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小可爱的创举(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小可爱的创举(散文)


作者:南晓 布衣,15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1发表时间:2022-03-04 12:42:36

【家园】小可爱的创举(散文) 小可爱是我的小孙孙,今年刚满八岁,正在读二年级。小家伙不仅长得可爱,更有许多匪夷所思的创举。
   先说朗读吧。
   自从学会了认字,能自己读书了,阅读的爱好也与日俱增。又有我这个爱写点小诗的奶奶,于是我写的关于他的诗也成了他的读物。
   “奶奶,再看看‘足球’吧。”
   小家伙很喜欢和我一起“看手机”——那是我专门为他留的适合小娃娃看的趣闻。一篇契诃夫的《生活是美好的》,小家伙听得乐不可支,要求我一连读了四遍,还笑个没完。回家后又学给爸爸妈妈听:
   “要是你挨了一顿桦木棍子的打,那就该蹦蹦跳跳,叫道:‘我多运气,人家总算没有拿带刺的棒子打我!’哈哈哈。”
   我们都鼓励他:“你也可以自己写呀!可能比这还好笑呢!”
   “嗯”,小家伙扑闪着大眼睛,竟乐滋滋地默认了。
   今年年初,他参加了“第三届蓉城杯少儿足球邀请赛”。小娃娃们虎虎生威的劲头着实感人,我便写了首小诗发到足球群。群友(家长)们纷纷点赞,小家伙看后也很喜欢。
   “奶奶,我还要看‘足球’那篇。”——昨天我俩一起“看手机”时,他又提出来了。我一点开,他便自己朗读起来。倒不是因为他那甜甜脆脆、奶声奶气的童音——那自然是别具一格,十分悦耳了;令我诧异的是,小家伙居然突发奇想: “奶奶,怎么没有音乐呀?”
   哦,一定是指背景音乐了。“没有。”我说:“以后叫你爸给下载一个配乐软件吧。”
   “我可以自己唱一个。”不料他却有了主意。
   “啊——好呀!”我不由一愣。
   “就唱‘风吹麦浪’吧。”——这是他最喜欢的钢琴练习曲。于是他轻轻晃动着身子,两只小手做着按键的动作,动情地哼唱起来。就跟在弹钢琴时一样。
   啊,这便是在为我的诗配乐了!虽然并不同步,但小家伙自己相当满意:“奶奶,是不是很好听呀!”
   我,嗨,简直动容了——多么可爱的小宝宝,完全陶醉在想象的世界中!
   说到读我的诗,小家伙还有一个创举。
   诵读古诗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已是家常便饭了。每读一首,都要先读“前提”——题目、年代、作者——比如:《春晓》、唐、孟浩然,这也是老师要求的。那么,读我的诗呢?小家伙是这样加“前提”的:“《观蓉城杯少儿足球邀请赛》、现、奶奶”。
   哈哈哈,我不禁大笑起来;“怎么是‘现、奶奶’呢?!”
   “就是‘现代、奶奶’呀!”
   哦,真没想到“现代”还可简称为“现”;而作者的名字居然可以用“奶奶”。这倒是个新课题了:唐朝、宋朝皆可用唐、宋指代;那么现代呢?而“奶奶”……不过他倒是同意将“奶奶”换成了我的名字。这倒使我飘飘然了。
   提到足球,就不能不说说那张“颠球”奖状了。
   “奶奶,回来了!”一听到那清脆响亮的童音,就知道是小家伙又进门了。晚饭后或者周末,小家伙常常要“到奶奶家”;而且往往会带来一个惊喜。这次便是一个独特的奖状——“颠球冠军”。
   这可真是匪夷所思了:足球训练,一次连续颠球超过400个!八岁的孩子啊!怎么可能?要不是我在手机上已看到教练发到群里的照片和贺词,真得打上三个问号。
   不过,这也难说。他爸就酷爱踢足球,中学、大学都是穿10号球衣的主力队员。青出于蓝么,小家伙已有些苗头了——在他一年级的“优秀特长生”演讲稿中就这样写到:
   “我喜欢足球。因为我从三岁开始刻苦训练,现在就觉得特别好玩。我每次踢比赛的时候都会有嬴的感觉。我被选入了学校足球队。昨天在对东一小学的比赛中,我一个低射、一个吊射,连进了两个球,观众们都使劲拍手,我们队以6:4获胜,我真高兴呀!”
   可见,这‘颠球冠军’么,也不是没有可能。
   “奶奶,您看!”小家伙一进门就欢叫起来,他高高举起奖状——比期末考试得了语文数学双百分时还高兴。
   “连续颠球400个啊?”我仍然难以置信。前两天看过一个视频:一个七岁的小女孩一次颠球193个,被网友们惊呼为“未来的女足之星”;而他,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不可能就超越到如此地步吧?
   他爸便鼓励道:“来,给奶奶表演一下。”
   “好的!奶奶,您看。”小家伙马上颠起球来。那足球是他随身带着的,常常是走到哪踢到哪。室内空间虽小,但即便曲里拐弯,他也能灵活转身,一步不停。动作之标准、连续,实在令我吃惊。
   “哇,简直绝了!真能超过小球星呢!”我不禁大加称赞。
   “呵呵”,他爸笑道:“还早呢。这只是‘初级颠球’”。
   “奶奶您看,我是像这样‘颠一次让球落地反弹后再颠’的”。小家伙停下来,认真地做了个慢动作。
   哦,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奖状上还有“初级”二字:“在2021年校足球队训练中,认真刻苦,成为第一位‘初级颠球’突破400的球员。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但,即便是初级,如此标准的400个连续动作,一个八岁的娃娃,这自信心、这专注力,的确也是首屈一指了!
   再说说那篇妙趣横生的“寒假日记”吧。
   那天是周末,小家伙一早就和父母一起“到奶奶家”了。媳妇是个园艺爱好者,别看担任着科室主任,每天在医院里忙得脚不沾地;却总能把我家的小花园(一个约六十平米的大露台)打理得四季飘香。这天,她又网购了一箱郁金香种球,准备趁周末种上。小家伙抱着小纸箱,兴冲冲地紧跟其后。我问;
   “你也要帮妈妈种花吗?”
   “我是做作业。”
   “啊?做作业?”听得我一头雾水。原来他要写一篇100个字的寒假日记。
   下面就聊聊他的创作吧。
   真不愧为老师的好学生——写日记的要求记得一清二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小家伙掰着指头一一列数着。
   “嗯,还有天气。奶奶,今天是阴天还是晴天呢?”他望着云层厚厚的天空,疑惑地问。
   “这,哦,不大好说。”
   “您查查手机吧。”小家伙提醒道。
   果然,天气预报是:多云,有雾。
   于是,小家伙便埋头写起来。完全不需要我的指导,不过他的杰作:各种各样的符号,独特的排版……却令我甚为诧异。先照原样抄录一下吧:
  
   2月8日星期天多云•雾
   郁金香①郁金香② 暑假继续
   1、××今天我要去奶奶家种郁金香。
   2、××第一步:拿一个花盆。
   第二步:花盆里装一些土。
   第三步:剥去郁金香的种皮。
   第四步:把郁金香种球放进花盆里(6个)。
   第五步;再放一层土。
   第六步:再放一层郁金香种球(6个)。
   第七步:再放最后的一层土。
   第八步:种植完成。
  
   每写一步,小家伙都会连比带划地给我演示:什么样的花盆、如何剥去种皮,怎样一层层地摆放……还不厌其烦地为我答疑,比如:
   “ 郁金香①郁金香②暑假继续”他解释说:“今天只是刚刚种下去,所以是①。肯定不会马上开花呀,但是到暑假开花的时候我还要继续写,所以还有‘郁金香②暑假继续’”。
   “1、×× 2、×× 表示共分两大自然段。”
   “第一步:第二步:……第八步,是第二段分八个小段”。
   呵呵,这哪是我在“辅导作业”呀,完全是小家伙在辅导我啦。
   写完“ 第八步:种植完成。”,我刚松了口气。不料他还有第三自然段:
   3、××希望你们也能种出来!
   哎,这不是画蛇添足吗?该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前面两大自然段全都有了,而且也足够100个字了。我刚想指导一下,忽然醒悟到:小家伙不是在凑字数,而是在和老师、同学们对话呢——他已经会写作文了!
   “啊,写得真好!太完美了!就连标点符号都用得非常正确!”我于是大加称赞。的确:且不言逗号、句号,尤其是冒号、顿号、分号、感叹号,以及独特的()① ②——小家伙竟能用得如此准确,真是匪夷所思了!
   “这些标点符号都是老师教的吗?”我问。
   “老师讲了标点符号的用法,我就积累起来了。”小家伙回答。
   “怎么积累的呢?”我愈发不解了。
   “老师说‘分号就是排比句要用的’,我们语文的教材书第二课中就有‘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七色花》的故事中‘你这害人的狗!’用的就是感叹号。”
   啊,原来他是在阅读中积累的,而且连哪篇文章、哪句话都记得清清楚楚!一个八岁的孩子,这学习能力——真是匪夷所思了!不由想到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来小家伙浓厚的阅读兴趣的确是不可或缺的!
   我正想得出神,他却嚷嚷起来:“还没写所用的材料呢。”
   “哎,内容里面已经包含材料了。再说总不能擦掉重来吧?”我说。的确,一个48开的小日记本,页面已写得够满了。
   “奶奶,我有个办法。”
   他毫不犹豫地拿起铅笔,在页边窄窄的空白处,细心地填上了长长的一竖行字:“材料:郁金香种球(19个)、土、花盆。”
   我却一下怔住了:这是啥样的排版呀——就像挂了一条单边对联一样。倒叫我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而小家伙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还得意地冲着我笑呢。
   啊,无拘无束,心手相应,多么纯真的童心!
   辅导小孙孙的我,倒常常被小家伙辅导着。尤其是手机功能的使用:什么计时啦,闹钟啦……别看他自己并没有手机,却往往是我的入门向导。就说字体放大吧:遇到他不会写的字,我便在手机上打出来,让他照着写。小家伙总会马上要过手机:“奶奶,我来——快速!双击!”他灵巧地用手指头轻点两下,屏幕上的字立即放大了。我虽然已跟他学会了,但,的确不如小家伙麻利。
   不过,刚满八岁的他毕竟还是个小萌娃。讲个有趣的插曲吧。
   那天,他坐在我的梳妆台前对着镜子做鬼脸,就像在和小朋友逗趣一样。我便提醒道;“里边就是你自己呀,你咋样他就咋样,你俩的动作是一模一样的。”
   “那——要是我飞快地做个劈叉,他就跟不上了!”小家伙眉飞色舞地说。
   “哈哈哈!”我却笑得前俯后合。
   和天真烂漫的小孙孙在一起,常常使我忍俊不禁,仿佛自己也返老还童,沉浸在由衷的快乐中。小可爱匪夷所思的创举更使我深信:每个孩子,不,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只要永远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
  

共 40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有趣的内容,作者和天真烂漫的小孙孙在一起,读了小孙孙的日记,仿佛自己也返老还童,沉浸在由衷的快乐中。小可爱匪夷所思的创举更使在作者深信:每个孩子,不,每个人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只要永远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优美的散文,浓郁的生活气息,浓浓的亲情洋溢,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2-03-04 12:43:51
  生动的叙述,有趣的内容,作者和天真烂漫的小孙孙在一起,仿佛自己也返老还童,沉浸在由衷的快乐中。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南晓        2022-03-04 14:35:57
  诚谢赠言!感谢给力!的确,人生有限,童心无价。让我们悉心呵护孩子纯真的童心,倍加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