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阿霞之秘境奇缘-63、64(长篇节选)
第六十三章:一剂中药方子
二月十五日(正月初六),高层做出了又一个鼓舞人心的决定,要求凡是感染幽冥病毒的患者,实行“应收尽收”原则。这一决定一出台,荒原的龙虎医院顿时人满为患,医生和护士忙碌不堪,到处都是不断痛苦呻吟的幽冥病毒患者。
各地的医疗队还在不断地有序进驻小镇,装载医疗物资的大卡车疾驰在路上,成了一道不一样的风景线。
鹰潭市党委作出雷霆般的决定,罢免了云雾水乡小镇原党委书记马强国,换上了政法系统的王木林。一向具有铁腕作风的新书记上台后,正视疫情的发生,积极配合专家组,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应对还在不断恶化的病毒传染。
虽然疫情还未出现拐点,但是小镇的人们由于看到了希望,人心渐稳。
傍晚时分,天空中漂浮的朵朵白云被夕阳镶嵌上绚烂的金边,世界变得虚幻,眼中的一切似乎都不再现实。
云雾水乡小镇荒原罩在白日最后吐露的天光下,暗沉沉的湖水染上橘红色的色彩,亦真亦幻。
微寒的春风送来百花的香气,夹杂着淡淡的青草味道。
玄灵子一声轻啸,从豪庭大酒店的豪包的地上一跃而起,苍白的脸上复又露出红润之色。自打头晚上催动蝙蝠一族的圣物玄冥珠,把走到鬼门关的刘彦、林枫捞回来,消耗了他不少的元气。阿霞把玄灵子师徒安顿在豪庭大酒店后,玄灵子一直盘膝而坐在窗前,修炼打坐,好不容易恢复了元气。徒儿清衣一旁持匕首护卫在旁,不敢有丝毫怠慢。
清衣见师父恢复如故,便通知酒店前台,送来了两人的吃食。就着窗外的夕阳,两人一顿狂吃。两人风卷残云后,等候在门口的服务员收走碗碟。
阿霞陪同镇卫生所的陈天赐所长来到房间。简单的几句寒暄后,陈天赐真心实意的感谢玄灵子救下生命垂危的员工刘彦。
“陈所长,于拯救苍生的繁忙公务中,抽空来看贫道,不会只是为了刘彦之事吧。”玄灵子客气了几句,话锋一转,直入正题。
“道长所言极是。本来应该是刘彦亲自来当面感谢道长的,因为她主动申请回到一线工作,被安排去了新建的龙虎医院,抽不开身。正好我也有事相求于道长,于是她就特地委托我代为感谢。等疫情有所好转时,我一定带刘彦登门感谢。”
“我和刘彦医生也并非完全陌生,就不用那么客气了。陈所长有事直说。”
“既如此,我就直说了。有人想见您,一起喝杯茶。我作为东道主,负责来请,希望道长赏光。”
“落日余晖中品茶,人生幸事也。还请陈所长头前带路。走吧,徒儿,和为师一起去见见高人。”
“徒儿遵命。”
旋即,陈天赐头前带路,玄灵子紧随其后。阿霞携了清衣,随二人出了房间。
进了电梯,四人直接上了豪庭大酒店顶楼著名的阳光咖啡屋。
夕阳西下。
落日余晖洒在豪庭大酒店,用它神秘莫测的余晖给酒店染成梦幻般的暗红色。
酒店顶楼的阳光咖啡屋,启用的是全蓝色玻璃打造的落地窗,此刻沐浴在白日将尽的光辉中。暗红色的落日余晖洒在蓝天似的玻璃屋上,给人以微带深沉的诡异感觉。咖啡屋里,迎春吐绿的各类植物,休闲的浅色布椅,精神气十足的服务生,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
等候在咖啡屋门口的除了服务生,就只有一位须发皆白,但是精神矍铄的老人。
“道长好,我在此恭候多时了。”
“请问您是?”
“道长,我来介绍。这位是入住我们小镇的专家组组长医学博士,呼吸病学专家…”
“在下牛南山,呼吸科医生。”
还没等陈天赐介绍完诸多头衔,牛南山博士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爽快地自报家门。
“在下玄真道观玄灵子,正一道一派。我派奉张天师《正一经》法旨,降神驱鬼,祈福禳灾。”
“两位大师一见如故,不如先到屋里就坐,一边喝茶,一边聊吧。”一旁的阿霞笑容可掬地提醒道。
“快请进。牛南山博士、道长,我们入座后详聊。”陈天赐赶紧把牛南山、玄灵子、清衣迎进咖啡屋,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豪庭大酒店的大当家水韵亲自上阵,送上一壶上好的竹叶青,分别给牛南山、玄灵子倒上,随即退下,和清衣、陈天赐、阿霞在一旁的位置等候。
偌大的阳光咖啡屋,此时并无其他客人,倒是十分的雅静。
“道长乃是世外高人,想必也是经历了太多的大江大浪,我就不客套了。今天找您来,是虚心请教。不说您也知道,小镇的疫情已经大面积爆发,人传人是确实存在的,这里我就不用再做阐述了。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仅仅是大量用抗生素对付病毒。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传染面积扩大的问题?”
“你们专家组的意见是?”
“封镇,而且要马上采取行动,否则病毒扩散出去,整个国家都将遭殃。不知道道长以为如何?”
“封镇却有必要,而且立竿见影。但是贫道的建议是:不进不出即可。”
“嗯……不进不出?道长绝妙的主意!这个比封镇温柔,比放敞安全,可谓刚刚好。好,南山记下了。”牛南山思忖良久,兴奋地点点头。
“牛博士谬赞了,只是贫道经历多了,自然经验足点,不足为奇。”
“第二个就是摆在眼前的现实,现在政府要求应收尽收,这一点我们正在努力去实现。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来,我们现在是无药可救,按照以往的经验,疫苗预计需要十八个月时间方能研发出来,而治疗幽冥病毒的特效药,最快也得三个月后,可是我们哪里等得了这漫长的三个月啊!不瞒道长,今天仅白天就死掉了六名重症患者……”牛南山哽咽起来,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眼角流下晶莹的泪水。
“专家组是否考虑中药用药了吗?”
“我们采取保守的中西医并重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疗效甚微。”
“我国的中医历经五千年传承,博大精深。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我们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和瘟疫做斗争,最终还是靠中医治疗取得胜利。因此,贫道建议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方案。在瘟疫来临前夕,我查看星象,早已掐算小镇有此一劫。经我面壁多日,求得一剂中药方子可治此顽疾。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毒经人之皮毛或口鼻入侵之体内,谓之外因;人体之正气时常不足御毒辣之病毒,致人生病,所谓内因。鉴于此,药方之药理在于调理脾胃,也坚固祛邪辟秽。”
“还请道长倾囊相授。”
“都是普通的药材,具体是:
柴胡10g黄芪10g薏米15g
苍术10g麦冬15g北沙参15g
生甘草10g金银花15g僵蚕10g
蝉衣5g大黄5g姜黄10g
取大铁锅煎药,派出专人挨家挨户送去,或者直接配好中药,由每家取走,在家中熬药皆可。隔天服用一次足矣。春天来了,权且当做凉茶喝吧。”
“南山记下了,此乃救众生性命之神方也!”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服务生点亮银烛台。就着烛光,两位老人还在侃侃而谈,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
第六十四章:分发中药
二月十六日(正月初七)清晨,天空阴沉沉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不时地还刮起一阵旋风。雨水顺着半开的窗户飘进来,带来阵阵寒意。
一架架军绿色的军用WZ-9型直升机,盘旋在云雾水乡小镇上空,犹如雄姿英发的苍鹰,驾驶座上的飞行员低头俯瞰小镇。这片寂静的大地就像一条深绿色、浅绿色交织的裙子,清新而不失美丽。
军用WZ-9型直升机稳稳地盘旋在低空,抛下急需药材后,在荒原上空不断快速爬升,继而掉头返回基地,继续装载下一批药材,就像忙碌的工蚁。
连夜赶来的大货车上,装满了中药材,大部分都是玄灵子道长开出的那一剂中药方子上列出来的中药材。大货车在公路上疾驰,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隆声,车队规模庞大,一眼看不到尾,仿佛一条盘踞在龙虎山上的飞龙。
阿霞一大早就从微型折叠床上爬起来,随即动作麻利地收起拉开的小床,折叠成一张靠背椅,放在408号病房的角落里。
龙剑依旧昏迷不醒,就像一个活死人,病情既没有恶化,也没有好转的迹象。
阿霞简单地洗漱后,回来前又到开水房打来热水。她仔仔细细地给昏迷的龙剑洗脸,擦洗身体,梳理头发,按摩穴位。热敷和按摩穴位的方法都是刘彦医生传授给她的,虽然无法让龙剑立即苏醒,但是却是一种让病人慢慢恢复的好方法。她一直坚持着,尽管耗费掉许多时间,龙剑还是老样子,但是她并没有灰心丧气。玄灵子道长也来查看过龙剑的病情,说龙剑的身体似有恢复的迹象,这给了她莫大的鼓舞,信心备至。道长还说,等过了这段时间,他还会亲自过来给龙剑疗伤,这更是给了无助的她莫大的宽慰与希冀。
尽管疫情期间一床难求,尽管对于水妖一无所知,作为一所之长的陈天赐在刘彦和阿霞的一再请求下,还是保留了龙剑的这间独立病房,享受VIP的特权。
408号病房,阿霞一直守在一旁,直到晌午十分,龙剑每天的输液结束。
阿霞向值班护士交待了几句后,离开了镇卫生所,急匆匆地往新民饭店赶去。
自从龙虎医院拔地而起后,新民饭店的所有隔离病人已经转走,到了龙虎医院集中隔离治疗。连夜彻底杀毒后,新民饭店再次在疫情期间派上用场,成了小镇抗击疫情的中药材集中分发地。
飘飞的细雨,仿若中医老师常用的银针,细细密密地不断飞落大地,透着迷茫、荒凉、哀婉。
雨中,石板路的缝隙中冒出来嫩绿的小草,小石桥畔的婆娑起舞的垂杨柳,商铺前顺着砖墙攀爬的红色玫瑰,街角的一棵抽出嫩绿新芽的老槐树,配搭次第连接的黛瓦白墙,无疑是一幅水墨山水画。
阿霞毫不犹豫地走在石板路上,不撑伞,疾走如飞,迎着细雨飘飞的清新空气,任凭凄风苦雨包裹瘦弱的身躯,打湿了红色的江南布衣牌风衣,还有披在肩上的乌黑的秀发。
沿途的商铺一律关闭着,路上的行人也是稀稀落落。大伙儿戴着口罩,有白色的,有灰色的,有蓝色的,五花八门。雨伞下的人们都保持着1.5米以上的距离,遇到相遇而行时,更是加倍小心地避让,口罩上方的双眼射出的光芒,透着疑虑、焦灼,以及哀伤。
阿霞不忍直视对面小心翼翼闯过的行人的闪躲目光,于是细雨霏霏中低头疾走,不多时到了新民饭店大门外。落入眼帘的情景让她瞬间打了鸡血,路上的阴晦心情一扫而空。
新民饭店宽敞的大厅里飘荡着十二味中草药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夹杂着消毒水的味儿。新民饭店的姐妹头戴蓝底白花方巾,身上一律的蓝底印白花的衫裤,从胸至膝围着一条绣花围裙,蓝底印白花的布鞋。豪庭大酒店的姐妹一律的暗红色头巾、衫裤以及小皮靴。每隔1.5米的距离就有饭店的姐妹或者豪庭大酒店的姐妹在忙碌工作。她们每十二位为一组,不时地抓起一味中草药,放进一只手拧着的小杆秤的秤盘上,加加减减后装进药袋里,从第一位柴胡10g,传递给下一位姐妹,到最后一位姐妹的姜黄10g抓齐后封袋,丢进一只蛇皮口袋里,用一截麻绳扎牢袋口。
阿霞一脚跨进大厅,每一位姐妹都一丝不苟地工作着,笑盈盈地冲阿霞点点头,没有停下手头的活儿。
“阿霞来了。”一旁指挥的一辛立即给阿霞安排了工作,“你来得正好,真是及时雨啊!我正愁人手不够呢。那么,你就负责把装袋的中药扛到后院的警车上去。”
“好呢,一辛姐。”
阿霞双手抓起一个塞得满满的蛇皮口袋,扛在肩上,朝后院走去。穿过天井时,密密匝匝的细雨从上方倾泻下来,落在假山、池水之上,水池中的鱼儿甩动鱼尾,荡起层层叠叠的涟漪。来到饭馆后院,浸润在雨中的摇钱树生长茂盛,中无杂树,间或有红花生长期间。七辆汽车停在那里,首尾相连,两辆长安面包警车,两辆桑塔纳警车,余下三辆私家车,有一辆蓝色的长安奥拓汽车,一辆嘉陵红色的摩托车,一辆黑色的捷达汽车。
紧靠后院的四四方方的池塘,枯萎的荷叶矗立水中,耷拉着脑袋。池塘边,七辆车的驾驶员间隔一米远,围成一个圆圈抽着烟。
“嗨,各位阿Sir中午好,装货了。”阿霞向抽烟的人群挥挥手。
“啊,阿霞来了。”烟枪们齐刷刷地招呼阿霞,随即吐出一圈圈灰色的烟雾。
“先把我的车装满。”阿健哥把烟头丢在地上,用脚踩灭,小跑着来到最后那辆捷达汽车旁,伸手打开后备箱,“先把这里放满。”
“阿健哥,发财了?弄了一辆那么高级的汽车。”阿霞顺势把蛇皮口袋塞进捷达车的后备箱的最里面。
“别洗脑壳了。借用我舅舅的,抗疫出点力。”阿健憨憨地笑起来,胖胖的脸上露出一对可爱的小酒窝。
随后,阿霞转身返回饭馆,继续搬运下一口袋的中草药。阿健哥、坚师、兰根等人也来到大厅,和阿霞一道搬运。很快,塞满了满满一捷达汽车。
阿健驾驶捷达汽车驶出后院,飞一般地开往位于小镇车站的中药分发点。
各村、各街道的分发员有序地等待在分发点,满怀希望地探头张望,翘首以待运送中药的汽车到来。作为没有酬劳的志愿者,有回乡的老总,打工的服务员、教师、村妇、石匠。他们可是卯足干劲,都想在疫情期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直忙碌到傍晚,三千余户,一万余人的第一周的中药分发了下去。
是夜,雨停风住。
云雾水乡小镇的上空,无不是飘荡着熬中药的味道。笼罩在小镇上空的黑烟仿佛也害怕了这股药味儿似的,浓稠的黑色开始变薄,渐有退却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