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故乡情(散文)

编辑推荐 【山河】故乡情(散文)


作者:鹰鸣老师 秀才,2333.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73发表时间:2022-03-11 10:53:01

故乡情(散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我家乡有山靠海,却不是风水宝地。离海不远,因山路不便,就与海无缘。“山脚老家,臭鱼烂虾。”意思是鲜鱼虾运到家乡时已腐烂变质。再说山,“山有山根,洼有洼心。”好土质离村远,出门便是丘陵,刨开薄薄一层土便露出岩石,贫瘠得草都不长。还缺水,井很深,辘辘转动半天才到水面。水不多,要几次才灌满桶,不如爬陡坡到河边挑水便当。路虽然远一些,但也习惯了。外村编顺口溜:“好女不嫁山脚村,担水压断脊梁筋。”“好女不嫁山脚疃,挑水压断脊梁杆。”
   庄稼苗稀,长不旺,颗粒少,产量低。村子贫穷,但热土难离,村民习惯了家乡的艰苦条件,仍坚持在这里繁衍生息。
   粮食要做熟了才能吃,烧柴就比水更困难。庄稼杆纤细,小麦要连根拔,玉米高粱要刨全根。仍解决不了缺柴草的难题,女孩都要嫁平原地,却很少有外村姑娘愿意嫁进山里来。村里光棍越来越多。为节省烧柴,村里媳妇做出夹生饭,吵架、闹离婚的事情,频有发生。
   山上树少,常年有人守护。不开山,不准放牧拾草。路边草刚长出,就有人薅了。秋天雨后趁地松软,拔割过的豆根。再细短的豆根都不放过,可见烧柴的紧缺。冬天开山,村民天不亮便进山拾柴草,疯一样地用铁筢把山体梳了一遍又一遍,把草叶、草须都梳个净光。看山人再多,仍挡不住树木遭劫。
   没处拾柴草,想买柴草又没钱。柴草金贵,都知道珍惜。饭煮熟了,会立即撤火。烧不完赶快拿水泼灭,放到一边,下次再用。冬春用锹去铲河岸割过的草根,连泥土一起担回家,冬天灶膛掏出灰,用它垫灶底,借烧火时随着火棍地不断翻动,让粉草燃烧助热,土灰也是肥料。再将灶门堵严,防冷气侵入,不让火坑很快变凉。
   冬天生不起火炉,水缸结冰凌。
   艰难中生长的孩子能吃苦。到处是坡和岩石,村里小孩常年赤着脚。扭脚、撞伤都不算事。最多用带刺的野菜揉出了汁,一涂了事。
   我懂事起,便拿瓢、铲拾鸡屎,寻根铁丝串树叶。铁丝一头磨尖,一头系上线绳,见到落叶便扎。没风时,会攀到树上来,够不到,摇晃树枝让它脱落。有一次,我踏断树枝,滚落下来,腿摔瘸了,正遇上刮大风,顾不上腿疼痛,准备了几根绳子,拖着瘸腿去抢扎飘落的树叶,抢到几大串。
   稍大一点,便行走不离粪筐,天天撅着,见到粪、柴草,都捡回家。我没伙伴们泼辣、麻利,他们眼尖手快,经常到不让拾柴草的禁区内偷柴草。每次回家,小伙伴撅一大筐,洋洋得意。我把筐中做空窝,仍遮不住丑。怕被人耻笑,一起下地,却不敢一起回家,要磨蹭到很晚。倒下一点点柴草,仍免不了被娘责骂。
   有年秋天,放了学,同伙伴一起拾柴草。我们沿着沟崖,爬到禁区的险要地段,想到里面偷柴草。伙伴们瞅准目标,躬身跑去,三下五除二,便夹一捆山草归来。我胆小,就怕被看山的看见。他们鼓励我,演示给我看,嘿,竟又手到“擒”来。我左顾右看,战战兢兢,越是害怕,越不敢动,只好退缩一边。伙伴们笑我不中用,我也恨自己无能。
   有次,我豁出去了。刚跑进去,要动手偷柴草,被看山的逮个正着。
   看山人面孔黝黑,五大三粗,背着猎枪,一脸凶相,我不看他的面相都害怕。
   伙伴们都跑了。我哭丧脸哀求:“大叔,我是第一次,下次不敢了!”
   看山人凶巴巴地瞪着眼珠子吼:“哄谁呢?没偷柴草自己跑了?我送你到区公所,让政府处理你!”
   “大叔,不要送!求你了,我害怕,真是第一次。”我苦苦哀求。
   “捉到还想抵赖?不是你是谁?你找出其他人来,我就放你走。”
   我不愿出卖伙伴。低声撒谎说:“我自己一个人出来拾柴草,没见其他人。”
   “你家大人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看山人继续问。
   柴草没偷成,担心因成分不好被扣上“捣乱破坏”的帽子!涉及家长,丢人丢大了!但不说又过不了关,我只好如实说了。并连连解释:“大人没教我违法。是我自己担心拾不到柴草,被大人责怪,才想偷点。真是第一次,不信,你查!我筐里没山草。”
   那人瞅也不瞅,态度突然柔和,挥挥手,催促我说:“行了,你走!你赶快走!”
   我求之不得,连滚带爬,走出老远,听他仍在提醒我:“你识相点!别再让人逮住!”
   想不到铁青面孔的硬汉会对我如此宽容。真是绝处逢生!逃过一劫!甭提我有多高兴!后来我才知道,过去他家穷,他爹在我家做过短工。那年春荒,野外树皮、树叶都吃光了,幸亏我爷爷给他爹半块豆饼和一小袋地瓜叶,才使他一家在绝望中没有被饿死,熬到好日子到来。
   家乡穷得叮当响,读好书争取分配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好多人离开村庄后,把全家都接出去,再没回来。我十五岁的时候,父亲的部队驻扎南方,让我到城市求学。全村人都眼红、羡慕,觉得我会平步青云,再不会回这穷乡僻壤。
   想不到在南方生活了七年,被继母连哄带骗,我带着老婆孩子又回到这出生地。虽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正是自然灾害末期,村里不少人由于吃花生皮,玉米棒,患肝炎,全身浮肿。没病倒的,也是食不果腹,骨瘦如柴,衣不遮体。哪怕有一丝门路也拼命往外挤。
   那时蒋介石正叫嚣“反攻大陆”,与苏修关系紧张。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城市疏散人口。我出身不好,由大城市返回农村,村里人都认为是我犯错误被遣返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艰苦是劳筋骨,丧失人格尊严是伤心灵。痛苦和失落让我备受煎熬。
   妻子也料想不到会这样。常同祖母到祖母娘家探亲。知道烧柴紧缺,路上见到草棍、树叶、菜帮,便弯腰拣到篮子中,带回家。祖母当时不说话,过后常对人夸:“孙媳妇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艰难的生活,要学会适应。为节省烧柴,妻子早晨煮一锅地瓜干,中午干活回家,便从锅里拿着吃,不用再烧火,晚上也同样。即使这样节省,仍然没烧的。便把发霉的地瓜干当柴草。地瓜干黑黑的,有的烂出洞,很难引着火,烧着了,冒缕缕青烟,火苗似有如无,没火力。每天我们要起早,烧很长时间,才能煮熟饭。有时出工晚了,对队里大娘、婶婶谈起烧火的难场和苦衷。队里人当笑柄讥讽我:“亏你还念过书!脑子真进水了!你不会把发霉瓜干做猪饲料卖掉,换成烧柴。这样多经济,实惠,一斤猪饲料顶你好几斤柴草!大活人竟让尿憋死!”我一听,如醍醐灌顶。
   我村五天赶集,我家大门正对着大街,很容易做买卖。会计患有精神病,开门做生意当了老板,不下地,每集靠买进卖出鸡鸭,日子过得轻松快活。但她是病人,出身好,无人敢计较。那时做生意等同投机倒把,遭人耻笑。我是学生,是新农民,况且我出身不好,应老实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与资本主义思想划清界限,决不能干丢人现眼的耻辱事!
   在家乡生活了十八年,我由一个文弱书生,锻炼成队里的强劳力。妻子也由一个南方姑娘学会纺线织布,推磨轧碾,养禽畜,成了一名地道的村妇。更重要的通过同甘共苦一起劳动,乡亲们对我有了新的认识,我也感谢乡亲们的帮助指教。我把青春岁月奉献给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记录着我的足迹和血汗。对生养我的故土,我觉得一切都可亲可爱,情谊刻骨铭心。
   79年我按知青返城工作以后,无时无刻不怀念家乡,我经常打听家乡的消息。我吃遍山珍海味,仍没忘大葱蘸面酱,荠菜小豆腐,豆面玉米饼的味道。故乡是根,是我出生,成长的热土,那里有我先辈的坟墓,也有风雨同舟过的亲人。每年我都把旧衣服邮给乡亲。见到城市垃圾,荒草,会立即联想到家乡缺烧柴。常想:“如距离家乡近,我拉回去给乡亲做烧柴。该多好!”
   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惦记家乡能否跟上时代脚步?要想富,先修路。家乡路通了吗?有了路运进柴草方便,村民们有钱买吗?
   2000年一退休,我立即回到家乡。感谢遇到好时代,家乡大变样。村连公路,天天有海鲜。草房变成瓦房,用上了自来水。家家使用煤气灶。烧柴的少了。到伙伴家串门,烧水沏茶已成日常。菜做了一盘又一盘,鱼肉都烧出了新花样。
   2002年,我在家乡生活半年多,亲身体验了家乡的变化。不少人家有汽车、拖拉机。科学种地,产量比我在家时,翻了好几倍。
   大家为我提供炉子,煤气罐,告诉我到哪装气。装满后,可烧很长日子。还向我推荐:“村里的麦秸垛,你都可用。”
   家乡的山,树多了,变绿了。原来光秃秃的田埂,青草老高。麦子,玉米,机器一过,便颗粒归仓。根子翻耕时划碎,让它腐烂变肥料。玉米秸,谷秸垛堆积在田边。修剪的树枝堆路边也没人拿。
   村里到处是商店,饭店,土特产店,农家乐……村民都有了经济头脑。有的还在网上做起生意。种田实施机械化,路通上山。到处是果园。办起养鸡场,养猪场,采石场,建起塑料大棚。秋天苹果飘香,一片红火。
   姑娘们不愿嫁外地,外地姑娘也爱上这有山有水的村庄。
   前几天,发小发来微信,说装上了管道天然液化气,老了也有退休金。盼我回家吃海鲜。
   家乡巨变,新事、喜事不断。梦幻一般,变化真是太大了。过去出于求生本能,千方百计去维持生命。解放后,穷人分到土地,翻了身,生活慢慢变好。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激发积极性,慢慢走向富裕。亲身体会到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党的政策是动力,奔小康劲头势不可挡。生活提高品位,是在美化生命,享受幸福!
   家乡是根,是梦的发祥地。无管走多远,都会牵挂于心。不论到何处,都觉家乡好。其他地方风景再美,却没那种扎根的情。如今乡音未改,两鬓斑白,念不完的乡思,斩不断的乡情。虽远离故乡,却时时关心家乡发展。特别是这几年,深深感受到家乡的能量和潜力,不断地分享到惊喜和快乐。深信家乡同全国一样,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烈焰一般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仿佛时时都看到变化,听到前进的脚步声。只要能动,仍想多去看看。
  
  
   2022,3,8 蠡湖
  
  
  

共 40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乡情》是鹰鸣老师写的自己的人生经历。他打开记忆的闸门,把自己年轻时在故乡的点点滴滴凝练成文字,里边饱含他的汗水和血泪。读之,唏嘘不已。泪盈盈欲滴。他的家乡在山东,一个距离海很近的山上,因为山路不便,鱼虾运到,就成了死鱼臭虾。他家乡缺水,要打很深的井,才能用辘辘摇上来水,由于土地贫瘠,又缺烧柴,村里光棍越来越多。他幼年在这里没少遭罪。拿铁丝扎树叶,爬树摇树叶,摔坏腿;整天撅着粪筐;有次,被小伙伴带着偷柴,被看山人逮住,又惊又吓,结果由于爷爷早年施恩于看山人的爹,救了看山人一家性命,看山人宽容,放了他。十五岁,跟随父亲到城里念书,乡亲们以为他会平步青云。七年后,他被继母哄骗,带着妻子孩子又回到这出生地。村里人都认为是他犯错误被遣返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艰苦是劳筋骨,丧失人格尊严是伤心灵。痛苦和失落让他备受煎熬。妻子在艰苦的家乡,把自己磨练成一名村妇。他由一个文弱书生,锻炼成队里的强劳力。79年他按知青返城工作以后,无时无刻不怀念家乡,他经常打听家乡的消息。他吃遍山珍海味,仍忘不了家乡的大葱蘸酱,豆面玉米饼的味道。在城里见到垃圾,就假想拉回家乡,给乡亲们当烧柴多好!2000年一退休,他立即回到家乡。家乡大变样了,村里通了公路,通了自来水,用上了煤气,伙伴们做的鱼虾,一盘又一盘,村里人家有了汽车、拖拉机。粮食产量翻了好几倍。姑娘们不愿嫁外地,外地姑娘也爱上这有山有水的村庄。他在耄耋之年,念念不忘回家乡看看,感念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烈焰一般如日中天,蒸蒸日上。这篇散文,拉拉杂杂中,重点描写他在家乡的艰苦生活,和看山人不忘恩情,宽容他的人性光芒。感念党的好政策,脱贫攻坚,全民富裕。详略得当,语言简洁,哀梨并翦,行云流水。力荐赏读!【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极冰        2022-03-11 11:19:44
  感谢鹰鸣老师赐稿山河如画!o(* ̄︶ ̄*)o
  
   您的这篇散文,拉拉杂杂中,重点描写您在家乡的艰苦生活,和看山人不忘恩情,宽容您的人性光芒。详略得当,语言简洁,哀梨并翦,行云流水拜谢您!╰(*´︶`*)╯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o(* ̄︶ ̄*)o
极冰
回复1 楼        文友:鹰鸣老师        2022-03-11 14:25:51
  感谢极冰社长推荐编辑,给予大力支持。看到家乡发展,感触万端,但不知从何谈起,便侧重于家乡最缺的柴草,从光秃秃的山野,到今天绿水青山,通上公路,有了液化气,管道煤气。从老远担水到有了自来水。这些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谢社长的支持和编辑!祝健康顺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极冰        2022-03-11 11:35:27
  鹰鸣老师,您的这篇文字,读得我唏嘘不已。泪盈盈欲滴。那么艰苦的自然条件,那么艰难的政治环境,您竟然昂首挺立了过来,令人肃然起敬!看山人知恩图报的宽容行为,也让人肃然起敬!o(* ̄︶ ̄*)o
  
   我的人生阅历比较浅,试着去理解。请海涵我理解不妥之处。╮(╯▽╰)╭
极冰
回复2 楼        文友:鹰鸣老师        2022-03-11 14:36:56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热土难离。条件再艰苦,那里的祖先的坟,那里是养育的根。生活习惯了,也安于环境,咬牙维持生命。改革开放,视野拓宽,追求的眼界也随之提高。有了梦就有了目标,有党的好政策,脱贫攻坚,全民富裕。使家乡插上腾飞的翅膀。感谢极冰社长的精彩评论!欢迎多多赐教!
3 楼        文友:鹰鸣老师        2022-03-11 14:17:20
  生长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亲身经历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人民共和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成长过程。回忆走过的路,家乡是时代的缩影。穷山沟能走向富裕,实现现代化,真如梦幻一般,是先辈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有对比才能认识差距,知道过去才更认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才会更好好珍惜,热爱党和今天。感谢江山如画给提供平台,记我讴歌家乡,赞颂时代,抒发心声。衷心祝愿山河如画蓬勃发展!
鹰鸣老师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