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闲谈老北京的“讲究”与“将就”(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闲谈老北京的“讲究”与“将就”(随笔)


作者:林火杉 举人,3640.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8发表时间:2022-03-06 09:35:29

提到北京,大家都知道现在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有很多朝代在此建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总计六个朝代均以此为都城,跻身我国历史“八大古都”之列。
   既然谈到了四九城,就少不了聊聊老北京的一些日常生活习俗。
   远的不说,清朝离现在也就一百多年,在当今北京人的日常里,还经常能看到不少的留俗遗风,好多地方依然透着“讲究”。
   老北京的讲究有很多,从最根本的衣食住行方面就有很多说道儿。
   晚清时期的八旗子弟,虽然没有了盛世时候的辉煌,但是对于日常的行为不能失去了祖宗们留下的“范儿”,尤其外出时更要精心,以免落入普通百姓的俗套。
   出门没有了私家马车、随从,但是叫个“洋车”还是必要的项目。头上戴一顶不能破旧的瓜皮帽,大辫子梳理的油光水滑,一身绸缎的衣服,偶尔再戴一副圆形的墨镜,宽大的后座上一靠,二郎腿一翘,骨子里就透着那么高贵。
   不过这种情况大多是去正式场合,比如谈生意、赴宴会等等。如果只是出来遛个弯儿、找个小馆儿自酌两杯,大多就不雇车了。穿一件绸子面的便衣,一双轻便的布鞋,或托个鸟笼,或手里盘串儿海黄,一只手往身后一背,迈着八字步,怎么看都显得那么讲究。
   聊完穿和行,我觉得住就不用多谈了,要么是祖上留下的深宅大院,要么就是在胡同里的四合院,无论富有与拮据,总之住的地方和陈列摆设都透着古色古香,屋内屋外要打扫的干干净净,利利落落。
   那接下来就聊聊吃。平常在家里一日三餐,哪怕是咸菜凑个数,也不能只上一个菜,因为当时只有贫困百姓家才吃一个菜,遗老遗少们得体现出自己的优越来。宴会自不必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就是自己下馆子,也得像回事的点上几个菜,烫上一壶酒。再饿,也不能狼吞虎咽,一小口一小口地品菜酌酒,这才更显得不同一般。
   上面只是聊了聊中层社会人群的日常生活,底层的人群大多时候都没那么讲究了,日暮而作、日落而息是常态,但是要遇到亲戚家族有重要的事情,或者是逢年过节,也要尽量的穿戴体面,竭能所食,只怕被外人说自己没规矩。也许这就是习俗里的“讲究”,不是平常不摆谱儿,实是没那个条件,骨子里的情结还是有的。
   以上聊的是老北京的“讲究”,虽然不免有些偏颇,但毕竟代表了一群人众。接下来再聊聊“将就”。
   将就的含义是勉强适应不很满意的事物或环境。其实这样的解释用在老北京的“将就”上就不太合适,个人感觉老北京嘴里的将就不是不满意,只是一种随意,一句口头禅,或者一种无奈。比如,东院的李大哥问刘叔今天吃啥,刘叔顺口就一句“炖肉烙饼,将就一口得了。”此将就非彼将就,将就里也要透着一股子的惬意。刘叔又回问李大哥怎么不开汽车改骑车了,大哥也一句“单位离得近,去了很难找到停车位,不够麻烦的,骑车将就将就。”这里的将就透着一股子无可奈何。
   无论是清朝的官绅世家,还是街头巷尾的普通百姓,他们其实也是活得一个将就。虽然富人把各路菜系的大饭庄都吃遍了,但是也常常去平民消费的地方吃点卤煮换换口味,煮熟的肥肠、肺头、肝儿等内脏碗里一盛,再一浇汁,切剁后的饼一泡,加点葱花香菜,齐活儿。
   还有豆汁儿,北京的豆汁儿可不要想象成现在的豆浆。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除,把剩余的残渣进行发酵处理,沏到碗里灰绿灰绿的……咦,没喝过的人听了这个制作过程就得捏鼻子,喝起来更是一种酸馊的味道,令人作呕。不过老北京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大多都爱这口,说是有解毒、祛火的功效。再配俩焦圈儿,一碟小咸菜,看起来那叫一个吃得爽。
   此外,还有炒肝儿、爆肚、炖吊子、褡裢火烧等等,说起来只能算是地方小吃,上不了大席面。可是老北京就这么能“将就”,而且隔三差五吃的叫一个不亦乐乎。
   穿,也有将就的时候。那些干苦力的敞衫褡裢自不必说,即使家里有些钱的,外面穿的溜光水滑,你能知道他里面的内衣补丁摞着补丁吗?袜子上有没有洞你也不知道。这不得了,讲究是给外人看的,将就留给自己。
   住的方面稍好点,毕竟是一个脸面。穷人家拾掇的利利落落,富人家陈列摆设,但每一样都是有说道儿的,不能因为你有钱就落下僭越之嫌,否则离祸灾也就不远了。所以无论有钱没钱,都要低调一点,能“将就”就“将就”。
   行也是一样,可以奢华,不可过度,哪怕与自己的身份比起来就是“将就”。
   老北京的将就,既有一种敞亮的随性,也有一种活在天子脚下的无奈。不过这种将就,我还是感觉不到勉强的存在。
   以上从衣食住行方面,闲聊了聊老北京的“讲究”与“将就”。个人认为无论哪片地域,哪个时代,哪类人群,都有各自的一种氛围,一种习惯。既不哗众取宠,也不自我作践,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平衡。

共 19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老北京的一些日常生活习俗。笔者从老北京人的“讲究”和“将就”谈起,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谈了北京的讲究。晚清时期的八旗子弟,出门也还遗留祖宗们留下的“范儿”,他们坐“洋车”,头上戴瓜皮帽,梳着油光的大辫子梳理,穿着绸缎的衣服,再戴一副墨镜,在车上翘着二郎腿骨子里就透着那么高贵。去小馆儿喝酒,也是身着绸缎,托个鸟笼,或手里盘串儿海黄,迈着八字步,显得那么讲究。他们住着祖上留下的深宅大院,要么就是在胡同里的四合院,陈列摆设都透着古色古香,屋内屋外要打扫的干干净净,利利落落。一日三餐,丰富多彩,宴会上有山珍海味,自己下馆子点上几个菜,烫上一壶酒。一小口一小口地品菜酌酒……这是中层社会人群的日常生活。而底层的百姓就没有那么讲究了,他们是能将就的就将就。吃饭将就着吃,出门将就着骑着车子,吃东西也是能吃的就将就着,住和行方面也是能将就就将就。散文通过讲述老北京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反映出北京人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风貌,令人眼界开阔,增长见识,受益匪浅!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3-06 09:36:23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初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林火杉        2022-03-07 08:15:33
  老师春祺!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3-06 09:37:42
  很有生活的佳作,反映出作者深厚的生活底蕴,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林火杉        2022-03-07 08:15:52
  谢谢柳社。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2-03-06 09:38:48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2-03-06 20:13:00
  作者写得太好了。
回复4 楼        文友:林火杉        2022-03-07 08:16:19
  寒梅老师过誉了。祝春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