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坚守(散文)
一
凌晨三时,蓟运河河边,应急探照灯的强烈光束照射着水面。
此时,水流湍急,水面上的漩涡急速旋转,中间形成一个黑洞。漩涡上方大吊车的长臂悬挂着装满混凝土的袋子,对准黑洞精准下降,到达水面就倏地被吸了下去,很快,水面平静下来。
“成功了!”岸上人们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目光同时转向一旁的一位高个子:“谢谢杨处长,这么晚了还亲临指导,保住了埝外三万亩农田,终于可以回去休息了。”
高个子长吁了一口气,揉揉疲惫的眼神,跺跺双脚上的泥水,登上了车。他环顾一下夜幕下的河道,微笑着朗声说道:“大家别客气,我先回去,有情况再通知我,我马上就位!”
他叫杨晓月,原任玉田县水利局河务管理处处长,尽管已经退休两年了,但昔日的同事和周围的群众仍然习惯叫他“杨处长”,单位的很多事情,仍然请他出山,他义无反顾,随叫随到。
二〇二一年夏季,全县遭遇了近几十年最强降水,特别是受台风“烟花”影响,造成连续两天强降雨,造成农田受淹,村落被围,水库泄洪,河道水位暴涨,情况岌岌可危。滞洪区决口正在用人之际,杨晓月同志作为为数不多的“明白人”,跟随技术人员奋战了几个昼夜。七月三十一日深夜,孟三庄涵洞突然出现管涌,由于受地势影响,负责封堵的人们不能靠近。紧要关头,杨晓月同志提出用吊车封堵,于是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二
这样的召之即来,临危受命的情形,杨晓月同志经历了无数次。
杨晓月同志一九七六年参加工作,四十四年来,无论作为一名普通职工,还是担任领导职务,他都一直扎根在基层水利一线,从未离开过河道、堤防、闸涵的岗位,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上写就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推动基层水利发展和保障民生倾注了青春和热血,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用敬业和汗水树立了最美水利人的良好形象。由于工作出色,杨晓月同志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工作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多次荣获县政府嘉奖,以及三等功。
玉田县是农业大县、水利大县,河多、渠多、水利工程多、境内有蓟运河、还乡河等六条行洪河道,堤防总长二百二十四公里,河道上建有十座防洪节制闸,南部六十五万亩洼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维修养护工作任务会相当重。河务管理处作为河道堤防的守护者,任务重,战线长,人员少,管理工作相当繁重。
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杨晓月每天早出晚归,甚至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摆,一直奋斗在水利的最前线。不分昼夜鏖战洪水的战场,有他冒雨冲锋在前抢险救生的身影;凛冽的寒风中,有他满身油污检修闸门的身影;酷日高温下的施工现场,有他紧盯工程质量明察秋毫的目光;处理涉水信访纠纷的争端和责难中,有他耐心解释的身影;堤防绿化植树活动中,有他挥舞铁锨满头大汗的身影。
作为防洪抢险的排头兵,杨晓月同志更是把“坚守一方水土,确保一方平安”作为自己的信条,“防洪保安是水利人责无旁贷的天职”这句话也早已融入他的血液里。在防汛抗洪关键时刻,他不分昼夜坚守在岗位第一线,观察洪峰水位,调度河道闸启闭,指挥抢险救生,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二〇一二年汛期,玉田县连续三次突降暴雨,北部山区水库入库流量剧增,十四座水库遭遇历史以来最大洪水,多座水库溢洪道溢洪,河道堤防多处出现管涌,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八月四日,受蓟运河洪水顶托,兰泉河超警戒水位零点四二米,洪水下泄困难,持续高水位造成孤树段大堤出现六十多处管涌,严重威胁坝体及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险情就是命令!他不顾连日的疲累,拖着瘦弱的身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配合县领导深入现场指导抗洪,积极指导有关乡镇防汛人员巡堤查险,直到晚上十点多,险情才得以全部排除。忙碌十二个小时的他回到家里,脚肿得脱不下鞋子。
曾经一段时期,受经济利益驱动,河道非法采砂屡禁不绝,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毁坏河道两边的河岸护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沿岸群众怨声载道。面对这些现象,杨晓月同志积极联合公安、国土等有关执法部门,大力宣传《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列》,全年实行禁采,半夜在采砂多发段巡查、设伏,对违法违规采砂船只进行抓扣,乱挖乱采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四十多年来,杨晓月先后参与了滞洪区村庄搬迁、双城河改道治理、还乡河治理、蓟运河治理、双城河治理,大和平闸除险加固等一批骨干水利工程,使河道行洪能力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县整体防洪保安能力。在兰泉河东支水毁压浆工程中,他顶烈日、冒风雨,始终坚持吃住在施工第一线,从工程前期的准备到人员的组织,从压浆土质选取到注浆,从施工方案编制到压浆工艺设计,每个环节都做到了严细认真,优中选优,高标准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在今年实施的双城河上游和蓟运河两期治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中,由于工程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且政策性强,既敏感又复杂,处理不好,极易出现信访。为此,杨晓月亲自带队,自觉担当,主动作为,不厌其烦地“上炕头儿、蹲地头儿”,始终坚持永远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和谐征拆,带着感情合理合法地做群众工作,仅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五万于棵树木的调查砍伐、地上附属物拆迁和一百二十六座坟墓迁移等工作。往往是一项工作结束,他累瘦了,脸变黑了,但望着巍然矗立的的泵房,整齐一新的机电设备,他心里生成一种成就感。
作为一名基层单位负责人,杨晓月同志始终把自己看成一名普通人员,在闸涵检修期间,与技术人员同进同出,从不说苦,更不言累。主汛期正值炎炎夏日,有时气温接近四十摄氏度,桑拿天闷热难熬,为了不影响机组正常运行,杨晓月每天都坚持出工,不管是闸板钢丝绳更换,还是启闭调试,不管是闸门防腐,还是机电设备养护,杨晓月同志事必躬亲,夜以继日。
从参加工作那天起,杨晓月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一线,指导工程建设、巡堤管护、工程测量、设备维修保养、查处水事案件、抗洪抢险、堤防绿化,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他陪伴父母、妻儿的时间少的可怜。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八日,杨晓月的妻子在下地干活时,因劳累过度去世!杨晓月得知实情后,难过得泪流满面。多年来,奉养父母、抚育孩子、下地干农活、操持家务等全部留给妻子一人承担,而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为家庭做得却太少太少了,每每想到此,他都感到非常内疚和自责。
三
累累战功结硕果,奉献水利显豪情。
没有豪言壮语和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杨晓月同志却以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待人热情,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广泛认可,几十年的默默的耕耘,几十年的却不问收获,杨晓月同志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执着和心血全部献给了挚爱的水利事业。用四十多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