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阿霞之秘境奇缘(小说节选)
第七十一章:秘境奇遇
阿霞犹如崂山道士使出神奇的穿墙术似的,毫不费力气地穿过铜镜。她跌入秘境的一瞬间,脚下一滑,一个趔趄,身体猛地前倾,眼看就要摔倒在地时,伸手抓住了一条横在空中的粗如手臂的绿色藤蔓。
阿霞刚刚稳住身形,就急切地抬起头来四处张望,落入她眼中的是一座偌大的花园。
花园的上空,天空湛蓝如宝石,漂浮着几朵白云,几只山雀叽叽喳喳地掠过天空。阿霞清楚地记得,就在她穿过铜镜前,也就是她进入杂物间前,她看到的天空隐晦得犹如刷上了一层灰色的油漆。
阿霞收回思绪,顺着手抓住的那条粗如手臂,纠结缠绕的藤蔓望去,看到花园中央有一口八角古井。藤蔓深入古井前方的坚硬的泥地里,藤蔓四散开来,见树爬树,见屋爬檐,酷似《海底两万里》的远古八爪鱼。古井斜前方有一块黑色的巨石,其形状酷似一只乌龟,上面镌刻着“阴阳古井”龙飞凤舞四个大字,字迹斑驳模糊,年代久远。
阿霞脑海里浮现出云雾水乡小镇牌坊旁的那座乌龟雕像,和现在的乌龟巨石重叠在一起,模样惊人的相似。正想着,乌龟巨石似乎向她眨巴了一下眼睛,仿佛在说:“阿霞,欢迎回家!”她揉揉眼睛,再次看向那块巍峨的巨石时,石头杵在古井前方,一动不动。她不由得哑然失笑。
阿霞松开藤蔓,朝阴阳古井走去。
就在阿霞挪动脚步,朝古井走过去的时候,她的眼睛因为惊讶的缘由,鼓凸得像青蛙眼似的——这口八角古井和其他的古井不一样,不在于古井的形状,而是它所呈现出的诡异景色——若以古井井口的中央为轴线,花园的一半景色是常年绿树成荫,青皮的橘子缀满枝头的柑橘树,枝繁叶茂的芭蕉树,地上绿草如茵,一看就是生机勃勃的夏天,但是另一半则是枯枝败叶满地,光秃秃的直刺青天的两棵枣树,垂着披头散发似的光溜溜柳条的柳树,树下枯草遍地,完全是萧索的寒冬腊月。
阿霞暗忖道,同在一座花园里,巴掌大的地方,却是容纳了冬夏两季的冰火两重天的迥异气候,阴阳古井,果真名不虚传,再贴切不过了。
古井的井口成八角形。阿霞来到古井旁,旋即趴在井口,俯身朝古井下面望去。但见古井四壁由青石砌成,上面附着一层厚厚的苔藓,数尺之下碧水悠悠,出现她探头探脑的倒影。令人叫绝的是,半边的井水冒着寒冷的雾气,另一半却是清凉碧绿。倒影晃荡着,一半还是她的身影,而另一半成了骷髅骨架。
就在这时,古井深处传出来一阵凄厉的哀嚎声,穿透了半弧形的雾气,向古井上方升腾起来。
“妈呀!”阿霞倒吸一口冷气,惊叫出声来,赶紧把身体从古井里抽出来,一把跌坐在井沿上,再也不敢朝古井里张望。
井沿旁,放着一只水桶。水桶空空如也,里里外外地用铆钉密密麻麻钉着薄薄的铜皮。木桶旁隔着一支长竹竿,竹竿通体碧绿,泛着淡淡的幽光,尾端被凿了小方洞,套上了一根黑色马鬃编成的绳子。
阴阳古井旁的一棵参天的榆钱树,树身丈许,不偏不倚地恰好位于那条无形的分界线上,乃至于一半树身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一半树身枯木朽株,落叶纷飞,偶尔飘落的枯叶像枯叶蝶似地在古井上方翩翩落下。
阿霞赞道:“真是好大的一棵枯荣古树啊,神奇不亚于金庸先生笔下的大理国的绝世高手枯荣大师那张脸!”
一阵风吹来,吹动阿霞的发丝。榆钱树的枝头上,一片枯叶飘落,直直地落在阿霞摊开的手掌上。阿霞弯下腰,低头看时,落在手上的并不是枯黄的榆钱树叶,而是一只枯叶蝶。
阿霞轻轻询问道:“可爱的小家伙,你能告诉阿霞,这是哪里吗?”那只枯叶蝶似乎听懂了她的话,从她的掌上飞起,扇动翅膀,针眼般细小的眼珠子冲阿霞眨巴着,在空中停留片刻后,转身朝前飞去。
阿霞会意,快步跟了上去。
枯叶蝶头前引路,时不时地落在枝头。阿霞紧随其后,走在绿草掩盖下的青石板上,从芭蕉树旁过去,继而穿过六七棵柑橘树,几株桃树,两株柠檬树,穿过一扇圆形的木门,木门镶嵌在粉刷成白色的石墙上。
穿过石墙上的木门,阿霞步入了栽满玫瑰的小院,红色、白色、粉色玫瑰盛开着,沁人心脾的香味让人瞬间忘怀了世间的一切烦忧。枯叶蝶飞过玫瑰花的世界,落在了玫瑰花尽头的一堵光滑如镜的白色花岗岩石墙上。石墙上的的浮雕图案让她惊讶得合不拢嘴——一匹狂奔的白马。
这匹白马虽然污渍斑斑,但是马蹄翻飞,其形奔腾跳跃,体态异常健硕,鬃毛在风中飞扬,鬃毛下长出闪着光芒的鳞片,眼神狂野不羁,活脱脱徐悲鸿笔下的白马,呼之欲出。
阿霞的眼睛锁在这匹白马上,再也无法挪开。这匹马太过熟悉了,曾一度出现在她的梦境中。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马肚上的鳞片缺失了两片,不知道是雕刻者的粗心大意,还是故意被人损坏的。那只枯叶蝶落在了落掉的鳞片的凹槽处,片刻后飞走,落在了她脖颈上挂着的小荷包上。
小荷包里再次泛起光芒。
阿霞的视线从白马上挪开,低头看着泛着光芒的小荷包。
阿霞陷入沉思。
片刻后,阿霞似乎领悟到了枯叶蝶暗示的信息,她望望白马缺失的鳞片,又瞅瞅小荷包。她尽管不可思议,但是还是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那只枯叶蝶似乎读懂了阿霞的想法,机灵从荷包上飞走,落在了阿霞的肩膀上。
随即,阿霞伸手一把扯断了脖颈上的红绳,把小荷包扯了下来。她双手抓住小荷包的两侧,用力向外拉扯,精巧的小荷包顿时裂开一道口子。伴随着一股柠檬的清香味,白色的光芒从缝隙中泻出来,光芒柔和不刺眼,但是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荷包里,那两颗金色的苍耳不见了,变成了两片白色的鳞片。白色的鳞片和黄色干柠檬片躺在荷包里,鳞片泛着白色的光芒。
阿霞把鳞片倒在白皙的手掌心里,凝视片刻后,她把荷包放回包里,拿起两片鳞片朝那堵石墙上的脏兮兮的白马走去。
阿霞把一片鳞片嵌进马肚的凹槽处,恰好填补了空缺,石墙上的白马似乎动了动,当第二片鳞片安上去后,机关被启动了。
白马在墙壁上动了起来,不对,是静止不动的墙壁动了起来。
阿霞的耳畔响起一阵悦耳的歌声,整座小院的玫瑰似乎都在轻启红唇,放声歌唱。
阿霞犹如一座雕像,惊在当场,一动不动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随着咔嗒咔嗒的声音响起,整个墙壁向内倒去,露出里面的一间密室。
第七十二章:密室
那堵墙仿佛大厦将倾似地倒了下去,凭空消失在阿霞的面前,既没有溅起积尘,也没有震耳欲聋的轰天巨响。
没有了那堵石墙,带着玫瑰的芳香扑鼻,室外的明媚的天光像潮水似地涌了进来,密室顿时明亮起来,一览无余。
这是一间巨大的山石开凿出来的密室,墙壁被细心地打磨过,摸上去光滑异常,手的触感透着一片冰凉。墙壁上横挂着一杆长枪,一件软猬甲,软猬甲旁挂着一张渔网。
密室其实就是一间窄逼的方室,室内仅一桌一椅一蒲团,别无他物。
简陋的家具让人想起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陋室铭》来。
虽然密室久无人来,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即便是说不上窗明几净,但是却没有灰尘铺地的肮脏。
密室里的那张木桌漆成暗红色,其形状和现代大有不同,四条粗腿,风格粗狂。桌上摆放着一个铜皮的长方形盒子,刻着图案,图案上一老道骑着一匹六脚神兽,神态安详,盒子上的搭扣上挂着一把精巧的小铜锁。
阿霞暗忖:“如此秘密之地,唯独木桌上的这个盒子上了锁。可见盒中的东西必定价值连城。如果不是金银财宝,那盒子里究竟有何稀罕之物呢?”
阿霞的目光开始在桌面地毯式搜索。木桌上除了这个铜皮盒子,再没有摆放其他物品。旋即,她拉开每一个抽屉,令人失望的是,里面也是空空如也。
阿霞也许太着急,也许来到密室太过折腾,额头上渗出了一层薄薄的毛毛汗。
阿霞正手足无措时,那只引路的枯叶蝶不偏不倚地落在木桌的右上角,收起枯叶似的翅膀,伏在上面不走了。
阿霞停下翻箱倒柜,伸出手去轻轻地抚摸枯叶蝶。枯叶蝶也不惧怕,并未飞走。她的手掌触到枯叶蝶的翅膀时,一股凉意袭来,自掌心窜上臂膀,蔓延至全身。
难道这是一只玉蝴蝶?
阿霞大为惊讶,待她定睛一看,手掌下面的那只枯叶蝶不见了,枯叶蝶变成了一把金灿灿的铜钥匙。
阿霞怔了怔,愣了几秒钟后,方才拿起蝴蝶变成的铜钥匙,几乎没有思索,就利索地把钥匙插进了铜皮盒子上的挂锁的锁孔里。随即,她顺时针轻轻转动钥匙,一声微弱的咔哒声响起,铜锁便打开了。
阿霞取下铜锁,放在桌上,随即掀开盒盖,一股幽香扑鼻而来。
映入阿霞眼帘的是一本古书,古书躺在暗红色的干玫瑰花的花瓣上面,泛黄的书皮上笔走龙蛇的四个大字,《武穆遗书》。
阿霞虽然没有武功,但是自幼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金庸迷,可谓铁粉也,所以认得古体字写成的书名。
阿霞清楚地记得,在金庸先生所著的《射雕英雄传》里,金人完颜洪烈欲意雄霸天下,灭掉大宋王朝和逐渐崛起的蒙古,遂邀来武林高手西毒欧阳锋,以及彭连虎、沙通天等邪魔外道组成的敢死队,秘密前往大宋临安大内翠寒堂东十五步处的水帘洞下盗书。人算不如天算。中途,杀出憨痴痴的郭靖、机灵鬼的黄蓉誓死护书。几经历险,郭靖、黄蓉于铁掌帮之铁掌峰获得宝书。据说,这本书于元朝末年落在徐达手中,徐达于此书中学到出奇制胜的兵法,屡建奇功,为朱元璋打下明朝江山。
谁曾想,千年后,这本传说中的《武穆遗书》竟然出现在云雾水乡小镇秘境的一间陋室里。
阿霞无法抑制心中的激动,不由得打了一个响亮的呼哨,双手颤抖着将《武穆遗书》从盒中拿将出来。
桌前有一张核桃木头的扶手木椅,木椅坐面呈扇形,木椅的靠背上嵌入圆形的镂空雕花板,匠心独具。
阿霞于自己的惊叹声中伸手拉开木椅,撅起樱桃小嘴吹掉凳子上的些许灰尘,一屁股坐在凳上,饶有兴趣地打开古朴的秘籍,低头翻阅起来。
午后的阳光透过玫瑰花丛,在泛黄的书页上洒下斑驳,书页散发着墨汁的香气。
始料不及的是,《武穆遗书》里面记载的并不是用来打仗的奇妙兵法,也没有绘有铁木真收罗宝物的宝藏图,而是一本地地道道的武功秘籍。这部武功秘籍分为上部的岳家拳法与下部的沥泉枪枪法。书籍里记载了精妙绝伦的武功,图文并茂,既有图,也有详细的注解。
蝇头大小的古体毛笔字让阿霞看起来颇有点费劲,但毛笔精心勾勒出的运拳的图画却是一目了然。她虽然没有武功功底,但是还是一看就懂。
阿霞自幼便是超级武侠迷,又是对民族英雄岳飞佩服得五体投地,自然越看越是喜欢,一页页翻下去时,书页上的拳法招式便在脑海里一一呈现。一个缩小版的阿霞在脑海里腾挪闪躲,出拳如风,劲力十足,招招制敌。
很快,岳爷爷留下的精妙绝伦的岳家拳法便深深地烙印在阿霞的脑海里。
阿霞读到下半部的沥泉枪枪法时,方才想起横挂在墙壁上的一杆长枪。她抬起头来,看到那杆泛着金色光芒的长枪静静地横挂在石墙上。她把秘籍到转来搁在木桌上,快步走到墙边,取下长枪,低头仔细打量。
长枪非金非铁,长约一丈八尺,重约二十余斤,通体金黄,枪身上刻有隶书的“沥泉神矛”四字。
阿霞一手提着沥泉枪,一手拿着《武穆遗书》,兴冲冲地来到密室外,捡花园的一处空地练习起来。
阿霞一面翻动书页,一面照着上面的勾画的动作依葫芦画瓢,舞动长枪。
起先,阿霞手中的长枪着实笨重,渐渐的,那杆枪越舞越是顺溜,长枪顺势递出时,更是虎虎生风。
一招一式毫不含糊,待到沥泉枪法演练完毕,不知不觉间,已是夕阳西下。阿霞用衣袖揩了揩额头上的汗珠,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调匀呼吸。
那红彤彤的晚霞,红得犹如妖娆的芍药,染红了西边的天空,微微照耀在龙虎山的山巅。
阿霞惦记卫生所病床上的龙剑,赶紧回到密室,把沥泉枪重又横挂在墙上。随即又把《武穆遗书》放回铜皮盒子锁好,小心翼翼的把那把铜钥匙收到包里放好。
随后,阿霞快步出了密室。
阿霞的身后传来咔哒声,她回头去看时,那堵消失的石墙重又出现。
密室消失在石墙后面。
石墙上的白马一个劲地瞅着她来看,似乎在说:“主人,难道你就不再回来看我了么?”
说不定哪天遇到危难,这间密室还派得上用场。
想到这一层,阿霞重又返回到石墙前,取下马肚上的那两片鳞片,找出放在手提包里的小荷包,把鳞片塞回到拆开的小荷包里,随后,拉上手提包的拉链。
随后,阿霞穿过晚霞映照下玫瑰小院,过了白墙上的圆形木门,回到绿草掩盖下的青石板路上,返回到阴阳古井所在的花园里。她走到阴阳古井旁的那块黑色巨石的另一面,留意到巨石上镌刻着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借着夕阳余晖,她看清楚了石头上的这一行小字——若有机缘,地府可入。
这时,夕阳坠落在西方的地平线下,天空黯淡下来。
微弱的天光下,花园的影像开始变得朦胧起来,如梦似幻。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阿霞朝那面铜镜走去。
就在阿霞穿越铜镜前的瞬间,身后的阴阳古井里传来一声声凄厉的哀嚎。
(非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