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耕耘】【宁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笔)
多年来,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电脑和智能手机是最主要的工作利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差不多不是趴在电脑前,就是端着个手机,用鼠标和手指点来点去,在网络上荡来荡去。自从去年加盟“江山文学网”之后,又多出一项活计:在电脑和手机上指点“江山”。
◎点开“短篇精品”,才晓得时间都去哪了
“短篇精品”是我每天必定指点的栏目。我打小就喜欢读小说、散文,还一度订阅了《诗刊》,虽然我对诗歌很外行。后来,就算是工作忙吧,与小说、散文、诗歌渐行渐远。现在居在“江山”上,恢复以往的阅读习惯,每日必读。这个“短篇精品”栏目就像个大超市,小说、散文、诗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上货”快,天天都有新作品。最主要的是文稿质量优,篇篇精彩,文字激扬。
论起小说,内容广泛,满满的都是正能量。有的靠情节取胜,悬念重重,柳暗花明,非一口气读完不可;有的靠描写占优,文人、商家、壮士、老汉、算命的、赌钱的,形象各具嘴脸,人物活灵活现。
说起散文,包罗万象,篇篇文采飞扬,讴歌人间大义,谱写时代精神。绘景的,文中山河锦绣,使人心向往之;写人的,笔下众生百态,让人感慨万千;写事的,作品观点犀利,令读者拍案叫绝……
至于诗歌,更是精彩纷呈,或长或短,状物抒情。我不会写诗歌,现代诗、古典诗都不会写,但多少懂得欣赏,那一篇篇诗歌饱含深情,读来韵味十足。
每日里,读小说、看散文、吟诗歌,不亦乐乎。忽然一日,被这个栏目的最后一行“发表时间”所吸引,往下拉,一页页看下去,真是别有洞天,不由得大赞一声:太勤奋了!
黄皮人老师的散文《印象哈尔滨》,发表时间为早上七点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幅迎着朝阳意气风发的画面;徐世盛小朋友的童话《喜鹊和啄木鸟的故事》,发表时间为上午九点多钟,朝气蓬勃,令人羡慕的时光,令人羡慕的年龄,“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轻轻拍手老师的散文《豆芽李》,发表时间为中午十一点,已经是中午时分,太阳早就高高升起了,估计编辑发完这稿就去吃午饭了,中午加个菜——炒豆芽;老农老师的随笔《山水、都市和天空》,发表时间为下午四点多,夕阳西下近黄昏,老师笔下的文字却是夕阳无限好;鸿鲲老师的散文《书卷多情似故人》,发表时间为晚上六点多,吃过晚饭,天色已黑,恰是读书之时,是不是又该极为烧脑地分辨着《百年孤独》里谁是谁;绿鬓视草老师的诗歌《灯塔》,发表时间为晚上九点多,此时夜深人静,夜色浓郁,是该点亮灯塔;岚亮老师的散文《石庄,篁庄》,发表时间为零点整,一夜连两日,两个村庄各占一天,午夜也热闹得很;蛙鼓蝉鸣老师的诗歌《黄昏》,发表时间为凌晨三点,老师知否知否你吟诵的是黄昏……
一天二十四小时,“江山”的作者和编辑们就是这样二十四小时循环往复,笔耕不辍,编辑发文,如同悍雨啸风老师的散文标题所云《用初心铸就文字》。我亦如此,临近退休加盟江山,每天写来写去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忍不住自问:时间去哪儿了?浏览每件作品的发表时间,我终于明白了,时间先是在键盘上流过,然后像一条条清澈明亮的小溪,涓涓地汇聚在江山之上,从清晨到午夜,再到黎明,川流不息。
◎点开“签约作者”,才晓得啥叫五湖四海
三月上旬,我成为“江山”签约作者。江山办公室的老师要去我的简介和照片,往江山首页一挂,我便在“签约作者”一栏中闪亮登场了。没想到,刚过一天,就被至简至爱老师取代了。又过两三天,头像换成了尹宪辉老师。这频率也太快了,快到我还没来得及嘚瑟。细细瞧瞧,原来至简至爱老师的微笑很美,尹宪辉老师比我年轻帅气。
就这么好奇地在“签约作者”栏目里翻阅起来。一叶草老师来自河北隆尧,当过兵扛过枪,如今是响当当央企政工干部;心花一瓣老师来自山东乳山,手随心走作文章,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的高级教师;浅影淡烟来自福建福州,用唯美的文字写文抒怀,还是高深莫测的心理治疗师;郑安怀老师来自陕西山阳,酷爱文学,自称农民,边打工边写作,不知道胸前戴的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的出席证;山雨潇潇老师来自广西百色,宣传战线老兵,文学、书法、演讲、摄影、骑行、健身统统都是业余爱好……栏目里展示的1528名签约作者,来自五湖四海,身在各行各业,可谓是各路精英荟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江山”真是个大家庭,我们淡泊宁静社团编辑老师也是如此。社长浩渺若尘老师是湖南衡阳人,说过好几次了,我都记不住,因为有时候分不清楚湖南湖北。后来她说,在衡山脚下,这我就记住了,五岳唯一没去过的大山。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去衡阳,饱览衡山之美,顺便探望美女社长。想飞的企鹅老师真的不在南极,他在首善之地北京。温莎的梦想老师绝对不是在英格兰伯克郡的温莎市,说过哪里人,我又给忘了。重点强调的是子骞老师不是孔子高徒子骞,也不在山东,他在新疆。每次下午三点与其QQ沟通,他会说等四点上班再处理,我总是忘掉三个小时的时差。
勤奋为帆苦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到:“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天南海北,为了一个文学的梦想,聚拢在江山,笔耕不辍,文采飞扬。
人生旅途匆匆忙忙,南来北往时,总要歇歇脚。“江山文学网”就是这样的一个驿站,让心灵静下来,放飞梦想。
◎点开“江山快讯”,才晓得大家都挺忙
“江山快讯”是一个动态信息栏目,一版二十条信息,逐条看下去,便会得出一个字的结论“忙”,若是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挺忙”。
江山编辑部挺忙。旨在展示江山人的阅读成果和赏析文采的【读名著•传经典】大型有奖征文活动,尚未落下帷幕,【江山•耕耘】大型有奖主题征文活动又隆重启幕,忙得不亦乐乎。那天,苦思冥想了一个“读名著”选题,正要动笔写作,忽然发现又开始“耕耘”征文,便又苦思冥想“耕耘”选题。这下子把我忙的,“读名著”开了个头,觉得“耕耘”有话要说,东一头西一头,不知先写啥好了。
各社团也挺忙。有的忙征文,上一期才落幕,下一期紧接着开启,颇有些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架势;有的忙着总结工作,季度的、月份的,汇总采编、精品工作量,尽情展示团队风采;有的忙着庆贺纪念,纪念社团成立六周年或者一周年,七长八短,各有精彩……
其实,在这些动态信息的背后,最忙的是编辑们和精品绝品审核组的老师们。编辑们和老师们的故事很多,我这支秃笔难以尽述,但是只要看一眼江山首页左上角的字“现有文章:928870篇”,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一组数字,更是一种情怀,服务了作者,璀璨了江山。
当然最忙、最辛苦的是近十万作者。我在社团发布信息的跟帖中看到悬壶老师的留言,“句逗的妖娆,霓焕了破折的冗长;感叹的激情,扣问了疑惑的炎苗;分离的排比,雄壮了句断的铿锵;冒然的剖析,回顾了省略的故事……”说得没错,像农民锄禾日当午那样,在字里行间耕耘,在句读之间抒怀。
啥是耕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耕耘;“茫茫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这是耕耘;“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这是耕耘……十四年来,“江山”人不忘初心,执笔为犁,深耕细作,展现广阔的文学视野,弘扬先进的文化意识,这是一种精神和力量,也是一种坚定文化自信的不辍耕耘。