他们打动我的是那种不屈、不服输、为梦想努力奋斗,哪怕一次次失败,但一次次重来,直到取得胜利。就像女足姑娘们一样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不放弃,依旧命奋战,最后逆袭成功获得冠军。
忽然觉得最近最流行的歌曲《孤勇者》就是他们的写照:“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爱你孤身走暗巷子,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恃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口……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而这首歌的词作者唐恬,是一名鼻咽癌患者,一直与病魔抗争,或许是疾病令她对生命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写出如此铿锵充满力量的歌曲。
无论是徐梦桃、全红婵、女足姑娘、残疾运动员们还是拼尽努力却因伤病未能获得奖牌选择退役的运动员、与病魔抗争的唐恬,还有那些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警察、消防员等等都是孤勇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这些每天为梦想打拼的普通人,面对失败不怕、不屈、不服,即便被打倒,站起来继续奋斗,同样是孤勇者。写到此,致敬生活中的每一位孤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