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母亲的惊喜(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母亲的惊喜(随笔)


作者:居仁堂主 白丁,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1发表时间:2022-03-03 23:42:01
摘要:经检索为原创首发丹枫

【丹枫】母亲的惊喜(随笔) 春节刚过,公司受市妇联的委托,搞一项退休妇女生活状况的调查,为三八节送一份礼物。
   早七点,我把设计好的问卷夹在一皮包里,包里有个微型录音机,录音存档,为今后文学创作留些素材,文学创作是我的自留地。
   我顶着微微的寒气,走出家门。
   初春后的城市水泥路上染有一层湿气,路旁的方砖上一层似有似无的霜,映衫着人们来去匆匆的脚步,并不显得寒冷。
   我来到解放广场,这里是中老年人晨练的地方。
   太阳升起来了,金灿灿地射过来,透过无叶稀疏的树影,让略带寒意的春晨镀上一层金色,连那被冬揉得乏力的冬青叶也溢出活力。
   广场人不少,有好一二百吧?以中老年女性为主,打太极拳的,跳舞的,扭秧歌的,耍剑的各形各色的玩意儿都有。
   一位穿著红色毛衣的中年妇女,手持长穗剑,从人群中走出。看来,她完成一套剑术,白里透红的胖胖的有些皱纹的脸上似浸了细微的汗,脸上似在冒着微微的白气。她不慌不忙走到用瓷砖砌就的花坛旁,拿一块毛巾擦了擦脸。然后,把毛巾铺在瓷砖上坐下,披上那件红色的鸭绒袄。
   我微笑着走到她的眼前说:“阿姨,您来晨练呢?”
   “是啊。闺女,你也怪早啊。”阿姨一脸好看的笑,“俺们这老胳膊老腿,不动弹动弹不中啊,锈了。”
   “生命在于运动啊。您今天不上班啊?”
   “退休了,不用上班了,闲着没事,磕睡也少,为了不给儿子找麻烦,少给政府添乱,早早起来锻练身体吧。”阿姨的笑一直没有褪过,脸如春天般的温暖。
   “您可退休了呀?看着像四十五六岁可就退了。”我装着睁大惊讶的眼。现在城市里的女人真看不出真实年龄。
   “这妮可真会说话。我都五十多了,从工厂退休五六年了。”阿姨挺健谈。
   “您真是个有福气人。”我真诚地看着阿姨说。
   “啥福?豆腐。呵……”阿姨的笑很有感染力。
   我要奔主题了。
   “我是某某公司的员工,公司受市妇联的委托在三八节前进行一次退休妇女生存状态的调查。您是我今天第一个调查对象,不知您是否愿意和我聊聊天。放心阿姨,就是些很简单的话题,不想答的就不答,想多说几句就多说几句,不想说就不说,你看中不中?阿姨。”相信我说完后,眼睛里流露出来是真诚的光。
   “中,看你这个闺女怪招人喜欢,我闲着也是闲着,你说吧。一个老婆子也没有个啥隐私。”阿姨的笑收起了些。
   “那咱就开始了。阿姨,你可真好。”出门大吉,出门遇见个让人喜欢的阿姨,一个健谈活泼的阿姨。
   “您退休几年了,是工厂退的,还是事业单位,或者是政府机关退的?”我开始工作了。
   “咱没有那福气进政府进事业单位,真正的工人阶级啊。从工厂退休六年了。哦,是快六年了。七月退的休。一个小工厂,几百人的小国营厂。”阿姨扳着指头算了一下年份。
   “俺大叔在哪儿上班?”
   “他呀,俺们一个厂呢,还混着呢,内退也停了,工资不高,只顾着嘴。干活的还没有俺们退休的拿得多。有时想想,这政策也叫人犯胡涂。”此时阿姨没有笑,似乎在思考什么。
   “现在住的是自己的房,还是工厂的房,或者自己建的房?”这些都是生活状态所不能少的话题,我在表上勾划着。
   “俺住的是工厂的房改房,八九年时集资盖的房子,房改时作价给俺们了,办了个证,总算是自己的房子了,住到里面踏实。”阿姨笑笑,用手把头发往后拢了拢说:“现在的房价,咱老百姓是不敢想了。一天一个价,三月翻一番。唉,俺们算是要老死在那个二室一厅的小房子里了。不过,也总是个有产阶级了。老了也不讲究个啥样儿了。”看来,阿姨虽然有所不满,但对有个归宿地也算差强人意吧。
   “阿姨,看你的气质像个知识分子呢。是个啥文化程度?”我真诚地望着阿姨的眼睛。
   “那你可把眼药吃肚了。唉!”问到这个问题,阿姨似乎有些沉重。“俺们这一代人可以啥都赶上了。长身体时吃糠,正上学时文革停课闹革命。要参加工作了,必须上山下乡,结婚必须晚婚,男女双方加起来要大于五十岁。结婚生娃儿赶上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正能干时,论文凭。正想安稳时,改革开放,总算还行,紧赶慢赶,总算及时退休了,现在不用为饭钱发愁,撑不着饿不死,日子将就着过。”阿姨发着感慨,眼里流露出一丝的忧郁。
   “阿姨,你内心最怕的是啥?”我按照设计的继续工作着。
   “最怕得病。”阿姨不假思索地说,“不是说啥都能有不能有病,啥都可无,不可没钱吗?现在是真病不起,一是受罪,二是费钱。”阿姨说罢,长长地叹了一声。
   “单位不是买的有医保吗?咋会怕得病吗?”有跟着话题问。
   “说的是参加医保了。可得住院才能报销,这个药报百分六十,那个药报百分之七十,另一种药能报百分之八十,还有的药得自费。咱一个外行,谁知道啥是啥呀。人家咋说就咋着吧。住院报销门槛是六百元。超过六百才能报。一个头疼脑热的,住院够不上,药钱不少花,一百二百不眨眼进去了。前年得那个肩周炎,住院不中,今天贴膏药,明天理疗,后天的拔火罐,可没有少折腾钱。病不可有,我最怕有病。”看着阿姨一脸的慎重,手中连连摇着,心里有些想笑。这就叫谈病变色吧。
   刚才的话有些沉闷,让阿姨刚刚真心的笑一下换成苦笑了,自己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刚才听您说赶上计划生育了,看来是独生子女了。”我接着谈母亲们最爱谈的话题。
   “是呀。独生子女,是个男娃,八二年生的,属狗。当时超生要双开除,咱怕丢工作呀。那是饭碗,八七年时,我戴着环又怀孕了,单位也不知道,咱还是偷偷地流产了。要不,现在也二十多岁了。我想那一定是个妮,我妈生俺们姊妹时就是花胎。”阿姨很神往有个女儿的快乐。“娃儿上南方了,在深圳找了个南方妮儿,一天到晚忙的脚后跟踢屁股蛋子,自己开一间公司不是件容易事。指亲戚靠自己,不如自己立志气。忙些好啊。”
   “现在您儿子平时给你写信吗?”
   “人家说现在人们言而无信,俺娃也是这个样,信没有见过,现在也记不着娃的住址和门牌号,邮编也忘是啥了,平时也用不上。算算,有一段没有接到他们的电话了。”阿姨的眼看着远方,声音慢慢低下来,似勾起了她的心事。“娃儿们忙啊。忙了好。忙只要忙到正点子上,就是好事。比没有事做强。”
   “您平时的生活一般是如何安排的?”这些问题都是些琐碎的事。
   “早上起来锻练,一会儿再上菜市场买菜,回家做饭,等着老头回来,二人头对头吃完,睡一会午觉,下午他上班,我再出来散散步,再回去看会电视,做晚饭吃了,洗洗涮涮再看会电视,也差不多该睡了。”阿姨似报流水帐似的驾轻就熟的报道。“人老了话多,可老头子是闷葫芦,吃饭吸烟睡觉,有时真闷呀。”
   “您们老俩不上网呀。现在可都流行上网了。网上聊天,网上打游戏,网上能办的事多了。和您娃儿视频聊天,可是连电话费都省了。”
   “俺们文化都不高,娃儿也说给俺们弄台电脑。俺说算了吧。眼也花了,坏了也没有人修,请人得花钱。坐的时间长了锥间盘突出,还是溜溜达达的好。老了,不比年轻人。人只过个年轻啊。现在手机能上网,微信好用。俺也会网上购物,在微信上还能视频聊天。可娃们忙啊,微信聊天也用得少,基本不用。”阿姨的眼光从我的头顶掠过,仿佛在回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现在时代是变了,社会发展的快了,快得跟不上脚步了,人们说话都变了,电视上都说些话听不懂了。一会儿OK了,一会儿要PK,弄得中国人不说纯中国话了。“
   “您最希望的是啥呢?阿姨?”我换了换脚笑着问。
   “我希望啥呀?我希望年年长点工资,我希望物价不涨得太快。我最希望的还是老头儿子这一大家子人平平安安。现在我才算知道啥叫平安是福了。没病没灾,这是咱老百姓最希望的事。”
   “你说得真好。阿姨。你最开心的事是啥呢?”我一脸春花地问。
   “我最开心的事是啥呢?”阿姨自已设了一个问后,想了一下说,“过年。对,是过年我最开心。”
   “过年是开心事,为什么是您最开心的事呢?”我追着问。
   “过年,娃儿、媳妇、孙娃儿都回来了。一家团圆了,娃儿那忙没有放屁工夫,现在也能歇几天了,咱小百姓不就是图个团圆和热闹吗,三代同堂,爷奶的叫着,爹妈的喊着,开心。真开心。”阿姨眉飞色舞地说,甚至忍不着站起来,仿佛儿子一家回来了,马上要过年了。
   “阿姨,能叫你惊喜的事是啥儿?”这是最后一个个问题了。
   “俺们这些土地拥着脖子的人还有个啥惊喜的。一不买彩票,五百万也论不上咱,咱也怕真中了,弄个惊喜过度脑溢血死了。天上也不会掉个馅饼,平平常常过日子,平平安安过一天,今天晚上脱鞋,明天早上起来能穿鞋就知足了。”阿姨停了停,想了想说,“要说惊喜呀。我最惊喜的就是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接听后竟然是儿子的声音……是儿子的声音……”阿姨说这话时声音很轻,似乎有些哽咽,但不明显。
   听到阿姨的话,我心里卡地一跳,我按下录音机,礼貌地与阿姨道别,此时不想再工作了,只想找一个安静地方,赶快给妈妈打电话,给远在千里之外的妈妈和爸爸一个惊喜。

共 35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提醒我们常回家看看!作者因为工作需要,特意去了广场采访,初遇一位善良又健谈的阿姨,从谈话中了解到对生活的期望,对儿孙的盼望,对孩子的希望,并祈望儿子能够打个电话给自己一个惊喜。随后警醒作者,有事没事打个电话,给父母一个惊喜与心安!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具有警示意义,值得学习!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2-03-03 23:47:18
  年轻人在外闯荡,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常常忽略了父母的感受,而在家乡的父母最希望的是能够常常听到儿女们的电话。无论生活多繁忙,常常给父母打个电话,也算尽孝了!感谢赐稿丹枫,祝写作愉快并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居仁堂主        2022-03-04 12:05:42
  母亲要求的不多。仅仅是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儿行千里母担忧。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