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童年趣事(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童年趣事(散文)


作者:红花草 秀才,248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94发表时间:2022-02-27 22:27:34
摘要:不知童年时,懵懂无知事。何事惹凡尘,完美都有时!

小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几岁了,几乎没看到过钱,也就不认识钱,更不会用钱,这就是我的童年。
   在没读书之前,也没人教过我算一些简单的算术,连手指头也掰不来,说起来羞愧!
   钱,可是个好东西。虽然不怎么认得,但还是很向往。有时候也想看看,人人都离不开的钱,它到底是长啥样子的?迷糊!
   有一天,终于让我有了认识钱的机会。
   记得是一个下雨天,家里有叔叔婶婶,堂哥堂姐等,好大一群人。爸爸破天荒地在家没出工。这时,他拿出一个一角的纸币,一个五分、一个两分、一个一分的硬币。要考考我,一共是多少钱。爸爸也说了,这个纸币是一角,那个大一点圆硬币是五分,中间的那个硬币是两分,最小的硬币是一分。我心想,这个很简单,还来考我,我又不是笨蛋,记性可是很好的哟!我不假思索立即骄傲地回答:“一角五二一分。”话音刚落,满屋子的人,大笑起来。
   错了吗?我疑惑不解地看看爸爸,又看看大家,再看看桌上的一张纸币,三个硬币。
   不都摆在面前吗?没有说错啊!怎么听那笑声感觉有些不正常?
  
   ◎哪里放糖了
  
   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没整顿整顿地挨过饿,还是与母亲的精打细算有很大关系。
   我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细水长流,吃穿不愁。”“要在缸上面开始节约,到了见着缸底再节约就迟了。”因此,我们家常吃稀饭来填充肚子,是很不奇怪的事。
   吃稀饭,要么是放些菜叶子,加点盐;要么就是吃白水稀饭;要么就是放点糖。当然,我是最喜欢放糖的了。
   有一次,是家里第一次买白糖。我没见过白糖,只知道糖都是红色。妈妈给碗里放糖时,我也不知道。当我看见粥碗还是纯白纯白的,便嚷着要妈妈放糖,妈妈说给放糖了,我不信。说妈妈糊弄我,把我当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子。
   我看见哥哥吃得有滋有味,觉得妈妈给哥放糖而没给我放糖,心里早就憋着委屈了。
   妈见我这样,无奈地抿嘴一笑,我那不值钱的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还真是糊弄我的,觉得妈妈骗了我,哭得声音也越来越大。
   妈只得又拿出白糖,动作很快地撒了一点点。可糖到碗里就不见了,粥还是白的,我还是觉得妈妈并没有放糖。边哭还边看着哥哥。哥哥见状,将他的碗递给我看,说:“妈也没给我放糖,我还不是快吃完了!”。我看哥的碗里也确实是白白的,也知道哥哥一直很疼爱我,我哭着央求哥:
   “哥,你给我糖吧。”
   哥说:“妈放那么高,我够不着。”
   妈妈见了,大声说:“不要娇惯妹妹,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
   那时,我没别的本事,除了哭!听到妈妈这样说我,我越发放泼地哭起来,还边哭边吼:“明明没放糖,碗里哪里有糖?没看见,粥还是白的!妈妈,就喜欢做假动作,其实并没有放糖”。
   妈妈要我先尝尝,看有没有甜味,我就是不听!碗里明明没有糖,骗谁呢,颜色一点点都没变!
   隔了一大会儿,妈妈为了止住我刺耳的哭声,大声说要我端好碗,仔细看好,糖在碗里是怎么变没的。
   妈妈重新给我加了一汤匙白糖,这次不是撒开,而是堆着,让我自己拌匀。我才不拌呢,马上将没融化的糖用汤匙赶快叼进嘴里。
   感觉到了甜味,哭声也戛然而止了,原来糖还有白色的!
  
   ◎狗咬刺猪,不敢下口
  
   别看是农村,农村人也常会耍文弄墨,在即情即景时所说的话,常常是风趣幽默,很有意思的。
   我小时候若是听到了些歇后语、俗语、谚语之类的,会默默记在心里,然后就想在某个时候能运用出来,耍一耍。
   我家是住在大山里的,山里的野兽很多。大概刚读书那会儿,邻居大哥在山上逮了个刺猪(猪獾)。这个刺猪不大,像个小圆球,黑黑的、浑身都长着朝上竖着的锋利的刺,一看就特别吓人。它估计也是吓得够呛,蹲在那里瑟瑟发抖、不敢动弹。有两只狗围着它转来转去,一会儿大声“旺旺旺旺”,一会儿“哼哼唧唧”。老半天了,狗也不敢对它怎么样,大概是怕它那浑身的刺。旁边的大人议论纷纷。我远远地站着,呆呆地看,不敢动。旁边大伯对我说:“丫头,记住,这就是现实版“猪狗大战”,正应了那句俗语——狗咬刺猪——不敢下口。
   哟!还真是,狗只是围着转圈的同时,再就是远远地趴下——做攻击状,大声吠,给自己壮胆,就是不敢近距离地与它交锋。
   这次,看到的场景,印象特别深,常常寻思着,要将这个词语用在某个可以比喻的地方。
   不久后的一天中午,我外婆村里的一个女的到乡里办事后,回家路过我家里,在我家里坐着说话。其实我的家离大路还有一两里路,但离乡政府不是很远。那时也没公路,更没车,都是靠两条腿走。常常赶集的、到乡里办事的那些远路人,累了,又有点矫情的熟悉者,都会绕到我家里歇歇脚,喝口茶水或者吃点什么垫了肚子再走。
   我妈非常好客,常常说“不是亲友不聚头,不落脚”。因此无论是谁,特别是妈妈娘家那方向的人,更是热情。这个女的,我妈让我叫她“舅妈”,我知道她不是我亲舅妈,但我还是很亲热地叫了一声。她还连连夸我“这小丫头真乖,真懂事。”我得到夸赞,心里的高兴劲,自不必说。
   我家并不富裕。这天,妈见缸里的米又不多了,为了待客,就想着煮些粥吃,家里还有糖。那时在亲友家能吃上一碗糖粥,也觉得是很有面子的事。
   粥煮好了,妈妈趁热给这个舅妈盛了满满的一大碗,又放了两汤匙红糖,然后请她吃。
   她端在手上,用嘴转来转去吹了好大一会,还是怕烫,不敢吃。我看着她的这些动作,突然灵光一闪,脱口而出:“舅妈,这就叫狗咬刺猪——不敢下口。”
   我妈立即打断我话:“这个丫头,怎么这么不会说话!”
   舅妈忙说“没事没事,小孩子不懂事”
   我话一出口,也感觉这个比喻欠妥,红着脸再也不说话。同时也觉得舅妈的话有点自相矛盾。一会儿说我懂事,一会儿又说我不懂事。我到底是懂事还是不懂事呢?
  
   ◎一炮个
  
   我们这里的俗语,十不说“十”,而说“炮”。
   也不知道这个“炮”的说法是怎么来的,也没人深追究。十个人便说是“一炮个人”,十块钱便说成“一炮块钱”,十斤说成“一炮斤”、十只鸡说成“一炮只鸡”等等之类。反正从来就没人说“十”,而是说“炮”。
   我三四岁时,对“一炮”没什么概念,觉得这个“炮”,是可以炸开花的,肯定是很大很大,很多很多。那时我们村里正修大礼堂,说是以后下雨天可以在大礼堂看电影,可以装很多很多人。
   那天我与大哥大姐一同玩耍,他们议论着哪部电影好看、哪部电影没得打仗之类的。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村里修的大礼堂,说等不了多久,就可以到大礼堂看电影了。
   我心想,在屋里面能放电影的大礼堂,肯定很大很大,才能装下很多很多的人。为了刷一下存在感,我忙来了一句:“哥,姐,这个大礼堂那么大,是不是可以装一炮个人。”
   哥哥姐姐们听了,对我大笑不止,好似发现什么新大陆一样,看我的眼神像看怪物一般。
   他们笑,我也跟着笑。后来,还经常被人拿出来当笑话。
  
   ◎长尾巴
  
   我五岁那年,隔壁一小孩做三岁生日。
   这天来贺喜的人特别多,可谓是络绎不绝。我也随妈妈去吃酒。刚到,就看到一大群人围着小孩逗笑:
   “来,牛娃,让我看看,你的尾巴长多长啦,我来量量。”
   “哇!今天的牛娃真帅气,长大了一定是个美男!尾巴呢,在哪儿,让姑姑看看,哇!在这儿呢,看到了,看到了!”
   “让我摸摸,还真有一条又长又大的尾巴,一定会平安长大,一定会长命百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全都说着好听的话。牛娃也随着大人的动作不时摸摸屁股,转过来转过去的,看是不是真有尾巴。那动作很是滑稽,逗得众人一阵又一阵的欢快笑声。
   牛娃穿的是开裆裤,整个屁股都露在外面。我目不转睛仔细盯着牛娃的屁股,看了很久,也没看到他身上的尾巴。寻思着:众人都说有尾巴,应该不会说谎话,应该有尾巴。我怎么就看不见呢?是不是先前长出来,见到其他人就缩回去了?难道这尾巴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再或者是不是只有大人才看得到,小孩子是看不到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悄悄扯了扯妈妈的衣袖,轻声问:“妈,他的尾巴在哪里,我怎么就没看见”。
   我妈看了一眼,噗嗤一笑:“那只是小孩过生日的说法,寓意是:尾巴长寿命长,长尾巴的东西很好养,容易长大成人。”妈朝周围看了看又说“哪里会真长尾巴出来,真长尾巴,不是成怪物了吗?”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似乎并不明白,嘀嘀咕咕:就这些大人会忽悠人,乱说一通!
  
   ◎下津市
  
   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嘎嘎(外婆)家拜年,是与姨姨姨妈们邀约好了的。我六岁那年的正月,同样如此。
   妈妈的兄弟姐妹多,嘎嘎家里的亲戚也非常多。我嘎嘎又十分好客,至亲的与不是非常亲的亲戚聚到一块儿,大大小小几桌人,光孩子就有十多个,很是热闹。
   虽然嘎嘎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正月间给我们准备的吃的还是很多的。这些吃的几乎都是能干的嘎嘎自己做的——自己熬的红薯糖,自己做的红薯干,自己炒的阴米泡儿、花生、蚕豆,还有自己蒸的糕点米粑粑、蒿子粑粑等。我们一边吃一边玩,还不停地时刻找茶水喝。
   嘎嘎、嘎公、舅舅得时刻给我们准备着温开水。我们只要有一个人要喝茶,那就是一窝蜂都跑进去争着喝。特别是表弟喝水是喝得多又喝得猛!舅舅见状,便会阻止:
   “少喝点,喝那么多,晚上打算下津市吗?”。我们多数的孩子不懂下津市什么意思,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开了。
   “叔叔,津市是什么?下来吃的吗?好吃吗?”
   “舅舅,津市在哪里?你去过吗?”
   “叔叔,我们晚上都去津市玩吗?哪里好不好玩?”
   “舅舅,津市远不远,你带我们去,好吗大好?”
   舅舅一笑:“我才不带你们去!走开些,要去,你们自己去!”
   嘎嘎在一旁哈哈大笑,然后说:“津市不是吃的,舅舅还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去过,长大了还去,会丢人丢到家的!”嘎嘎看着我们又继续说:“津市,是个水码头,很远,离这里有几百里,那个水码头就跟我们这河里洗衣的水码头、过渡船的水码头一样,只是比我们这里的要大千倍万倍,甚至更多,要坐船才行。”
   “那我要去玩。”
   “我也要去!”
   “妈妈,我也要去。”最小的表妹拉着姨姨的手撒娇道。
   嘎嘎笑着又答话了:“你们使劲喝水,晚上都去、都去,只要你们高兴,明天全部都给我头顶着棉被晒棉絮,你们的妈妈全都给我洗被子!”
   姨姨也跟着笑道:“津市大码头有好大好大的水,有好多好多的人,特别热闹,晚上都去,都乗你们的船去!”
   说完,大人们首先笑了起来,孩子们也高兴得手舞足蹈。
   后来,才渐渐明白,下津市,原来是晚上尿床。
   注:津市是湖南省常德市的一个直辖市。津(方言“zeng”)

共 42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花草老师的最新力作《童年趣事》,开篇引以“钱”引出童年趣事,然后分述,一一解开神秘面纱!《哪里放糖了》说出了生活的无奈。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白糖金贵着,所以,才引出来生活的精彩瞬间,不容易!《狗咬刺猪,不敢下口》接生活地气,语言俏皮。刺猪,连狗儿的“旺旺旺旺、哼哼唧唧”都拿带刺的玩意儿没办法,狗与刺猪的大战描写细致入微,精彩之笔!《一炮个》说出俗语“十不说“十”,而说“炮。”初看有点让人误解,细看,大有玄机。细细看了“炮斤”就是“十斤”,这就是方言一直言传至今的魅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是这样延续!《长尾巴》就是生日,这都懂,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是如歌一样,“一百岁”终极愿望,好!《下津市》 描述拜年的点点点滴滴。柔情总在生活中!朴实无华的叙述,让我们觉得生活原来如此美好!谢谢老师奉献心灵鸡汤,感悟在人生之路也!老百姓的感悟与记录,好文!倾情推荐,祝新年万福金安!【编辑:静虚散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2-02-27 22:28:46
  生活中点滴的记录,美文推荐!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2-27 22:40:47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感恩!祝老师快乐永久!
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2-27 22:39:56
  懵懂无知的时代,闹笑话的时代,也是快乐的时代,更是天真烂漫的时代,难以忘却。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2-27 22:41:40
  童年趣事见童年,童年趣事见童心。童年趣事见童贞,童年趣事见童乐。此文选材妙。很有回味。点赞点赞!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2-02-27 23:07:41
  多谢老师鼓励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2-02-28 08:46:11
  开心
   k歌林下寺,长乐对明天。
   草阁连云雾,晴窗映石泉。
   庙堂无姓氏,蓬壁有炊烟。
   快活盈头白,平安享凯旋。
活到老学到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